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原料,製作過程,
概述
【所屬菜系】貴州菜
【菜餚口味】醬香
【涉及食材】牛羊肉
【特點】1.它的流行,至少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2.禹門是禹門寺的簡稱。該寺建於明末清初,是遵義有名的梵剎。清代晚期,禹門寺的緊鄰沙灘曾出了鄭珍、黎庶冒兩位海內外知名人物,禹門遂成為眾所矚目的名鎮,醋羊肉亦被譽為“禹門佳味”。禹門幾十里地面的民眾,凡遇節日或紅白喜事,必有此品上席,非此不足以表示隆重。並且常把它用壇包裝,作為珍品饋贈城裡親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浙江大學遷至遵義,著名文學家、畫家、教授豐子愷等名流曾去沙灘為鄭、黎掃墓和寫生,品嘗醋羊肉後,皆給好評。
3.麻糖是用麥芽與糯米或玉米熬制的固體糖,稀薄者稱為清糖,也有統稱飴糖的。
4.麩醋是用甜酒與麥麩製成的一種醋,味如鎮江醋而酸度稍低。也有用麥曲藥與麥麩制者,在此菜中用量為10斤。
原料
燙皮全羊1隻…………………25公斤
醬油…………1公斤
白酒…………250克
麩醋………7.5公斤
生薑…………250克
麻糖……2.5公斤
鹽……………250克
乾辣椒……0.5公斤
胡椒粉…………50克
熟羊油………2.5公斤
冰糖…………250克
花椒粉…………50克
蔥………………20克
陳皮……………15克
白蘿蔔…………3個
芫荽…………200克
製作過程
1.將宰殺燙洗去毛後的羊體開膛,取出內臟。皮用烙鐵烙過,刮洗乾淨,去蹄角,砍成大塊;羊頭破成兩半,內臟除胰子不用,腸子翻洗乾淨,去髒頭,理好備用。
2.將羊肉及內臟一同下鍋,加水20公斤,以淹沒羊肉為度,投入陳皮和白蘿蔔,煮開後,激兩次冷水,撇去浮沫,待肉煮至緊縮變硬,可剝下骨頭時連同內臟一起撈出,剝下的骨頭仍入湯熬煮。羊肉稍涼後,切成長1.6厘米,寬1.2厘米,厚0.2厘米的片,腸子劃破切成棋子塊,其餘腰、肝、肚、肺亦按肉片大小切片。
3.將大幹辣椒剪開,去掉籽、蒂,用清水淘洗乾淨,加水煮軟後撈出濾乾,剁成細泥。麻糖敲成碎塊,將羊油入鍋燒至七成熟時,放入麻糖,用鏟不斷攪動,麻糖熔化後,先起桌球大小的泡子,待泡子逐漸變成指頭大小時,倒入辣椒泥,仍不停攪動,到呈板栗色時,“黃醬”就算製成。立即將切好的羊肉及內臟倒入,翻炒均勻,加入幾大碗羊肉(骨)湯,隨即將胡椒粉、生薑(拍破)、醬油、白酒,以及部分鹽、醋煮開後再煮十多分鐘,使調料充分滲入肉內後,將煮羊骨湯全部倒入,並投入冰糖、鹽、醋,湯開後,一邊嘗湯味,一邊再加鹽、糖、醋,以鹹、甜、酸合味為止。待羊肉煨酥時,撒上花椒粉、蔥花,打轉後盛盆上桌,同時附上一盤芫荽。
〔工藝關鍵〕
1.燙皮羊即宰殺後用開水反覆澆燙,去毛留皮的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