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物故事》是2019年6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新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運河文物故事
- 作者:周新華
-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6月
- 頁數:259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6506392
《運河文物故事》是2019年6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新華。
《運河文物故事》是2019年6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新華。內容簡介 杭城的文化,不止在水中。“杭州四寶”之一的天竺筷也承載了杭城的文化。天竺筷帶有一點佛教的色彩。由於天竺長在佛門聖地,所以以天竺為原料的天竺筷...
扶胥古運河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開鑿於北宋,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就了“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的商貿繁華景象,肩負起了溝通中外的重要歷史使命。1994年6月扶胥古運河遺址被列為黃埔區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名字含義 《辭海》註:“扶蘇,同扶疏、扶胥。大木枝條四布,即謂大木”。《毛傳》解釋為:“扶蘇...
同時,復建鑒真東渡碼頭,對周邊景點統一進行規劃布局,形成集文物、宗教、園林、遊船為一體的新景區,使之成為南郊運河畔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個建議應值得考慮。揚州古運河遊覽線還應該擴大到茱萸灣、紅星島、鳳凰島、邵伯湖一帶。古運河穿過揚州城區與京杭大運河交界處一帶遼闊的水域,是揚州旅遊資源的又一寶地。由於...
高郵明清運河故道是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的京杭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高郵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歷史上的古邗溝高郵段即高郵裏運河的前身。是反映大運河河湖關係的“活化石”。置在現運河的西側,位於高郵老船閘至界首四里舖之間,1956年大運河拓寬時,在裏運河東堤外另開新河,形成“二河三...
7世界遺產 8文物保護 9考古成果 10相關訊息 修建背景 播報 編輯 狹義上講,運河是人工開鑿的通航河道。廣義上講,運河是用以溝通地區或水域間水運的人工水道,通常與自然水道或其他運河相連。除航運外,運河還可用於灌溉、分洪、排澇、供水等。 [92] 在古代,河運有天然河運和人工運河兩種。天然河運給人類帶來了交通運...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後代通過浙東運河延伸至會稽(今紹興)、寧波,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了連線江淮的邗溝。此後歷代都有運河工程,其中隋朝的工程最為浩大。大業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煬帝動用百萬百姓,...
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1988年,靈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8月13日,靈渠等4個項目入選2018年(第五批...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簡稱“運博”,全稱“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開發東路(三灣濕地公園西北側約150米),占地200畝,總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隸屬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是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的地方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誌性...
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為陳列主題,分《序廳》《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沿運河城市》和《運河文化》四個展廳,其間穿插“漕運故事半景廳”“運河模擬游艙”兩個多媒體展廳,將文物史料與高科技巧妙結合,生動地再現古運河曾經的繁榮景象,使觀眾能身臨其境地體驗大...
運河三老 ,是指運河申遺發起人鄭孝燮、羅哲文、朱炳仁。2005年,他們聯名給運河沿岸18座城市的市長寄去公開信,揭開了京杭大運河申遺的序幕。人物簡述 鄭孝燮(1916.2.2~2017.1.24),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原理事長、中國著名城市規劃專家、古建築保護專家。羅哲文(1924~2012.5.14),中國古建築學家,國家文物局古...
濟寧古運河,俗稱濟州河、運糧河,是魯運河的一部分。京杭大運河流經濟寧約230公里,串聯了濟寧城區、南陽古鎮、微山島、獨山島、南旺分水龍王廟、中都佛苑等重要的旅遊吸引物,是一條文化內涵豐富、旅遊資源密集的文化遺產廊道。濟寧是調控中國南北大動脈的樞紐,建有運河上最為先進和知名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工程...
運河古城運河文化 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申遺的京杭大運河的現狀是,棗莊以北的運河完全斷航,大部分遺存已經基本消失,甚至河道也找不到了;棗莊以南的沿運城市都進行了現代化城市改造,已經無法恢復千年運河的曾經風貌。於是,棗莊市台兒莊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能夠完整恢復運河古城原貌的城市。 棗莊市也被國家文物局列為...
2008年11月,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延伸段和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聯通的通道,浙東運河被列入中國大運河申遺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5月,浙東運河被納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大運河項目的一部分。河道走向 浙東運河是錢塘江與姚江之間幾段內河的總稱,橫貫蕭紹寧平原,溝通錢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歷史...
展覽以翔實的史料、豐富的文物和照片,生動形象地概括介紹了三條石鐵工業作坊興起及其特點;記敘了三條石地區鑄鐵機器業興衰的歷史過程;較典型地反映了中國民族工業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艱難緩慢發展的歷程。1959年9月27日正式開館。周恩來親筆為館提名。為了讓歷史更好地為現實服務,激發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主義...
運河鈔關為古代八大鈔關之一,是中國古代運河稅收機構的典型遺存,是運河文化的重要載體,為研究中國明清兩代經濟生活、運河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及中國稅務發展提供了實證資料。2001年6月25日,臨清運河鈔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基本介紹 臨清運河鈔關始設於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
,用地面積約47.7畝,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是一所地方專業性運河主題博物館。2018年,國家“十三五”重點文化工程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項目正式啟動。2022年5月18日,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 。截至2022年5月,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收藏大運河相關文物近400件(套)。歷史沿革 2018年,國家“十三五”...
運河與通州 街巷村鎮 運河沿岸城市村鎮 濟縣村 趙登禹大街 外河沿 里二泗 小街 大河沿 台湖 南北果子市 西集 漕運碼頭及倉場周邊村鎮 張家灣 曹莊 復興莊 後南倉 漕運衙署周邊街道 司空分署街 四員廳胡同 貢院胡同 官園 商業字號 民俗方言 文物景觀 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建設的新格局 參考...
在聊城流傳著一首家喻戶曉的民謠:“東昌府,有三寶,鐵塔、古樓和玉皋。”被人們譽為三寶之一的鐵塔,位於東昌府城東關運河西岸,是我國為數極少的金屬佛塔,也是聊城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更是東昌府和古運河興衰的鐵證。而要想知道這座古城過去有多么繁華,看一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陝會館就知道了。山陝...
運河的修建集中了當時社會的最高科技水平和智慧的結晶。內容簡介 《山東運河》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引言 一、山東運河遺蹟 樞紐工程 閘壩 碼頭 漕運設施 二、運河重鎮 德州 臨清 聊城 陽穀七級鎮 張秋古鎮 濟寧 微山南陽鎮 台兒莊城 三、文物遺蹟 蘇祿王墓 武城達官營清真寺 臨清鰲頭磯 臨清縣治閣樓 ...
《望亭擷粹:運河古鎮望亭可移動文物精華》是2021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望亭鎮隸屬於蘇州市相城區,坐落在蘇州市西北,太湖之濱,界臨蘇州和無錫兩大高新技術產業區之間。望亭,古名御亭,曾名鶴溪。東漢末年吳先主孫堅在此設定御亭,晉鹹和三年,顧颺監理晉陵軍事,討伐蘇峻部將張健,在此修建壁壘...
古邗溝遺蹟是大運河開鑿的最初一段,又稱邗江。春秋末年由吳王夫差在邗城下開鑿,以溝通江淮。揚州市螺螄灣橋(今螺絲灣橋)至黃金壩東西向一段為古邗溝遺蹟,長約1450米;故老相傳,此橋便是唐代二十四橋之一的阿師橋。文物遺存 碑刻 在揚州城北,有名為“古邗溝”的石碑。 邗溝古井 邗溝古井是清代水井,現...
2009年12月,浙江省文物局向國家文物局推薦將潘公橋及潘孝墓列入京杭大運河的拓 展項目。建築格局 潘公橋長57.5米,寬6.6米,高9.5米,主孔淨跨15.5米,拱矢高8米南北孔淨跨 9.3 米,拱矢高5米,氣勢宏壯。整橋採用略點紫紅的花崗岩石材建造,拱券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法,金剛牆錯縫平砌:南邊踏步50級...
整座橋造型勻稱,穩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的景點。1986年,清名橋被列為無錫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清名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43.2米,寬5.5米,高8.5米,橋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崗岩堆砌而成。因兩岸地勢高低關係,東西石級不等,東有石級46級,西有43級。拱圈為江南常見的分節平列式,共11節,圈洞...
廣濟橋(又名碧天橋,通濟橋),是古運河上唯 一大跨度的七孔石拱橋,橋長78.7米,面寬6.12米,頂寬5.2米,端設石階八十,石欄素麵,橋欄飾有捲雲抱鼓石,又有望柱六十四,上刻覆蓮,中孔跨徑15.69米,頂拱鐫有“弘治二年”字樣。走到橋頂,可以看到古鎮的全貌。1989年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濟...
平津堰是江蘇省高郵市國家A級旅遊景區,高郵平津堰遺址現為世界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津堰遺址2014年被列為世界遺產,是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的京杭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該石堰也是淮揚運河段所發現的惟一一個古堰。平津堰遺址即大運河高郵鎮國寺塔對岸故道西堤,原是唐元和年間宰相、淮南節度使李吉甫為調節運河...
2009年,中國郵政發行特種郵票《京杭大運河》,其中包括拱宸橋圖案。文物保護 1986年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將拱宸橋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3月,拱宸橋被列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拱宸橋作為大運河的組成部分,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運河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2007年,當地政府在修復劉王廟古戲台時,發現了一面牆壁上有100多年前的珍貴戲曲墨記,上面記載著清代同治至光緒年間到劉王廟戲台演出的戲班名和所演劇目名,在運河文物考古和戲曲藝術研究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據墨記上尚可看清的文字統計,從同治七年(1868)到光緒十六年(1890),20多年間到此演出的戲班共有...
文物保護 2001年6月,寶帶橋作為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4年6月,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同意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寶帶橋是其中的重要遺產點之一。歷史傳說 關於寶帶橋的傳說:老早老早辰光,天庭里住著一位仙女。雖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時卻很寂寞。平...
歷史故事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倭寇進犯無錫縣。時任無錫縣令王其勤捨命護城。為了抗擊來犯無錫的倭寇,他帶領窯兵英勇反抗,在窯中燒磚修補無錫城牆,彰顯了無錫人民面對外敵來犯的開展不屈不撓鬥爭的民族精神。文物價值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古運河與伯瀆港交會處一帶是無錫磚瓦生產貿易的集散地。
文物簡介 郭璞井,在廣濟橋南之西石塘,距橋堍10米,內由條石鋪疊而成,井口覆有圓石。坊間傳雲郭璞某年路過塘棲,恰逢大旱,為拯飢救溺,他利用所學陰陽風水之理,探勘方位,遂選址於運河南岸東廡三郎祠廟前之空地,打通水井,連線地下水脈,水位竟高於塘河水位約6尺,井水甘醇,百姓感恩不已,故以郭璞井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