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九五”時期
1998年,鄭州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1億元,增長8.0%;第二產業增加值327.8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250.3億元,增長12.9%。
1999年,鄭州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60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7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342.8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278.5億元,增長12.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10519元,比上年增長7.6%。
2000年,鄭州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32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億元,增長9.5%;第二產業增加值360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330億元,增長12.8%。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5.7:49.2:45.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11008元。
“十五”時期
2001年,鄭州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2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7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401.9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5億元,增長12.7%。
2002年,鄭州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9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2億元,比上年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453.6億元,比上年增長10.7%;第三產業增加值427億元,比上年增長12.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3:48.9:45.8變為5.0:48.9:46.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584元,比上年增長9.1%。
2003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1102.1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8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573.7億元,增長20.2%;第三產業增加值479.6億元,增長10.0%。產業結構調整有新的變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1:48.9:46.0變為4.4:52.1:43.5。人均生產總值15910元,比上年增長13.0%。
2004年,鄭州市生產總值達到1375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億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738億元,增長18.5%;第三產業增加值576億元,增長14%。產業結構調整有新的變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5:51.9:43.6變化為4.4:53.7:41.9。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350美元。
2005年,鄭州市生產總值達到1650億元,比上年增長15.8%,人均生產總值23171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億元,增長7.0%;第二產業增加值873億元,增長18.7%;第三產業增加值705億元,增長13.9%。產業結構調整有新的變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7:50.2:45.1調整為4.4:52.9:42.7。
“十一五”時期
2006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200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7%,人均生產總值27798元(折合3520美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1億元,增長6.6%;第二產業增加值1070.5億元,增長18.5%;第三產業增加值853.9億元,增長13.2%。
2007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24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5.6%;人均生產總值33169元,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4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308.7億元,增長18.9%;第三產業增加值1024.1億元,增長12.3%。產業結構出現新的變化,由上年的3.8:53.5:42.7調整為3.6:54.1:42.3,二、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2008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30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2%;人均生產總值40617元,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7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1659.5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1249.8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2:52.9:43.9調整為3.2:55.2:41.6。
2009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330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人均生產總值4.4萬元,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801.6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1395.8億元,增長13.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2:55.2:41.6調整為3.1:54.6:42.3。
2010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40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0%;人均生產總值4.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4.6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269.9億元,增長15.1%;第三產業增加值1605.5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1:54.0:42.9調整為3.1:56.7:40.2。
“十二五”時期
2011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4912.7億元,比上年增長13.2%;人均生產總值56086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1.7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898.4億元,增長17.1%;第三產業增加值1882.6億元,增長8.5%。
2012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5547億元,比上年增長12.0%;人均生產總值63328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2.4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3208.4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2196.2億元,增長8.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57.7:39.7調整為2.6:57.8:39.6。
2013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6201.9億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生產總值68070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7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3470.5億元,增長10.4%;第三產業增加值2584.4億元,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56.4:41.0調整為2.4:56.0:41.6。
2014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6783億元,比上年增長9.5%;人均生產總值73056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9.5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771.1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2862.4億元,增長8.8%。
2015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731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人均生產總值77217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1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625.5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3538.7億元,增長11.4%。
“十三五”時期
2016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8114億元,比上年增長8.5%;人均生產總值84114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4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796.9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160.7億元,增長11.4%。
2017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9130.2億元,比上年增長8.2%;人均生產總值93143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8.6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4247.5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4724.1億元,增長9.0%。
2018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10143.3億元,比上年增長8.1%;人均生產總值101349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7.1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4450.7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5545.5億元,增長8.3%。
2019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11589.7億元,比上年增長6.5%;人均生產總值113139元,增長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9億元,下降4.9%;第二產業增加值4617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6831.8億元,增長7.1%。三次產業結構1.2:39.8:59。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6784.1億元,增長6.2%,占生產總值比重58.5%。
2020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12003.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9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4759.5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7086.6億元,增長1.7%。三次產業結構1.3:39.7:59.0。
“十四五”時期
2021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1269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1.7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5039.3億元,增長3.4%;第三產業增加值7470億元,增長5.6%。三次產業結構1.4:39.7:58.9。
第一產業
先秦時期
鄭州農業發展源遠流長,從有人類文明開始就有狩獵、養殖、采果、種植等農業活動。從鄭州大河村遺址發掘出的野豬、鹿、狗、馬、兔、家豬、牛、羊、禽類、魚等骨骼,大量碳化高粱、穀子和兩顆古蓮籽,及長9米、寬6米、半人高的養殖圈欄,證明當時鄭州已有較高技能的飼養家畜家禽生產活動,並種植高粱、穀子、蓮藕等。從裴李崗文化遺址發掘和商城周圍發現的多種手工作坊證明,早在仰韶文化初期,人民生活、居住已相當穩定,農業在人們經濟生活中已居重要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鄭州的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穀子已成為糧食中的主要品種,水稻也有了較廣泛的種植。出現了飼養家畜家禽的獸醫活動,並從醫學中分支出來,形成中獸醫。畜牧養殖業和種植業已成為廣大家庭的主要謀生手段和重要的農業活動內容。
封建時期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裡,戰亂頻繁,並經常出現水、旱、蝗等自然災害,鄭州的農業發展幾度興衰。西漢時期,隨著冶鐵業的發展,農業生產工具發生了質的變化,出現了鐵制農具,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漢武帝晚年任用趙過推廣“用犁、二牛、三人”耕作法,到西漢晚期又發展為“一人二牛”耕作法。漢代農具的種類趨於完備,有整地、播種、中耕除草、灌溉、收割、脫粒和農副產品加工等三十多種。其中,鐵犁、木耙、三腿耬等農具直到現在仍有使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頻繁,鄭州的農業一度受到嚴重的破壞。
隋唐時期,鄭州經濟又日趨繁榮。尤其是唐代,鄭州的絲織業非常發達,釀酒業也很興旺,農民植桑養蠶日漸增多。這一時期,鄭州的煤炭資源已得到進一步開發利用。北宋以後,宋與遼金問戰爭不斷,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至金、元時,中原經濟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農業發展也一直處於低潮。
明清統治時期,鄭州人民飽受旱災水患之害,多數年景糧食不能自給,特別是清
光緒元至三年(1875—1877年),連續三年大旱,“顆粒無收”,曾出現“十室九空,人相食”的悲慘景象。但這一時期也推廣種植了一些糧食、經濟作物優良品種。清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傳入鄭州,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二十世紀初,美國大花生傳入鄭州,民眾稱之為“洋落生”。同期,開始推廣美棉。
民國時期
20世紀30年代初,鄭州經濟曾出現繁榮局面,民族工業有些發展,各類手工業也十分興盛,糧油、棉花、藥材市場貿易興旺,鄭州成為中原地區重要的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而農業生產則仍很落後。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為阻止日本侵略軍西犯,蔣介石密令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黃河水傾瀉東南,造成黃河改道8年之久,鄭州受災面積550平方公里,河水流經之處土地沙化,風起沙飛,肆虐危害形成“黃泛區”,農業生產遭受巨大破壞,農民生活雪上加霜。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鄭州地區連續發生水旱蝗災,夏收後數月無雨,飛蝗遮日,秋季絕收,僅鄭縣在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的災荒年中人口減少9.5萬人。國民政府政治上的腐敗,使鄭州人民深受“水旱蝗湯”之害。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春耕時節,民食與耕牛兩缺。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解放前夕,鄭州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2日,鄭州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後,立即開始了經濟恢復工作,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鄭縣政府抽調68名幹部成立生產救災組,隨後布告保衛麥收。1950年元月,鄭縣政府提出復興農業生產的方針和計畫,制定農村減租方案,激勵農業發展。同年2月,廣大農村開展土地改革運動。1951年4月,土地改革結束。土改後,農民分得了土地,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翻了身的農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農業生產,農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52年鄭州市糧食產量達到43萬噸,比1949年40.97萬噸增長5%;棉花產量5545噸,比1949年4672噸增長18.7%;油料產量14000噸,比1949年11400噸增長22.8%;大牧畜存欄32.58萬頭,比1949年27.58萬頭增長18.1%;生豬存欄13.5萬頭,比1949年8.2萬頭增長64.6%。
“一五”時期
1953至1957年國家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1954年,將鄭縣改為鄭州市郊區,開始了市管農業。確定郊區必須首先搞好蔬菜生產,直接為城市、工廠服務的方針,其次,確立南部以養雞為主,北郊發展奶牛和奶山羊,建立蔬菜生產基地,解決城市蔬菜和肉蛋奶的供應問題。一五”時期,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和《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廣泛開展了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有99.5%的農民加入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五”期末,鄭州市共建小水庫90座,塘、堰、壩1972處,疏理河道14條,建溝洫台田2萬畝,治理澇鹼地1.5萬畝,打井3.25萬眼,興建花園口引黃閘一座,初步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主要農作物良種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更新,改變土地更作制度,提高複種指數,畜牧業從兩戶一頭豬、一人兩隻雞發展到牲畜集中飼養,制定了以養豬為首六畜興旺的發展計畫。造林覆蓋沙丘,消滅沙源,營造片林17萬畝,農業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建立國營拖拉機站11個,農機總動力達8240千瓦,農業機械化有一定的發展。1957年,鄭州市水田、水澆地面積達到58.13萬畝,比1949年8.52萬畝增長近6倍,比合作化初期的1953年的14萬畝增長3.2倍。農業生產得到穩步發展,鄭州市糧食總產量達到53.77萬噸,比1949年40.97萬噸增長31.3%,棉花產量9415噸,油料產量26620噸,分別比1949年4672噸、11400噸增長102%、133.5%。“一五”期間,糧、棉、油平均每年分別增長3.9%、12.75%和16.69%。農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二五”時期-三年經濟調整時期
1958—1962年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二五”時期開始,鄭州市大搞水利工程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土地深翻和積肥運動。由於“左”的錯誤思想指導,1958年實施農業生產大躍進計畫,城市支援農業生產大躍進,農村興辦農民公共食堂,建立了第一個“一大二公”政企合一的郊區人民公社,並在鄭州市農村推廣。大辦人民公社大大超越了農業生產力的現實水平。由於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大搞“一平二調”,發生了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的錯誤,農作物收穫粗糙,浪費驚人。加之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致使剛得到發展的農業生產力又遭受嚴重破壞,農業生產全面減產。1961年,鄭州市糧食產量僅為29.29萬噸,比1957年減產83.57%,比1949年糧食總產少116795噸,是新中國建立後產量最低的年份,棉花產量2465噸,油料產量4900噸,分別比1957年減產74%和81.6%。畜牧業生產也受到很大影響,生豬存欄指.數下降到18.2萬頭,比1957年減少43.7%。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只有119公斤,農民生活困難。農村浮腫病人增加,非正常死亡不斷發生。
1958年11月,在毛澤東主持召開的第一次鄭州會議後,鄭州開始糾正農業生產高指標、人民公社化中的錯誤,但收效甚微。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在毛澤東主持召開第二次鄭州會議後,鄭州開始整頓人民公社,糾正“一平二調”的“左”傾錯誤,並對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的職權範圍作了具體劃分,確定生產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1959年冬至1960年春,鄭州農村開展整風整社,進一步糾正“左”傾錯誤。
1961—1965年,鄭州農業按照《農村人民公社條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條”和黨中央確定的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調整人民公社管理體制、縮小人民公社規模,實行土地生產資料“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十六字方針,破除供給制,實行按勞分配,並對土地、牲口、農具及固定資產實行四固定。這種核算制度一直保持到1982年。同時,採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有效措施。1961年春季,鄭州市農村將集體耕地的20—40%借給農戶耕種,給社員一定數量的自留地,並允許社員在房前屋後等空閒土地開荒種植,實行誰種誰收,部分地方還搞了包產到戶。1962年建立市、縣兩級農技站、種子站和鄉農技站,推廣種植農作物新品種,如小麥推廣“阿夫”“內鄉5號”等,畝增產近70斤。1964年開始,鄭州市掀起了農業學大寨運動。機耕面積增加,化學肥料施用量每畝由1957年的1.39斤提高到3.76斤。由於生產關係的調整和這些措施的實施,使農業生產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恢復和發展。1965年,鄭州市農業總產值達到21325萬元,比1961年增加1倍,糧食產量達到61.7萬噸,比1961年增加1.1倍。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年,開始了“文化大革命”,整個社會經濟遇到了“十年動亂”,使已經恢復和正以較高速度全面發展的農業又一次遭到嚴重破壞。“十年動亂”時期,農業生產片面強調“以糧為綱”,把經濟作物當作資本主義的草加以限制發展,政治上提倡“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以糧為綱”使糧食生產保持了一定的發展速度,但經濟作物和林、牧、副、漁大幅度減產。1976年鄭州市農業總產值46431萬元(可比價),比1965年增長117.7%。糧食產量114.35萬噸,比1965年的61.74萬噸增加85.2%,棉花產量2570噸,油料產量6480噸,分別比1965年的10805噸、14355噸下降76.2%、54.9%,其它經濟作物產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嚴重失調。
這一時期,鄭州市農業學大寨運動達到高潮,重視水利工程和農田基本建設。到1974年,鄭州市共興建“大寨田”13萬畝,平整土地實現高標化園田化25萬畝;打機井4600眼,修提灌站900處,完成了尖崗水庫、邙山提灌站、潮河治理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擴大了水澆地面積,對當時及後來的農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糾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1979年,鄭州農村開始實行小段包工、定額計酬管理責任制。1980年向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以後,推行包乾到戶,並進一步穩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改變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一大二公”的經濟管理體制。國家多次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逐步放開農副產品購銷,大大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小農經濟的傳統觀念開始被打破,商品意識逐步增強。在產業結構調整上,打破了“以糧為綱”的單一經營,認真貫徹“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先後對種植業結構、農業產業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鄉鎮企業迅速崛起,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開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1981—1983年,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經過1979年的小段包工、1980年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不斷摸索和實踐,特別是1982年和1983年中共中央連續下發了第一和第二個“中央1號檔案”後,在1983年得以進一步穩定、完善和提高。過去實行的“一大二公”的經濟管理體制被徹底打破。同時,將人民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當時稱之為農村“第一步改革”。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農業生產條件不斷得到改善。糧、棉、油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農民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糧、棉、油產量分別由1979年110.72萬噸、2945噸、7870噸,增加到1983年149.02萬噸、10340噸、20745噸。糧食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按農業人口測算,人均占有糧食408公斤,過去糧食自給不足,這時已開始出現“賣糧難”現象。
1984—1986年,中央連續下發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中央1號檔案”,鄭州農業在“第一步改革”的基礎上開始實施“第二步改革”。1984年,明確了農村土地承包期15年以上,開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多種經營。農業生產開始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轉變,農村中出現了一些發展商品生產,改進生產技術,帶頭勤勞致富的專業戶。同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了農牧漁業部黨組《關於開創社隊企業新局面的報告》,將社隊企業更名為“鄉鎮企業”,並肯定它是國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從此,鄭州市鄉鎮企業進入了迅猛發展的時期。1985年,糧食、棉花取消統購派購,改為契約定購,蔬菜產銷也由統購統銷改為“三保一對策”(保節日、保淡季、保冬貯、防止突發自然災害而採取的應急對策),政府不再向農民下達指令性生產計畫。供銷合作社在體制上恢復了組織上的民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經營上的靈活性。產銷體制的改革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多種經營的發展營造了寬鬆的環境,加之地膜覆蓋技術從1980年引進試驗示範以後,在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上得到迅速推廣套用,經濟作物和林、牧、副、漁各得以快速發展,農產品商品率提高。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各地普遍把農村商品生產的重點放在發展鄉鎮企業上,“無工不富,無農不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從1984年開始,農產品產銷脫節的現象日益嚴重,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跟不上,農產品尤其是糧食價格低,而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偏高,供不應求,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拉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下降。加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慢,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致使糧食生產面積和總產量連年下降。到1986年,又遇到了歷史上罕見的大旱災,糧食產量降到102.26萬噸,為1983年以來的最低點,而林、牧、副、漁和鄉鎮企業有了較大的發展。1986年,強調“無農不穩、無糧則亂”,在鄭州市範圍內開展了全民性的農田水利修復工作,鄭州市各級“以工補農”和民眾集資共6100萬元,完成水利工程項目47000項,新增灌溉面積10.48萬畝。1986年鄭州市鄉鎮企業發展到118098個,實現總產值352462萬元,實現純利潤35286萬元,向國家繳納稅金8922萬元,分別比1978年(4154個、40411萬元、12706萬元、1380萬元)增長27.4倍、7.7倍、1.8倍、5.5倍。農村產業結構,農業內部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得到加強。
1987—1990年,在對國民經濟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過程中,鄭州市對農業基礎地位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市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切實加強糧食生產的決定》、《關於發展農業生產的決定》、《夏糧生產方案》、《秋糧生產方案》、《關於鼓勵農業科技人員下鄉進行技術承包和技術服務的決定》、《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三年規劃》、《關於地產小化肥的管理辦法》等促進農業發展的政策性檔案和專題性措施。進一步穩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大力推行農業雙向承包責任制,促進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增加農業投入,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村經濟。扭轉了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連年徘徊、下降的局面,農業生產出現了新的轉機,糧食總產逐年增加。1989—1990年,連續兩年糧食總產突破15億公斤大關,超過歷史最高年份的1983年。經濟作物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畜牧業、林業穩定發展,畜禽、水產和果品產量成倍增長,鄉鎮企業整體水平提高。1988年開始在鄭州市農村推廣糧食生產雙向承包責任制,1990年組織簽訂各類雙向承包契約80萬份,其中,村與戶簽訂雙向承包契約79.59萬份,占應簽農戶90.99%;契約中簽訂的化肥27萬噸,占需要量的80%;農藥436噸,占90%;種子4648.9萬斤,占80%。雙向承包的實行促進了村級服務體系建設和村級服務工作的落實,能夠提供統一供肥、供種、植保、灌溉的行政村占鄭州市2241個行政村的72.6%,為糧食增產提供了機制上的保證。
“九五”時期
1998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達177.8萬噸,比上年增長21.3%。完成造林面積8.6千公頃,幼林撫育實際面積14.2千公頃;四旁植樹1023.4萬株。
1999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52.0萬噸,比大豐收的1998年減少25.8萬噸,下降14.5%。
2000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58.7萬噸,比上年增產6.7萬噸,增長4.3%。
“十五”時期
2001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49.9萬噸,比上年減少5.6%;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85.1千公頃,比上年下降3.9%。
2002年,鄭州市農林牧漁業完成增加值46.2億元,比上年增長2.0%。糧食總產量139.9萬噸,比上年下降6.7%,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76.7千公頃,比上年下降2.2%。
2003年,鄭州市農林牧漁業完成增加值48.8億元,比上年增長4.6%。糧食總產量143.7萬噸,增長2.7%;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63.6千公頃,比上年下降3.5%。
2004年,鄭州市農林牧漁業完成增加值61億元,比上年增長5.7%。糧食總產量148.3萬噸,增長3.2%;農作物播種面積513.6千公頃,比上年下降1.8%。
2005年,鄭州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2億元,比上年增長7.0%。糧食總產量153.0萬噸,增長3.2%;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57.3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5%。
“十一五”時期
2006年,鄭州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7.1億元,比上年增長6.6%。糧食總產量164.9萬噸,增長7.8%;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57.2千公頃,與上年持平。
2007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71.1萬噸,增長3.8%;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66.5千公頃,比上年增長2.6%。
2008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65.2萬噸,增長0.5%;農作物種植面積509.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1%。
2009年,鄭州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3億元,比上年增長3.9%。糧食總產量166.1萬噸,增長0.5%;農作物種植面積509.1千公頃,比上年下降0.1%。
2010年,鄭州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4.6億元,比上年增長3.0%。糧食總產量166.7萬噸,增長0.4%;農作物播種面積509.8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1%。
“十二五”時期
2011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66.7萬噸,比上年略有增長;農作物播種面積509.8千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
2012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69.5萬噸,比上年增長1.7%;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63.1千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
2013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68.3萬噸,比上年下降0.7%;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63.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1%。
2014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62萬噸,比上年下降3.7%;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56.5千公頃,比上年下降1.9%。
2015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68.3萬噸,比上年增長3.9%;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47.7千公頃,比上年下降2.5%。
“十三五”時期
2016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61萬噸,比上年下降4.3%;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41千公頃,比上年下降1.9%。
2017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53.2萬噸,比上年下降4.8%;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21.2千公頃,比上年下降5.8%。
2018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57.3萬噸,比上年增長3.1%;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24.7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1%。
2019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49.7萬噸,比上年下降4.9%;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07.1千公頃,比上年下降5.4%。
2020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46.4萬噸,比上年下降2.1%;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8.8千公頃,比上年下降6.0%。
“十四五”時期
2021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35.3萬噸,比上年下降7.6%;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19.81萬畝,比上年下降3.1%。
第二產業
先秦時期
鄭州的手工業源遠流長。從北郊大河村遺址中發掘出新石器時代房基斷牆,有用料礓石、粗沙和粘土混合燒制的被考古工作者稱為“原始水泥”的地坪,還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各類生活生產用品。尤其是帶有陶衣的彩陶,種類繁多,花紋精美,證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中後期,鄭州就已經出現了多種手工業。
商王朝中期,鄭州成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已擁有了較為齊全的手工業。從鄭州市區東部的商城遺址四周發現的多種手工業作坊的遺址來看,當時手工業生產青銅器就有多種冶煉配方,以及澆鑄、合模、硬范的技藝,產品有祭祀、兵器、獵具及生活器皿等類;有燒制的各類白陶、黑陶、彩陶及質地硬、吸水性弱、擊之有金屬聲的原始瓷器;還有製作精美的石器、骨器、紡織、竹編、釀造、黃金飾品、漆器等。特別是當時的青銅器鑄造工藝技術,已居世界領先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鄭州的手工業已相當發達。1964年在新鄭的鄭、韓國都遺址發現多種手工業作坊遺址,主要有鑄銅、鑄鐵、制骨、制玉作坊及熔爐、工具等。其中鑄銅作坊的遺址面積達10萬平方米,出土的熔銅爐、鼓風管、銅煉渣和製造各類銅器的陶范,均反映了這一時期,鄭州手工業的發達程度。
封建時期
秦漢時期,鄭州的建築材料已頗為講究。解放後考古工作者從新鄭、滎陽出土有春秋戰國末期和秦漢時期用於房屋建築的板瓦、筒瓦、鋪地磚、畫像空心磚和陶排水管。從鄭州市區的隴海路、新通橋出土的空心磚,其形狀有凹腰形、梯形、方棱形和帶榫口形的,磚面均拍印有各種紋飾和圖像,不僅有使用價值,且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足見當時制磚工藝的進步。
西漢時期,鄭州官營手工業發展較快,其中最重要的是冶鐵業。1965—1975年,在古滎陽城的西門外,發現了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大型漢代冶鐵作坊遺址。並發掘出兩座煉鐵高爐殘跡,復原後為高6米、容積50立方米的冢式高爐,且有較合理的爐腹角和鼓風口,為全國目前發現的漢代最大的煉鐵高爐。爐前清理出9塊積鐵,其中一塊重約23噸,同時出土的陶模有犁鏡模、犁鏵模、鏟模、插模等。對出土鐵塊、鐵器全相檢驗表示,該作坊冶鑄生鐵,鑄造質量優良,產品有灰口鐵、麻口鐵、白口鐵、脫碳鑄鐵、鑄鐵脫碳鋼和球墨鑄鐵等類。另外,從鞏縣西南的鐵生溝冶鐵作坊遺址還發現,西漢時,鄭州地區已開始使用煤炭冶鐵,證明了當時鄭州冶鐵技術的先進和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
隋唐以後,尤其是唐代,對內對外經濟交往頻繁,鄭州地處中原交通要道,手工業又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冶鐵、鑄銅、制陶、釀酒、紡織等業都很興旺,最發達的是絲織業。鄭州所生產的綾絹在全國聞名,當時國家按質量優劣將絹分為八等,鄭州生產的列為第二等,被定為“土貢”。唐代,鄭州的陶瓷工藝水平也有了進一步提高。
鄭州的煤炭資源在唐代已得到進一步開發利用,到了宋代,煤炭開採已較為普遍。1973年,在密縣發現古煤井多處,有豎井和斜井,井下有巷道,分東西和南北走向,巷高1.5—2.5米。巷內有採煤用鐵杴、木杴,汲水用灰色陶壺、瓶等遺物,巷道壁上有用作放置燈具的“燈坎”,據考證,是宋初煤窯遺址。北宋以後,宋與遼、金間戰爭不斷,中國經濟中心逐漸轉向南方。至金、元時期,中原經濟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鄭州地區手工業一直沒有得到發展。
明代,鄭州出現了手工造紙。到了明嘉靖年間,密縣大隗一帶的雙洎河兩岸,手工造紙作坊已較為興盛。這些作坊沿用傳統技藝,使用十分簡陋的工具土法生產,手工抄紙,貼在牆上風乾。造紙原料有槐樹皮、黃麻等。明末清初時期,中原地區連年戰爭,加之各種自然災害,土地荒蕪,因此,明清均採取“重農抑商”政策,同時也抑制了手工業的發展。清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庭曾下令禁止新掘礦山,對窯業征重稅,然而有禁無止,密縣、登封等地民間煤窯比比皆是。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沿海地區出現了民族資本的近代工業。鄭州因處內地,民族資本工業出現較晚。僅有1868年登封縣“十大商戶”開辦的南缸爻煤礦,有窯工300餘人,年產煤近萬噸,連採6年,成為鄭州地區“商窯”(商辦煤礦)的開端。
清光緒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906—1908年),京漢鐵路和隴海鐵路汴洛段竣工通車。兩條鐵路幹線在鄭州交匯,使鄭州成為中原交通樞紐。鐵路的貫通帶動了沿線地區煤礦、機械工廠的興建,促進了鄭州手工業的發展和近代工業的形成。
民國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中國的官僚資本主義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得到迅速發展。鄭州由於地理位置適中,臨靠兩大鐵路幹線,發展工業的條件更為具備。民國四年(1915年),北洋政府在鄭州西70公里的隴海鐵路線旁興建了孝義兵工廠,占地700畝。民國七年(1918年),北洋政府又興建了鄭縣兵工廠,專門生產步槍、子彈等,但該廠規模不大,工人也不多。
這一時期,除官辦工廠外,鄭州的民族資本工業也有了較快發展。民國三年(1914年),開封普臨電廠資本家
魏子青招股集資20萬元,來鄭州開辦了公司。當時,鄭州已成為中原地區的棉花集散地,上海、天津、青島、濟南、漢口等中外紡織廠商多坐於鄭州收購,上海資本家
穆藕初看準這一優勢,於民國七年(1918年)集資200萬元,在鄭州豆腐寨(現豫豐街)建起了紗廠,占地96畝。
20世紀20年代,鄭州地區由民族資本經營的工業和小型工礦企業也逐漸發展起來,其中主要有棉花打包、紡織、制皂、蛋品加工、麵粉、機鐵、採煤等行業。棉花打包是適應棉花運銷量日益增長而出現的行業,當時鄭州已成為中原地區棉花集散地,各地棉商紛紛來鄭州採購新棉,每年成交量達30萬包(每包250公斤),於是,機力打包廠應運而生。鄭州的麵粉業也出現較早,民國五年(1916年)開辦的麵粉廠有資本3萬元。年產量約20萬袋。民國六年(1917年)興建的麵粉廠資本有10萬元,購有新式機器加工麵粉。在機鐵業中,主要產品有軋花機、切面機等。這一時期,在密縣、登封的小煤窯遍及各處,並開始使用鍋爐和蒸汽絞車等機械。
20年代末至30年代,鄭州的手工業又進入繁榮發展時期,主要有麻繩、棉織、衡器、木器、表冊印刷、刻字、鏡框、吹制玻璃、縫紉、製鞋、製革、白鐵等行業。這些手工業大多是前店後坊,投入資金少,一般無需僱工或需少量僱工,尤其是棉織業多屬家庭手工業作坊,市區有400多個棉織戶。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隴海鐵路延伸到西安後,西北地區的棉花不再到鄭州交易,鄭州的棉花市場日漸衰退,不少打包廠西遷或歇業。這一時期鄭州的捲菸、糕點、釀酒業也得到較快發展。捲菸業均為家庭手工業作坊,由於沿海地區機制捲菸價格昂貴,鄭州的手工捲菸價格低廉,因此發展很快,民國二十年(1931年)發展到500餘戶。糕點業約有20餘戶,都以高薪到京、津、滬、汴等地聘僱名師,重糖重油,精製加工,小爐烘烤,賣鮮賣熱。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不完全統計,鄭州市區有各類手工業作坊1300餘戶,從業人員5600餘人。同時,密縣的手工造紙作坊也日漸興旺,以大隗鄉紙坊村為中心,方圓十餘里以內,幾乎村村戶戶都造紙,紙坊戶在農戶中所占比例高達80%以上,主要生產有麻紙、單報紙和黃封紙等。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侵入中原,多次出動飛機對鄭州狂轟濫炸,各家工廠均無法正常開業,大都關門停產,一些較大的工廠紛紛外遷。從此,鄭州工業一落千丈。據民國三十年(1941年)調查統計,鄭州市僅有包括打鐵、彈花、竹木、製鞋、刻字、洗染等在內的服務性手工業300餘戶,總資本17.36萬元。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鄭州工業逐漸得到恢復,但由於戰爭破壞較大,新建和恢復的工廠規模都很小。然而,由於連年戰爭造成的經濟危機,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以及大量發行貨幣,致使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稅賦繁重,鄭州各類工廠在微利中求生存,維持時間不長,又紛紛倒閉停業,一些勉強維持生產的手工業戶也是時開時停。抗戰勝利後剛剛恢復的鄭州工業又遭嚴重挫傷,一蹶不振。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鄭州。當時鄭州沒有一家正常生產的工廠,大批的手工業者也都處在失業和半失業狀態中,民生凋蔽、百業待興。人民政府建立後,立即開始了經濟恢復工作,通過接收、新建、內遷、扶植私營企業、組織手工業者生產自救等方式,使鄭州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為了迅速發展工業,鄭州市人民政府還號召、歡迎沿海大城市的工廠內遷來鄭,對內遷的工廠,政府幫助解決廠址、人力、原料、資金等實際問題。這期間先後從上海、無錫、濟南、徐州等地遷來捲菸、火柴、榨油、印刷、棉紡織等行業的各類工廠約20多個。這些工廠的規模都不大,多屬私營企業。與此同時,政府通過加工、訂貨、貸款等多種形式對私營工業進行積極的改造和扶植。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時期,鄭州工業得到較快的發展。1952年鄭州市工業企業有104個,鄭州市工業總產值達9245萬元(按當年價計算,以下除另有標註外,均同)比1949年增長了2.86倍。
“一五”時期
1953—1957年國家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畫,鄭州市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城市,開展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一五”期間,鄭州市工業投資3.22億元,占鄭州市總投資的57.5%,新建和擴建了65個大中型骨幹企業。與此同時,政府開始對私營工業的改造,通過擴大對私營工業的加工、訂貨、收購、包銷等形式,逐步實現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轉變,由私營轉為公私合營。對個體手工業者實行了互助合作政策,鼓勵個體勞動者成立生產合作社。到1956年底,鄭州市私營工業通過改造、調整、合併,全部轉為公私合營。鄭州市的個體手工業者組織了機鐵、木器、冶煉、印刷、紡織、縫紉等88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至此,鄭州市完成了對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新的社會生產關係。到1957年底,鄭州市工業企業有345個,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9610萬元,比1952年增長了3.28倍,“一五”期間平均每年遞增33.7%。輕重工業之比為78.7:21.3,輕工業增長速度明顯高於重工業。
“二五”時期-三年經濟調整時期
1958—1962年的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鄭州市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又先後新建、擴建了47個以重工業為主的大中型骨幹企業。重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二五”計畫末期,在全部工業總產值中,輕重工業之比為70.01:29.99。經過兩個五年計畫的基本建設,興建了一大批骨幹企業,形成了鄭州工業的框架,紡織、機械、食品、菸草、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等行業都基本形成規模,為鄭州市的整個工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這一時期,由於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急於求成,開展了“大躍進”運動,市區盲目搞人民公社,各公社紛紛大辦“五小”工業。同時,掀起了全民大辦鋼鐵的熱潮,短時間內,小土爐遍及城鄉,據不完全統計,僅1958年建煉鐵爐5955座,建煉鋼爐8037座。由於設備簡陋,產品質量低下,結果勞民傷財,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在工業所有制方面,盲目搞合併、升級、過渡,把市區的全部公私合營工業和56個合作工廠過渡為地方國營。在經濟活動方面,高指標、浮誇風盛行,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只求產值,不求效益。盲目生產,不看市場,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二五”期間,國家用於工業建設的投資雖高達7.1億元,比“一五”期間高一倍多,但工業發展速度並不快,增長率急劇下降。1962年,鄭州市工業總產值為52525萬元,僅比1957年增長32.6%,大大低於“一五”時期的增長幅度。
自1961年開始,鄭州工業認真貫徹執行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關停了一些工廠企業,精簡下放了大批工人,還將46個過早“過渡”到地方國營的手工業合作社退回集體企業。經過三年調整,理順了產業關係,解決了工業失衡問題,鄭州工業重新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到1965年末,鄭州市工業企業數為539個,比1962年減少了131個,但工業總產值增加到10.63億元,比1962年增長了1.02倍。工業經濟效益也明顯提高,1965年全民所有制獨立核算企業百元產值提供利稅29.52元,百元固定資產提供產值137.33元,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年,開始實施第三個五年計畫,同年開始了“文化大革命”運動,使調整後剛剛步入正軌的鄭州工業又遭受到嚴重的衝擊。尤其是1967年以後,各工業企業先後被奪權,廢除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使企業的生產管理陷入癱瘓。雖然在此期間,鄭州工業以支持農業和人民生產必需品為重點,新建和擴建了一批農機、建材、食品、化工、煤炭等工業企業,但由於新建的中小企業多,大型企業少,減緩了工業擴大再生產的速度,加之一些老廠失於更新改造,使工業的整體素質下降了。“文化大革命”持續了十年,在長期的動亂中工業建設的工程進度緩慢,有的投產後生產極不正常,設備不配套,生產不平衡,產量低、質量差,許多企業處於長期虧損狀態。安全生產和工業“三廢”問題長期得不到重視,致使生產事故增加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1976年,鄭州市工業總產值僅完成19.76億元。相當於1970年的水平,其中市區工業總產值比1970年還下降18.8%。1976年鄭州市全民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中虧損單位126個,虧損面高達48.6%,虧損額9152萬元;百元產值提供利稅24.9元,比1965年下降了15.6%;百元固定資產提供產值76.7元,比1965年下降了44.1%;全員勞動生產率比1965年下降了40.1%。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鄭州工業貫徹實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逐步深化了以“擴大企業自主權”和“利改稅”為主要內容的工業經濟體制改革;進行了以健全企業經營管理為中心的企業整頓,恢復和完善了企業內部各項管理制度;鄭州市工業企業分別實行了廠長承包經營責任制、租賃制和股份制,鄭州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振興時期。
“六五”時期
1981—1985年“六五”時期,鄭州工業在逐步深化企業改革的同時,還完成了新建、擴建、改建多個工業大中型項目。1985年末,鄭州市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859個,鄭州市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原值達到36.4億元,鄭州市工業總產值達70.15億元。1985年同1980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工業總產值增長32.5%,利稅增長28.9%,平均每年增長率分別為5.8%和5.2%,實現了速度與效益同步增長。
“七五”時期
1986—1990年,鄭州工業在“七五”時期,由於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企業生產經營自主能力增強,鄭州市工業企業大面積的更新改造,引進了大批先進技術和設備,新發展了一批用現代技術設備裝備起來的工廠和車間,提高了大中型骨幹企業的技術水平。“七五”時期,全民所有制企業更新改造投資完成28.9億元,比“六五”時期增長2.2倍。先後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工業生產項目並產生經濟效益。同時,在此期間,鄭州的農村鄉鎮工業異軍突起,1990年鄭州所屬六縣鄉鎮工業總產值47.7億元,占鄭州市工業總產值的27.4%,擴大了鄭州工業的生產領域,改善了工業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了企業群體效能。
到1990年末,鄭州市有各類工業企業54603個,其中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1494個,固定資產原值達79.7億元,比1985年增長102.8%,比1978年增長2.6倍;1990年鄭州市工業總產值按當年價計算達到174.4億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為118.5億元,比1985年增長79.6%,輕重工業之比為48:52。“七五”期間的1988年工業經濟效益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鄭州市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4.9億元,比1978年增長1.5倍;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稅由1978年的24.2元上升到1988年的33元;資金利稅率由1978年的28.2%提高到32.1%。“七五”的後兩年由於鄭州工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尚未形成特色,資源優勢和地區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市場占有率下降,出現了產品積壓等問題,經濟效益滑坡,1990年鄭州市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3.02億元,百元產值提供利稅16.01元,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稅23.58元,資金利稅率17.98%,均低於1988年的水平。
“九五”時期
1998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264.1億元,比上年增長6.7%。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73.5億元,比上年增長3.0%。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9萬元,下降90.1%。
1999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7.7%。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166.5億元,比上年增長2.9%。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增加值20.9億元,比上年增長4.0%。
2000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0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187.5億元,比上年增長9.1%。資質等級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9.5億元,比上年增長21.9%。
“十五”時期
2001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44.7億元,比上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01.1億元,比上年增長11.2%。資質等級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增加值24.9億元,比上年增長27.6%。
2002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3.5%。資質等級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企業完成增加值35.7億元,比上年增長7.1%。
2003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4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97.4億元,增長24.0%。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13.4億元,比上年增長34.9%。
2004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591.6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402.7億元,增長23.7%。
2005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759.7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569.7億元,增長24.2%。
“十一五”時期
2006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944.0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723.0億元,增長23.0%。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26.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
2007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166.9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923.8億元,增長24.3%。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41.8億元,比上年增長10.2%。
2008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484.7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223.7億元,增長18.1%;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861.3億元,增長22.3%;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30.8億元,增長16.9%;工業新產品產值108.6億元,增長19.6%。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74.8億元,比上年增長8.1%。
2009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590.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332.5億元,增長11.2%;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33.3億元,增長10.9%;工業新產品產值114.7億元,增長1.4%。建築業完成增加值211億元,比上年增長22.8%。
2010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996.4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756.1億元,增長18.0%;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1255.4億元,增長18.1%;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43.9億元,增長29.3%;工業新產品產值158.7億元,增長24.4%。建築業完成增加值27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
“十二五”時期
2011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2590.3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340.2億元,增長22.0%;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1590.4億元,增長23.2%;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175.0億元,增長278.7%。建築業完成增加值308.1億元,比上年增長2.3%。
2012年,鄭州市全部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874.7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613.8億元,增長17.2%;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1778.2億元,增長19.6%;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224.8億元,增長1.1倍。建築業完成增加值333.7億元,比上年增長6.8%。
2013年,鄭州市全部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101.4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857.7億元,增長11.3%;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2015.1億元,增長12.7%;高技術業完成增加值310.6億元,增長32%。建築業完成總產值2323.1億元,比上年增長27.9%。
2014年,鄭州市全部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349.8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094億元,增長11.2%;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2258.1億元,增長13.0%;高技術業完成增加值409.1億元,增長23.9%。建築業完成總產值2713.3億元,比上年增長19.8%。
2015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188.2億元,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312.3億元,增長10.2%;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2539.3億元,增長11.7%;高技術業完成增加值514.5億元,增長25.5%。建築業完成總產值2714.7億元,比上年增長0.1%。
“十三五”時期
2016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331.6億元,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215.4億元,增長6%;其中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449.8億元,增長13.6%。建築業完成總產值2891.1億元,比上年增長6.5%。
2017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683.5億元,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191.3億元,增長7.8%;其中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407.1億元,增長19.9%。建築業完成總產值3494.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
2018年,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746.2億元,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8%;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4%。建築業完成總產值4225.3億元,比上年增長20.9%。
2019年,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9%。建築業總產值47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1.9%。
2020年,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7%。建築業總產值4953.9億元,比上年增長4.7%。
“十四五”時期
2021年,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4%;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6.5%。建築業總產值5423.4億元,比上年增長9.5%。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先秦時期
鄭州的商業貿易歷史久遠。據考古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證明,早在3500多年以前的商代早期,鄭州就有了較為發達的冶煉、紡織、制陶、釀酒等多種手工業及其產品的商業貿易活動。春秋戰國時期,鄭州因其地處“天下之中心”,成為各諸侯國官民往來、商賈貿易的通道。齊國的魚、鹽、文彩布帛,晉國的礦產品、畜產品,楚國的杞、梓、皮革、鳥羽、象牙等物品,多由此中轉,銷往各地。
封建時期
隋、唐兩代,是鄭州商業史上又一繁榮時期。鄭州位於通濟渠東西之交,為水運中轉碼頭,是民間物資交流中心。為商業貿易服務的客棧、錢莊、車輛租賃等行業亦得到發展。當時,位於鄭州的管城驛,就是唐都通往東南各地的一大驛站,來往車馬、商旅晝夜不斷。“夾路都有店肆待客,酒食豐足”“每店備驢供客租用”(引自《通典》),街市到處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安史之亂”以後,中原地區生產遭到破壞,致使鄭州商業貿易日趨蕭條。
北宋定都汴京,鄭州地近京師,汴京繁榮的商業貿易曾對鄭州有所影響。宋遼戰爭爆發以後,鄭州經濟又連遭破壞。南宋定都杭州,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元至明代,兵亂、天災不斷,鄭州的商業始終未得到發展。到19世紀末,一度繁榮興旺的古城鄭州已經衰落成為一座商業凋蔽的小縣城,僅在西大街、大什字一帶有幾家小店鋪。
民國時期
20世紀初,平漢、隴海兩大鐵路幹線相繼建成通車,鄭州的商業貿易又漸趨繁榮。最初各類商販多聚集在火車站一帶,以後商貿活動逐漸擴展到大同路、二馬路、操場街一帶。到20年代初,鄭州闢為商埠以後,從火車站到1日城區的各商業街已陸續形成,大街小巷基本連成一片。其中火車站到大同路地段最為繁華。這裡多為綢緞布匹、日用百貨等零售店鋪,是鄭州市商業的中心地帶。寶昌里、萬順街一帶為旅棧業集聚區。南川里、錢塘里一帶,除有一些飯館和土雜店外,還有幾家影劇院。振興街、興隆街、順河街和西關大街一帶,是迅速發展起來的棉花、糧油、藥材、雜貨等批發交易行、店的集中地區。舊城區西大街到南下街一帶,也較為繁華。
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以火車站為中心的商業區基本形成,已擁有各種店鋪1000餘家。主要是以時貨布匹業為骨幹的各類零售行業,經營門類日益增多,品種更加齊全。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大批來自北京、廣州的“洋貨”湧進鄭州市場。以往以經營土布汴綢為主的布匹業,普遍擴大經營規模,開始經營起各色機織“洋布”的綢緞呢絨;以往以經營胭脂、香粉、頭花、針線、絲帶等日用雜貨為主的時貨業,很快發展成為以經營各種“洋貨”為主的現代百貨行業。
由於交通的便利,鄭州很快成為中原地區大宗土特產品的集散地。交易量較大的主要有棉花、糧食、油料、中藥材、皮毛等農副土特產品,以及京、津、滬、漢等地商人運銷內地的輕工產品和各種“洋”貨。這一時期,最先發展起來的是以棉花貿易為主的行棧業,棉花行棧多集中於飲馬池、二馬路一帶,開業的花行最多時有30多家,年成交量約30多萬包,成交金額達數千萬元。
這一時期,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和商旅大量增加,鄭州的飲食服務行業很快興旺起來。鐵路通車以後,鄭州的飯店、旅館等服務行業日趨發展,到抗戰前,上等級的飯店已發展到70餘家,集中在火車站一帶的大小旅館也有60餘家。與此同時,浴池業、理髮業、洗染業等多種服務行業也有較快的發展。民國元年(1912年),兩家使用新式推剪的理髮店在鄭州開業。20年代初鄭州市只有6家浴池,30年代中期發展到16家。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理髮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大小理髮店(挑)約有100餘家。抗日戰爭前夕,鄭州的洗染業也發展到16戶,其中有染房11戶,洗染店5戶。關、西一街等偏僻小巷。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鄭州火車站一帶的商業區,先後遭受日機多次轟炸,大批商店和民宅被炸毀,鄭州商業貿易受到嚴重創傷。民國三十年(1941年),日軍侵占鄭州,交通中斷,百業凋零,大部分商戶停業外逃。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鄭州商業才開始復甦。然而不久又爆發了內戰,使剛剛有所恢復的商業又受到嚴重挫傷。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上半年,鄭州市區恢復營業的各類商業店鋪共有578家,從業人員2364人。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鄭州解放時,市區各類店鋪有928家,另有個體商販1000餘戶。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了國民黨政權的商業管理機構,沒收了官僚資本主義商業。同年12月組建了國營商業,鄭州貿易公司及其所屬二級機構共有23個,職工635人,開始經營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並領導市場交易活動,成立了工商局,負責管理市場和工商行政事務。解放初期,生產尚未恢復,物資缺乏,通貨膨漲,物價上漲,加之不法商販投機倒把,哄抬物價,市場處於嚴重動盪之中。當時,鄭州市商業管理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確立國營商業對市場的領導地位,集中人力物力,打擊投機倒把活動,穩定物價,疏通城鄉物資交流渠道,安定人民生活,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支援人民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1951年4月,鄭州市合作事業管理局成立,並發展了一批合作社商業,鄭州商業市場開始逐步形成以國營商業為主,合作商業為輔的國、合商業體系。
這一時期,國合商業的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大,市場上私營商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加之國民黨政權遺留下來的財政經濟混亂的局面還沒有消除,一些私營工商業者唯利是圖,採取各種違法手段抵制社會主義制度,企圖擺脫國營經濟的領導和對他們的限制,先後三次在鄭州市掀起漲價風潮。市人民政府緊急動員和部署各有關部門,組織國合商業全力投入打擊市場投機倒把活動的鬥爭,採取了緊縮貨幣發行、整頓各項稅收、發行抵實公債等項措施。一是緊急調運一大批糧食、油鹽、布匹、煤炭等人民生活必需品,集中投放市場,給投機倒把沉重打擊;二是對糧食等重要的消費品實行定額配售,確保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減少私商中間盤剝;三是對市場糧價由國營公司與私營糧行共同組成糧食議價委員會,民主評議糧價,鄭州市統一執行。隨著鄭州市經濟形勢的好轉,國合商業掌握了大量重要物資,市場物價逐步穩定下來。1952年9月,鄭州市商業局成立,同時撤銷鄭州貿易公司,由商業局負責鄭州市商業貿易的管理工作。到1952年底,鄭州市國營合作商業機構發展到139個,職工3003人,其中有批發機構29個,職工386人;另外,鄭州市個體商販有11372個。1952年鄭州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9787萬元,比1949年的5324萬元增長了84%;市區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979萬元,比1949年的1425萬元增長1.8倍。
“一五”時期
1953年,國家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根據中央統一部署,鄭州市對鄭州市的商業機構設定、經營分工、管理體制、購銷政策等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先後成立了國營百貨、花紗布、煤炭、鹽業、糧食、水暖器材等6個市級公司,加強了國營商業對市場的領導。同年12月撤銷市糧食公司,成立了鄭州市糧食局,對糧食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管理。1957年7月對鄭州市國營商業與供銷社商業的經營管理進行了調整與分工,確定國營商業負責領導城市市場,掌握公私經營比重,控制市場物價,管理對私有商業的改造;供銷合作社負責領導農村市場,掌握公私經營比重,組織農副產品收購,對農村私商改造。爾後,城市供銷合作社商業全部移交給國營商業;農村的國營商業收購機構,除糧油收購和農副產品轉運機構以外,全部移交給供銷合作社管理。這期間國營商業按經濟區域建立各級批發站,使企業的經營機構與管理機構分開;改變過去高度集中的管理辦法,對商品實行分級管理;對企業核定資金總額,廢止貿易金庫制度,實行經濟核算制度;企業之間變商品調撥關係為買賣關係,廢除商品大調撥制度。
從1953年11月和1954年9月起,在商品購銷政策方面,先後對糧食、食油、棉花、棉布實行了計畫收購和計畫供應(即統購統銷政策)。1956年下半年,對重要經濟作物和部分土特產品,實行了國營商業或委託供銷社統一收購的政策。同時,國合商業都擴大了對私營工業的加工定貨和統購統銷。1955—1956年,城市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走向高潮。在私營零售商業中,通過向國營商業批購經銷或為國營商業代銷等方式,很快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合營後,對私方的生產資料實行定股定息。對私營個體商販,則組織他們走合作化道路,使其成為集體化程度不同的合作商店(組)。到1956年下半年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已基本完成。鄭州市私營商業企業有564戶實行了定息形式的公私合營,有2282個個體商販組成了217個合作商店,有4419戶個體商戶參加了合作小組,另有234戶較小的商店轉並為國營商業的代銷店,也經營一部分國合商業不經營的商品。1957年,市區國營、合作商店共發展到1283個,國營商業職工總數增加到4820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16039萬元,較1952年增長了3倍。
“大躍進”時期
1958年,“
大躍進”時期,由於城鄉普遍實行了人民公社化。鄭州商業行政機構和企業管理機構進行了大撤併,縣以上供銷社商業合併到國營商業;農村商業機構下放到人民公社,成為人民公社的“供銷部”。這一時期,對集體所有制商業先後兩次把大批分散經營的集體小商店,過渡為集中經營的國營、合作商店,使商業的市場服務網點由“小、密、多”改變為“大、稀、少”,基本上取銷了集貿市場、各種廟會以及交易會等商業貿易活動。屬於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各類商品都掌握在國營商業手裡,形成了渠道單一、國營商業獨家經營的局面。
1962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商業工作問題的決定》,重申“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鄭州商業管理部門為貫徹中央精神,促進生產的恢復與發展,採取了多種措施。一是各商業公司向對口廠家派駐聯絡員,及時提供市場信息提供樣品,支持廠家大力發展生產;二是根據國家統一安排,嚴格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並對部分供求緊張的生活必需品實行憑票供應;三是積極組織貨幣回籠,對部分高檔消費品實行高價銷售;四是對大撤併中撤併的商業機構重新進行調整,恢復了部分個體商販和私營小店,恢復了鄭州市供銷合作社,建立了市、縣、區供銷社經營體系;五是積極組織農業生產資料,支援糧食生產,建立副食品基地,同時對部分副食品實行糧食獎售、換購政策,並從嚴控制了糧油、棉布等18種重要商品的價格。這些政策措施的實行,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增加了市場商品的供應,到1965年,鄭州市區商業零售機構共有2554個,從業人員14884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3500萬元,比1957年增長了47%。市區商業系統農副商品購進總值達22776萬元,比1957年增長了55.2%;銷售總額完成26571萬元,比1957年增長了41.32%,其中調往外地工業品5216萬元,比1957年增長了2.75倍。商品質量有很大的提高,花色品種增多,適銷農村商品有較多增加,零售價格指數比1957年下降了6.77%。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1976年,由於“文化大革命”運動,鄭州的商業遭到很大的破壞。商業管理機構被撤銷,商業管理工作處於半癱瘓狀態。在此期間,供銷社再次被併入國營商業,個體商販被當做“資本主義尾巴”砍掉,集貿市場全部關閉,大批商店名稱、老字號、老招牌都被改換,所有廣告被取消,經營特色消失,服務項目減少,服務質量下降。但是,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電子、化纖等科技產品面市,以及城市流動人口大量增加等因素,使得鄭州市商品購銷額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長。到1978年商業零售機構有1416個,從業人員26134人,市區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9676萬元,比1965年增長了1.1倍。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全國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鄭州商業系統貫徹了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在較短的時間裡,就形成了國營商業為主導,多種經濟成份、多種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並存,少環節、開放式的流通體制。尤其是1984年以後,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鄭州市各類商業網點猛增。僅“七五”期間,市區商業基本建設投資額約達6億多元,新增商業網點面積53.5萬平方米。先後建成了一些規模較大的零售商業設施,以及一批標準較高的服務設施。一大批中小型商業店鋪網點也進行了改造或重建。市區逐漸形成了二七廣場、火車站廣場、花園路市場、碧沙崗市場等幾處發展較快的商業區,市中心基本上形成了行業配套、設施完備、品種齊全、水準較高的商業群體和購物中心。
1990年市區共有各類商業批發企業1871個,各類商業零售企業34768個,從業人員123798人,已形成批發、零售、儲運、加工、租賃、典當等30多個自然行業。零售商業中已有6個銷售額超億元的大型商廈;批發行業中的鄭州糧食批發市場、貿易中心貨棧和藥材市場等,都是國家在鄭州開辦的全國性大宗商品貿易場所。鄭州市城鄉還有各類集貿市場351個,1990年成交金額達16.9億元,並已形成了百貨、紡織品、糧油、建材、舊貨、服裝等20餘個專業市場。1990年,鄭州市各類商業經營網點達50132個,比1978年增加24.9倍;商業從業人員178625人,比1978年增加3.24倍;鄭州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47.4億元,比1978年增長8.54倍;社會商品總購進71.8億元,比1978年增長6.08倍;社會商品總銷售65.7億元,比1978年增長5.43倍。
“九五”時期
1998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消費品零售額43.4億元,比上年下降1.0%,集體經濟零售額34.8億元,個體及其他經濟零售額207.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2%和13.5%。
1999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1.9億元,比上年增長9.2%。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完成186.9億元,增長9.1%;餐飲業零售額39.5億元,增長8.8%;製造業35.3億元,增長9.6%;農業生產者零售額35.9億元,增長9.5%;其它零售行業零售額14.3億元,增長9.2%。
2000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6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完成214.2億元,增長12.1%;餐飲業零售額47.9億元,增長14.6%;製造業34.6億元,增長6.1%;農業生產者零售額36.1億元,增長5.5%;其它零售行業零售額12.8億元,增長5.3%。
“九五”時期,鄭州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實現1417億元,年均增長16.0%。
“十五”時期
2001年,鄭州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6.5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完成233.1億元,增長11.0%;餐飲業零售額57.2億元,增長19.4%;製造業39.6億元,增長9.2%;農業生產者零售額41.5億元,增長10.8%;其它零售行業零售額15.1億元,增長8.4%。
2002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0.9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完成279.1億元,增長12.6%;餐飲業零售額49.9億元,增長16.4%;製造業零售額41.5億元,增長4.7%;農業生產者零售額44.1億元,增長6.0%;其它零售行業零售額16.3億元,增長7.9%。
2003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9.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分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完成404.8億元,增長11.0%;餐飲業零售額57.9億元,增長16.0%;其它零售行業零售額17.1億元,增長5.4%。
2004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8.7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459.9億元,增長13.6%;餐飲業零售額80.2億元,增長38.5%;其它零售行業零售額18.6億元,增長8.6%。
2005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583.8億元,增長13.2%;餐飲業零售額109.2億元,增長22.7%;其他零售行業零售額13.7億元,增長11.2%。
“十一五”時期
2006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2.2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677.2億元,增長16.0%;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30.2億元,增長19.3%;其他行業零售額14.8億元,增長7.4%。
2007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8.7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796.7億元,增長17.6%;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64.6億元,增長26.4%;其他行業零售額17.4億元,增長18.4%。
2008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6.2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977.6億元,增長22.7%;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07.5億元,增長26.1%;其他行業零售額21.1億元,增長20.6%。
2009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34.8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1170.9億元,增長19.8%;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39.8億元,增長15.6%;其他行業零售額24.1億元,增長14.3%。
2010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8.0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1407.8億元,增長19.5%;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70.2億元,增長16.2%。
“十二五”時期
2011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7.1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1668.9億元,增長18.5%;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18.2億元,增長17.7%。
2012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90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40.8億元,增長20.1%;零售業零售額1681.9億元,增長14.5%;住宿業零售額24.4億元,增長11.8%;餐飲業零售額342.8億元,增長15.7%。
2013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86.4億元,比上年增長13%。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72.7億元,增長13.3%;零售業零售額1910.2億元,增長13.6%;住宿業零售額21.8億元,下降10.6%;餐飲業零售額381.7億元,增長11.3%。
2014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1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92.3億元,增長16.4%;零售業零售額2002.0億元,增長12.4%;住宿業零售額19.7億元,下降2.8%;餐飲業零售額383.4億元,增長11.9%。
2015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94.7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51.7億元,增長18.6%;零售業零售額2233.2億元,增長10%;住宿業零售額21億元,增長5.4%;餐飲業零售額440.6億元,增長13.3%。
“十三五”時期
2016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404.6億元,增長15.1%;零售業零售額2462.6億元,增長10.3%;住宿業零售額21.3億元,增長1.5%;餐飲業零售額500.5億元,增長13.6%。
2017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7.2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438.5億元,增長8.4%;零售業零售額2720.4億元,增長10.5%;住宿業零售額22.8億元,增長6.9%;餐飲業零售額566.3億元,增長13.1%。
2018年,鄭州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68.1億元,比上年增長9.7%。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425.6億元,增長5.1%;零售業零售額2840.5億元,增長9.7%;住宿業零售額23.3億元,增長3.8%;餐飲業零售額638.4億元,增長12.8%。
2019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24.4億元,比上年增長9.5%。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593.1億元,增長11.8%;零售業零售額3789.6億元,增長8.5%;住宿業零售額31.9億元,增長7.4%;餐飲業零售額909.9億元,增長12.3%。
2020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76.3億元,比上年下降4.7%。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577.7億元,下降2.6%;零售業零售額3621.7億元,下降4.4%;住宿業零售額25.1億元,下降21.2%;餐飲業零售額851.8億元,下降6.4%。
“十四五”時期
2021年,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89.2億元,比上年增長6.2%。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588.9億元,比上年增長1.9%;零售業零售額3864.1億元,比上年增長6.7%;住宿業零售額25.0億元,比上年下降0.5%;餐飲業零售額911.1億元,比上年增長7.0%。
對外經濟
民國時期
鄭州市對外貿易事業起源於20世紀初期。清光緒三十二年至民國四年(1906—1915年)京漢、隴海兩大鐵路相繼建成通車後,鄭州迅速發展成中原地區大宗商品的集散地,以經營棉花為主的商業行棧多達30餘家。國外商人也相繼進入鄭州,與國內商人拉線掛鈎開設工廠與店鋪,大量收購棉花、糧油等商品。市內有名的大商行,多與日商有買賣契約關係,為他們提供物資。20世紀20年代,北洋軍閥政府開鄭州為商埠,促進了商貿業的發展。市場上經營的商品,不僅有河南盛產的棉花、大豆、花生、菸葉、禽蛋、桐材、五穀雜糧等,而且有從國外輸入的棉布、火柴、煤油、蠟燭等大量“洋”貨。民國九年(1920年)後,鄭州市場上已有外國人開辦經營的公司、店鋪等。進入20世紀40年代,鄭州的市場貿易形勢日漸趨好,僅糧食交易場所就由30年代的12家發展到30多家。他們不僅經營國內市場大宗糧食交易,而且不少行棧還代外商收購雜糧,生意也較興盛。民國三十年(1941年)日軍入侵鄭州,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國民黨發動內戰,造成交通中斷,百業凋零,大部分商業停業,市場交易呈現一派慘澹景象。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鄭州解放後,廢除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了帝國主義對外貿易經營等壟斷。鄭州市的對外貿易事業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及各項事業的發展,而逐漸地發展起來。1950年市商業貿易部門根據國家外交政策的需要,遵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堅持“平等互利,互通有無”的原則,在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積極組織貨源,向國外出口豬鬃、山羊板皮、豬羊腸衣等10多個品種,收購供貨額31.1萬元。1953年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開始,鄭州市被國家列為輕紡工業建設重點城市之一,工農業的迅速發展,為對外經濟貿易提供了可靠條件,經營範圍逐漸擴大,出口商品收購供貨額不斷增加。1958年出口供貨商品已由單一的畜產品發展到紡織品、糧油食品、土特產品、輕工產品等5大類20多個品種,年供貨額已突破了千萬元大關。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對外貿易業務於1959年從商業部門分離出來,成立了專門的外貿機構——鄭州市外貿公司。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於“左”傾思想影響和自然災害侵襲,日益發展的外貿事業遭到了一定挫折。在黨中央“保糧、保鋼、保外貿”方針指引下,鄭州市認真執行外貿工作五優先(優先安排計畫、優先生產、優先供應原輔和包裝材料、優先收購、優先運輸)原則及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限量出口、國內外市場都需要的商品擠一部分出口、國內市場可多可少的商品基本供應出口的原則,堅持對外貿易工作為工業生產服務、為國內市場服務、為國家的外交政策服務的方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促進鄭州市對外經貿工作穩步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這一時期,根據中央指示,鄭州市開始向港澳地區直接出口供應新鮮蔬菜、肉食及農副產品。到1965年,鄭州市出口商品已由5大類發展到糧油、畜產、土產、輕工、工藝、紡織、化工醫藥、五金礦產、機電等9大類,棉布、服裝、肉類、蔬菜、腸衣、羊皮、皮革、皮鞋、瓷器、玉雕、糠醛、煤炭、磨料磨具等80多個品種,年收購供貨額達3579.04萬元,比1958年的1298.91萬元增長了175.5%。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外貿管理機構被撤併,人員被下放或調離,對外經貿業務停滯不前,出口商品量直線下降。1972年後,在黨中央重視下,對外貿易環境得到了改善,但由於經濟發展不穩定,出口商品收購供貨額起伏不定,1976年又大幅度下降,出口供貨僅達到1961年的水平。“文革”期間,鄭州市對外貿易額一直在3000—4000萬元之間徘徊,僅有個別年份達到了6000萬元以上,是建國後鄭州市對外貿易發展最緩慢的階段。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粉碎“四人幫”後,鄭州市對外貿易事業得到恢復與發展。1978年5月恢復建立鄭州市對外貿易局,成立了各專業進出口公司,業務範圍隨之擴大。1979年出口商品收購供貨額突破了億元。同時,為了擴大對外經貿成果,鄭州市外貿應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泰國、香港、馬來西亞、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客戶要求,採用靈活貿易方式,開展來料加工、進料加工、補償貿易等外貿活動186項,不僅增加了收入,增創了外匯,而且促進了鄭州市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根據國家經濟形勢的變化和進口政策及有關規定,從1979年起,原由國家各專業進出口公司統管的進口業務,屬鄭州市範圍的(不含部分國有企業)移交鄭州市進出口管委會管理(含外匯留成、使用與分配、劃撥調劑、進口物資登記申報、與國外商客簽訂契約、催到貨、結算等)。進入80年代後,改革開放力度加大,工農業生產日趨活躍。為使對外經貿工作適應新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市對外經貿系統採取貿工農技相結合,扶持生產,建立與擴大出口商品生產基地,開闢新貨源,實行優惠政策、優質服務,舉辦各種類型的國際展銷會、博覽會、專業技術交流會等措施,衝破國際市場面臨萎縮、出口初級產品價格下降、適銷對路貨源緊缺等阻力,闖出了一條發展對外經貿工作的新路子。至1990年底,鄭州市已建成服裝、紡織、磨料磨具、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等出口商品生產基地企業65家和包括大蒜、紅棗、長毛兔、山羊板皮、桐板材等出口商品的基地企業。生產基地企業年出口供貨額占鄭州市供貨總額的80%。
為了提高鄭州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外貿企業在鞏固老產品的同時,積極發展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對效益好、有發展前途但生產周期較長的大蒜、蘆筍、長毛兔等,給予資金補貼和政策優惠,為其提供信息和技術服務,組織他們參加商品交易會、洽談會等,開拓眼界,了解國際市場趨勢,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出口量。對國際聲譽較高的出口
拳頭產品,幫助生產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利用出口工業品專項貸款、外匯貸款、中國銀行貸款等,為紡織、輕工、化工醫藥、糧油食品、畜產品等引進生產技術、設備解決了資金,擴大了企業的生產和出口供貨能力,使出口工作迅速發展。至1990年底,鄭州市出口商品生產企業已達100多家,出口商品發展到糧油食品、紡織、五金礦產、機械、化工、醫療保健等13大類200多個品種,出口供貨額達到49120萬元。其中,出口額在億元以上的1種,千萬元以上的8種,百萬元以上的49種。產品出口到五大洲的日本、美國、法國、丹麥、瑞士、德國、智利、阿根廷、紐西蘭、加拿大、羅馬尼亞、吉布地、泰國、越南、俄羅斯、香港、澳門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改革的深化、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對市、地外貿政策作了調整:凡具備條件的地市給予進出口經營權。經國家經貿委批准,從1988年起鄭州市服裝、土畜產品、輕工工藝品、工礦產品、糧油食品等5家進出口公司獲得了自營進出口貿易權。各專業進出口公司為了搞好出口創匯工作,實施南北打通戰略,結交各公司、口岸公司人員和海外客商,疏通渠道,拓寬經營範圍,是年就簽訂床單、三套件、桐木、鈦白粉等商品契約金額500多萬元,履約刨匯達317萬美元。1990年國家對經濟秩序進行了治理整頓,鄭州市僅保留一家進出121公司的自營權,但年出口創匯額仍比1988年增加2.53倍。
1979年國家對對外經濟貿易管理政策作了調整,鄭州市才獲得了留成外匯、辦理登記審報進口貨單、同國外簽訂進口契約、催到貨結算等工作的管理權。1979—1988年的10年間,共為鄭州市近140個單位進口物資、技術、設備2000餘台(套、件)及其它物資、圖紙資料等,促進了鄭州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
1949—1990年,除作好進出口貿易工作之外,鄭州市還從各個方面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50年代末至60年代,鄭州市主要是組織參與國家、省有關部門承擔的援外項目的建設施工和技術援助,到70年代已發展到獨立承擔援建項目、勞務輸出、組織醫務人員到非洲幾個國家防病治病等,援外機電產品不斷地增加。80年代後,同世界各國經濟技術合作領域逐步擴大,由組織參與發展到獨立承擔援外工程,勞務輸出量大幅度增加,由援助國外機電產品發展到利用外資,接受聯合國及外國政府、世界銀行等的貸款援助;由援建國外企業到在國外興建合資獨資企業等。領域越來越寬廣,範圍越來越擴大,遍及第三世界及第一、二世界有關國家。幾十年來,鄭州援外機電產品近3000台(套、件),各種配件9萬多件及其它物資;接受聯合國、外國政府、世界銀行等援助項目8個,貸款項目18個;派出工程技術人員500多人次,輸出勞務人員(1980—1990年)800多人次,國際租賃、加工裝配、補償貿易項目31個。
進入80年代後,鄭州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積極開闢新領域,積極發展引進利用外資工作。從1984年批准建立首家“三資”企業起到1990年底止,先後與法國、美國、南美、泰國、香港、台灣、澳門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取合資、合作、獨資等形式,簽訂利用外資辦企業項目132個。利用外資達35937萬美元,建成食品、建材、紡織、服裝、床具、汽車修理、化工材料、旅遊事業等“三資”企業88家。
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國際市場的需求,出口商品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1978年,出口商品中初級產品的比重由解放初期的98%,迅速下降到了7.1%,工業製成品占的比重直線上升至93%左右。特別是紡織工業製成品在產品結構中上升的幅度增大,由1958年開始出口時的25.6%上升至69.4%。1990年,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所占的比重,由建國初期的不足2%,上升至92.1%,初級商品由建國初期的98%以上,下降至7.9%。在初級產品中,糧油食品、原料所占的比重下降幅度較大。與此相對應的進口產品的結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糧食、油料、棉花等農產品的進口數量逐年減少,鋼材、合成纖維、生產技術、關鍵設備等的進口量急劇增加。
1978—1983年6年間,鄭州市先後與義大利、荷蘭、日本、聯邦德國、瑞士、美國、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香港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家外商企業進行商務洽談,簽訂了引進輕紡、印染、汽車、機械、副食品加工等先進設備、配件的貿易契約。引進的設備投產後,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到1990年,鄭州市已和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了經濟貿易往來關係,對鄭州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九五”時期
1998年,鄭州市進出口總額2.27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6160萬美元,下降44.1%;出口總額16502萬美元,下降28.7%。
1999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1818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直接進口總額8483萬美元,增長3.6%;直接出口總額9702萬美元,下降2.2%。
2000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8998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8.3%,其中,直接進口總額27837萬美元,增長18.2%;直接出口總額62145萬美元,增長18.4%。
“十五”時期
2001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9937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直接進口總額33634萬美元,增長20.8%;直接出口總額65743萬美元,增長5.8%。
2002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10.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直接進口總額3.5億美元,增長5.1%;直接出口總額6.9億美元,增長4.2%。
2003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1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9%。其中,直接進口總額5.4億美元,增長52.5%;直接出口總額8.7億美元,增長27.3%。
2004年,直接進出口總額1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7%。其中進口6.4億美元,增長18.3%;出口10.8億美元,增長23.8%。
2005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1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進口5.5億美元,下降12.9%;出口13.9億美元,增長29.0%。
“十一五”時期
2006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2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6%。其中進口6.8億美元,增長25.8%;出口17.9億美元,增長29.7%。
2007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3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7%,其中進口9.9億美元,增長34.9%;出口21.7億美元,增長20.5%。
2008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4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4%。其中進口13.2億美元,增長33.8%;出口29.5億美元,增長36.1%。
2009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3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5.7%。其中進口14億美元,增長5.4%;出口22億美元,下降25.2%。
2010年,直接進出口總額5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3%。其中進口17.0億美元,增長21.4%;出口34.6億美元,增長57.2%。
“十二五”時期
2011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16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0.1%;其中進口59.5億美元,增長388.0%;出口94.1億美元,增長182.9%。
2012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358.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進口155.7億美元,增長144.7%;出口202.6億美元,增長110.3%。
2013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42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3%。其中進口176.8億美元,增長13.6%;出口250.7億美元,增長23.7%。
2014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464.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進口197.7億美元,增長11.9%;出口266.6億美元,增長6.4%。
2015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57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9%;其中進口257.8億美元,增長30.5%;出口312.5億美元,增長17.2%。
“十三五”時期
2016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550.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進口233.3億美元,下降9.5%;出口317億美元,增長1.5%。
2017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596.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進口250.7億美元,增長7.5%;出口345.6億美元,增長9%。新批外資企業79個,比上年增加7個,增長9.7%。
2018年,鄭州市進出口總值4105億元,比上年增長2.2%;其中進口1527.9億元,下降9.5%;出口2577.1億元,增長10.7%。新批外資企業82個,比上年增加3個,增長3.8%。
2019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4129.9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進口1451.6億元,下降5%;出口2678.3億元,增長3.9%。
2020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4946.4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進口1997.6億元,增長37.6%;出口2948.8億元,增長10.0%。
“十四五”時期
2021年,鄭州市直接進出口總額58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進口2339.3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出口3552.8億元,比上年增長20.5%。
金融業
清代末期,財政管理實行中央集權制。時鄭縣設公款局,負責徵收中央、地方各稅及地方經費收支管理。其收入全部上繳,一切支出均由上級撥款。
民國時期,地方財政沿襲舊制。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政府制定《國家地方收費標準》《國家稅地方稅稅法草案》,規定了國家和地方各級財政收支範圍。由於連年軍閥混戰,財政入不敷出。稅額增加,民不聊生。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黨中央政府財政部決定,將田賦、營業稅、契稅等移交地方徵收管理。是年,鄭縣公款局易名為鄭縣地方財政局,其收入主要是地方各種雜稅、雜捐,收入微乎其微。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鄭縣遭受特大旱災,農田顆粒不收,農民生活無著紛紛外逃。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又發生特大蝗災,地方財政更為緊張。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全面內戰。為應付龐大的軍費支出,河南省政府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巧立名目,下令開徵“戡亂費”,增加貨物稅收徵收率及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濫發貨幣,致使物價暴漲,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困苦不堪。同年國民黨政府制定公布了《財政收支系統法》,但國民經濟已全面崩潰,地方財政已名存實亡。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2日,鄭州解放。同年10月27日即組建成立鄭州市財政局,負責鄭州市的財政收支管理及稅務、房地產、糧食、金融等管理工作。為穩定物價和人民生活,籌集資金支援大軍南下和恢復經濟,鄭州市財政局在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認真貫徹執行政務院關於“財政支出必須嚴格實行厲行節約”的原則,實行“地方財政收入全部上交,支出由上級撥款解決”的高度集中、統收統支的財政管理體制。圍繞經濟恢復時期財政工作的主要任務,制定財政收支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管理,嚴肅財經紀律。根據上級的決定,將開徵的工商稅附加、農業稅附加等稅收收入留市財政作為必要的開支支出。歷經三年,經濟迅速恢復,人民生活穩定,市場日趨繁榮,購銷兩旺,財政收入逐漸增長。1952年鄭州市財政收入2412.2萬元,支出75.8萬元。
1953年第一個發展國民經濟建設五年計畫開始,國家投入資金5.41億元(舊幣),先後在鄭州興建5個大型棉紡企業和發電、麵粉、自來水、公共運輸運輸等一批工交生產企業。按照上級決定鄭州市成為一級財政,財政工作也由供給財政向建設財政轉化。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原鄭州行署領導的鄭縣(解放後新建縣)移交鄭州市管理。1956年,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鄭州市的國營、集體經濟成為經濟的主體。是年,鄭州市財政收入已達8468.6萬元,比1953年增長106.5%。較1952年增長2.5倍;財政支出1272.8萬元,比1952年上升15.8倍。
1958年,在工商業管理體制改革中,中央和省將一批適合地方管理的工商企業下放給鄭州市管理,財政也隨之適當下放。1958年底,區劃調整,鄭州市管理範圍和財政管理許可權的擴大,使鄭州市在資金積累、支援工農商業的發展上邁出了新的步伐,財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大躍進”、浮誇風、共產風等的衝擊,使財政管理工作失控,“大收大支”“以表代帳”等不良作法,使資金積累工作受到嚴重損失。是年,鄭州市財政第一次出現赤字383.7萬元。1959年,省收回原下放給鄭州的一部分企業及財權。1961年,本已不景氣的鄭州市財政,又遭受特大自然災害的侵襲,加之經濟發展比例嚴重失調及“大躍進”“大辦鋼鐵”遺留下的財政虧損,使鄭州市財政工作跌入低谷,鄭州市年財政收入較1960年下降38%,鄭州市財政工作舉步維艱,困難重重。1961年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市財政局抓住有利時機,認真貫徹中央財政、銀行工作“雙6條”方針,採取大力壓縮基本建設規模,加強管理、清倉核資、扭虧增盈、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經過3年的艱苦工作,使鄭州市財政形勢逐步好轉,財政收入逐步上升。1965年,鄭州市財政收入達1.66億元,較1962年增長65.2%;財政支出2528萬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鄭州市財政工作遭受嚴重損失。1967年市財政收入較1966年下降11.5%,企業收入下降了20%。1968年,鄭州市財政局被撤銷,大部分人員調離或下放,業務工作交市革委財貿組管理,職能削弱,資財損失浪費嚴重。是年,市財政收入又較1967年下降30%。1971年中央加強了對財政工作的領導,1972年恢復了鄭州市財政局。1975年,鄧小平同志主持工作後,提出《關於整頓財政金融工作的幾個問題》,經過治理整頓,鄭州市財政形勢有了很大改觀,當年財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3.2%,但1976年受政治經濟形勢影響,財政收入又比上年同期減少42.7%。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鄭州市財政工作進入了一個歷史大發展階段。鄭州市財政局幫助企業加強經濟核算,解決生產資金及產、供、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1978年,鄭州市財政收入已達3.92億元,比“文革”前的1965年增長1.37倍;財政支出9453.7萬元,比1965年增加2.74倍。1979年,市財政工作轉向為改革開放、搞活經濟服務,從工作上、資金上大力支持企業發展生產,加大對城市建設、文教衛生事業、職工住宅建設等的投資,增加職工工資等。在財政管理上,1980年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實行預算包乾、結餘留用、超支不補的辦法。1981年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上擴大了企業財權,試行利潤留成,並在少數企業中實行第一步利改稅方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持續不斷地增長。鑒於改革開放以後預算外資金增長速度加快,為加強管理,鄭州市人民政府於1982年10月制訂下發了《鄭州市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管理試行辦法》,1984年又制訂了《幾項補充規定》。市財政局對各單位的預算外資金按照“管而不死,活而不亂,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原則,統籌規劃,集中代管,監督使用。1983年,省計委、財政廳規定:糧油肉蛋經營虧損及糧油差價虧損補貼列入市財政預算計畫,財政支出範圍擴大。1983—1984年,鄭州市開徵了國營工交企業流動資金占用費和固定資金占用費及農林特產稅,並實行利改稅第二步方案。同時,按上級要求,為推動經濟環境治理,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嚴肅財經紀律,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穩定,自1985年起,每年都要進行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堵塞漏洞,杜絕資金流失,實現財政資金積累增長的目標。是年4月,鄭州市實行對城鎮居民發放肉食補貼辦法,並將補貼納入市財政支出範圍。1985年,鄭州市財政收入4.55億元,財政支出為1.64億元。
隨著經濟建設事業的迅猛發展,80年代後期鄭州市財政管理工作按照改革的要求,向縱深層次發展。開展多種形式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和增收節支活動,擴大企業自主權,逐步推行工資總額和經濟效益掛鈎,實行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承包責任制,增強企業自我改造和發展的能力。1986年,在企業中建立健全固定資產分工管理責任制;1987年,對生產經營虧損企業實行自負盈虧的財務管理辦法,抓住虧損大戶,層層落實扭虧增盈指標,促進財務管理法律化、規範化,使財政管理工作在發展經濟活動中發揮重大作用,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87年較1986年虧損額下降51%。1989年虧損額又比1988年減少18.9%。1987年鄭州市政府根據各區經濟發展狀況,決定市轄各區建立一級財政,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乾,增長分成”的管理體制,調動了各區積累資金、自我發展的積極性,使市財政收支較前有了較大發展。1988年,市財政為控制資金流失制定了《鄭州市預算外間歇資金有償使用暫行辦法》,充分發揮了間歇資金扶持、發展生產的有效作用。企業新增產值3515萬元,增加稅利960.7萬元。在財政管理上,加強了稅收和預算外資金管理,改善了財政支出結構,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充分發揮巨觀控制、微觀搞活的作用,使鄭州市財政工作積極穩妥地向前發展。1990年鄭州市財政收入已達10.52億元,財政支出6.45億元,分別比1953年增長16倍、上升43倍。
“九五”時期
1998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833.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720.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5%。
1999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93.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7.3億元,增長13.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852.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8.3億元,增長14.1%。
2000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突破千億元達1215.4億元,比年初增加220.4億元,增長22.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881.9億元,比年初增加144.9億元,增長19.7%。
“十五”時期
2001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達1627.3億元,比年初增加310.9億元,增長23.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256.8億元,比年初增加261億元,增長26.3%。
2002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1971.1億元,比年初增加341.5億元,增長20.9%。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552.1億元,比年初增加280.6億元,增長22.1%。
2003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2434.1億元,比年初增加463億元,增長23.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981.8億元,比年初增加427.5億元,增長27.5%。
2004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2724.8億元,比年初增加290.6億元,增長11.9%。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231.3億元,比年初增加229.9億元,增長11.5%。
2005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3116.1億元,比年初增加401.8億元,增長14.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428.1億元,比年初增加285.1億元,增長13.3%。
“十一五”時期
2006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560.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48.7億元,增長14.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722.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94.7億元,增長12.1%。
2007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938.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78.3億元,增長10.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939.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17.0億元,增長8.0%。
2008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916.4億元,比年初增加979億元,增長24.9%。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612.3億元,比年初增加744億元,增長25.9%。
2009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540.3億元,比年初增加1626.3億元,增長33.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4922.2億元,比年初增加1309.9億元,增長36.3%。
2010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990.9億元,比年初增加1450.6億元,增長22.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717.5億元,比年初增加795.4億元,增長16.2%。
“十二五”時期
2011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8964.9億元,比年初增加1071.5億元,增長13.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6112.8億元,比年初增加499.3億元,增長8.9%。
2012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448.3億元,比年初增加1483.4億元,增長16.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6794.1億元,比年初增加681.3億元,增長11.1%。
2013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2450.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899億元,增長1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9342.3億元,增加965.8億元,增長11.5%。
2014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955.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47.7億元,增長13.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0868.3億元,增加1526億元,增長16.3%。
2015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6936.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85.9億元,增長16.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2650.3億元,增加1779.9億元,增長16.4%。
“十三五”時期
2016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9000.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64.5億元,增長12.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5422.4億元,增加2762.9億元,增長21.8%。
2017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0349.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347.5億元,增長7.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7992.4億元,增加2570億元,增長16.7%。
2018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1767.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417.6億元,增長7.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1202.2億元,增加3206.2億元,增長17.8%。
2019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3356.1億元,比年初增加1582.3億元,增長7.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5364.3億元,增加4057.1億元,增長19%。
2020年末,鄭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4994.3億元,比年初增加1638.2億元,增長7.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8439.4億元,增加3075.1億元,增長12.1%。
“十四五”時期
2021年末,鄭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6281.5億元,比年初增加1287.2億元,增長5.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1366.5億元,增加2927.1億元,增長10.3%。
交通運輸業
“九五”時期
1998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204.5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8.9%。客運周轉量完成105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4.8%。
1999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209.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2%。完成客運周轉量114.5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9.0%。
2000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226.5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3%。完成客運周轉量125.1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9.1%。
“十五”時期
2001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252.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5%。完成旅客運周轉量143.0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0.4%。
2002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266.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6%。完成客運周轉量148.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3.9%。
2003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251.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7%。完成客運周轉量139.8億人公里,增長0.1%。
2004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270.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4%。完成客運周轉量165.9億人公里,增長18.6%。
2005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287.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2%。完成客運周轉量189.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6.2%。
“十一五”時期
2006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299.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0%。完成客運周轉量216.5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4.2%。
2007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331.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0.7%。完成客運周轉量254.3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7.5%。
2008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354.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7%。完成客運周轉量325.1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7.8%。
2009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404.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4.6%。完成客運周轉量263.4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5%。
2010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479.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8.7%。完成客運周轉量301.4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4.4%。
“十二五”時期
2011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564.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7.6%。完成客運周轉量325.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8.0%。
2012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630.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9%。完成客運周轉量348.2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6.2%。
2013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685.3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6%。完成客運周轉量372.7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6.9%。
2014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53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8%。完成客運周轉量274.9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7.2%。
2015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548.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2%。完成客運周轉量279.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2%。
“十三五”時期
2016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686.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8%。各種運輸方式完成客運周轉量311.9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6%。
2017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779.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3.5%。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周轉量329.3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6%。
2018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864.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0.1%。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周轉量373.3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3.4%。
2019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927.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5%。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周轉量379.8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2.2%。
2020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706.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8%。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周轉量192.6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0.2%。
“十四五”時期
2021年,鄭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821.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6.0%。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周轉量213.9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1.1%。
郵電業
“九五”時期
1998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6.19億元,比上年增長54.4%。市話總容量112萬門,比上年增長34.7%,行動電話新增用戶14.7萬戶,年末用戶達到29.0萬戶,增長1.02倍。全社會年末電話機數達79.8萬部,比上年增長12.3%。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4萬戶,比上年增長6.7倍。
1999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1.7億元,比上年增長21.0%。市話總容量135萬門,比上年增長20.5%;行動電話新增用戶13.8萬戶,年末用戶達到42.8萬戶。全社會年末電話機數達158.6萬部,比上年增長43.4%。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達到3.1萬戶,比上年增長1.2倍。
2000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2.3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市話總容量204萬門,比上年增長51.1%;行動電話新增用戶15.5萬戶,增長12.3%,年末用戶達到58.3萬戶。全社會年末電話機數204.5萬部,比上年增長28.9%。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8.5萬戶,比上年增長4.9倍。
“十五”時期
2001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6.4億元(按2000年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0%。行動電話新增用戶59.9萬戶,增長286.4%,年末用戶達到118.2萬戶,比上年增長102.7%。全社會年末電話機數287.3萬部,比上年增長40.5%。電話普及率達到42部/百人。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達到27.9萬戶,比上年增長50.8%。
2002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4.9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3.3%。行動電話年末用戶達到154.4萬戶,比上年增長30.6%,行動電話新增用戶36.2萬戶。全社會年末電話機數329.6萬部,比上年增長14.7%。電話普及率達到48部/百人。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29.2萬戶,比上年增長4.7%。
2003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6.7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6.1%。行動電話年末用戶達到226.4萬戶,增長46.6%,全年新增用戶72萬戶,增長98.9%。全社會年末電話機數432.3萬部,增長31.2%。電話普及率達到62部/百人。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39.3萬戶,增長34.6%。
2004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1.8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4.4%。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87.8萬戶,新增用戶61.4萬戶,增長27.1%;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06.7萬戶,全年新增2.1萬戶,增長1.0%。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69萬門,增長37.7%。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45.2萬戶,增長14.7%。
2005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08.2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2.2%。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351.7萬戶,新增用戶67.7萬戶,增長17.5%;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28.1萬戶,增長10.4%。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08.5萬門,增長10.4%。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52.4萬戶,增長15.9%。
“十一五”時期
2006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7.9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6.7%。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485.1萬戶,增長37.9%。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32.5萬戶,增長1.9%。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31.4萬門,增長5.6%。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68.5萬戶,增長30.7%。
2007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92.3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0.0%。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569.9萬戶,增長17.5%。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96.7萬戶。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53.4萬門,增長5.1%。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88.5萬戶,增長29.2%。
2008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27.5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8.3%。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613.8萬戶,增長7.7%。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98.8萬戶,比上年增長1.1%。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13萬門,下降8.9%。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107.6萬戶,增長21.6%。
2009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56.2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6%。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741.6萬戶,增長20.8%。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02.2萬戶,比上年增長1.8%。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15萬門,增長0.3%。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133.4萬戶,增長23.9%。
2010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96.3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4%。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871.9萬戶,增長6.6%。本地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64.7萬戶,比上年增長1.5%。計算機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44.9萬戶,增長17.5%。
“十二五”時期
2011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6.8億元(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8.1%。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928.3萬戶,增長6.4%。本地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50.3萬戶,比上年下降5.5%。計算機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72.3萬戶,增長19.3%。
2012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31.3億元(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9%;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021.8萬戶,增長10.1%;本地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46.9萬戶,比上年下降1.3%;年末網際網路用戶203.2萬戶,增長11.5%;其中新增21萬戶。
2013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36.1億元(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2%。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249.1萬戶,增長22.2%。本地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42.8萬戶,比上年下降1.7%年末網際網路用戶203.9萬戶,新增8千戶,增長0.4%。
2014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13.6億元(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4%。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310.4萬戶,增長4.9%;年末網際網路用戶207.8萬戶,比上年增加3.9萬戶,增長1.9%。
2015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97.8億元(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9.4%。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344.6萬戶,增長2.6%;年末網際網路用戶239.9萬戶,比上年增長1.9%;新增用戶31萬戶。
“十三五”時期
2016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27.1億元,比上年增長61.5%。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373.4萬戶,增長2.1%;年末網際網路用戶358.2萬戶,比上年增長49.3%。
2017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84.5億元,比上年增長85.8%。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506.4萬戶,增長9.7%;年末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319.8萬戶,比上年增長16.5%。
2018年,鄭州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053億元,比上年增長117.2%。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665.9萬戶,增長10.6%;年末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430.5萬戶,比上年增長13.5%。
2019年,鄭州市郵電業務總量1470.1億元,比上年增長39.6%。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666萬戶,增長4.7%;年末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305萬戶,增長8.7%。
2020年,鄭州市郵電業務總量1917.1億元,比上年增長30.4%。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701.0萬戶,增長2.1%;年末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306萬戶,增長0.3%。
“十四五”時期
2021年,鄭州市郵電業務總量378.1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765.4萬戶,增長3.8%。
旅遊業
“九五”時期
1998年,鄭州市旅遊創匯400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2%。
1999年,鄭州市旅遊創匯44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8%。
2000年,鄭州市旅遊總收入達66億元,比上年增長17.9%;旅遊創匯465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8%。
“十五”時期
2001年,鄭州市旅遊總收入達79.2億元,比上年增長20.0%;接待國內旅遊者802.9萬人次,增長15.6%。
2002年,鄭州市旅遊總收入達94.5億元,比上年增長19.2%;接待國內旅遊者902萬人次,增長12.3%。
2003年,鄭州市旅遊總收入達104.9億元,增長11.0%;接待國內旅遊者達100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5%。
2004年,鄭州市旅遊總收入達138.5億元,增長32%;接待國內旅遊者達137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
2005年,鄭州市旅遊總收入178億元,比上年增長28.4%;接待國內旅遊者達177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9.3%。
“十一五”時期
2006年,鄭州市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23.5億元,增長29.2%;接待國內旅遊者達2316.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7%。
2007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285.8億元,比上年增長24.5%;接待國內旅遊者2911.0萬人次,增長25.7%。
2008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341.8億元,比上年增長19.6%;接待國際旅遊人數29.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3%。
2009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399億元,比上年增長16.6%;接待國內旅遊者4136萬人次,增長17.8%。
2010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509.0億元,比上年增長27.6%;接待國內旅遊者4797.3萬人次,增長16.0%。
“十二五”時期
2011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589.9億元,比上年增長15.7%;接待國內旅遊者5425.7萬人次,增長13.1%。
2012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700.1億元,比上年增長18.7%;來鄭旅遊人數6200.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5%。
2014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801億元,比上年增長14.4%;來鄭旅遊人數7019.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2%。
2015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892.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來鄭旅遊人數776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6%。
2016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1004.2億元,比上年增長12.5%;來鄭旅遊人數8674.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7%。
“十三五”時期
2016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1053.9億元,比上年增長13.7%;來鄭旅遊人數893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1%。
2017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1195億元,比上年增長13.4%;來鄭旅遊人數1009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9%。
2018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1387.4億元,比上年增長16.1%;來鄭旅遊人數1141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1%。
2019年,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來鄭旅遊人數13059.5萬人次,增長14.5%。
2020年,鄭州市旅遊總收入1401.1億元,下降11.5%;國內旅遊總人次11304.0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3.1%。
“十四五”時期
2021年,鄭州市國內旅遊總收入1272.3億元,下降9.2%;國內旅遊總人次10192.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