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竹鼠

普通竹鼠

普通竹鼠屬於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齧齒目、竹鼠科,是我國的竹鼠種類中分布最廣,也稱中華竹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通竹鼠
  • 別稱:中華竹鼠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齧齒目
  • :竹鼠科
  • 價值:肉味鮮美,低脂肪,高蛋白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飼養方法,

簡介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緬甸北部和越南等地。其在我國的竹鼠種類中分布最廣,身體粗狀呈圓筒形,成獸體長一般小於38cm,尾長6~7cm,體重500~800g。頭部鈍圓,吻部較大。眼小,耳小隱於毛內。四肢粗短,爪強而銳利。尾短小,上下均長有稀疏的毛。洞穴式的生活,不需陽光,晝伏夜出。可在室內、地下室、涼台、山坡、岩洞營造窩室立體化飼養。
竹鼠竹鼠
肉味鮮美,低脂肪,高蛋白,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鐵、鋅營養物質,且皮毛可以深加工開發。

形態特徵

體長一般小於38cm,尾長6~7cm,體似鼴,外形粗壯,似鼢鼠,但成體較鼢鼠大得多。耳、眼退化。四肢粗短,爪強健,扁平;前肢較後肢細小,爪亦稍短;而鼢鼠前足爪則特別發達,側扁。成體顱基長大於57mm;上頜第1臼齒比第2臼齒小和低,以區別於小竹鼠。頰部無特殊的棕紅色,以區別於大竹鼠。背毛棕灰色,毛無白色毛尖,而不同於銀星竹鼠。中華竹鼠同齡成體,一般雄性個體比雌性個體大;體長相近的竹鼠個體主要從外生殖器的特徵來鑑別,這是雌雄個體之間在外形上最明顯的鑑別性特徵。
外形:體粗壯。吻短而鈍,眼小,耳隱於毛內,頸短粗。四肢粗短,爪強,前肢爪背面觀呈指甲狀,腹面觀則呈鏟狀;後肢爪尖長,腹側面具深溝。尾短小,均勻被稀疏短毛。體毛密而柔軟。
毛色:從吻至額及頰部毛基為白色,末端為棕色;向後至背部和體側,毛基為灰黑色,毛尖為淺棕色,而體側的棕色更淺。臀部毛基為灰白色,毛尖為棕色。頦部及下頸毛白色;腹部毛較背部稀疏,毛基灰色,毛尖棕白色;會陰及肛周圍毛棕色;足背及尾的毛為棕白色。據秦嶺地區採得的標本,有些個體毛色較灰些,有些則較棕白些。幼體頰部和頦部毛色較淺,腹部毛具白色毛尖,尾毛棕灰,餘部毛色灰黑。
頭骨:頭骨粗大,有明顯的稜角,成體標本矢狀脊和人字脊特別發達顯著。吻部粗短。鼻骨前端寬,向後逐漸變窄,後端與前頜骨大致平齊。額骨幼體平坦,成體前部亦平坦,但後部參與形成矢狀脊。枕骨成體比幼體要傾斜得多,且更平坦,成截切面狀;枕骨顆2個。眶下孔下緣成直線狀,寬度大於高度。顴弓前部窄,後部寬。門齒孔較小。聽泡扁平;外耳道位於鱗骨顴突與人字脊之間。下頜骨角突不發達,僅為1個不大的鈍圓形突起。下門齒末端形成的突起極高。
牙齒:牙齒上門齒粗大,近乎與上頜垂直,不向前方傾斜。上臼齒列向後外傾斜。上頜第1臼齒較第2臼齒小得多,且較低。在幼體可以清楚地看到臼齒的兩側均有向齒中折入的琺瑯質褶皺,但成體由於琺瑯質磨損,咀嚼面上形成孤立的島狀或半島狀齒環,甚至有些個體的內側褶或外側褶也很不明顯。上頜第1臼齒有4~5個齒根。下門齒亦粗大,向前傾斜,整個牙體呈弓形。下頜第1臼齒較小,多呈三角形,稍向內傾斜,有3~4個齒根。下頜第2臼齒和第3臼齒較大,向前內側傾斜,咀嚼面與上臼齒情況相似。

生活習性

活動:營穴居生活,晝伏夜出,性喜在安靜、清潔、乾燥、光線適宜、空氣新鮮的環境中生活。性情溫馴,公母形影不離,抗逆性強,生活的溫度適宜在8~40℃,最適溫度在11.7~28.5℃。
食性:中華竹鼠是植食性動物,可攝取各類竹子、甘蔗、玉米等的根莖及草根植物的種子和果實為食。缺食的時候也危害莊稼。
洞穴:中華竹鼠的洞道非常複雜,成年者的洞道較幼年者更甚。獵人常根據糞便、足跡和洞的大小以及洞道的複雜程度來判斷竹鼠的大小。洞道一般包括土丘與洞口、取食道、窩巢和避難洞。
土丘與洞口:中華竹鼠在挖掘洞道時推出泥土,在地面上形成土丘,土丘之下便是洞口。根據土丘的土是否新鮮可判斷洞道內是否有竹鼠。若土丘乾燥,或其上落滿竹葉或樹葉,或長苔蘚與其他植物,便可斷定洞內無竹鼠。洞道內是否有竹鼠還可通過檢查洞口周圍有無竹鼠咬斷竹子的痕跡來確定,若洞口周圍有新鮮的被咬斷的竹子痕跡,就可斷定有竹鼠存在。
取食道:取食道為竹鼠取食和活動的通道,它啃咬洞道周圍的竹根、未出土的竹筍,將竹子拖入洞內咬成小節,然後慢慢啃食。取食道與地表平行,距地表14~25cm。在留壩縣解剖了5個洞系:取食道的分支有1~2個,而不像分布於雲南的中華竹鼠有4~7個分支。取食道的長度為lOm左右,也不如雲南的竹鼠洞道長,雲南的中華竹鼠洞道總長可達55m,這可能與環境有關。有竹鼠的取食道內光滑、潮濕,但無積水。
窩巢:窩巢是中華竹鼠的住所,也是產仔育幼的地方。它位於取食道上,較取食道寬、大、高。窩長×寬×高=(34~38)cm ×(20~32)cm×(19~25)cm。內墊有竹節、竹葉、竹小枝以及竹鼠咬成的竹絲等物。無固定的廁所,排糞在距窩10~25cm處。糞便兩端鈍圓,似藥用膠囊狀,呈墨綠色,質較硬,大小為:長×直徑=(19~25)cm×9mm。
避難洞:避難洞是中華竹鼠逃避敵害的安全洞。挖洞捕捉竹鼠一般都是在避難洞中捕獲的。而且人在外挖,竹鼠在內也邊堵洞,邊向前挖。避難洞長2~5m,有的可達到3m以上,距地面深70~170cm。避難洞的方向是朝向地下的深處。
攝食:在野外竹鼠的洞口周圍總有它咬斷的竹子的痕跡,說明竹鼠常常出洞,將竹子從接近地面處咬斷,然後將竹稈連同端部枝葉一同拖進洞內。給竹鼠一根較長的竹子,它先用門齒將其咬斷成幾節,然後兩前指掌抱住啃食。咬斷竹子靠門齒切割,上門齒為不動點,下門齒向一個方向反覆切割,直至咬斷竹子;如果咬切不斷,會將上、下門齒快速相互摩擦,之後再咬切竹子。啃食竹節時,用前指掌一上一下握住竹節,頭微偏側,上門齒仍為不動點,下門齒由下而上不斷反覆刮齧十多次,同時發出快速牙齒碰擊聲,之後,則是快速咀嚼,如此反覆的啃食竹節。在啃食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磨牙行為。

飼養方法

竹鼠的繁殖、毛皮質量和衛生防疫等的關係十分密切,根據竹鼠的生活習性,竹鼠的飼養場地應選擇在遠離人群,地勢較高、乾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安靜清潔、空氣新鮮的地方,並要遠離喧鬧的公路、機房、廁所、垃圾堆、污水及家禽飼養場地等。鼠舍應坐北朝南。
少量飼養竹鼠可用鐵桶或大水缸,桶底或缸底墊土即可。成批量餵養可用空閒的房舍,據房舍的高矮、大小用鐵籠重疊飼養。鐵籠規格為90厘米×60厘米×30厘米,分為3格,上面或前面開門都可以。也可池養,用磚砌成規格為60厘米×40厘米×25厘米飼養格,一格放一對竹鼠。池底內表面用水泥抹光滑,底面也用水泥抹平,以防止竹鼠打洞逃跑。同時在建設鼠舍時留有竹鼠活動的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