宋浚吉

宋浚吉(송준길,1607年1月25日—1673年1月19日),朝鮮王朝中期儒學家。字明甫,號同春堂,本貫恩津,仁顯王后的外祖父,與宋時烈合稱“雙宋”。

基本介紹

  • 本名:宋浚吉
  • :明甫
  • :同春堂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出生地:漢城
  • 出生日期:1607年1月25日
  • 逝世日期:1673年1月19日
  • 主要作品:《同春堂集》
人物生平,主要影響,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宋浚吉的祖父宋應瑞、父親宋爾昌都官至郡守,其中父親宋爾昌是栗谷李珥的學生,母親金氏則是沙溪金長生的從妹。萬曆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07年1月25日,朝鮮宣祖三十九年),宋浚吉生於漢城。後隨父赴任地輾轉,與宋時烈一起發蒙,後成為沙溪金長生的門人。天啟四年(1624年,朝鮮仁祖二年)考中小科進士。此後雖被推薦出任洗馬、童蒙教官、內侍教官、禮安縣監、刑曹佐郎、司憲府持平等職,但終仁祖一朝,他專念學問,基本都不赴任,而且後來因為上疏請立昭顯世子之子為世孫,得罪仁祖,不再被徵召。朝鮮孝宗即位後,始與金集、宋時烈等應徵召,任副司直、侍講院弼善、司憲府掌令、司憲府執義等職,但不久因朝中鬥爭及清朝問責等因素而辭職。順治十四年(1657年,朝鮮孝宗八年)入朝,以侍講院贊善的身份輔弼世子李棩,並向孝宗提出聯絡南明的建議。後任兵曹判書,與吏曹判書宋時烈一道主持朝局,並在孝宗死後的己亥禮訟中支持宋時烈,鞏固了西人黨的地位。朝鮮顯宗時官至吏曹判書等職,但多不赴任,只在有大事時入侍。所以三十多年間,在朝堂的時間加起來只有一年多,其餘時間都在懷德同春堂鑽研學問,教授門徒。
宋浚吉
宋浚吉家系圖
康熙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1673年1月19日,朝鮮顯宗十三年),宋浚吉去世。死後追贈領議政。後追諡文正,作為東國十八賢之一從祀文廟。

主要影響

在理氣問題上,宋浚吉以朱熹李珥的理氣觀為基礎來解釋理對氣的所以然之作用以及理氣關係。認為“有是形必有是理”,而且理之於物如“詩,所謂有物有則者也”,肯定理對於氣的主宰作用。還以體用範疇來說明理對於物的“所以然”之作用。在四端七情問題上,主張四端七情並非為“二情”,二者是“七包四”的關係。即,七情包四端在其中,七情是人之情的總稱。反對李滉把二者並立為二物的思想。在人心道心說方面,重視朱熹所講的實然之“心”。並對《朱子家禮》和《朱子語類》有相當精深研究,不僅通曉《語類》中的俚語,而且還糾正了當時朝鮮學者注釋中的誤解。在政治上,主張君王應效仿三代聖君推行王道政治。

主要作品

宋浚吉著有《語解錄》《同春堂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