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觀,又名“子午金仙觀”。道教全真派道觀,韓國道教祖庭,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終南山子午鎮西側的子午峪內。金仙觀坐落在子午峪(子午山)的主峰,始建於西漢漢文帝時期,名曰玄都壇,被皇帝立為祭天禱祝之所。後來,在終南山修道的隱士們利用這個祭壇,修建了許多道觀,分布在壇頂及周圍,現在還遺留有多處遺蹟。
金仙觀為子午峪歷史上的道教宮觀之一,唐睿宗為第八女西城公主入道立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金仙觀在京城內輔興坊,後又於子午峪修建金仙觀下院,亦稱金仙觀。天子曾宣中官令修造觀,特造金仙樓,子午峪金仙觀依特建金仙閣,武宗會昌中建御容殿於金仙觀。
金仙即“金剛不壞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稱謂。因道教神仙起源於西部的崑崙山和西王母,西方屬金,故名金仙。終南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第一福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仙觀
- 外文名稱:Jin Xianguan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子午鎮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除了冬天大雪而封山)
- 景點級別:暫無
- 門票價格:10元
- 著名景點:玄都壇、摩崖碑、釋道同源石、藏經閣
- 所屬城市:陝西省西安市
- 類型:道教宮觀
- 敕建:唐玄宗李隆基
- 始建:唐代
- 毀壞時間:六十年代
- 重建時間:公元二零零四年
- 特殊地位:中韓兩國道教文化交流基地
- 主要供奉:道德天尊、鍾離權、金可記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宮觀簡介,建設沿革,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類型,建築格局,主要景點,歷史文化,海東祖庭,通天玄都,祖師傳說,金仙由來,海東仙脈,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旅遊信息,
宮觀簡介
金仙觀,在縣西北三里。此地傳為金仙公主、金可記真人修道處,該觀創建於唐代景雲元年(710年),時名子午金仙女冠觀,宋代改名子午金仙觀。景雲元年十二月十七日。睿宗為第八女西寧公主入道立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金仙觀在京城內輔興坊,後又於子午峪修建金仙觀下院,也稱金仙觀。天子曾宣中官令修造觀,特造金仙樓,子午峪金仙觀也特建金仙閣,武宗會昌中建御容殿於金仙觀。現僅存玄都壇、唐代摩崖石刻和左宗棠所建石橋,觀前有溪穿過,溪水清澈見底,四季不絕。四周林木蒼翠,濃蔭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頓感清涼,大有如入仙境之意。
建設沿革
唐景雲元年(710年),始建金仙觀,名“子午金仙女冠觀”。
唐先天元年(712年),擴修增建金仙閣。
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翻修,題額“子午金仙觀”。
嘉靖三十年(1551年),改名玄都台,擴建。
清嘉慶七年至二十三年(1802—1818),改名太古玄都廟,大修,之後歷代對其進行了大小十餘次維修。
民國,廢。
子午峪古稱子午谷,是長安城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也是西安市長安區子午鎮境內的一條河谷,地處秦嶺終南山段北麓,即子午道。子午古道是歷史上著名的交通要道,古時的“子午峪”是長安通往巴蜀地(或漢中)的主要穿越秦嶺的交通要道。就是由這裡離開長安,通往漢中的,現谷內至今仍存在著諸如棧道、摩崖石刻等古代遺存。
後來,這條古老的交通要道的秦嶺北部出峪的位置向西邊的峪口轉移,尤其隨著民國時期開闢的“西萬公路”將出口移向子午峪西鄰的“灃峪”,“子午峪”就被冷落了。隨之,“子午峪”內從漢、唐時期大批建造的廟宇道觀也遭到廢棄,現只遺留下座座殘垣遺址。古道雖然廢棄,但遺留有許多古道遺蹟。子午谷廢棄後,谷內道觀亦隨之減少,加之山洪洗劫,大部分只留遺址,唯玄都壇及金仙觀保存至上世紀60年代。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金仙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境內子午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子午街道辦事處子午西村(簡稱西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坐落在子午峪(子午山)的主峰,背依子午峰。
氣候類型
金仙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雨量適中,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秋短春長。一般以1、4、7、10作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冬季比較乾燥寒冷,春季溫暖,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5℃,降水約600 m m,濕度69.6%,無霜期216天, 日照1377小時。
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0.9℃,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6.8℃。雨量主要分布在7、8、9三個月。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年平均降雪日為13.8日,初雪日一般在11月下旬,終雪日一般在3月中旬。受地形影響,長安全年多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1.3~2.6米/秒。
建築格局
金仙觀坐南朝北,背倚金仙峰,與小五台遙相呼應。殿閣樓台依山從水,借勢成景。加之摩崖壁畫、磐聲鳥鳴,故事傳說的點綴,使風水寶地平添幾分玄妙和靈氣。建築對稱布局,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靈官殿、上善池、金仙殿、十方堂、太清大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
從秦嶺北麓通向“子午峪”的道路一直是沿著歷史的老路行進,因此有不少傳奇色彩的古道遺蹟。進入峪口不久,可以看到一座石橋,是由清末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左宗棠捐建的。再向內,在一小溪上有一石砌的龍王廟,是一座始建於明代的古廟,又名金龍王廟,舊時專門供奉四海龍王,龍王娘娘,日月星君,雷公、電母風神雨伯諸神。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此廟雕工煞是精美。近處不遠是遺蹟“慈善橋”。
跨過慈善橋,再轉過一個山口,一塊巨石橫亘在面前,像是道觀的“影壁”,亦可稱是“玄關”,上面左半部分用中文刻著紅字的“金仙觀”,右半部分則是用綠字刻著的韓文和拼音。巨石後面,則看見“金仙觀”真面目。依山而建的的屋頂,上面有一幅太極圖案令人一下聯想起韓國的標有太極圖案的國旗。
大殿一溜兒擺開三座,中間是大殿,兩邊是慈航殿和財神殿。道觀門外的上善池,與眾不同,池中的神獸馱著的是元寶。就連殿前的香爐也是元寶的造型,處處體現道家的一種為眾生祈福納財的追求。山澗中時刻眾多,富有道家仙風。尤其這塊上刻著“釋道同源”,此四字乃是國家一級演員六小齡童所題,另不解的人們真感到“玄”。
金仙觀獨向陰崖,依山而建,規模不大,氣勢不凡。整個建築群講求中軸對稱,基本遵循一種上升的趨勢。道觀坐南朝北,背倚金仙峰,為三進、三上建築,暗和了《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基本思想。也體現了中國古代“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風水原則,從而形成了風水中“氣場”的藏聚和回護。值得一提的是,整個道觀雖然前兩進對稱、工整,但三進廣場的東側卻出現了一個圓形琉璃瓦建築,與之對稱的是一棵參天大樹,視覺上的差異表現出道家遵循歷史並掌握、運用的靈活性,也道出道家自然而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
整體的設計,依照玄都壇為依託的子午線,背靠玄都壇,面北而建,處於二溪交匯二龍戲珠之處,依山而建,大殿處於玄都壇之下,慈航殿與財神殿依青龍白虎方位安設,隨同玄都壇,五座山峰構成五龍抱壇之局,山門對面有慧心、望玄二亭,溪流之上建有明堂,符合道家風水理念。
金仙觀在建設中儘可能地減少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一些較矮的植物被移栽在四周,較大的樹木如與藏經閣對稱的那棵大樹,則採取原地保護的措施。大殿前廣場的設計也考慮到了現實地形,東邊大西邊小,讓人不得不讚嘆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那份和諧。環境的改善使得在城裡難得一見的藍天白雲常常漂浮於此,一些野生動物頻頻出現,既活躍了山裡的氛圍,又增添了吉祥色彩。道觀東側下部修建了大容量的污水沉澱池,所有污水經過沉澱後,採用不定時抽污水的方式澆灌四周樹木,既為污水找到了切實可行的出路,還有利於環境保護,一舉數得,取之於自然回饋於自然。 對於垃圾處理,進入道觀後處處可見垃圾桶,對於香客遺留的垃圾,會有專人清掃;每天收集的垃圾按可回收利用、可降解、不可降解等分類處理。道觀採用太陽能熱水器,使道友可以方便沐浴,既節約了電能,又最大程度地體現了“關愛自然”的核心思想,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維護好自然生態,才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青山綠水,碧雲鳥鳴,使這裡變得更燦爛,更輝煌。
金仙觀在建設中儘可能地減少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一些較矮的植物被移栽在四周,較大的樹木如與藏經閣對稱的那棵大樹,則採取原地保護的措施。大殿前廣場的設計也考慮到了現實地形,東邊大西邊小,讓人不得不讚嘆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那份和諧。環境的改善使得在城裡難得一見的藍天白雲常常漂浮於此,一些野生動物頻頻出現,既活躍了山裡的氛圍,又增添了吉祥色彩。道觀東側下部修建了大容量的污水沉澱池,所有污水經過沉澱後,採用不定時抽污水的方式澆灌四周樹木,既為污水找到了切實可行的出路,還有利於環境保護,一舉數得,取之於自然回饋於自然。 對於垃圾處理,進入道觀後處處可見垃圾桶,對於香客遺留的垃圾,會有專人清掃;每天收集的垃圾按可回收利用、可降解、不可降解等分類處理。道觀採用太陽能熱水器,使道友可以方便沐浴,既節約了電能,又最大程度地體現了“關愛自然”的核心思想,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維護好自然生態,才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青山綠水,碧雲鳥鳴,使這裡變得更燦爛,更輝煌。
俯瞰金仙觀,整個建築群自然般地鑲嵌在山坡上,並遵循建築服從地形地貌的自然特徵,依山就勢,據地設廟,形成一種獨特的建築標誌。據介紹,金仙觀開建伊始便按照生態道觀的標準嚴格執行,儘量減少對資源的消耗,減少建築垃圾以及污染周邊環境的幾率。所有廟宇、屋舍、殿堂,全部採用鋼混結構,水泥攪拌在指定地點,攪拌後用灰斗車一車一車運送上來,每天收工,原路清掃路面,做到路不遺灰晴無揚塵。
建設中對環境的影響不可避免,但金仙觀在建設中儘可能地減少了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一些較矮的植物都會被移栽在四周,較大的樹木如與藏經閣對稱的那棵大樹,則採取原地保護的措施。大殿前廣場也是為了服從現實地形,東邊大西邊小,使定向視覺模式受到衝擊的同時,不得不讚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家理論真諦。
主要景點
靈官殿
靈官殿,殿雖面積不大,但建築精巧,雕樑畫棟。殿內中間供奉的神仙是王靈官,為道教里的護法神,王靈官本名王善,相傳他有三隻眼睛,能分別善惡,懲惡揚善,性情剛直,辦事公道,鐵面無私。今殿內王靈官的形象高約七尺,威武兇猛,紅臉膛,額上還有一隻眼,三目圓睜,鋸齒鐐牙,虬須怒張,披甲執鞭,確有震妖降魔氣魄。形象生動傳神,使人望而生畏。
金仙殿
金仙殿,亦稱真人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殿內施井口天花,整座大殿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構思巧妙,造型舒展大方,裝修古樸典雅,陳設莊重考究。殿內中間供奉的是英文台侍郎海東仙脈金可記真人,唐開成、會昌、大中年間(即公元9世紀中葉)留學長安,後為“賓貢進士”後不求仕進,隱居子午谷中修道,受鍾離權傳授內丹術,成為傳播韓國道教的第一人。公元858年(即唐大中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羽化於谷內。
龍王廟
龍王廟,雕工頗為精美,整體青石砌而成,是一座始建於明代的古廟,又名金龍王廟。正門上方嵌匾兩方,一匾鐫“澤潤蒼生”四字,一匾鐫“法雨宏施”四字。此廟專門供奉金龍王,金龍王亦稱子午龍王,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玄都壇
玄都壇,一名太古玄都壇,一名太元玄都壇,始建於西漢漢文帝時期。在漢代,子午峪被皇帝立為祭天禱祝之所,修建了祭壇,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祭天之所”。子午峪玄都壇在古時稱為“道教天下第一壇”,與龍虎山玄都壇、寇天師玄都壇(北魏平城玄都壇)合稱三大玄都壇。
歷史文化
子午谷(子午峪)一帶屬於古代終南山中段,是道教的洞天福地終南福地,歷代都有高道隱居此地修道。公元前2世紀左右,即西漢文帝時期,朝廷在谷內利用自然山峰修建了一座祭祀天神的壇,名為玄都壇,同長安城北方渭北高原上的天齊祠共同構成都城的建築基線,兩個地點與長安城中心同處一條經線,至今分秒不差。
“玄都” 為道教名詞,指天界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說是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所住的玄都玉京七寶山,一說是指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後來,在終南山修道的隱士們利用這個祭壇,修建了許多道觀,分布在壇頂及周圍,至今還遺留有多處遺蹟。在玄都壇周圍的道觀,最著名的是金仙觀。金仙觀即“金剛不壞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稱謂。因道教神仙起源於西部的崑崙山和西王母,西方屬金,故名金仙。
唐代長安城內不僅有玄都觀,而且有為金仙公主修建成金仙觀,同子午谷遙相對應。唐代是道教活動的最高峰,子午谷內的道教活動也十分興盛。詩聖杜甫曾經寫過一首詩,贈給他的一位朋友元逸人(元丹丘),元逸人就在玄都壇下面隱居修道。詩中描寫了子午谷的景色和元逸人修道的情形: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向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長風寒。
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雲旗翻。
知君此計誠常往,芝草琅桿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到公元9世紀中葉,即唐開成、會昌、大中年間,有新羅人金可記留學長安,為“賓貢進士”後不求仕進,隱居子午谷中修道,受道教仙祖鍾離權傳授內丹術,成為傳播韓國道教的第一人。公元858年即唐大中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羽化於谷內。由於金可記生前在谷中種植許多花果,“子午谷”亦被稱為“果峪”,“果峪”之名因此而得,致使現時“子午峪”口內外一直保持著善種桃、杏、葡萄、櫻桃、柿等的習俗。 金可記仙逝後,有好道者將他的傳記同杜甫的詩一起刻寫在巨石之上,成為珍貴的摩崖石刻。關於這方石刻的年代,有學者斷定為宋代,也有學者認為在唐末。至此此石刻已被切割成移往長安區博物館收藏。
除此而外,“子午峪”還有一個非常“靚麗”的別名曰“荔枝道”,傳說當年給楊貴妃進貢的荔枝便是從此道運送而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道也成了子午道的別稱。
海東祖庭
金仙觀整個道觀的風格與中國其他的道觀大不相同。 隨著中韓文化交流的開展,越來越多的韓國道教界人士到“金仙觀”遺址“尋根問祖”,根據歷史記載重修了“金仙觀”。並且由於“金仙觀”的恢復,越來越多的韓國道教人士到這裡與中國的道教界人士進行宗教活動的交流。從進山路上開始,打聽“金仙觀”時,當地人總以“韓國廟”稱之。道觀內可見的韓國文字痕跡頗多。有一方石刻是韓國道教協會會長崔炳柱先生題寫的“韓國道教祖庭”。
看這方石刻就是世界金仙學會會長崔炳柱先生題寫的(韓國道教祖庭)。最令人稱奇的是藏經閣,具有濃烈的韓國氣味和清朝圓頂風格。
通天玄都
自伏羲以來華夏民族就崇尚天人合一,華夏民族智慧的最初原典從伏羲在洛何邊上取天地大象形成河圖洛書到後來形成系統的《易經》,對道的詮釋始終是核心內容,在中國文化中一切離不開天地之道和陰陽變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四書》和諸子百家等等統統都是從《易經》這個根上發展出來。《易經》將無始以來的一切分為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這個形而上之道也被統稱為天,但是在道教的經典中也解釋沒有一個東西叫天,它沒有一個實質。
道教的觀點認為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狀態的,現代物理學稱為大爆炸以前的那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粒子,中國文化叫太極。大約150億年以前,這個超密度的粒子瞬間產生大爆炸,形成了物質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經》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體,但這是物理的天地,物質世界的天地。在《易經》文化裡面屬於形而下的“器世間”,也就是物質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質的道的世間,那不是人類有限的智力能夠討論的,所以孔子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一討論就會吵架,甚至會大打出手何苦呢! 對智慧高的人講真話,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古代的聖賢對智慧不夠的人只解釋看見的世界,說抬頭之上是天,腳下的是地。
道家的世界觀任何一個物質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宇宙萬物從來都是一個整體,雖然我們距離月亮很遙遠,但是我們與它也是一體,在茫茫天地間一切生靈都從來沒有孤單過,而且我們的人類也從來不會孤獨到去尋找大地以外的生命。宇宙間一切都由氣來連線,而這個氣又超越我們認識的這個空氣。
對於宇宙萬物同體的這個認識在道家文化和道教文化中無處不在,道教修煉者們認為萬物不離陰陽和五行,人的身體也是陰陽和五行的組合,所以認識宇宙可以先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認識了身體這個小宇宙再向外看大宇宙結構是一致的,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道家的這個天人合一觀點延伸出了中國璀璨的文化,比如宗教,道醫,中醫,風水、天文、音律、曆法、科技、藝術、文學,等等。
天人合一的具體體現在政治上就是內聖外王,那些通達大道,視野超凡並且德行能代替上天的旨意,同時能夠通天徹地的體察事物規律的人通常被人們推舉位社會的管理者,他們愛護子民如同自己的骨肉,上古時代人心古樸,天心即是人心,體現人心所向需要人王來施行,而那些被眾人推舉位王的正是內修聖道能夠稟賦天命,替天行道的聖人,他們對外教化人民,而內修大道,與天道合一,最終天命圓滿歸天而去,所以可以自稱位天子,中華自軒轅黃帝開始,中國歷代的帝王都推崇君權神授,他們深信自己是上天的兒子,被上天派遣下界來領導天下的人民,如果一位君王認為自己的功勞大到值得告慰上天並且昭告神靈這時候他們會選擇一個山去禱告天地或者以此形式來彰顯自己的功德。
按照《史記封禪書》中的描述:築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報地之功故曰禪。由於祭天是國家大事,由皇帝親歷,社會影響巨大。這種大型的天人之間的溝通形式大概可以追溯到軒轅黃帝時代,在古代它是中華歷史文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祭天是黃帝首創,最早關於祭天玄壇的記載中認為軒轅黃帝在黃河岸邊的王屋山上舉行過大規模的祭天活動,王屋山被認為是天界總仙宮是五嶽四瀆各路神仙朝拜之地。北京的天壇就是仿王屋山的天壇建築而建,它象徵著黃帝祭天的方位,是一種崑崙山、中鎮、脊樑文化,寓意是把炎黃始祖永遠記於心中。王屋山、太行山是古代界定山東、山西兩省的地界,在發動對蚩尤的征討之前黃帝在天壇山祭天以求破蚩尤之策,那裡眾神匯聚可以更方便的得到玉皇大帝的支持,《抱朴子》等古籍中記載王屋山,昔黃帝受丹決於之山也。之後才正式開始驅逐邪惡、除暴安良,替天行道。
《尚書》載:在千年之後周武王用了同樣的形式來昭告天下,他率800諸侯會盟孟津伐紂王前,在之前他曾2次上王屋山告天,以此贏得了天下臣民擁護。
在軒轅黃帝和周武王之後的戰國時期,齊魯有些儒士認為五嶽中泰山為最高,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 天.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梁父的有七十二代的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種種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么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不得而知。
道教的觀點認為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狀態的,現代物理學稱為大爆炸以前的那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粒子,中國文化叫太極。大約150億年以前,這個超密度的粒子瞬間產生大爆炸,形成了物質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經》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體,但這是物理的天地,物質世界的天地。在《易經》文化裡面屬於形而下的“器世間”,也就是物質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質的道的世間,那不是人類有限的智力能夠討論的,所以孔子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一討論就會吵架,甚至會大打出手何苦呢! 對智慧高的人講真話,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古代的聖賢對智慧不夠的人只解釋看見的世界,說抬頭之上是天,腳下的是地。
道家的世界觀任何一個物質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宇宙萬物從來都是一個整體,雖然我們距離月亮很遙遠,但是我們與它也是一體,在茫茫天地間一切生靈都從來沒有孤單過,而且我們的人類也從來不會孤獨到去尋找大地以外的生命。宇宙間一切都由氣來連線,而這個氣又超越我們認識的這個空氣。
對於宇宙萬物同體的這個認識在道家文化和道教文化中無處不在,道教修煉者們認為萬物不離陰陽和五行,人的身體也是陰陽和五行的組合,所以認識宇宙可以先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認識了身體這個小宇宙再向外看大宇宙結構是一致的,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道家的這個天人合一觀點延伸出了中國璀璨的文化,比如宗教,道醫,中醫,風水、天文、音律、曆法、科技、藝術、文學,等等。
天人合一的具體體現在政治上就是內聖外王,那些通達大道,視野超凡並且德行能代替上天的旨意,同時能夠通天徹地的體察事物規律的人通常被人們推舉位社會的管理者,他們愛護子民如同自己的骨肉,上古時代人心古樸,天心即是人心,體現人心所向需要人王來施行,而那些被眾人推舉位王的正是內修聖道能夠稟賦天命,替天行道的聖人,他們對外教化人民,而內修大道,與天道合一,最終天命圓滿歸天而去,所以可以自稱位天子,中華自軒轅黃帝開始,中國歷代的帝王都推崇君權神授,他們深信自己是上天的兒子,被上天派遣下界來領導天下的人民,如果一位君王認為自己的功勞大到值得告慰上天並且昭告神靈這時候他們會選擇一個山去禱告天地或者以此形式來彰顯自己的功德。
按照《史記封禪書》中的描述:築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報地之功故曰禪。由於祭天是國家大事,由皇帝親歷,社會影響巨大。這種大型的天人之間的溝通形式大概可以追溯到軒轅黃帝時代,在古代它是中華歷史文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祭天是黃帝首創,最早關於祭天玄壇的記載中認為軒轅黃帝在黃河岸邊的王屋山上舉行過大規模的祭天活動,王屋山被認為是天界總仙宮是五嶽四瀆各路神仙朝拜之地。北京的天壇就是仿王屋山的天壇建築而建,它象徵著黃帝祭天的方位,是一種崑崙山、中鎮、脊樑文化,寓意是把炎黃始祖永遠記於心中。王屋山、太行山是古代界定山東、山西兩省的地界,在發動對蚩尤的征討之前黃帝在天壇山祭天以求破蚩尤之策,那裡眾神匯聚可以更方便的得到玉皇大帝的支持,《抱朴子》等古籍中記載王屋山,昔黃帝受丹決於之山也。之後才正式開始驅逐邪惡、除暴安良,替天行道。
《尚書》載:在千年之後周武王用了同樣的形式來昭告天下,他率800諸侯會盟孟津伐紂王前,在之前他曾2次上王屋山告天,以此贏得了天下臣民擁護。
在軒轅黃帝和周武王之後的戰國時期,齊魯有些儒士認為五嶽中泰山為最高,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 天.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梁父的有七十二代的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種種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么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不得而知。
祖師傳說
公元9世紀中葉,新羅人金可記從島國高麗出發向大唐長安跋涉而來,他是前來留學參加科舉考試的,在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中他清塵脫俗,才華無法遮擋,很快
他考取了“賓貢進士”,位進士並沒有打算留在長安城等待皇帝任命,而是出了城門上了終南山,唐朝時期長安城朱雀門朝南是南五台,雖然都城的中軸線不再對應子午谷 ,但是山谷里的修行者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吸引他得應該是冥冥中的召喚,與其說它前往大唐是考試不入說尋夢,因為剛到長安他就聽說出了朱雀門一直朝南的山谷有一片山水,那裡白雲蒸騰,身穿白衣的仙子往來雲端,手握造化,洞徹玄妙……
進山谷跋涉5里山勢緊收,壁立千仞,在兩條河流交匯的地方有一座突起的山峰,似乎在那裡等待他億萬年了,聽路上的樵夫說,那座山峰上有一位道人已經在那裡坐很很多天紋絲不動,他想去看看,遠遠看到那個端坐這得道人的時候他心中一顫,此刻的這個畫面曾經不知道多少次出現在他得夢中,幾乎同時那個道人睜開眼睛,目光猶如閃電,他說:你終於來了,我等你已經很久了……
賓貢進士打算不再回長安城裡去了,那裡就是他曾經魂牽夢繞的地方注定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
幾年以後道人將丹術傳授與他,後來他知道師父就是傳說中的仙人鍾離權,山中學道金可記每日淨手焚香默誦《道德經》,間或絕粒辟穀靜坐玄覽毫不懈怠。在玄都壇下得山谷里栽植花果無數,他在山中靜心修道三年,一天看著東邊日出,思念故鄉及航海所見所聞之景物。“思歸本國,航海而去”。唐代詩人章孝標曾有詩作《送金可記歸新羅》云:
登唐科第語唐音,望日初生憶故林。
鮫室夜眠陰火冷,蜃樓朝泊曉霞深。
風高一夜飛魚背,潮淨三山出海心。
想把文章合夷樂,蟠桃花里醉人參。
於是回到故土新羅之後,回歸終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十二月,他向宣宗上表言:臣奉玉皇詔,為英文台侍郎,將於明年二月二十五日(或二月十五日)成仙升天。宣宗皇帝崇尚道教煉養於是十分重視,派使者征他入宮,金可記固辭謝絕。
在春花爛漫的時節,一天春景明媚,玄都壇上飛來雲鶴及白鵠飛翔,笙簫金石,羽蓋瓊輪,幡幢滿空,金可記“升天”而去。
金可記並不寂寞,從高麗到長安的路雖然遙遠但敵不過緣分,1000多年之後金可記的名字已經在發黃的經卷里快被人們遺忘的時候金可記的追隨者們重回大唐長安尋找祖先的遺蹟,幸好而那通石碑仍在玄都壇仍在,而道也從未改變。當年被金可記帶回高麗的道的種子已經在全世界萌芽開枝散葉。
在傳道給金可記大約300多年以後的一天鐘離權和呂洞賓在山下的數十公里一條叫甘河的橋上出現,在橋上他與一位喝得大醉的人相遇,而那個人就是後來創立道教全真派的祖師王重陽,“在活死人墓”中閉關三年之後王重陽東出潼關赴東海收“全真七子”,在他之後“全真七子”開啟了道教2000多年來最大範圍的傳播與發展。
數年前有修行者在終南山一個陡峭的懸崖壁上發現了一個岩洞,岩洞的石壁上寫著正陽洞,而鍾離權的道號正好是正陽子,有人說那就是鍾離權曾經在終南山白雲深處的家。在終南山與仙鶴相關的地名不鮮見,只是看不見仙鶴,但是也不必失望,那隻飛去無訊息的仙鶴正自雲端翩翩而來。
他考取了“賓貢進士”,位進士並沒有打算留在長安城等待皇帝任命,而是出了城門上了終南山,唐朝時期長安城朱雀門朝南是南五台,雖然都城的中軸線不再對應子午谷 ,但是山谷里的修行者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吸引他得應該是冥冥中的召喚,與其說它前往大唐是考試不入說尋夢,因為剛到長安他就聽說出了朱雀門一直朝南的山谷有一片山水,那裡白雲蒸騰,身穿白衣的仙子往來雲端,手握造化,洞徹玄妙……
進山谷跋涉5里山勢緊收,壁立千仞,在兩條河流交匯的地方有一座突起的山峰,似乎在那裡等待他億萬年了,聽路上的樵夫說,那座山峰上有一位道人已經在那裡坐很很多天紋絲不動,他想去看看,遠遠看到那個端坐這得道人的時候他心中一顫,此刻的這個畫面曾經不知道多少次出現在他得夢中,幾乎同時那個道人睜開眼睛,目光猶如閃電,他說:你終於來了,我等你已經很久了……
賓貢進士打算不再回長安城裡去了,那裡就是他曾經魂牽夢繞的地方注定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
幾年以後道人將丹術傳授與他,後來他知道師父就是傳說中的仙人鍾離權,山中學道金可記每日淨手焚香默誦《道德經》,間或絕粒辟穀靜坐玄覽毫不懈怠。在玄都壇下得山谷里栽植花果無數,他在山中靜心修道三年,一天看著東邊日出,思念故鄉及航海所見所聞之景物。“思歸本國,航海而去”。唐代詩人章孝標曾有詩作《送金可記歸新羅》云:
登唐科第語唐音,望日初生憶故林。
鮫室夜眠陰火冷,蜃樓朝泊曉霞深。
風高一夜飛魚背,潮淨三山出海心。
想把文章合夷樂,蟠桃花里醉人參。
於是回到故土新羅之後,回歸終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十二月,他向宣宗上表言:臣奉玉皇詔,為英文台侍郎,將於明年二月二十五日(或二月十五日)成仙升天。宣宗皇帝崇尚道教煉養於是十分重視,派使者征他入宮,金可記固辭謝絕。
在春花爛漫的時節,一天春景明媚,玄都壇上飛來雲鶴及白鵠飛翔,笙簫金石,羽蓋瓊輪,幡幢滿空,金可記“升天”而去。
金可記並不寂寞,從高麗到長安的路雖然遙遠但敵不過緣分,1000多年之後金可記的名字已經在發黃的經卷里快被人們遺忘的時候金可記的追隨者們重回大唐長安尋找祖先的遺蹟,幸好而那通石碑仍在玄都壇仍在,而道也從未改變。當年被金可記帶回高麗的道的種子已經在全世界萌芽開枝散葉。
在傳道給金可記大約300多年以後的一天鐘離權和呂洞賓在山下的數十公里一條叫甘河的橋上出現,在橋上他與一位喝得大醉的人相遇,而那個人就是後來創立道教全真派的祖師王重陽,“在活死人墓”中閉關三年之後王重陽東出潼關赴東海收“全真七子”,在他之後“全真七子”開啟了道教2000多年來最大範圍的傳播與發展。
數年前有修行者在終南山一個陡峭的懸崖壁上發現了一個岩洞,岩洞的石壁上寫著正陽洞,而鍾離權的道號正好是正陽子,有人說那就是鍾離權曾經在終南山白雲深處的家。在終南山與仙鶴相關的地名不鮮見,只是看不見仙鶴,但是也不必失望,那隻飛去無訊息的仙鶴正自雲端翩翩而來。
金仙由來
金仙觀是我國古代道觀中常見名稱之一,在中國不少地方都有金仙觀或以金仙命名的建築存在,可見金仙二字作為一種道教意義上的文化傳播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我國唐代,睿宗之女金仙公主出家修道,遂命其道觀為金仙觀,這座金仙觀便是當時唐長安城內外最為著名的道觀之一。金仙公主(689~732),諱無上道,為睿宗之女,昭成皇后竇氏(生前為德妃)所生,是唐玄宗的妹妹,也是和她一起出家做女道士的玉真公主的姐姐。金仙公主在年幼時,當他的父親還沒有做皇帝的時候,最初的封號是西城縣主。她從小受唐王朝崇尚道風習氣的影響,好讀《道德經》,心慕仙緣。至公元706年(神龍二年),十八歲的西城縣主自願度為女道士,並拜當時極為有名的道士史崇玄與葉法善為師。
道士史崇玄本是懷河內縣縫靴人也,後度為道士,做了太清觀主。唐中宗神龍二年(706),敕封為三洞大法師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河內郡開國公上柱國,甚得尊寵。金仙、玉真二公主皈依道門,即由史崇玄行度。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奉令領京師諸觀道士及昭文館、崇文館學士,據京中所藏道經二千餘卷以為音訓,撰成道教辭書《一切道經音義》。史崇玄在領銜編撰《一切道經音義》的同時,尚編成《妙門由起》一卷,凡六篇,即“明道化”、“明天尊”、“明法界”,“明居處”、“明開度”、“明經法”,類集諸道經之說,以述道教、道經之源流。史崇玄謂無為無形而有情有信之道,乃一切之祖,萬物之父母,自然感生元始天尊,示變應跡,垂靈托胎,遂有真身、應身、法身、化身、報身之分,現為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天寶君、樂靜信等。又命尹喜入天竺化胡,與鬼谷子至崑崙山行教,因之道流天下,廣度萬類。其分奉教道士為天真、神仙、幽逸、山居、出家、在家、祭酒凡七等,而道經或凝空結氣自然成章,或浮黎協宸聖人演妙,或天書下降玉字方傳,或代出聖師撰述靈旨。 葉法善(616—720)字道元,括州括蒼(今浙江麗水松陽)人。唐代道士、官吏。有攝養、占卜之術,歷高宗、則天、中宗朝五十年,時被召入宮,盡禮問道。睿宗時官鴻臚卿,封越國公。葉法善出生於四代修道人家,祖輩皆以陰功密傳,救物濟人,甚為世人稱道。後世所傳《集異記》及《仙傳拾遺》中記載其事頗祥,極盡神異之說。唐顯慶年間,信奉道教的唐高宗聞聽法善的名聲之後,詔他入京,留在宮中奉為法師。當時,高宗曾下令廣召天下方術之士,準備合煉“神丹”,以求長生不老。法善深知金丹含有毒素,對身體無益,於是竭力勸諫。高宗接受了他的意見,並命他裁辦此事,法善遣退了90餘人,合煉長生不老神丹之事就此停止。葉法善自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歷時50年,始終未曾失掉皇帝的尊寵。
史崇玄與葉法善皆為當時大唐皇家尊崇的道士,由於他們是當時道教名望極重的高人,是故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拜在兩人門下,自有一番無盡道緣。
至睿宗登基以後,西城縣主改封為金仙公主,其道觀稱金仙女冠觀。金仙公主曾在華山修道多年,所以也被稱作華山女仙。後來又去了華山白雲峰構舍隱居,修道養真。道成後騎鶴升天。後人在白雲峰建白雲宮,在玉泉院東修仙姑觀,又名仙宮觀,以作紀念,現華山大上方白雲峰尚有宮祠、竹園、藥畦、看岳棚遺址和“唐金仙公主修行處”的石刻。據《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記載,金仙公主云:“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以壬申之年建午之月十日辛巳薨於洛陽之開元觀,春秋四十有四。”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陪葬橋陵(在今陝西蒲城縣)。
金仙公主自幼即開始學習班昭所著之《女則》、《女范》、《女孝經》等著作,知禮儀,有慈心。成年後,儀容可人。雖以公主之貴,而崇道修行,她與妹妹玉真公主從小目睹了皇宮之內的血腥與冷酷,所以早早就有了修行的打算,為替“母親祈福”的原因,她們請求父皇答應了自己的修行願望,睿宗遂為她們建築了金仙觀和玉真觀。
睿宗為金仙公主之所造之金仙觀位於唐長安城輔興坊東南隅,即西安市的西站路至大慶路之間,其建築宏偉而所費不菲,為當時人所議論。雖有大臣向宣宗進諫,上亦默許之。金仙觀內有樓台閣榭,嫣然為女子宮殿一般。後又於子午峪修建金仙觀下院,也稱金仙觀,是時百姓皆以長安金仙觀和子午金仙觀稱之。從金仙公主之金仙觀到長安子午谷之玄都壇,在唐朝時正處於一條直線上,因金仙觀一則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再者因其為帝王為公主所造女道觀,規模宏富,是以影響極大。因此被稱為玄都壇周邊最為有名之道觀,所建於子午谷內玄都壇下的金仙觀其名來源於此,亦為合情合理之說。
道士史崇玄本是懷河內縣縫靴人也,後度為道士,做了太清觀主。唐中宗神龍二年(706),敕封為三洞大法師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河內郡開國公上柱國,甚得尊寵。金仙、玉真二公主皈依道門,即由史崇玄行度。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奉令領京師諸觀道士及昭文館、崇文館學士,據京中所藏道經二千餘卷以為音訓,撰成道教辭書《一切道經音義》。史崇玄在領銜編撰《一切道經音義》的同時,尚編成《妙門由起》一卷,凡六篇,即“明道化”、“明天尊”、“明法界”,“明居處”、“明開度”、“明經法”,類集諸道經之說,以述道教、道經之源流。史崇玄謂無為無形而有情有信之道,乃一切之祖,萬物之父母,自然感生元始天尊,示變應跡,垂靈托胎,遂有真身、應身、法身、化身、報身之分,現為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天寶君、樂靜信等。又命尹喜入天竺化胡,與鬼谷子至崑崙山行教,因之道流天下,廣度萬類。其分奉教道士為天真、神仙、幽逸、山居、出家、在家、祭酒凡七等,而道經或凝空結氣自然成章,或浮黎協宸聖人演妙,或天書下降玉字方傳,或代出聖師撰述靈旨。 葉法善(616—720)字道元,括州括蒼(今浙江麗水松陽)人。唐代道士、官吏。有攝養、占卜之術,歷高宗、則天、中宗朝五十年,時被召入宮,盡禮問道。睿宗時官鴻臚卿,封越國公。葉法善出生於四代修道人家,祖輩皆以陰功密傳,救物濟人,甚為世人稱道。後世所傳《集異記》及《仙傳拾遺》中記載其事頗祥,極盡神異之說。唐顯慶年間,信奉道教的唐高宗聞聽法善的名聲之後,詔他入京,留在宮中奉為法師。當時,高宗曾下令廣召天下方術之士,準備合煉“神丹”,以求長生不老。法善深知金丹含有毒素,對身體無益,於是竭力勸諫。高宗接受了他的意見,並命他裁辦此事,法善遣退了90餘人,合煉長生不老神丹之事就此停止。葉法善自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歷時50年,始終未曾失掉皇帝的尊寵。
史崇玄與葉法善皆為當時大唐皇家尊崇的道士,由於他們是當時道教名望極重的高人,是故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拜在兩人門下,自有一番無盡道緣。
至睿宗登基以後,西城縣主改封為金仙公主,其道觀稱金仙女冠觀。金仙公主曾在華山修道多年,所以也被稱作華山女仙。後來又去了華山白雲峰構舍隱居,修道養真。道成後騎鶴升天。後人在白雲峰建白雲宮,在玉泉院東修仙姑觀,又名仙宮觀,以作紀念,現華山大上方白雲峰尚有宮祠、竹園、藥畦、看岳棚遺址和“唐金仙公主修行處”的石刻。據《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記載,金仙公主云:“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以壬申之年建午之月十日辛巳薨於洛陽之開元觀,春秋四十有四。”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陪葬橋陵(在今陝西蒲城縣)。
金仙公主自幼即開始學習班昭所著之《女則》、《女范》、《女孝經》等著作,知禮儀,有慈心。成年後,儀容可人。雖以公主之貴,而崇道修行,她與妹妹玉真公主從小目睹了皇宮之內的血腥與冷酷,所以早早就有了修行的打算,為替“母親祈福”的原因,她們請求父皇答應了自己的修行願望,睿宗遂為她們建築了金仙觀和玉真觀。
睿宗為金仙公主之所造之金仙觀位於唐長安城輔興坊東南隅,即西安市的西站路至大慶路之間,其建築宏偉而所費不菲,為當時人所議論。雖有大臣向宣宗進諫,上亦默許之。金仙觀內有樓台閣榭,嫣然為女子宮殿一般。後又於子午峪修建金仙觀下院,也稱金仙觀,是時百姓皆以長安金仙觀和子午金仙觀稱之。從金仙公主之金仙觀到長安子午谷之玄都壇,在唐朝時正處於一條直線上,因金仙觀一則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再者因其為帝王為公主所造女道觀,規模宏富,是以影響極大。因此被稱為玄都壇周邊最為有名之道觀,所建於子午谷內玄都壇下的金仙觀其名來源於此,亦為合情合理之說。
玄都壇初建於漢代,至唐時已成為重要的道教場所之一。金可記在子午谷羽化升仙以後,子午谷更成為道教仙境。後人根據金可記本事撰寫《續仙傳?金可記傳》於子午谷中修建了新的道觀,命名曰金仙觀。從此金仙觀不但成為陝西道教重要道觀,也被視為韓國道教祖庭和韓國金仙學會的重要成績之一。
海東仙脈
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世界金仙學會的會長,韓國著名的道學家,同時也是世界金仙學會的會長、創建人崔炳柱先生總會如期而至,來到祖庭朝拜靜修一段時間,世界金仙學會由他創辦並且已經在全世界十多個國家設立分會,仙道的種子在金可記之後遠隔千年再次被傳播到全世界。每次來到金仙觀崔會長總會深深用不光觸摸著當年祖先曾經修煉的這個地方。在當代世界金仙學會的會員越來越多的開始認識終南山古老的玄都壇和中國道教,而這座金仙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修建起來的,在道觀最初的修建中崔會長甚至將自己在青島的一棟別墅賣掉來修建道觀,韓國道教協會和韓國的道士、善信都把金仙觀當做是他們的祖庭,能來到祖庭都是非常的激動。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本國的歷史文化與發展起源,而每一種文化也自然有獨特的肇始與傳說。韓國作為朝鮮半島上南部的一個獨立的國家,在韓國的歷史上也有開國的記錄與始祖的創世紀傳奇。
自從遠古時期地球上的人類知道了人有生老病死以後,作為高等級動物的人類也就開始了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對生命長存的渴望和對宇宙時間的探索與求知。縱觀人類歷史,宗教的出現幾乎就是從人類認識自我以後就開始存在的,遠古人類的圖騰崇拜就是宗教的最初體現。到了後來,人們從對人體生命長存的渴望發展為嚮往神仙不死的理想而創造出佛道神仙的理念,追求長壽與永存就成為一種理想而為世人所歆羨與追求的方向。
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一樣,韓國從遠古時期開始也產生了仙人長壽的思想觀念。在韓國的歷史上,從遠古時期的桓因、桓雄、檀君時期,天帝與長壽仙人的故事就被代代流傳下來。在這樣的理念傳承與發展下,韓國古人也逐漸有了對於修行、養生等思想理念的開拓與增進。雖然在一個很漫長的時期之內,韓國古人的嚮往仙界、追求長生夢想在不斷的完善與前行著,可是在那樣久遠的時期里,對於仙人的嚮往也僅僅存在於他們看到那些恆久不變的事物或者長壽如龜鶴的歆慕之中,仙道的法門與宗教的模式並沒有成為古代韓國人所能達到的一個境界。
如果有心人想要追尋韓國歷史上所能找到最早關於道的概念,朔本求源來看,還是會找到與中國先秦時期的道家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從中國先秦時期的道家思想成熟並開始傳播以後,隨著秦漢時期帝王對於長生不老之術的孜孜以求以及術士、煉丹師的不斷擴充,到海外尋覓仙方、訪求神仙的思想也逐漸蔓延開來。這種對於神仙境界的追求與嚮往也就同時傳播到海外各島。與華夏大地一海之隔的日本與朝鮮自然不能例外地對這種思想有了傳承並加以演化開去。
而真正屬於朝鮮半島的“花郎道”雖然有著他獨特的道家思想與理念,卻也有著明顯接受了中國道家思想的痕跡與影響。花郎道中的“玄妙”一詞,明顯受著我國傳統道家思想的影響,老子所著《道德經》里第一章有一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為花郎道所汲取的道家營養成分之一。據朝鮮半島高麗王朝時期的歷史學家金富軾 (1075—1151年)所著的《三國史記》記載:百濟太子大破入侵的高句麗軍,乘勝追擊至水谷城西北,將軍莫古解諫告太子說“嘗聞道家之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所多矣,何必求多。於是太子聞言而停止追擊,這說明老莊道家思想的影響,早在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就已經深入到百濟國內的有知階層並被廣泛接受和運用。金富軾的《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歷史書籍,從他的記載,可以為後人留下中韓道教文化交流的歷史軌跡與遺痕,有助於世人了解韓國道教的起源與蹤跡。
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一樣,韓國從遠古時期開始也產生了仙人長壽的思想觀念。在韓國的歷史上,從遠古時期的桓因、桓雄、檀君時期,天帝與長壽仙人的故事就被代代流傳下來。在這樣的理念傳承與發展下,韓國古人也逐漸有了對於修行、養生等思想理念的開拓與增進。雖然在一個很漫長的時期之內,韓國古人的嚮往仙界、追求長生夢想在不斷的完善與前行著,可是在那樣久遠的時期里,對於仙人的嚮往也僅僅存在於他們看到那些恆久不變的事物或者長壽如龜鶴的歆慕之中,仙道的法門與宗教的模式並沒有成為古代韓國人所能達到的一個境界。
如果有心人想要追尋韓國歷史上所能找到最早關於道的概念,朔本求源來看,還是會找到與中國先秦時期的道家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從中國先秦時期的道家思想成熟並開始傳播以後,隨著秦漢時期帝王對於長生不老之術的孜孜以求以及術士、煉丹師的不斷擴充,到海外尋覓仙方、訪求神仙的思想也逐漸蔓延開來。這種對於神仙境界的追求與嚮往也就同時傳播到海外各島。與華夏大地一海之隔的日本與朝鮮自然不能例外地對這種思想有了傳承並加以演化開去。
而真正屬於朝鮮半島的“花郎道”雖然有著他獨特的道家思想與理念,卻也有著明顯接受了中國道家思想的痕跡與影響。花郎道中的“玄妙”一詞,明顯受著我國傳統道家思想的影響,老子所著《道德經》里第一章有一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為花郎道所汲取的道家營養成分之一。據朝鮮半島高麗王朝時期的歷史學家金富軾 (1075—1151年)所著的《三國史記》記載:百濟太子大破入侵的高句麗軍,乘勝追擊至水谷城西北,將軍莫古解諫告太子說“嘗聞道家之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所多矣,何必求多。於是太子聞言而停止追擊,這說明老莊道家思想的影響,早在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就已經深入到百濟國內的有知階層並被廣泛接受和運用。金富軾的《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歷史書籍,從他的記載,可以為後人留下中韓道教文化交流的歷史軌跡與遺痕,有助於世人了解韓國道教的起源與蹤跡。
在新羅時期,曾經留學大唐取得進士名銜並在大唐為官的著名文學家、中國道家修行與傳承的代表人物崔致遠在其所撰寫的《鸞郎碑序》中說:國有玄妙之道曰風流,設教之源備詳仙史。實乃包含三教,接化群生。且如入則孝於家,出則忠於國,魯司寇之旨也。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柱史之宗也。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竺乾太子之化也。從這段記載來看,在新羅時尚所記載與仙史有關的花郎道起源,是具有中國道家無為特點的鮮明標誌,而花郎國仙所推崇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逍遙于山水之間的修行、鍛鍊方式,無不說明盛行於朝鮮半島上的花郎道是具有中國道家傳統思想理念和道家精神特質的宗教團體。
當然,關於花郎道的記載是韓國歷史上真是存在的一種現象。可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在古代朝鮮中就曾有過的關於韓國始祖神話的典故存在。據說檀君是古朝鮮始祖的神話,檀君神話就是建立在神仙信仰基礎上並加以想像力來傳揚和發揮的。古朝鮮高麗王朝的僧人一然著有《三國遺事》一書,一在書中的卷第二里寫道“郡中有三山:日山、吳山、浮山,國家全盛之時,各有神人居其上,飛相往來,朝夕不絕。”此處所寫的神人能夠自由的“飛相往來”的明確記述,是來自與《列子?湯問》一書中對與五位神山仙人的描寫。書中說的是在百濟的三座仙山里,各自都居住著不同的神人,這些飛相往來的神人就是韓國歷史傳說中的神仙。早在中國的秦漢時期,中華民族就有了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的傳說,這或許正是古朝鮮神仙思想的原型與模擬對象。到了公元十六至十七世紀時,朝鮮文士趙汝籍在其所撰的《青鶴集》里稱檀君神話中的桓因為真人,桓真人從此被視為東方仙派的鼻祖。
自從仙道思想在朝鮮半島生根發芽之後,隨著中國社會的強盛以及文化、思想、科技等各方面對於朝鮮半島的影響和滲透,道教與儒教、釋教也逐漸在朝鮮半島紮下了永遠的根。而對於韓國道教來說,在新羅時期留學大唐的賓貢進士金可記就是韓國道教的奠基人和祖師爺。金可記留學大唐之後,雖然取得了進士的榮譽,卻不為名利所誘,一心隱居於長安子午谷內修行學道,最後在大唐得道成仙,不僅在中國的道教成為有名的神仙,在韓國更成為影響深遠而巨大的一派宗師與道教始祖。
成立於韓國的世界金仙學會就是傳承與研究韓國道教文化的專業機構,該會會長崔炳柱非常熱衷於韓國仙道文化的研究與發揚。為了尋找韓國仙道之根,他在2000年11月探訪中國仙道發源地終南山時,從當地村民口中知道了子午峪里有石刻碑文的故事。後來在中國有關學者的協助下找到了這塊石碑,經過對拓片的研讀,他們發現這塊石碑上記載內容竟是有關新羅時期金可記仙人的傳記。而且從石碑文字中也了解到金可記仙人曾經從全真道真人鍾離權那裡學會仙道,並將道法傳授於崔致遠的事實,而且金可記仙人所修煉的“靈寶畢法”與他本身修煉的功法相同。崔炳柱和他的學會同仁為此發現而驚喜異常,他們覺得應該把金可記仙人的事跡向世界宣揚。為此於2002年在中國陝西省樓觀台舉辦了“韓中日道教學術會”,並特意樹立了金可記仙人的紀念碑。2004年4月2日,世界金仙學會與陝西省道教協會共同陝西樓觀台建立了紀念金可記仙人的金仙觀奠基儀式。也正是因為在韓國金仙學會的參與和重視下,古已有之的玄都壇重新賦予了金仙觀以新的使命和生命力,也使金仙觀不僅僅成為全真道在中國的新道場,更成為韓國道教的祖庭,為後人而追慕與嚮往。
自從仙道思想在朝鮮半島生根發芽之後,隨著中國社會的強盛以及文化、思想、科技等各方面對於朝鮮半島的影響和滲透,道教與儒教、釋教也逐漸在朝鮮半島紮下了永遠的根。而對於韓國道教來說,在新羅時期留學大唐的賓貢進士金可記就是韓國道教的奠基人和祖師爺。金可記留學大唐之後,雖然取得了進士的榮譽,卻不為名利所誘,一心隱居於長安子午谷內修行學道,最後在大唐得道成仙,不僅在中國的道教成為有名的神仙,在韓國更成為影響深遠而巨大的一派宗師與道教始祖。
成立於韓國的世界金仙學會就是傳承與研究韓國道教文化的專業機構,該會會長崔炳柱非常熱衷於韓國仙道文化的研究與發揚。為了尋找韓國仙道之根,他在2000年11月探訪中國仙道發源地終南山時,從當地村民口中知道了子午峪里有石刻碑文的故事。後來在中國有關學者的協助下找到了這塊石碑,經過對拓片的研讀,他們發現這塊石碑上記載內容竟是有關新羅時期金可記仙人的傳記。而且從石碑文字中也了解到金可記仙人曾經從全真道真人鍾離權那裡學會仙道,並將道法傳授於崔致遠的事實,而且金可記仙人所修煉的“靈寶畢法”與他本身修煉的功法相同。崔炳柱和他的學會同仁為此發現而驚喜異常,他們覺得應該把金可記仙人的事跡向世界宣揚。為此於2002年在中國陝西省樓觀台舉辦了“韓中日道教學術會”,並特意樹立了金可記仙人的紀念碑。2004年4月2日,世界金仙學會與陝西省道教協會共同陝西樓觀台建立了紀念金可記仙人的金仙觀奠基儀式。也正是因為在韓國金仙學會的參與和重視下,古已有之的玄都壇重新賦予了金仙觀以新的使命和生命力,也使金仙觀不僅僅成為全真道在中國的新道場,更成為韓國道教的祖庭,為後人而追慕與嚮往。
文物遺存
金仙觀擁有眾多珍貴文物,如四周摩崖石刻、老君洞遺址,宋代青磚,東漢、南北朝、宋、清錢幣若干,瓷碗、陶杯、琉璃珠等等,琳琅滿目。這些文物,是民國初期玄都台倒塌時,移置於此。亭內聳立巨大金可記傳碑(唐末刻石)。這裡眾多的文物,都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對研究西北道教史,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文物價值
玄都壇是保存下來的唯一的一座固定國家、宗教祭祀場所。祭壇,是中國傳統宗教和民俗祭祀的特定場所,有固定建築和臨時建築兩種,而歷史記載和有實物遺存的固定建築極為罕見,通常都是臨時搭建。作為國家禮制建築的樣式,一般為固定建築,通常設立在都城郊區。如隋唐天壇就在長安城南,遺址現存。北京天壇和地壇,由明清延續至今。
道教玄都壇有三,一為江西龍虎山天師府玄都壇,魏晉時期,張天師第四代孫張盛自漢中遷龍虎山,在天師草堂處建傳籙壇,為壇三層,其後歷代興廢。明清時為上清宮重要建築,在壇上修建有殿宇,名為玄壇祠和玄壇殿,民國年間上清宮全部被焚毀,至今僅存遺址。
二為北魏平城玄都壇,由北魏太武帝於首都平城為天師寇謙之修建的。重壇五層,尊其新經之制。武定六年,此壇撤銷。自始光元年開始設定,到武定六年撤銷,平城玄都壇共存在了124年,其間曾遷移3次,首次存在的時間只有67年。如今,僅剩下終南山玄都壇一處尚完好保存,具有重要的觀賞和科研價值及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旅遊信息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每日早晚功課是金仙觀住觀道士早晚例行的科儀。目的在於修真養性,祈禱吉祥。遊客可定時參觀,領悟終南道教莊重的氛圍和博大精深的內涵。 時間:每日上午6:00,下午17:00(根據季節變化時間有所調整)。
建議遊玩:1-2兩天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08:30~17:00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子午鎮子午峪
自駕路線:
一、距西安40公里,走長安子午大道,在南口右拐。離子午收費站50米處南側有一路口,路邊有“子午莊園”和“北豆角村農家樂”廣告字樣,從此進去4.5公里就到目的地。金仙觀設有停車場,但15座以上的車輛進不去,從見山泉處至金仙觀一路停車收費均為5元。
二、可在子午大道北口集合,沿上述路線行走。除常用裝備外還應準備一些創可帖類的藥品。若安排攀登小五台和玄都壇,則需要一天時間,需要準備午餐。
公交路線:
一、從長樂公園門口乘320路公車,或者環山旅遊1號,游9,在子午站下車,子午峪口有蹦蹦車或小麵包車進山,也可徒步進去。
註:沿途可參觀南豆角村北門、南門遺蹟,瞻仰村南“社公爺”石像,村碑及兩棵千年古柏樹。瀏覽左宗棠捐資興建的石橋,鎮水“龍王廟”,慈善橋等歷史遺蹟。可攀登小五台,高處遠望之後擇山前山道而回,不走回頭路。金秋時節還可盡享“果峪”豐盛的果實。拜謁道教名觀金仙觀,登臨玄都壇,在此品茗、對弈不失修身養性之最佳境地。臨風於金仙台遙望長安,乃一絕景。沿途溝里的果樹均有主家,隨意採摘恐被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