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共濟失調性多發性神經炎樣病

【概述】,【病因】,【病理改變】,【臨床表現】,【治療】,【預後】,

【概述】

遺傳性共濟失調性多發性神經炎樣病(heredopathia atactica polyneuritiformis)又名植烷酸貯積病(phytanic acid storage disease)。本病於1946年首先由挪威的Refsum報導,故又稱為Refsum綜合徵。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OMIM:266510。

【病因】

先天性類脂質代謝異常,發病主要是由於患者體內缺乏植烷酸-α-羥化酶,導致植烷酸轉變為降植烷酸的α-氧化過程發生障礙,植烷酸在體內沉積引起髓鞘病變,周圍神經在髓鞘形成過程中可能利用了此類異常的脂肪酸,所形成的髓鞘可能較正常易於被破壞,而發生進行性的髓鞘脫失和繼發性纖維增生。
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大多有近親婚姻史。

【病理改變】

最顯著的變化為周圍神經自脊神經節直至遠端小分枝的普遍增粗。鏡下可見神經軸突減少,髓鞘變得極薄,甚至完全消失,雪旺氏細胞和縱行的膠原纖維象"洋蔥皮"般地包繞在神經軸突的周圍。薄束、內側丘系和橄欖小腦束髮生變性。在神經組織內散在堆積著嗜蘇丹性脂肪顆粒。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也有變性和壞死。心肌可有廣泛的纖維變性。

【臨床表現】

本病約30%在10歲(4~7歲)以內發病,50%在10~30歲發病,兩性患病率基本相等。表現為:
①視力減退、夜盲、視網膜色素變性、進行性視野狹窄,最後因視神經萎縮、白內障或玻璃體混濁引起失明。
②多發性周圍神經病,四肢無力、兩側對稱,下肢遠端常先受累,運動和感覺神經均可被侵:肌力減退、肌肉萎縮、足下垂、四肢遠端"手套-襪子"型感覺減退、踝反射消失,可捫及增粗的周圍神經。隨病情進展可廣泛地影響肢體和軀幹。
③小腦性共濟失調、發音困難;
④神經性耳聾和嗅覺缺失;
⑤不同程度的皮膚病變,可出現手掌足角化及全身魚鱗病;
⑥心臟病變等。
⑦個別有骨骼發育不全、脊柱後側凸、弓形足、原發性睪丸萎縮等。
本病的診斷標準為:①緩慢進行性病程,亦可呈急性加劇和緩解交替出現;②臨床三主征"夜盲及視網膜色素變性、多發性周圍神經損害、小腦性共濟失調";③血液中植烷酸增高,植烷酸-α-羥化酶活性非常低(正常的1%~2%)。
實驗室檢查發現血液中植烷酸含量增高,腦脊液蛋白升高。約60%心電圖異常(Q-T延長、ST段壓低、T波改變)。電生理檢查見神經傳導速度明顯減低。神經活檢可見在雪旺氏細胞的線粒體內可能有類似晶狀體形成和嗜鋨包涵體。

【治療】

嚴格限制飲食中植烷酸的來源。主要是飲食療法,即患者儘可能減少進食含葉綠素的水果、蔬菜及含植烷酸的乳類、動物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使血液和組織內植烷酸的沉積減少。嚴格限制飲食中植烷酸的來源。

【預後】

病情多持續緩慢進展,也可長時間保持穩定,良性起病或加劇者常可有明顯的症狀,少數因懷孕而惡化。常見死因為心臟病變和呼吸衰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