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簡介,道觀定義,道觀來源,環境要求,道觀種類,名觀介紹,白雲觀,大連三清觀,安陽長春觀,青城山,龍虎山,魁星樓,睢縣袁家山,著名道觀,祖庭祖廟,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華東地區,西南地區,中南地區,海外地區,
道觀簡介
道觀定義
道教的廟
晉 葛洪《<關尹子>序》:“今陝州靈寶縣太初觀 ,乃古函谷關候見老子處,終南宗聖宮乃關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樓,改號樓觀,建老子祠 。道觀之興,實祖於此。”《宋史·外國傳三·高麗》:“王城有佛寺七十區而無道觀。” 明 馮夢龍 《萬事足·官驗襟衫》;“ 柳氏 ,你寄居道觀,必非良家。” 張天翼《同鄉們·夏夜夢》:“你要是沒錢,道觀里可不要你。”
道觀 照古人由右自左的書寫方式,應為觀道。
觀 《釋名》云:“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台”。
道作為中國古代一種至高的精神追求,凡人皆以仰望,故借觀;觀道,如同觀察星象一樣,深不可測,只能揣摩,觀之,覺而明慧。
道觀之地,乃窺測無上天意所在之所,後世亦解為某種處所。
因而有“道觀觀道”之說。
道觀來源
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在什麼地方修建道觀和修道是緊密相連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認為“道”是“虛無之樂,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成的。道教信仰中與“道”並提的是“德”,道教經書中解釋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經》中說:“德言得者,謂於道果。”所以道教規定信徒要“修道養德”,相信修道可以擺脫塵世的疾苦煩擾,生活安樂,這是一種精神修煉,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達到清靜無為的出世境界。因此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
環境要求
修道的方法有很多,如祈禳、存思、養性、內丹、外丹等等。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修道,無非是求“清靜無為”、“離境坐忘”,都需要安靜,不受外界干擾。大部分道教徒為了避開嘈雜的城市,紛紛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修道。所以雖然城市中也有道觀,但大部分道觀也同佛寺一樣位於安靜、空曠、風景優美的山林之中,與世俗繁華隔絕,極力營造出道教中的
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修道者在這樣的環境清修,返璞歸真,清心寡欲,加之所食純為綠色食品,時間長了,自然集天地靈氣於自身,成就仙風道骨,益壽延年。同時優美的環境對於尋訪名道的病人而言也大有裨益。山上空氣清新,住所幽靜,正適合病人靜養。聽風聲鳥鳴,看日升日落,參拜神仙,觀摩法術,心病一除,身體自然恢復健康
道觀種類
道教的宮觀有兩種性質:一是子孫廟,二是叢林廟。
子孫廟由師徒之間代代相傳,廟產可以繼承,有專屬的門派。其他門派的道友可以暫時居住,且不能插手廟務。一般新出家的弟子都在子孫廟。
叢林廟不允許收徒,廟產不能繼承,屬於天下所有道眾共同所有。叢林廟一般不分門派,凡是道教的法裔弟子(赤腳、民間道士除外)都有權利居住、管理廟務。一般,無論年齡、性別、出家時間,凡是可以居住在裡面的道人,都有權被選舉為最高領導人。長期在叢林廟居住的道人叫常住道人,一般給安排有職務,為其他道人服務。叢林廟分工明確,俗稱“三都五主十八頭”,分管講經、化緣、安全、齋醮、人員安置、自養、做飯等等事宜。一般,新出家的弟子先在子孫廟學習這些知識,三年後得到冠巾,經師父允許後,才可以去叢林廟掛單居住,深入學習。學習後,再歸來。
另外,門派不是以出家在哪個廟決定的。而是由度師的法裔決定的,度師根據派系授予派名。而後,無論去哪裡,都是這個派,也可以住子孫廟,也可以住叢林廟,只要適合。一般,新出家所居住的廟就是自己度師的廟,但是不是絕對,是通常而言。有了度師以後,遇到更好的道士,可以再拜“先生”,法裔就不需要改了。黃帝學道,曾拜了七十二個“先生”。度師只有一個,但先生可以越多越好。因為表示你勤奮、好學。道教的宮觀有兩種性質:一是子孫廟,二是叢林廟。
名觀介紹
白雲觀
白雲觀:位於北京宣武區
廣安門外濱河路,是著名的道觀,也是北京現存規模最大的道觀建築,始建於唐朝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現存的建築為清代重建。
主要殿堂分布在中軸線上,依次為牌樓、山門、
靈宮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邱祖殿、
四御殿。戒台與雲集山房等,大大小小共有50多座殿堂,占地約2萬平方米。它吸取南北宮觀、園林特點建成,殿宇宏麗,景色幽雅,殿內全用道教圖案裝飾。其中四御殿為二層建築,上層名
三清閣,內藏明朝正統年間刊刻的(道藏)一部。邱祖殿為主要殿堂,內有邱處機的
泥塑像,塑像下埋葬著邱處機的遺骨。
白雲觀在清朝改建時細部裝飾彩畫仍用道教圖案,如靈芝、仙鶴、八卦、
八仙等。觀內保存有大量碑刻,如重修碑記、捐產碑記、畝產碑記、香火碑記等,記述了觀址建築變遷。這裡現在是
中國道教協會會址。
大連三清觀
三清觀,位於遼寧大連市普蘭店城子坦鎮政府對面,為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世紀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觀內塑有三清老祖,故得名三清觀。1998年該觀被列為普蘭店市文物保護單位。其規模程度為大連地區之首。 觀內塑有三清老祖,故得名三清觀。
三清觀主要建築坐北朝南,形成三路建築格局。中路是道觀的主體建築三清殿供奉三清道祖,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第一路左側是文昌殿,供有文昌帝君、呂洞賓、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等、、、右側是藥王殿,供奉藥王
孫思邈,李時珍,華佗,以及龍王、、、正門是觀音殿。三清殿左側是財神殿,武財神關羽、趙公明,文財神比干,及招財納寶天尊、最後面左側是玉皇殿殿供奉玉皇大帝,及雷部諸神,右側是娘娘殿供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
泰山娘娘、海神娘娘、
三霄娘娘桃花娘娘及六合娘娘。該觀共有神像120多尊,包括有佛、儒、道三教諸神位,保持原有風格,古香古色,塑工精細,造型奇特,活靈活現及壁畫雕刻等十分精湛。三清觀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祈福朝拜聖地。
三清觀[1]還有一道神聖的風景,最後一層大殿,娘娘殿與玉皇殿只有一牆之隔,娘娘殿地面四季濕潤,而玉皇殿卻地面乾爽,中層殿,財神殿地面濕潤,第一層大殿,文昌殿地面濕潤,根據當地一些老者回憶,說當年破四舊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三清觀這幾個大殿的神像被扔進不遠處的河裡,結果第二天早上所有的神像都自己回來了,從此以後無論天氣多么乾旱,這幾個大殿的地面都常年濕潤,抱著神秘的心理,我找到三清觀的監院,
郭高燚道長,向他詢問這一神秘狀況,郭高燚道長說:中國古人認為女人屬水,娘娘殿都是女神,所以常年濕潤,按道教的陰陽風水理論來說,以水為財,所以財神殿常年濕潤,水又為智慧的象徵,而文昌帝君是管人學習,考試,求職,功名俸祿的神仙,所以文昌殿一樣常年濕潤。
城子坦三清觀占地113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600平方米,廟宇為20間 觀內還有千年古石匾,題有“歸復堡”(城子坦原名)字樣,歸服堡名稱源於唐朝。唐朝之前,大連地區為高麗占領。唐朝時期,曾發兵征戰到這裡,從而使高麗得以歸附,因而取名歸服堡。有人考證,這才是歸服堡名稱的真實由來。唐朝征戰高麗,曾發動三次戰爭。第一次戰爭644年-645年,第二次戰爭660年-662年,第三次戰爭666年-668年。根據戰爭結局分析,歸服堡名稱如果源於唐朝,應在第三次戰爭時期,即666年-668年間得名。千年古石匾是唐代該地區歸服中國的歷史見證。廟內有一株與三清觀同時代的,距今已有400年歷史的古椿樹,該樹已枯萎多年。但1994年該廟重修,恢復宗教活動場所以來,可謂枯木逢春,樹葉又奇蹟般的茂盛起來,令人稱奇。該廟香火始終較旺盛。在農曆四月二十八廟會期間,可謂商賈雲集,香客川流不息,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
安陽長春觀
安陽長春觀位於安陽縣善應鎮西約1公里處的白玉山腰,距安陽市約25公里。安陽長春觀坐西朝東,依山而建,順勢而為。整個道觀建在半山腰中,周圍山勢猶如玉龍盤繞,呈太師椅形。後有盤古頂,左龍山,右龍洞,恆河從眼前盤桓而過,群峰拱衛,三山懷抱,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 “青山綠水氣溫暖,冬寒照常芳草鮮。王母玉池盛玉漿,金魚戲游閃金光。奇花異草散濃郁,苑圃似從天上降。”安陽長春觀,朝拜祈福聖地。
安陽長春觀始建於唐朝,是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安陽長春觀最繁盛時期在唐朝,據說有個煙霞大師十分了得,他在主持時,香火很旺。他懂醫學,經常為百姓看病,被當地百姓譽為神醫道人;他識天象,精通農業,根據氣象推測確定該種植什麼莊稼,凡經他推薦種植的農作物沒有不豐收的;他替老百姓著想,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深受老百姓愛戴,老百姓都將煙霞大師奉若神明。煙霞大師博學多才,安陽長春觀經常高道雲集,在此講經論道,對道教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起到過積極的作用。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也發生在安陽長春觀。相傳民女
趙京娘隨父去北嶽還香願,不料路遇響馬,被扣押於趙匡胤叔父趙景清所在的道觀里。趙匡胤閒逛道觀時,便救下了京娘。又怕她還會遭難,便護送她返家。為了行路方便,二人結成兄妹。一路上京娘敬佩趙匡胤的仗義相助,對他表示了愛慕之情。趙匡胤卻堅守了兄妹之禮,到家後,京娘之父欲將京娘許配給趙匡胤,趙匡胤不願蒙上“不義”之名而拒絕了,京娘為表貞潔跳湖而死。趙匡胤即位後,得知此事,感佩京娘的忠貞,並專門為其敕封立祠,據傳故事中的道觀就是安陽長春觀。
2013年北京太申祥和集團開始重新修繕安陽長春觀,經過一年時間的精心修繕,2014年5月1日安陽長春觀開始正式向遊客免費開放。
青城山
四川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譽,位於四川省
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方圓100餘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為邛來山脈的分支,北接
岷山,連峰北絕,山林青翠,景色青幽。城外諸峰環繞,山上樹木茂盛,山路兩旁古木參天,濃蔭覆地,群峰環抱,四季常青,故名
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
青城後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蹟眾多;後山自然景物神秘綺麗、原始華美如世外桃源。
一踏入青城山門,你就明白何以有"青城天下幽"之說。山幽、水幽、林幽、亭幽、橋幽、路幽……著名作家
老舍就在他的作品《青蓉略記》里,就驚嘆青城"青得出奇",是一種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動未動的青翠"。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公元143年,"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
道教宮觀,珍藏著大量古蹟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跡。可以說,青城山是一座縱橫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館"。
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山道逐級而上,山澗流水至上而下川流不息,陣陣山風透過樹林發出沙沙的響聲,風聲、雨聲、流水聲混合起來,仿佛是天籟之音。由於道家崇尚樸素自然,青城山的道觀和亭閣都深藏於枝繁葉茂之間,感覺格外幽深,而大多建築又取材於大自然,像竹木、藤條、樹皮、樹根等,沒有絲毫人工的修飾,與四周的山林岩泉融為一體,的確分外和諧。
青城山的道教文化導致這裡的飲食都偏重養生,喜用藥膳,這點很對廣東人的胃口。道士們習慣用瓜果之花來做食品,像白果、板栗、獼猴桃等,據說有強身健體之效,因此青城山的白果燉雞和
乳酒(即獼猴桃酒)是不可不嘗的。特別推薦青城山的泡菜,以當地的天然蔬菜為原料,酸中有甜,香脆爽口,常吃能去膩清腸。
中國的名山總是和名人聯繫在一起的,倘若一座秀美的山川沒有名人逸事相襯那就會少了許多的趣味。正因此青城山的許多道觀建築都與名人有關,建築於唐代的
祖師殿環境清幽靜謐是尋仙修道的絕佳境地,唐皇的公主、宋代的名士都曾在此隱居,拋去塵間的雜念伴隨著殿內的
真武祖師八大仙人的遺蹤清苦平靜地追尋著仿佛伸手可及的夢想。
除了環境以幽著稱外,青城山的武術和氣功也是歷史悠久,中國四大武學門派中,出世最早,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淬鍊,集武、易、醫、丹、氣於一身,因此世人有"南
武當,北少林,峨眉宏佛法,探本到青城"之說。雖然沒有機會見識到青城派武術的絕技,但飯館裡的普通服務員的沏茶技術便讓眾人嘖嘖稱奇:只見她扭腰、翻手、躬身……一招一式,仿佛在習武練功,其間長長的壺嘴流出來的茶則一滴不漏,全進了杯子中。
龍虎山
道教著名宮觀。在江西省
鷹潭市}南貴溪縣境內的
龍虎山中上清鎮東首。初為天師
張道陵的草堂,第四代天師
張盛在此置傳籙壇,逢三元日升壇傳籙。唐代
會昌年間(841--846)始於此處建真仙觀,宋
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名上清觀,仁宗天聖年間(1023一1032),二十五代天師張乾曜曾觀於龍虎山南。哲宗元祐元年(1086),二十八代天師張敦復又重建,但均已不可考。
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於上清鎮東再建;
政和三年(1113)升觀為“上清
正一宮”。南宋高宗建炎年問,
寧宗於慶元、
嘉定年間均有修建;理宗於端平二年(1235)賜內努,並派太乙宮高士易如剛再次進行較大規模的擴建,時共興建二閣、三館、六殿及東西道院數百楹,不久又創建 門樓,增建紫微閣。元代曾有三建二毀,武宗時敕改上清正一宮為“大上清正一
萬壽宮”。明代先後有六次重建與修復及增建。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聖祖曾煬帑金修葺;雍正九年(1731)特賜帑銀十萬兩,遣
翰林學士占留保,原直隸臬司浦文焯等督工,又命
天師府署理大真人張匿昭麟協同監修,於當年大興土木,開始重修,至雍正十年八月竣工,除將原有殿宇葺修一新外,又新建了碑亭、
斗姆宮、後堂、庫房、廂房、齋堂、廚房、虛靖祠及二十四道院等,整個
宮宇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名振江南;後因年久失修與屢遭災毀,至解放初僅存門樓、午朝門、鐘樓、下馬亭、東隱院等建築,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文革”中,
上清宮殘存建築全遭毀壞,現唯存有一口元代所鑄大鐘及部分碑刻藏於天師府內。為龍虎山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是道教正一道的祖庭。
魁星樓
承德魁星樓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道教建築之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創建於公元1828年。當時的承德知府(地方官的名稱)海忠為祈求他所管轄的地方文化昌盛,興建了這一供奉道教神仙“魁星神”的道觀。在中國人的觀念里,魁星神能保佑讀書人參加
科舉考試獲得成功。20世紀之前,中國的許多地方都有這一類建築。 承德魁星樓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供奉魁星的道觀,也是該地區唯一的道教活動場所,這裡定期舉辦大型道場和廟會,前來朝拜的人很多。
現在承德魁星樓建築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依山勢而建,自上而下依次為樓、廊、殿、閣、苑,呈現獨特的道教建築風格。主樓修建在山頂上,氣勢宏偉,裡面供奉著魁星神;山腰處有碑廊,保存著大量古代碑刻以及木雕情景畫等藝術品;再下面是榮仕和樂真兩座大殿,供奉這一系列道教神仙;最下面的門殿還有大型道教護法神張天師等系列
壁畫。
睢縣袁家山
袁家山,又稱小蓬萊、呂祖廟,在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睢縣城東南隅,位於明代睢州城魁星樓東側,是一處全國罕見的明代船形道教建築群,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袁家山建成後,數百年來的府州縣地圖均有登入。清初道教著作《道藏輯要·在陸肇祥》載:“襄邑(今睢縣)有袁家山,明
兵部尚書袁可立在
陸園地也。四圍林樹,高聳岩壑,水木清華,景逾濯錦。……上供長生大帝及八洞仙祖聖像,皆飛現雲中。前後壁之間,留題聖跡頗多。……而晚尤愛道,故於在陸園崇建殿宇數重,至今靈應昭然焉。” 袁家山建於明代天啟末年(1627年)袁可立致仕之後。“當司馬公(袁可立)在前明時,宦歷中外,逮乞休歸田,築別墅、池林、山榭,逶迤十餘里,不絕名花美石,極一時之勝”(袁可立曾孫《袁任墓志銘》)。
袁家山的建造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袁可立乘艦船出海與倭寇(一說後金)作戰,戰船行至大海中間,忽然狂風大作,惡浪掀天,昏暗中恍惚
呂洞賓現身於袁尚書面前,袁尚書禱告保佑,煞時風平浪靜,一仗取勝。袁尚書歸里睢州後大興土木,仿照自己在海戰中打造過的大型船艦形制,取
蓬萊閣側險之勢,建袁家山以還原。由於建在水中,地勢頗高,世稱袁家山。袁家山的建造很有氣勢,前有山門,中有大殿,後建望月台,數百年不減雄偉壯美之色。清
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州范陽洵率幕僚大修袁家山,有詩賦曰:“花明柳暗兮恍是仙源,吹笛鳴劍兮鶴唳青天;神其醉止兮洞中高眠,佑我蒼生兮億萬斯年”,由此可想見袁家山當年之盛。明王鐸《甘露台》、清田蘭芳《逸德軒文集》、
彭定求《道藏輯要·在陸肇祥》、總統
徐世昌《晚晴簃詩匯》等文獻均有明確記載。
2014年6月,河南省文物局暨睢縣政府對袁家山開始建山400年來最大規模的周邊環境治理和維護工作,力爭重現袁家山當年青山綠水原貌,隨後袁家山被升格為2a級景區。
著名道觀
祖庭祖廟
西安翠華宮——太乙真人祖庭
武當山紫霄宮——真武大帝祖廟
華北地區
【北京】北京白雲觀,北京東嶽廟,金融街呂祖宮,地安門火神廟,鳳凰嶺桃源觀,聖蓮山真武廟,丫髻山紫霄宮,妙峰山靈感宮,平谷藥王廟,居庸關都城隍廟
【天津】天津天后宮,天津玉皇閣,寧河天尊閣
【河北】唐山玉清觀,曲陽北嶽廟,鹿泉十方院,承德廣元宮,承德魁星樓,涿州三義宮,沙河甄澤觀,清河玉皇宮,保定一畝泉龍王宮,保定安國聖母行宮,邯鄲黃粱夢呂仙祠
【河南】安陽長春觀,睢縣袁家山,開封延慶觀
【山西】芮城永樂宮,解州關帝廟,恆山北嶽廟,綿山大羅宮,萬榮后土祠,太原純陽觀,太原關帝廟,陽泉關帝廟,大同純陽宮,汾陽太符觀,長治玉皇觀,長治天下都城隍廟,北武當山道觀,平遙清虛觀
【內蒙古】呼和浩特太清宮
東北地區
【遼寧】瀋陽太清宮,瀋陽蓬瀛宮,千山無量觀,千山五龍宮,普蘭店夾河廟岫巖財神廟,丹東紫陽觀,大連碧海觀,大連響水觀
【吉林】吉林玄帝觀,遼源福壽宮,通化玉皇閣,長春長春觀
【黑龍江】哈爾濱松峰山海雲觀,牡丹江天仙宮,齊齊哈爾萬善宮
西北地區
【陝西】周至樓觀台,樓觀台趙公明財神廟,戶縣重陽宮,西安八仙宮,西安青華宮,西安湘子廟,西安都城隍廟,臨潼明聖宮,驪山老母殿,楊凌玉皇宮,華山玉泉院,華山鎮岳宮,華陰西嶽廟,華陰雲台觀,寶雞金台觀,佳縣白雲觀,隴縣龍門洞,留壩張良廟,白水倉頡廟,子午谷金仙觀,紫陽真人宮,擂鼓台真武廟
【甘肅】蘭州白雲觀,蘭州金天觀,天水太昊宮,天水玉泉觀,崆峒山問道宮,崆峒山太和宮,涇川王母宮,武威雷台觀
【寧夏】平羅玉皇宮,中衛高廟,中衛龍宮廟,蓮花山三霄觀
【新疆】烏魯木齊西山老君廟,紅廟子道觀,昌吉天山西王母祖廟,天山關帝廟
【青海】西寧土樓觀,格爾木無極龍鳳宮,樂都崑崙道觀,貴德三清觀
華東地區
【山東】泰山岱廟,泰山碧霞祠,泰山王母池,嶗山太清宮,嶗山上清宮,嶗山太平宮,崑嵛山神清觀,榮成聖水觀,乳山玉虛觀,聖經山東華宮,煙臺蓬萊閣
【上海】上海城隍廟,上海白雲觀,松江東嶽廟,浦東欽賜仰殿,大境關帝廟,上海三涇廟,上海崇福道院,朱家角城隍廟
【江蘇】蘇州玄妙觀,穹窿山上真觀,相城悟真道院,常熟真武觀,太倉天妃宮,周莊澄虛道院,無錫三山道院,連雲港延福觀,淮安東嶽廟,南京天妃宮,方山洞玄觀,鎮江潤州道院,句容茅山道院,金壇乾元觀,常州白龍觀,南通城隍廟,揚州瓊花觀,徐州天和宮,豐縣天師觀
【浙江】杭州葛嶺抱朴道院,杭州洞霄宮,玉皇山福星觀,吳山城隍閣,棲霞嶺黃龍洞,湖州古梅花觀,烏鎮修真觀,會稽山禹廟,新昌重陽宮,慈城清道觀,金華黃大仙祖宮,天台山桐柏宮,天台山紫陽宮,仙居凝真宮,永嘉天然觀,雁盪山仙姑洞,溫州雪山紫霄宮
【安徽】合肥城隍廟,渦陽天靜宮,塗山禹王宮,鳳台茅仙洞,霍山南嶽廟,琅琊山碧霞宮,齊雲山太素宮,齊雲山玉虛宮,蕪湖城隍廟
【江西】南昌萬壽宮,西山萬壽宮,廬山仙人洞,龍虎山天師府,龍虎山大上清宮,龍虎山正一觀,閣皂山大崇真萬壽宮,三清山三清宮,葛仙山葛仙祠,贛州玉虛觀,萍鄉純陽觀
【福建】福州裴仙宮,羅源西洋宮,古田臨水宮,霞浦松山天后聖母行宮,福清石竹山道院,廈門港龍王宮,廈門青礁慈濟宮,漳州白礁慈濟宮,莆田湄洲媽祖祖廟,泉州元妙觀,泉州天后宮,清源山道觀,建甌東嶽廟,武夷山桃源觀,武夷山止止庵,雲霄威惠廟,南安石井鄭成功祖廟,福鼎清淨道觀,南平德雲觀
西南地區
【重慶】重慶老君洞,縉雲山紹龍觀,綦江白雲觀,奉節天仙觀,雲陽張飛廟,巫山凝真觀
【四川】成都青羊宮,成都二仙庵,鶴鳴山道觀,老君山道觀,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天師洞,青城山建福宮,青城山老君閣,青城後山太清宮,彭州陽平觀,閬中張飛廟,梓潼七曲山大廟,高峰山老君廟,遂寧金華山道觀,三台雲台觀,宜賓真武山道觀
【貴州】貴陽仙人洞,鎮遠青龍洞
【雲南】昆明太和宮,昆明真慶觀,昆明黑龍宮,麗江木府三清殿,巍寶山土主廟,巍寶山文昌宮,巍寶山玉皇閣,騰衝雲峰山道觀,
【西藏】拉薩磨盤山關帝廟
中南地區
【河南】嵩山中嶽廟,鹿邑太清宮,鹿邑明道宮,淮陽太昊陵,方城三賢山道觀,方城煉真宮,商丘天齊宮,許昌逍遙觀,南陽臥龍崗武侯祠,獨山玄妙觀,洛陽邙山上清宮,洛陽邙山下清宮,洛陽新安洞真觀,開封無梁廟,開封延慶觀,濬縣碧霞宮,召縣興陽觀,睢縣袁家山
【湖北】武漢長春觀,武漢大道觀,黃陂木蘭山道觀,武當山紫霄宮,武當山太和宮,武當山太子坡,武當山玉虛宮,武當山瓊台中觀,襄陽真武山道觀,
荊州三觀,九宮山瑞慶宮,長陽中武當道觀,南武當山武聖宮,鹹寧太乙觀,仙桃天佑觀,仙桃玄妙觀,仙桃石雄觀。
【湖南】衡山南嶽大廟,衡山黃庭觀,衡山朱陵宮,長沙雲麓宮,長沙陶公廟,汨羅普德大廟,湘潭東嶽廟,湘潭天師宮,常德善德觀,芷江天后宮,張家界紫霞觀,五雷山道觀,雲陽山古南嶽宮,株洲仙庾道觀,桃源九龍觀
【廣東】廣州三元宮,廣州純陽觀,廣州黃大仙祠,廣州五仙觀,廣州都城隍廟,廣州南海神廟,南沙天后宮,增城何仙姑家廟,花都圓玄道觀,佛山祖廟,南海慶雲洞,惠州西湖元妙觀,羅浮山黃龍觀,羅浮山沖虛觀,新會紫雲觀,潮陽石洞玉龍宮,石樵山雲泉仙館
【廣西】賓陽白鶴觀,博白紫陽觀,桂林白雲觀,梧州白鶴觀
【海南】文筆峰玉蟾宮,海口天后宮
海外地區
【台灣】台北木柵指南宮台北行天宮,台灣省城隍廟,大龍峒保全宮,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台南大天后宮,高雄玉皇宮,新竹城隍廟,新港奉天宮
【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蓬瀛仙館,青松觀,圓玄學院,飛雁洞佛道社,雲泉仙館
【澳門】媽祖閣廟,北帝古廟
【海外】新加坡順天宮,馬來西亞柔佛古廟,越南河內真武觀,日本橫濱天后宮,韓國本山壽星宮,美國紐約天后宮,加拿大多倫多蓬萊閣,夏威夷太玄道觀,西班牙巴塞隆納清淨宮,澳大利亞紐省青松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