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州竹鼠
- 體長:在16~23厘米
- 又稱:竹餾、芒狸
- 棲息於:非洲東部和亞洲南部
贛州竹鼠,物種概述,外形特徵,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物種現狀,生物學分類,中華竹鼠,銀星竹鼠,大竹鼠,小竹鼠,
贛州竹鼠
竹鼠,、竹狸、竹根鼠、冬毛老鼠等,屬哺乳綱齧齒目竹鼠科竹鼠屬,因營養價值豐富,目前已被大規模養殖,成為具有經濟效益的養殖產業之一。
物種概述
芒洞老鼠,學名竹鼠,又稱竹餾、芒狸、竹狸、竹根鼠、冬毛老鼠等,齧齒目竹鼠科的通稱,因主要吃竹而得名。它體大肉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毛皮絨厚柔軟,有較高的 經濟價值。 據測定,它體內含粗蛋白質57.78%、粗脂肪20.54%、粗灰分17.36%、粗纖維0.84%、膽固醇0.05%,還富含磷、鐵、鈣、維生素E及胺基酸、甾類,其中賴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蟹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屬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野味。
外形特徵
多為中小型種類,一般之間,但個別種類,如大竹鼠的體長可達45厘米;頭圓眼小,耳隱於皮內;尾與四肢均短;趾強爪尖;全身披長毛,但尾無毛或短而稀;頭骨粗壯堅實,顴弓外擴,骨脊高起,肌肉發達;上門齒特別粗大,共有16顆牙齒。
生活環境
生活習性
洞道淺,距地面僅20~30厘米,洞道土堆在洞口處,並常用土封住洞口。 洞中巢穴常鋪以竹枝、竹葉和枯草。喜食竹類的地下莖、竹筍,也吃其他植物。大熊貓偶爾捕食。全年可見到幼鼠,全年繁殖2~3胎,每胎生1~5仔,以3仔居多。
物種現狀
生物學分類
中華竹鼠
(Chinese Bamboo Rat, Rhizomys sinensis):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部和南部地區,緬甸北部和越南等也有分布。具體如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湖南、貴州、江西、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西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湖北北部等。
銀星竹鼠
(Hoary Bamboo Rat, R. pruinosus):主要在我國的東南地區和印度、馬來半島等地。如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地下生活,以葦草根、白茅根、竹根、竹節、竹葉、竹筍為食;四季繁殖,春秋繁殖高峰;孕期45天,每胎1-5個,哺乳期1個半月。
大竹鼠
(Large Bamboo Rat, R. sumatrensis):主要在我國的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和馬來半島、蘇門達臘等地區。體大肥胖,是個體最大的竹鼠。晨昏外出活動;以竹根、竹筍為食,也食其他植物。2-4月和8-10月繁殖交配,孕期45—50天;每胎3-8隻。分布區狹窄,數量不多,稀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