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外形
銀星竹鼠體型中等大小,適於地下生活。吻鈍、頹短、眼極小,耳隱於毛內。四肢短而粗,井有較強的爪。尾幾乎完全裸露,僅基部一段被有稀疏的短毛。前、後足均具5趾。前足拇指較短小,後足拇指則短粗。當其足印存在時,前後足印都呈現5個趾墊印。前足印具3個較小的間墊印和2個顯著大的掌墊印(該5印略呈圓形排列);後足印包括4個間墊印和2個相對較大的跖墊印(這6印呈橢圓形排列),還有向後漸窄而不甚明顯的長形跟印。
大小量度:體長220-330毫米,尾長60-100毫米,後足長40-50毫米,耳長13-20毫米,顱長68-69毫米,顴寬45-50毫米,鼻骨長24-26毫米,眶間寬10.5-13.5毫米,齶長80.7-33.6毫米,聽泡長10.5-11.5毫米,上齒隙長18.9-21.1毫米,上頰齒列長13.5-15.2毫米。
毛色
銀星竹鼠成體背面毛灰褐色。吻部稍淡,有黑褐色的長須。鼻部與眼周純灰褐色。額部、頰部、背部及體側一般為灰褐色,但有一些長的白尖針毛伸出毛皮外方,似銀星,故名銀星竹鼠。身體腹面純褐灰色,無白色斜毛。前後足背面有褐灰色的短毛,腹面裸露。尾基部的稀毛為褐灰色。幼體毛色較深,近似黑灰色,但白色尖毛亦極明顯。
頭骨
銀星竹鼠頭骨甚粗大,有明顯的稜角。成體標本左右額嵴與人字嵴顯著。吻部短而寬。
鼻骨較窄,其中部寬度小於吻寬的一牛,末端與其兩側的前頜骨鼻突的寬度相等。額骨前部平坦,後部有眶上惰,井與頂骨上的額嵴相連(老年個體左右額嵴接近癒合),一直延伸到人字嵴處。頭骨在人字嵴處成截切面,僅枕骨向後傾斜。枕髁居於頭骨的最後端。眶下孔極大,下椽成為直線,寬度顯著大幹高度。顴弓粗大,井極度外展,後端寬度比前部大的多。門齒孔小。聽泡十分低平。
顱骨寬短,寬約為長的74.7%。左右顴弓呈圓弧形。顱頂後部略呈拱形,鼻骨後端中間尖,超出前頜骨後端或同在一水平線上,同時也達眼眶前緣水平線。上門齒是垂直的。上齒隙遠長於上頰齒列長。顱與下頜骨約等高。
牙齒
上門齒強大,並略向後傾斜。齒隙較短.其長一般均小於由枕骨到鼻骨前端長度的三分之一。齒列較長,其長度-般均大於由枕骨到鼻骨前端長度的五分之一。第1上臼齒顯著小乾第2上臼齒。在幼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齒的兩側均有向齒中部折入的琺瑯質褶皺,但在成體中,由於牙齒磨損,外側褶入的溝一般均看不見,因而這些褶入的琺瑯質部分在咀嚼面上形成孤立的島狀齒環。下門齒向前傾斜,下臼齒的結構基本上與上臼齒相同。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成片竹林或竹類與其他植物共同組成的混交林、山谷芒草叢中,有時也生活在馬尾松林內及草坡上,生長著竹類或芒類,附近有水源的環境中。主棲息環境的鬱閉度通常都很大,能為竹鼠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和逃避天敵的隱蔽條件。
生活習性
活動
銀星竹鼠為夜行動物,除雨過天睛或夜晚外,主營地下生活,白天躲藏在洞中休息,少動多睡,黃昏或夜間才出來活動,尋找食物。銀星竹鼠每天的活動有兩個高峰,一是黃昏後的幾個小時,二是黎明前的幾小時,在白天,竹鼠一般很少出來。喜歡陰暗、涼爽、安靜、清潔和乾燥的生活環境,怕風和強光,不耐高熱,適宜溫度範圍為12-30℃,相對濕度為50-60%。
食性
銀星竹鼠是植食性物種,食物較廣,以竹子、草根、草稈、甘蔗、玉米等植物為主要食物。尤其以竹根、茅草根、竹莖和植物的塊根、塊莖、籽實等為最愛。在對所觀察到的竹鼠洞內食物貯存點貯存的食物進行分類,堅果類和植物籽粒類食物約占總量的67%,植物的塊根、塊莖占約占20%,沒有觀察到含水量大的植物的嫩葉、幼莖,說明竹鼠食用和貯存食物有一定的選擇。
巢穴
銀星竹鼠營洞穴生活,洞穴有夏季和冬季之分,由洞口、洞口外土堆、洞道(走廊、取食道、避難道)、窩、廁所5個部分組成。通常在竹林下或大片芒草叢下築洞,洞形較簡單有1-3個洞口,洞口直徑9-15厘米,洞口外常有很大的土堆。洞道長約4-11米,直徑10-15厘米。澗道多與地面平行,平均距地面約30-40匣米。巢室位於洞道分枝處,大小構15×15×15-50×50×16立方厘米,其中鋪有竹枝、竹葉、芒枝等,共重1500-7500克,也有一些糞便。銀星竹鼠有在洞穴中拖拉、截斷竹子或芒稈並撕成細條作巢墊的習性,竹、芒斷節的長度與該竹鼠的頭體長几近相等。換句話說,只要知道竹、芒斷節有多長就可判斷該竹鼠有多大。
分布範圍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如馬來半島、中南半島等地。包括高棉、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
中國國內主要分布於福建、江西、湖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繁殖方式
銀星竹鼠四季均能繁殖,但以11-12月和3-7月間懷胎母鼠較多,以春季為高峰。妊娠期至少22天。每胎1-5仔。一般為2-3仔。初生幼仔體重35-40克,裸露無毛,眼閉。5天后體毛可見,7天耳殼逐漸伸直;20天體毛色似成體毛色,至24-30天眼睜開。1個月後能吃硬的食物。56-78天斷奶,開始能離開母鼠獨自活動。壽命約為4年。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 Rhizomys pruinosus latouchei | Thomas, 1915 |
---|
2 | | Rhizomys pruinosus sinensis | Blyth, 1851 |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經濟價值
毛皮
銀星竹鼠在中國主要毛皮獸榜上有名。其皮張毛長絨厚,板質良好且厚薄適中,易於鞣製,毛基又為灰色,易於染色,所以很受國際毛皮市場青睞。中華竹鼠成體長約30-40厘米,皮毛細軟、毛絨豐足、色澤光潤、板質良好,是制裘衣、皮領、帽子的上等原料,尤其板皮是制上等皮革、鞋的好原料。銀星竹鼠體形、大小皆似中華竹鼠,毛較粗糙,體背有白尖針毛外露似銀星,並帶閃光,其毛皮用途同中華竹鼠。
同時,竹鼠須可製作高檔毛筆。此種毛筆是中國傳統出口商品,在日本市場上歷來暢銷。
肉用
竹鼠食性潔淨,體大肉多,肉質細膩精瘦,鮮美可口,是一種營養價值高,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食品。《本草綱目》稱:“竹鼠肉甘,平,無毒。補中益氣,解毒”。有檢測報告記載,竹鼠肉含粗蛋白質57.78%、粗脂肪20.54%、粗灰分17.36%、粗纖維0.84%、膽固醇0.05%,還富含磷、鐵、鈣、維生素E及胺基酸、甾類,其中賴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一般家禽家畜之肉更豐。依現代醫學講,竹鼠肉具有促進人體白血球和毛髮生長、增強肝功能和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對維護青春、抗衰老有良好效果,是天然美容和強身佳品。又有說,竹鼠肉富含膠原蛋白,從竹鼠肉中攝取膠原蛋白,能改善肌體各臟器的生理功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降低細胞可塑性的衰退,增強肌膚彈性,防止皮膚乾燥、萎縮、起皺等。
藥用
中醫學認為,竹鼠的血、膽、肝、心、腦、睪丸、腎、牙和骨均可入藥。血清泡酒對治療支氣管哮喘病和糖尿病有特殊功效;膽可明目,提神健腦,可治眼疾和耳聾症;腎可治疥瘡、腳氣病;肝、心、腦可治心慌、驚悸、失眠等症;睪丸炒乾後加冰片少許,沖開水吞服可治高燒不退、嘔吐和風症;竹鼠牙磨水治蚊蟲叮咬、消腫止痛;以竹鼠骨為主藥浸酒,可治風濕、類風濕病和關節痛。
竹鼠皮下及體腔內脂肪豐富,占整個體重的15%-18%,可煉製“竹鼠油”。
竹鼠屬物種均能供採制,四季皆可,以秋末、冬初為宜。捕殺後,取脂肪用慢火煉油。竹鼠油有解毒排膿、生肌止痛的功效,外用主治燒傷、燙傷和無名腫毒等症,並能防蚊蟲叮咬及作高級化妝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