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橋及潘孝墓

潘公橋及潘孝墓

潘公橋及潘孝墓,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龍泉街道苕、較兩溪匯合處。潘公橋始建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潘孝系潘季馴祖父,因潘季馴治理黃河和運河有功而同受皇帝恩賜,潘孝墓規格等級較高。

潘公橋為三孔石拱橋,南北向跨龍溪港。橋長55.9米、寬5.2米、拱跨15.5米、高9.5米。南坡設踏步五十級,北坡踏步四十七級。潘孝墓,當地俗稱為箬帽墳,該墓墓道西北至東南向,碎石鋪築,全長約200米,尚存石室三穴合葬三合土墓壙,墓冢直徑6.4米,高4米;墓冢外圍有垣墉,開口處寬11.6米,高1.4米。潘公橋造型古樸,形制精美,為湖州清代晚期石拱橋的典型代表之一。歷史上向來為湖州城北重要交通要道,對湖州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潘孝墓規格等級較高,為湖州地區代表性明代墓葬。

2013年3月5日,潘公橋及潘孝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公橋及潘孝墓
  • 地理位置: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龍泉街道苕、較兩溪匯合處
  • 所處時代:明至清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016-3-314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長度:57.5 m
  • 寬度:6.6 m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相關人物,傳說軼事,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指引,

歷史沿革

明萬曆十三年(1585)三月至明萬曆十八年(1590)十月,潘季馴創建潘公橋。
清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重建潘公橋,改五孔平橋為三孔拱橋。
2009年12月,浙江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推薦將潘公橋及潘孝墓列入京杭大運河的拓展項目。

建築格局

潘公橋長57.5米,寬6.6米,高9.5米,主孔淨跨15.5米,拱矢高8米南北孔淨跨 9.3 米,拱矢高5米,氣勢宏壯。整橋採用略點紫紅的花崗岩石材建造,拱券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法,金剛牆錯縫平砌:南邊踏步50級,北邊踏步47級。橋額楷書“重建潘公橋”,其上有“放生官河”銘文。橋面兩側設吳王靠橋欄,內側刻捐助者名錄及紀年。潘公橋共有4副對聯。橋東面主聯為“勝舉重興,兩岸行人欣利涉;宏規大起,同時寶塔告成功”,此聯表達了當時道場塔維修告成,潘公橋興修竣工,人們無比喜悅之情。橋東面副聯為“鰲柱高撐,惠周梓里;龍溪疊鎖,瑞聚蘇城”。橋西面主聯為“苕水西來,龍脈遠從天目注:毗峰東峙,螺囊低向鏡心涌”,描述了四周形勝和河道源流。橋西面副聯為“跨岸虹垂,雙橋接影;臥波龍偃,二水安流”。
潘孝墓墓冢凸起於坡頂似覆蓋的斗笠,當地俗稱其為箬帽墳。尚存石室三穴合葬三合土墓壙,墓冢直徑6.4米,高4米;墓冢外圍有垣墉,開口處寬11.6米,高1.4米。該墓墓道西北至東南向,碎石鋪築,全長約200米。墓表立柱為武康石質,方形抹角,立柱上部飾浮雕仙鶴祥雲紋,柱頭雕有蹲式瑞獸。

文物遺存

潘孝墓的墓道中存有石翁仲立像一尊,墓表立柱二處,殘石馬一件。石翁仲立像為太湖石質,文官形象。
潘公橋及潘孝墓
石翁仲立像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潘季馴,明末著名的治河專家,也是明代治河對後世影響的人物之一。從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到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潘季馴四次主持治河工作,成績顯著,特別是束水攻沙論的提出,對明代以後的治河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傳說軼事

建橋原因
清初的趙吉士在《寄園寄所寄》里記載了一個傳說故事:“尚書幼時,晚步龍溪渡口,聞水底二人語,明午替死者至矣。知其鬼也。翠午命人守之,果一人墜水,救之。尚書誓得大志,必造一橋,後果以十萬金,起橋渡口,名潘公橋。”故事裡的潘季馴救人做好事,造橋也是為此。潘季馴的同僚東閣大學士”于慎行專門寫過《潘公橋潘公橋碑亭香公橋吳王靠橋欄上的捐助題刻記》,詳細地記載了建造潘公橋的來龍去脅,世明確交代了潘季馴造橋的動因:他的父親傲庵公見湖州臨湖門外,苕雪二水在此夾會,“而兩岸之間雨水時至,不辨牛馬,一葦之航,歲有覆溺,庵公戚焉,嘗欲橋於二水之會,以安里人,而資志以沒”。潘季馴一直記掛著父親的遺願,“少保公每念之,轍歌涕數行下也”。

文物價值

潘公橋造型古樸,形制精美,為湖州清代晚期石拱橋的典型代表之一。歷史上向來為湖州城北重要交通要道,對湖州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潘孝墓規格等級較高,為湖州地區代表性明代墓葬。

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潘公橋及潘孝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潘公橋及潘孝墓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龍泉街道苕、較兩溪匯合處。
潘公大橋

交通指引

吳興區人民政府距離潘公橋約8.0千米,駕車約16分鐘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