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一、總體要求
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是覆蓋我市全域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鄉村旅遊產業基地和三產融合示範基地。要堅持以打造全國知名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東北地區重才妹想要的農產品物流中心以及全省休閒旅遊度假基地為目標, 以推進“三園三區”建設為重點,著力實施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打造可參觀、可休閒、可體驗的現代農業生產示範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產游結合美麗農業體驗基地,切實將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成為我市鄉村振興的產業載體和全省鄉村振興的示範基地。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以下簡稱示範帶)建設初具規模,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農產品加工集聚區
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
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糧食年總產量達到85億斤以上,蔬菜總產量年均增長5%以上,肉類總產量年均增長3.5%以上。
三、建設重點
堅持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重點實施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工程,確保如期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和預期目標。
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0年,全市建成高標準農田68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85億斤以上。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牛剃捆設保護制度,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旱作節水灌溉、耕地輪作休耕、農機深松整地等項目,穩步提升耕地質量。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高抗旱防洪除澇減災能力。到2020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3.51萬畝,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3.3%。著力推進主姜歸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種養加全面機械化,促進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到2020年,示範帶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加快數字農業發展,積極推動各類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套用,擴大
農業物聯網套用範圍。實施糧安工程,加大糧食去庫存力度。加強動植物疫情防控、氣象災害預警、農情遠程監測預警等系統和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畜牧局、市農機局、市氣象局
(二)實施現代農業示範區建雅提獄仔設工程。
加快劃定和建設697.2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積極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建設,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10個。最佳化示範帶產業布局,推進農業向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著力建戰朽辯設優質糧油、畜產品、蔬菜、水果和特色農產品“一縣一業”“一園一區”“一鎮一品”產業基地,推動建設一批標贈雅棗準化種植、生態化養殖、特色化農產品示範區。到2020年,建成標準化種植業示範區20個、生態化養殖示範區5個,特色化林果示範區5個。著力培育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3個,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旅遊委
(三)實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工程。
堅持以建設遼寧知名農產品加工基地為目標,加快促進農產品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等產業提檔升級。重點打造三大加工產業集群:一是打造糧食加工集群。重點圍繞玉米、水稻、大豆等產業,建設糧食深加工示範區。二是打造肉類加工集群。重點圍繞肉牛、生豬、肉禽等產業,建設肉類深加工示範區。三是打造特色產業加工集群。主要以西豐縣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和
東北土特產品交易中心為基地,以西豐縣鹿寶堂藥業、遼寧鹿源參茸飲片、遼寧采逸野蠶絲製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龍頭,打造全國“梅花鹿之鄉”和全省最大的特色產業精深加工基地。到2020年,每個縣(市)祖說酷區建成一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商務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
(四)實施農業品牌建設工程。
以打造“鐵”字號農產品品牌為重點,著力構建公共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四位一體”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加強商標註冊工作,開展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爭創活動,並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等媒體,擴大
品牌知名度,對鐵嶺大米、鐵嶺榛子、鐵嶺蔬菜、西豐梅花鹿等品牌進行重點培育。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積極培育品牌建設主體,鼓勵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各類主體抓好品牌農產品行銷和推介。到2020年,基本建成鐵嶺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保護、管理體系,培育形成一批在省內、國內有較高知名度和良好聲譽的鐵嶺農產品品牌。每年增加2個以上遼寧省名牌農產品、10個以上鐵嶺市名牌農產品。每年開展一次“鐵嶺禮品”評選活動。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2020年,實現農產品出口額達到1億元以上。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農委、市水利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新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
(五)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工程。
積極推進農業科技人才需求與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有效對接,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技術研發和推廣,培養現代農業發展實用人才。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實施科技培訓、科技特派等行動,引導科技人員面向生產、面向市場開展扶創新和成果轉化。紮實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每年培訓新型農民500人以上。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加快培育和推廣優質、高產、多抗的糧油作物新品種,發展工廠化育苗。加強畜牧業繁育體系及林果業苗木基地建設,提高農機農(牧)藝融合水平,形成一批融合發展成果。繼續加強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每年引進推廣農作物新品種10個以上,推廣先進實用技術10項以上。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農機局、市農科院
(六)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工程。
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實施化肥和農藥減量行動,推進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模式與運行機制。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建設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建設一批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建立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提升市、縣兩級農業質檢站建設水平。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推進造林綠化、青山工程和森林資源管護。推行河長制,持續開展遼河等重點河流治理,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到2020年,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農業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580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業生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
(七)實施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工程。
積極發展休閒農業、認領農業、
田園綜合體、康養度假區、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推進農業多功能化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著力建設一批高標準的星級農家樂,開發一批精品旅遊線路,培育一批特色旅遊品牌,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小鎮,促進農家樂升級為鄉村旅遊民宿,打造產游結合體驗基地。到2020年,全市重點培育20個鄉村旅遊特色小鎮。每個縣(市)區至少發展10家鄉村民宿旅遊度假區,至少引進1個田園綜合體。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充分運用線上線下融合、“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等行銷模式,擴大農產品市場占有份額。依託供銷合作社建設一批為農服務中心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積極組織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推廣“郵農豐”一體兩翼發展模式,做大做強綠農商務港、農村淘寶、圓上圓等電商平台。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旅遊委、市農機局
(八)實施農村雙新雙創示範工程。
圍繞培育新農民、推廣新技術,大力促進農村創業創新發展。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村青年致富“領頭雁”和新型
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力度。加強農民技術員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用得著、留得住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建立創業就業服務平台,鼓勵支持全社會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就業。深入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到2020年,農業信息進村入戶村級覆蓋率達到95%以上。提升農業幹部政治業務素質,推進幹部作風轉變,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畜牧局、市氣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確保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順利推進,明確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即為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委,與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具體負責各部門和各縣(市)區示範帶建設工作的協調與指導。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密切合作,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要建立示範帶建設
目標責任制,逐級分解任務,簽訂責任狀,嚴格檢查考核和獎懲問責。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並經考核驗收合格的縣(市)區,採取以獎代補形式予以獎勵;對未完成當年任務的縣(市)區和部門,責令其向市政府作出書面說明,對連續2年未完成任務的縣(市)區和部門要予以問責。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組織部、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氣象局、
市政府督查室(二)加強政策扶持。
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示範帶建設,形成政府、企業和農民共同投入的建設合力。採取培育企業、開展招商引資等措施,鼓勵各類企業和投資主體建立示範區、發展加工物流。採取貸款貼息、投資補助、以獎代補、費用補貼等方式,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企業和種養殖大戶的扶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金融委、市氣象局
(三)推進改革創新。
通過開展
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推進農村
產權制度改革,加強土地流轉服務,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通過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提升壯大農民合作社,培育扶持企業,構建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通過加強產銷銜接,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完善市場流通體系。通過建立現代交易制度,完善價格保障體系,積極開拓外銷市場,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行銷平台,構建產銷新模式;通過引導金融資本投入,發展政策性貸款擔保抵押,加強農業保險保障。通過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創新農業投融資機制;通過完善農業信息服務平台,推動農業信息化發展。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財政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物價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金融委
(四)加強科技支撐。
積極爭取與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
瀋陽農業大學、遼寧農科院等農業科研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促進最新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聘請專家學者組成科技顧問團,指導基地建設產業發展,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加大農業技術人才培訓力度,推進由科技推廣人才向“研究型+推廣型”科技人才轉型,重點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促進產業升級。建立健全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聘用制度、推廣責任制度、工作考評制度、人員培訓制度、多元推廣制度等新型農技推廣工作制度,提高農技推廣工作的效能。通過聘請農業專家、社會精英和培養職業農民等方式,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氣象局
(五)加強宣傳引導。
積極邀請省級以上各類媒體到我市採訪報導,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以及召開發布會、研討會、論壇宣傳我市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的戰略部署,總結推廣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引導全市社會各界提高對現代農業發展的認識,增強抓好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的內在動力,推動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順利實施。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宣傳部、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文廣新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氣象局
印發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鐵嶺市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鐵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5月18日
檔案解讀
一、《鐵嶺市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方案》起草背景
今年,中央下發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檔案,省委下發了《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實施意見》(遼委發〔2018〕1號)和《遼寧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遼委辦發〔2018〕43 號)檔案,市委下發了《中共鐵嶺市委、鐵嶺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鐵委發〔2018〕13號)和《鐵嶺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鐵委辦發〔2018〕22號)檔案。為貫徹落實以上檔案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帶五基地”中建設現代
農業生產基地的要求,我市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帶四產業一區”的總體布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的意見》(鐵政辦發〔2018〕43號),明確將鐵嶺全域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全面實施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以示範帶為依託建成遼寧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為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產業支撐,促進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為此,特制定了《鐵嶺市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鐵政辦發〔2018〕49號)(以下簡稱《方案》)。
二、《方案》的主要內容
《方案》共分四個部分,主要內容有:
1、總體要求。要堅持以打造全國知名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東北地區重要的農產品物流中心以及全省休閒旅遊度假基地為目標, 以推進“三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三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為重點,著力實施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打造可參觀、可休閒、可體驗的現代農業生產示範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產游結合美麗農業體驗基地,使之成為鐵嶺鄉村振興的產業載體和全省鄉村振興的示範基地。
2、發展目標。到2020年,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初具規模,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農產品加工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一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糧食年總產量達到85億斤以上,蔬菜總產量年均增長5%以上,肉類總產量年均增長3.5%以上。
3、建設重點。一是實施農業基礎設施裝備建設工程;二是實施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工程;三是實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工程。四是實施農業品牌建設工程;五是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工程;六是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工程;七是實施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工程;八是實施農村雙新雙創示範工程。
4、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加強政策扶持;三推進改革創新;四是加強科技支撐;五是加強宣傳引導
三、《方案》工作重點
《方案》明確提出,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是覆蓋鐵嶺全域的現代農業產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鄉村旅遊產業基地和三產融合示範基地。圍繞這一總體建設思路,《方案》明確提出抓好以下八項重點工程:
1、實施農業基礎設施裝備建設工程。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旱作節水灌溉、耕地輪作休耕、農機深松整地等項目,穩步提升耕地質量。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高抗旱防洪除澇減災能力。著力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種養加全面機械化,促進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加快數字農業發展,積極推動各類信息技術在農業的套用,擴大農業物聯網套用範圍。實施糧安工程,加大糧食去庫存力度。加強動植物疫情防控、氣象災害預警、農情遠程監測預警等系統和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
2、實施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工程。加快劃定和建設697.2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積極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建設,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10個。最佳化示範帶產業布局,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著力建設優質糧油、畜產品、蔬菜、水果和特色農產品“一縣一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基地,推動建設一批標準化種植、生態化養殖、特色化農產品示範區。著力培育3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3、實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工程。堅持以建設遼寧知名農產品加工基地為目標,加快促進農產品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等產業提檔升級。重點打造三大加工產業集群:一是打造糧食加工集群。重點圍繞玉米、水稻、大豆等產業,建設糧食深加工示範區。二是打造肉類加工集群。重點圍繞肉牛、生豬、肉禽等產業,建設肉類深加工示範區。三是打造特色產業加工集群。主要以西豐縣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和東北土特產品交易中心為基地,以西豐縣鹿寶堂藥業、遼寧鹿源參茸飲片、遼寧采逸野蠶絲製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龍頭,打造全國“梅花鹿之鄉”和全省最大的特色產業精深加工基地。
4、實施農業品牌建設工程。以打造“鐵”字號農產品品牌為重點,著力構建公共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四位一體”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加強商標註冊工作,開展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爭創活動,並利用電視、網路、報刊、電台等媒體,擴大品牌宣傳力度,對鐵嶺大米、鐵嶺榛子、鐵嶺蔬菜、西豐梅花鹿等品牌進行重點培育。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積極培育品牌建設主體,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各類主體抓好品牌農產品行銷和推介。每年增加2個以上中國名牌或遼寧省名牌農產品、10個以上鐵嶺市名牌農產品。每年開展一次“鐵嶺禮品”評選活動。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
5、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工程。積極推進農業科技人才需求與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有效對接,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技術研發和推廣,培養現代農業發展實用人才。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實施科技培訓、科技特派等行動,引導科技人員面向生產、面向市場開展扶創新和成果轉化。紮實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每年培訓新型農民500人以上。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加快培育和推廣優質、高產、多抗的糧油作物新品種,發展工廠化育苗。加強畜牧業繁育體系及林果業苗木基地建設,提高農機農(牧)藝融合水平,形成一批融合發展成果。繼續加強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每年引進推廣農作物新品種10個以上,推廣先進實用技術10項以上。
6、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工程。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實施化肥和農藥減量行動,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模式與運行機制。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建設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建設一批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建立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提升市縣級農業質檢站建設水平。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推進造林綠化、青山工程、森林資源管護。推行河長制,持續開展遼河等重點河流治理,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使農業生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觀。
7、實施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工程。積極發展休閒農業、認領農業、田園綜合體、康養度假區、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推進農業多功能化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著力建設一批高標準的星級農家樂,開發一批精品旅遊線路,培育一批特色旅遊品牌,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小鎮,促進農家樂升級為鄉村旅遊民宿,打造產游結合休閒農業體驗基地。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充分運用線上線下融合、“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等行銷模式,擴大農產品市場占有份額。依託供銷合作社建設一批為農服務中心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積極組織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推廣“郵農豐”一體兩翼發展模式,做大做強綠農商務港、農村淘寶、圓上圓等電商平台。
8、實施農村雙新雙創示範工程。圍繞培育新農民、推廣新技術產,大力促進農村創業創新發展。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村青年致富“領頭雁”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力度。加強農民技術員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用得著、留得住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建立創業就業服務平台,鼓勵支持全社會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就業。深入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2020年信息進村入戶村級覆蓋率達到100%。提升農業幹部政治業務素質,推進幹部作風轉變,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方案》還就加強示範帶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順利推進,明確了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即為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市農委設辦公室,與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具體負責各部門和各縣市區示範帶建設工作的協調與指導。
(三)實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工程。
堅持以建設遼寧知名農產品加工基地為目標,加快促進農產品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等產業提檔升級。重點打造三大加工產業集群:一是打造糧食加工集群。重點圍繞玉米、水稻、大豆等產業,建設糧食深加工示範區。二是打造肉類加工集群。重點圍繞肉牛、生豬、肉禽等產業,建設肉類深加工示範區。三是打造特色產業加工集群。主要以西豐縣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和
東北土特產品交易中心為基地,以西豐縣鹿寶堂藥業、遼寧鹿源參茸飲片、遼寧采逸野蠶絲製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龍頭,打造全國“梅花鹿之鄉”和全省最大的特色產業精深加工基地。到2020年,每個縣(市)區建成一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商務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
(四)實施農業品牌建設工程。
以打造“鐵”字號農產品品牌為重點,著力構建公共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四位一體”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加強商標註冊工作,開展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爭創活動,並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等媒體,擴大
品牌知名度,對鐵嶺大米、鐵嶺榛子、鐵嶺蔬菜、西豐梅花鹿等品牌進行重點培育。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積極培育品牌建設主體,鼓勵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各類主體抓好品牌農產品行銷和推介。到2020年,基本建成鐵嶺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保護、管理體系,培育形成一批在省內、國內有較高知名度和良好聲譽的鐵嶺農產品品牌。每年增加2個以上遼寧省名牌農產品、10個以上鐵嶺市名牌農產品。每年開展一次“鐵嶺禮品”評選活動。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2020年,實現農產品出口額達到1億元以上。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農委、市水利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新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
(五)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工程。
積極推進農業科技人才需求與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有效對接,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技術研發和推廣,培養現代農業發展實用人才。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實施科技培訓、科技特派等行動,引導科技人員面向生產、面向市場開展扶創新和成果轉化。紮實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每年培訓新型農民500人以上。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加快培育和推廣優質、高產、多抗的糧油作物新品種,發展工廠化育苗。加強畜牧業繁育體系及林果業苗木基地建設,提高農機農(牧)藝融合水平,形成一批融合發展成果。繼續加強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每年引進推廣農作物新品種10個以上,推廣先進實用技術10項以上。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農機局、市農科院
(六)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工程。
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實施化肥和農藥減量行動,推進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模式與運行機制。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建設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建設一批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建立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提升市、縣兩級農業質檢站建設水平。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推進造林綠化、青山工程和森林資源管護。推行河長制,持續開展遼河等重點河流治理,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到2020年,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農業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580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業生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
(七)實施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工程。
積極發展休閒農業、認領農業、
田園綜合體、康養度假區、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推進農業多功能化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著力建設一批高標準的星級農家樂,開發一批精品旅遊線路,培育一批特色旅遊品牌,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小鎮,促進農家樂升級為鄉村旅遊民宿,打造產游結合體驗基地。到2020年,全市重點培育20個鄉村旅遊特色小鎮。每個縣(市)區至少發展10家鄉村民宿旅遊度假區,至少引進1個田園綜合體。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充分運用線上線下融合、“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等行銷模式,擴大農產品市場占有份額。依託供銷合作社建設一批為農服務中心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積極組織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推廣“郵農豐”一體兩翼發展模式,做大做強綠農商務港、農村淘寶、圓上圓等電商平台。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旅遊委、市農機局
(八)實施農村雙新雙創示範工程。
圍繞培育新農民、推廣新技術,大力促進農村創業創新發展。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村青年致富“領頭雁”和新型
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力度。加強農民技術員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用得著、留得住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建立創業就業服務平台,鼓勵支持全社會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就業。深入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到2020年,農業信息進村入戶村級覆蓋率達到95%以上。提升農業幹部政治業務素質,推進幹部作風轉變,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畜牧局、市氣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確保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順利推進,明確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即為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委,與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具體負責各部門和各縣(市)區示範帶建設工作的協調與指導。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密切合作,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要建立示範帶建設
目標責任制,逐級分解任務,簽訂責任狀,嚴格檢查考核和獎懲問責。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並經考核驗收合格的縣(市)區,採取以獎代補形式予以獎勵;對未完成當年任務的縣(市)區和部門,責令其向市政府作出書面說明,對連續2年未完成任務的縣(市)區和部門要予以問責。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組織部、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氣象局、
市政府督查室(二)加強政策扶持。
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示範帶建設,形成政府、企業和農民共同投入的建設合力。採取培育企業、開展招商引資等措施,鼓勵各類企業和投資主體建立示範區、發展加工物流。採取貸款貼息、投資補助、以獎代補、費用補貼等方式,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企業和種養殖大戶的扶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金融委、市氣象局
(三)推進改革創新。
通過開展
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推進農村
產權制度改革,加強土地流轉服務,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通過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提升壯大農民合作社,培育扶持企業,構建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通過加強產銷銜接,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完善市場流通體系。通過建立現代交易制度,完善價格保障體系,積極開拓外銷市場,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行銷平台,構建產銷新模式;通過引導金融資本投入,發展政策性貸款擔保抵押,加強農業保險保障。通過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創新農業投融資機制;通過完善農業信息服務平台,推動農業信息化發展。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財政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物價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金融委
(四)加強科技支撐。
積極爭取與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
瀋陽農業大學、遼寧農科院等農業科研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促進最新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聘請專家學者組成科技顧問團,指導基地建設產業發展,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加大農業技術人才培訓力度,推進由科技推廣人才向“研究型+推廣型”科技人才轉型,重點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促進產業升級。建立健全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聘用制度、推廣責任制度、工作考評制度、人員培訓制度、多元推廣制度等新型農技推廣工作制度,提高農技推廣工作的效能。通過聘請農業專家、社會精英和培養職業農民等方式,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氣象局
(五)加強宣傳引導。
積極邀請省級以上各類媒體到我市採訪報導,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以及召開發布會、研討會、論壇宣傳我市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的戰略部署,總結推廣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引導全市社會各界提高對現代農業發展的認識,增強抓好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的內在動力,推動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順利實施。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宣傳部、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文廣新局、市畜牧局、市供銷社、市農機局、市氣象局
印發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鐵嶺市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鐵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5月18日
檔案解讀
一、《鐵嶺市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方案》起草背景
今年,中央下發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檔案,省委下發了《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實施意見》(遼委發〔2018〕1號)和《遼寧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遼委辦發〔2018〕43 號)檔案,市委下發了《中共鐵嶺市委、鐵嶺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鐵委發〔2018〕13號)和《鐵嶺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鐵委辦發〔2018〕22號)檔案。為貫徹落實以上檔案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帶五基地”中建設現代
農業生產基地的要求,我市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帶四產業一區”的總體布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的意見》(鐵政辦發〔2018〕43號),明確將鐵嶺全域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全面實施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以示範帶為依託建成遼寧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為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產業支撐,促進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為此,特制定了《鐵嶺市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鐵政辦發〔2018〕49號)(以下簡稱《方案》)。
二、《方案》的主要內容
《方案》共分四個部分,主要內容有:
1、總體要求。要堅持以打造全國知名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東北地區重要的農產品物流中心以及全省休閒旅遊度假基地為目標, 以推進“三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三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為重點,著力實施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打造可參觀、可休閒、可體驗的現代農業生產示範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產游結合美麗農業體驗基地,使之成為鐵嶺鄉村振興的產業載體和全省鄉村振興的示範基地。
2、發展目標。到2020年,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初具規模,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農產品加工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一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糧食年總產量達到85億斤以上,蔬菜總產量年均增長5%以上,肉類總產量年均增長3.5%以上。
3、建設重點。一是實施農業基礎設施裝備建設工程;二是實施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工程;三是實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工程。四是實施農業品牌建設工程;五是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工程;六是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工程;七是實施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工程;八是實施農村雙新雙創示範工程。
4、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加強政策扶持;三推進改革創新;四是加強科技支撐;五是加強宣傳引導
三、《方案》工作重點
《方案》明確提出,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是覆蓋鐵嶺全域的現代農業產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鄉村旅遊產業基地和三產融合示範基地。圍繞這一總體建設思路,《方案》明確提出抓好以下八項重點工程:
1、實施農業基礎設施裝備建設工程。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旱作節水灌溉、耕地輪作休耕、農機深松整地等項目,穩步提升耕地質量。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高抗旱防洪除澇減災能力。著力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種養加全面機械化,促進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加快數字農業發展,積極推動各類信息技術在農業的套用,擴大農業物聯網套用範圍。實施糧安工程,加大糧食去庫存力度。加強動植物疫情防控、氣象災害預警、農情遠程監測預警等系統和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
2、實施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工程。加快劃定和建設697.2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積極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建設,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10個。最佳化示範帶產業布局,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著力建設優質糧油、畜產品、蔬菜、水果和特色農產品“一縣一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基地,推動建設一批標準化種植、生態化養殖、特色化農產品示範區。著力培育3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3、實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工程。堅持以建設遼寧知名農產品加工基地為目標,加快促進農產品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等產業提檔升級。重點打造三大加工產業集群:一是打造糧食加工集群。重點圍繞玉米、水稻、大豆等產業,建設糧食深加工示範區。二是打造肉類加工集群。重點圍繞肉牛、生豬、肉禽等產業,建設肉類深加工示範區。三是打造特色產業加工集群。主要以西豐縣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和東北土特產品交易中心為基地,以西豐縣鹿寶堂藥業、遼寧鹿源參茸飲片、遼寧采逸野蠶絲製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龍頭,打造全國“梅花鹿之鄉”和全省最大的特色產業精深加工基地。
4、實施農業品牌建設工程。以打造“鐵”字號農產品品牌為重點,著力構建公共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四位一體”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加強商標註冊工作,開展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爭創活動,並利用電視、網路、報刊、電台等媒體,擴大品牌宣傳力度,對鐵嶺大米、鐵嶺榛子、鐵嶺蔬菜、西豐梅花鹿等品牌進行重點培育。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積極培育品牌建設主體,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各類主體抓好品牌農產品行銷和推介。每年增加2個以上中國名牌或遼寧省名牌農產品、10個以上鐵嶺市名牌農產品。每年開展一次“鐵嶺禮品”評選活動。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
5、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工程。積極推進農業科技人才需求與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有效對接,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技術研發和推廣,培養現代農業發展實用人才。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實施科技培訓、科技特派等行動,引導科技人員面向生產、面向市場開展扶創新和成果轉化。紮實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每年培訓新型農民500人以上。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加快培育和推廣優質、高產、多抗的糧油作物新品種,發展工廠化育苗。加強畜牧業繁育體系及林果業苗木基地建設,提高農機農(牧)藝融合水平,形成一批融合發展成果。繼續加強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每年引進推廣農作物新品種10個以上,推廣先進實用技術10項以上。
6、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工程。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實施化肥和農藥減量行動,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模式與運行機制。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建設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建設一批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建立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提升市縣級農業質檢站建設水平。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推進造林綠化、青山工程、森林資源管護。推行河長制,持續開展遼河等重點河流治理,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使農業生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觀。
7、實施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工程。積極發展休閒農業、認領農業、田園綜合體、康養度假區、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推進農業多功能化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著力建設一批高標準的星級農家樂,開發一批精品旅遊線路,培育一批特色旅遊品牌,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小鎮,促進農家樂升級為鄉村旅遊民宿,打造產游結合休閒農業體驗基地。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充分運用線上線下融合、“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等行銷模式,擴大農產品市場占有份額。依託供銷合作社建設一批為農服務中心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積極組織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推廣“郵農豐”一體兩翼發展模式,做大做強綠農商務港、農村淘寶、圓上圓等電商平台。
8、實施農村雙新雙創示範工程。圍繞培育新農民、推廣新技術產,大力促進農村創業創新發展。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村青年致富“領頭雁”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力度。加強農民技術員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用得著、留得住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建立創業就業服務平台,鼓勵支持全社會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就業。深入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2020年信息進村入戶村級覆蓋率達到100%。提升農業幹部政治業務素質,推進幹部作風轉變,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方案》還就加強示範帶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順利推進,明確了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即為鐵嶺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市農委設辦公室,與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具體負責各部門和各縣市區示範帶建設工作的協調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