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位於湖南西南部侗族自治縣)

通道(位於湖南西南部侗族自治縣)

通道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西南部,懷化市南端,東鄰邵陽的綏寧城步,西邊貴州黎平縣,北靠靖州,南接廣西龍勝三江,處湘、黔、桂三省六縣交界之地,是湖南省南下兩廣的咽喉要道。

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革命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生態示範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最佳休閒旅遊縣、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縣域旅遊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道縣
  • 外文名稱:Tong dao county
  • 別名:南楚極地、百越襟喉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西南地區
  • 政府駐地:雙江鎮
  • 電話區號:0745
  • 郵政區碼:418500
  • 地理位置:湘西南
  • 面積:2239平方公里
  • 人口:23.75萬人
  • 方言:湘方言、侗語、苗語、瑤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萬佛山
  • 車牌代碼:湘N
通道簡介,自然地理,地質變遷,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地貌特徵,歷史沿革,風土人情,通道旅遊,解說詞,經濟概況,文化教育,資產投資,貿易旅遊,行政區劃,

通道簡介

通道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西南部,懷化市南端,東鄰邵陽的綏寧城步,西邊貴州黎平縣,北靠本市靖州,南接廣西龍勝三江,處湘、黔、桂三省六縣交界之地。
人民政府雙江鎮,縣城距懷化230公里,距桂林195公里,全境南北長68公里,東西寬53公里。現轄7鎮14鄉21.69萬人,其中侗族占73%,是湖南最早成立的以侗族為主體,侗、漢、苗、瑤等多民族和睦共處的自治縣。在歷史上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帶,素有"南楚極地"、"百越襟喉"之稱。
通道
從1954年建立,自治縣已走過60多年的歷程,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道縣交通便利,境內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枝柳鐵路縱貫南北6個鄉鎮,設有通道、牙屯堡、江口、塘豹、相坪等幾個火車站,通車裡程44.3公里,其中牙屯堡站是廣局和柳局的交匯處;公路通車裡程已達1000公里,209國道、1805省道從東向西穿縣而過,所有鄉鎮和90個村都通了公路。郵政電信和廣播電視事業發達。開通了萬門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業務,可直通世界各地;已開通了32套加密電視節目。
經濟穩步增長。農業結構調整漸趨完善,正逐步形成竹木、畜牧、土特山貨果菜、中草藥材四大產業發展格局。工業從無到有。自成體系,以木材系列加工、水電、建材系列、食品系列、農機製造為主,鄉鎮企業全面發展。並已形成了沿“路”(枝柳鐵路、209國道和1805省道)經濟帶。
通道是以侗族聚居為主的少數民族地區,有燦爛的侗族文化遺產和古雅淳樸的民情風俗。侗族人民獨具特色的建築織繡服飾等,在祖國文化藝術的寶庫中,璀璨奪目。建築以鼓樓涼亭花橋最為出色,堪稱侗族建築"三寶",有的已被列為國家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織繡侗錦侗帕最負盛名;通道侗鄉一向被譽為"歌舞之鄉",其中以琵琶侗戲、侗歌、哆口也、蘆笙最受人們喜愛。
花橋花橋
境內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奇觀勝景遍布。主要有被地理學家稱讚為"天然萬里長城"的100餘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萬佛山風景區;有保存較為完好的隴底原始次森林和100萬畝松濤森林風光;有巍然屹立,可與桂林獨秀峰媲美的獨岩峰;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陽洞灘瀑布;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如保持侗族民族特色原汁原味的芋頭侗寨古建築群、民族風俗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長廊"、雄偉壯觀的馬田鼓樓、巍峨神奇的白衣觀、匠心獨運的回龍橋、古樸敦實的兵書閣、富麗堂皇的普修橋、氣貫長虹的小水戰鬥紀念碑等民族建築群,均古香古色,引人入勝,現已成為最新的旅遊勝地。其中芋頭侗寨古建築群、馬田鼓樓已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田鼓樓馬田鼓樓

自然地理

通道地處雲貴高原東緣向南嶺山脈過渡地帶,雪峰山西南余脈延伸其境,形成東、南、西三面高聳,中、北部略低的地勢。
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其中山地占78%,丘陵占15%,海拔一般300至700米,最高1620米,最低176米,以紅壤黃壤為主。

地質變遷

通道地質歷史的發端,可追溯到十多億年前的元古代中期,根據地質資料可劃分三個發展階段:<一>、中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中元古代時,境內處於前武陵期,板塊俯衝而成的古地槽邊緣海槽優地槽環境。晚元古代中期末,雪峰運動,使雪峰期冒地槽回返上升,馬底驛和五強溪組褶皺斷裂,區域變質,岩漿侵入,成岩成礦,縣境處於地向斜上,形成五強溪組期沉積,有銅鎳、鑽、鉻、鈾、鈀等礦化。晚元古代震旦紀早期,縣境為陸坡滯流還原環境,沉積炭質粘土、夾砂、粉砂及碳酸鹽透鏡體。早奧紀早中期屬華南海域的陸坡環境。<二>、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早三迭紀。屬海峽、海灣反覆出現的環境,多次經歷海侵海退。早石炭紀早至晚期為海濱環境,後地殼局限回乾十為淺海台地環境、淺海台盆。<三>、中生代晚三迭紀至新生代。在中生代三迭末安源運動後,縣境至懷化及全省造山成陸,結束海侵歷史。早白堊紀以後一些凹陷盆地在炎熱半乾旱亞熱帶古氣候下沉積了陸相紅色建造即有現稱丹霞地形

地層分布

通道坐落於揚子準地台與南嶺地槽的過渡部位,地質構造十分複雜,褶皺重疊,斷裂縱橫,地層出露廣泛。分:板溪群,是最古老地層,分布在西南部,主要出露在播陽、獨坡等鄉鎮;五強溪組,分布在縣境南部,隴城鄉境內出露廣。按岩性組合分四個岩性階段:變質砂岩和礫岩、變質凝灰岩、條帶狀板岩、變質砂岩及板岩;震旦系,分布於境內北中、東部、中北部、有分布面廣,沉積厚度巨大,岩性組合複雜多變。總的趨勢由北往南,厚度由薄變厚;寒武系,反映台區向槽區過渡,出露縣境東部,呈北東向條帶狀展布;泥盆系,在縣境位於寒武系的西南部成條狀展布,在甘溪、隴城、馬龍、下鄉一帶,面積不大;三迭系,侏羅系和白堊系,局部與零星分布,較明顯是縣城東部黃柏、中團至杉木橋龍塘一線,有白堊系紫紅色砂泥質建造,形成別具一格的“丹霞”地貌;第三系,有零星出露,局限於老第三系古新統和新第三系中新統,缺始新、漸新和上新統;第四系,主要分布於渠水及支流河谷,山間小盆地中,以沖積物為主。

地質構造

通道縣境位置為江南地軸南段,加里東台斜與燕山台褶帶的過渡地帶,依據構造主要形成時期可劃分兩個地質構造單元。①褶皺形成的向斜、背斜及一系列複式背向斜構造,境內由東向西有:銅廠界複式向斜,位於隴城、流源至綏寧縣水口一帶,分布長48公里,寬9公里,由於遭受隴城斷層的破壞,形態已不完整;溪口複式向斜,位於廣西水團、縣內芋頭、溪口至綏寧縣蘭家一線,長75公里,寬約10公里,向斜中心為震旦系,地層並夾有寒武系砂頁岩,兩翼為板溪群地層,由於被一系列北東向逆沖斷層切割,顯得支離破碎;鵝公嶺背斜,位於金坑、菁蕪洲、鵝公嶺一帶。作北30度東方向展布,長50公里,寬約5公里,背斜保存完整,軸部基岩未受強烈破壞,斷裂不發育,整個背斜由元古代板溪地層組成,局部有基性岩侵入,形成中山、中低山山地。地陽坪複式向斜,自南向北由三團向斜、排樓向斜、龍林向斜、茶溪向斜、包里向斜及楊家背斜、貫團向斜所組成。總體呈北30度至40度東方向廷伸,斷裂發育,組成低山、中低山山地;黃柏向斜,位於雙江、黃柏、中團至龍壙一帶,呈北30度東方向延伸,由自堊系紫紅色砂岩組成,形成別具一格的“丹霞”地貌。②斷裂帶,遍布全縣,自東向西主要大斷層:隴城深斷裂,北自羅翁經綏寧至隴城伸入廣西,縣境內長18公里;團頭深斷層,屬漵浦—團頭深斷裂一段,北與安化—黎平深大斷裂重合,往南經團頭伸入廣西,呈北東東向;中團斷層,長60公里,走向基本呈西南—東北方向;金坑斷層,長90公里,走向為西南—東北延伸。斷層通過之處,基岩破碎常形成深溝溪谷,呈條狀分布在群山之間,這是縣境區域構造的基本格架,奠定了現代地貌景觀的基礎。

地貌特徵

<一>、群山逶迤,地勢起伏大。縣內的山地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77.67%,海拔一般在400-800米之間。最高峰為東部和城步交界的爛泥界(牛皮界),海拔1620米。最低點為分水嶺以北為渠水河出口處大魚塘,海拔305米;分水嶺以南坪陽鄉新江河口海拔僅168米。主要山脈走向與區域構造方向基本一致,呈東北-南西向伸展,溝谷縱橫,山勢陡峻,山嶽常殘留多級剝夷面,呈現層巒疊嶂的特色。縣境中部和西北地勢較低矮,海拔多在300-500米間為低山丘陵谷地;八斗坡以南地勢爭劇下降,山高谷深;東部地勢強烈崛起,海拔多超過800米,爛泥界至傳素山一線,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2座,構成雄偉的天然屏障;西南部的三省坡、將軍坡、大高山、太平山、北部的青定山,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
<二>、山丘、崗地、平地兼有,丹霞地貌奇特多樣。縣內地貌因經長期多次地質構造運動和外力因素作用的影響,形成地貌複雜多樣,山地占77.67%,丘陵占15.39%,崗地占1.91%,平地占3.08%,還有形態特殊的地貌類型--“丹霞”岩溶地貌。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縣城雙江鎮至臨口太平岩一帶,共168平方公里,自然雕塑形態類別繁多,主要有:楔狀地貌、塊狀地貌、牆狀地貌、線狀地貌、柱狀地貌等,各類組合分布有序,按一定空間地域呈現相對集中,密中有蔬,子蔬密結合,巧奇天工,有很高的觀賞美學價值及旅遊開發和科研價值。
<三>、地表切割強烈,起伏頻率較大。縣境內溝谷交錯,水網密布,河流下切強烈,地表切割密度大。由於新構造運動的不均衡性和地殼運動的多迴旋影響。加之各水流域的岩性不一,至使各河谷地貌不同。總的地勢趨勢中,嶺-谷地形與盆-山地形交錯分布或相互依存,不僅反映了水平方向的起伏,還具有垂直方向的梯度層次。以分水嶺到河谷,或自盆周至盆地中部,由高而低,切割深度分別是:中山600-1100米,中低山400-600米,低山200-400米。多級侵融剝夷和河流切割的崗地、階地,在縣境內普遍存在。由於地處降水充沛山區,植被保護較好,水能豐富,水質屬中性淡水,含沙量較少。
黃竹山
黃竹山黃竹山
黃竹山位於木腳鄉和城步縣交界處,海拔1740米(主峰在城步)。
爛泥界
爛泥界因緊傍爛泥沖故名。位於臨口鎮上洞村東與城步苗族自治縣臨界之地段,距鎮政府約11公里。山脈呈西南——東北走向,長約5公里,主峰海拔1620米,為縣內海拔最高點。
爛泥界爛泥界
長大坪
長大坪原名強盜坪,又名湘濤坪。位於下鄉鄉東南端,距鄉政府約11公里。靠廣西龍勝縣平等鄉邊界處,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0公里。主峰海拔1548.8米,為通道縣境內第二高峰。
大光界
大光界位於木腳鄉和綏寧縣交界處,海拔1346米。
三省坡
三省坡位於獨坡鄉南偏東,距鄉政府約10公里。由於它與貴州省黎平縣、廣西省三江侗族自治縣交界而得名。東北——西南走向,屬新華夏系三隆起帶。主要由震旦系含礫板岩和含礫砂岩構成,主峰海拔1337米。系渠水與柳江分水嶺,山頂多箭竹,山腰為天然次生林、多闊葉樹種。有香菇、木耳和多種名貴藥材,還曾有麝、熊、錦雞等珍貴動物。解放前,因軍閥、豪紳割據,該地又地處邊遠的三省交界,且山高林密,被稱為“三省不管”之地,常為貧苦人民躲債、躲壯丁之處。解放後,舊貌換新顏,湘、桂、黔交界的三省各族人民,在三省坡下修建了“團結水庫”,湧現許多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1973年《人民日報》刊登了《三省坡上盛開團結花》的文章。
三省坡三省坡
岩沖頭
岩沖頭位於木腳鄉東北端,距鄉政府約11公里。呈南北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1282米。
吳家山吳家山
吳家山因山鄰上洞村吳家坳而得名,位於臨口鎮東南端,距鎮政府約9公里。山體呈東西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1252米。
三個凼
三個凼山脊有三個天然凼,故名。位於杉木橋鄉南端,距鄉政府直線里程13公里。山脈成東北——西南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1220米。
摩天界
摩天界位於木腳鄉東北偏東,距鄉政府8公里。山體呈南北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1146.1米。
大高山
大高山大高山
大高山既高又大,主峰海拔1077.9米,位於大高坪苗族鄉東南側,東西走向,長約4公里。晴朗無雲登上主峰頂,俯視北望,蜿蜒曲折的渠水,似銀帶狀向北延伸而去,靖州縣東江一帶隱隱約約可見。縣境內東北的萬佛山風景區,千姿百態的峰林盡收眼底。環視四周使人心曠神怡,在該峰頂平地上建有國家大地測量標誌永久水準點。
八斗坡
八斗坡位於隴城鄉南,距鄉政府約4公里許,系8座斗形山坡疊連組成。山呈南北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935.6米,它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山嶺。該山脈南坡集水注入珠江水系支流的潯江內,北坡集水匯合注人長江水系沅水上游的支流渠水中。現建有縣微波電視差轉站於此。
大霧梁
大霧梁侗稱梁蒙,梁即山樑,蒙是侗語的霧,意為雲霧山。大霧梁位於湘、桂、黔三省(區)交界的大高坪苗族鄉地了村和黃柏村之間的蒙沖界,海拔890米。大霧梁雖稱不了名山大山,但因自古以來,每年農曆三月的第一個“戊”日(大戊日),湘桂黔三省(區)邊界數千名各族男女青年,匯集於此舉行歌會,稱“大戊(梁)歌會”,而名噪四方。因此大霧梁也稱大戊梁。
萬佛山位於臨口鎮太平岩村,距縣成雙江20公里,海拔597.9米。整座山是由紫紅色砂礫岩構成的大岩山,呈三棱形,遠觀秀麗典雅,近看氣勢磅礴,從山腳至山頂,陡峻處呈90度的坡度,山腰有一廟宇遺址,相傳是主持主圓72庵長老舊居住所。1996年,縣旅遊局沿北面山脊鑿石,開闢了一條“之”字形水泥階梯小路可直達山頂。山頂植被茂密,地面較平坦。站在峰頂舉目四望,萬座石峰盡收眼底,可領略到丹霞地貌的神奇風光。萬佛山的來歷,流行兩種說法:一說萬佛山四周有林立般的大大小小石山環繞著,有如萬佛朝聖,故名萬佛山;二說在萬佛山的石岩上,由於石峰的母岩系紫紅色的砂礫岩,經天長日久的風化作用,在石壁上形成上萬尊形態奇異、大小不同的佛像,故稱萬佛山。
通道萬佛山通道萬佛山
青雲山(獨岩)坐落在縣城雙江南一公里處,只見數十座石山平地面起,座座石山峻峭挺拔,爭雄鬥奇。最高一座石山叫獨岩峰,峰中圍直徑約100米,峰頂海拔602米,與桂林的獨秀峰相類似。到過雙江的人,無不為獨岩峰的挺拔雄姿而讚嘆。前人贊為“獨岩挺秀”,是通道侗鄉有名的風景勝地之一。獨岩峰腳下,溪水潺潺,花草芬芳。山腳絕壁上有一處岩洞,洞內可容納數百人。從前在岩洞口曾建有一座佛庵,佛庵有很多門,每開一扇就可以看到一尊菩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民眾捐資新修一座佛庵——青雲庵。每逢節假日,常有人去參觀遊覽,是縣城近郊的旅遊區。關於獨岩峰的來歷,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明洪武年間,侗族人民在吳勉領導下,曾進行過反壓迫反剝削的農民起義,占領了黎平、通道、靖州一帶。明室大震驚,派來重兵殘酷鎮壓。吳勉勢單力薄,就把桂林一帶的石山化作一窩豬,趕來堵住明兵。當趕到雙江時,不意被一婦人識破,這群豬便又變成了石山,其中一隻母豬就變成了獨岩峰。吳勉又急又氣,將婦人打了一記耳光,把婦人的髮髻都挽到腦後,因而通道一帶侗族婦女的髮髻都挽到腦後,不像貴州侗族婦女的髮髻挽在一邊。
通道青雲山通道青雲山
七星山
七星山坐落在臨口鎮官團村,與萬佛山相距10公里。此山如北斗星一樣,橫列著7座山峰,主峰海拔567米。唐宋時期就是佛教勝地。相傳古時有7位壽星下凡,在主峰山頂的石板上下棋,一個牧童經過這裡,在旁邊看壽星下棋入了迷,回到家裡卻已經過了7個年頭,後來,人們把這座主峰山叫七星山。為了紀念七星下凡,古人在山上修建庵堂一座,取名七星庵。庵堂建築結構精巧,工藝精湛,聲名遠揚,曾一度香火不斷。據說清道光20年、鹹豐10年、同治10年相繼重修。庵堂四周果木蔥鬱,蒼松翠析成蔭,環境幽靜,風光秀麗。山腰上有一涼亭,山頂上還有七星井、七星壇、石柱等,登上七星庵,要上998級台階,過兩道七星寨門,且道路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入”之勢。
通道七星山通道七星山
狗頭山位於縣城東部臨口、下鄉、菁蕪洲三鄉鎮交界處的臨口鎮山溪村東北角,海拔623.9米,山勢陡峻,酷似一隻奔跑的獵狗。站在山巔俯視四周,只見方圓數十里外,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宛如波濤翻滾的綠色海洋。狗頭山雖然海拔不高,但它周圍山多林密,便於隱蔽,歷來為兵家注目。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曾征戰於此,連毀清軍營卡數處。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從這裡經過。1949年蔣介石敗逃台灣後,把這裡作為空投、空降的重點區域。1952年曾派飛機在這一帶投下大量反動傳單。1953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南省軍區和黔陽軍分區在狗頭山設立全省重點防空哨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道縣公安部隊駐防。1955年公安部隊改編後,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通道支隊接防,1978年撤防。在部隊駐防期間,先後報警250次,其中有3次是敵機來犯,有247次是山火。由於報警準確及時,迅速打擊了來犯之敵和撲滅了山火,保衛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通道狗頭山通道狗頭山

歷史沿革

宋崇寧元年(1102)置羅蒙縣,翌年改稱通道。
來源有兩說:一說宋崇寧年間官史王祖道經略廣西,撫定“侗鄉”九百零七峒。結丁六萬四千,開通道路一千二百里,“自以為漢唐以來所不臣地,皆入版圖”。從此溝通了湘、桂、黔毗鄰地帶,因以改羅蒙為通道,並沿用至今。
二說自(靖)至廣西融,古無通,宋知誠周士隆,遣人由收溪(今樹團)小徑趨廣西,觀山川形勢,自而南三十里至佛子坡,廣西也。後均此入廣西,故稱通道。
據下鄉古文化“大荒遺址”證實,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即有先民棲息繁衍。在漫長的社會演進中,隨著歷代封建王朝對西南邊陲的開發,這裡的戰略地位日漸突出,天下有事,在所必爭。
唐、虞、夏、商、周等朝代屬荊川西南隅要服之地;春秋、戰國、秦時屬黔中部;西漢為潭城縣地三國;東晉、宋、齊、梁、陳十六國屬黔陽縣地;梁至隋為龍標縣地;唐武德元年(618年)為郎溪縣地;貞觀九年(公元635年)置恭水縣,屬郎州,十四年更恭水縣為羅蒙縣,十年六更羅蒙為遵義,屬播州;五代後屬誠州,縣名無考;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置羅蒙縣(縣城設今縣溪鎮),改誠州為靖州,領縣三:首永平,次會同,次通道。通道縣名始於此,沿用至今。
元、明兩朝通道縣均屬靖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曾廢縣列入靖州。明洪武十三年5月(1380年)復置通道縣至今,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通道侗族自治縣於1949年10月20日解放,1950年通道屬會同專區,專員公署駐洪江
1952年9月,撤消會同專區,建立芷江專區,專員公署駐芷江,通道屬芷江專區;同年11月,芷江專區改稱黔陽專區,專員公署移駐安江,通道屬黔陽專區。
1954年5月成立通道侗族自治縣。
1981年6月,黔陽專區改稱懷化地區,行署駐懷化,通道屬懷化地區至今。從宋崇寧二年起到1957年秋,歷代縣府均設縣溪鎮。
1958年冬,縣府遷雙江鎮,1959年靖縣和通道兩縣合併,縣名沿用通道侗族自治縣自治縣,縣府遷返縣溪鎮。
1961年春,靖縣、通道分設,縣府復遷雙江鎮至今。

風土人情

在侗語裡叫合款,既指侗族社會獨特的政治制度、社會組織形式,又指以款約為核心的各種款詞。每個侗款組織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款首”。通常由款首召集本“款”所屬各戶戶主定期或不定期地聚會,議定有關生產、生活及社會風俗、道德等有關事項,經集體議定的規則,稱之為“款約”。 “款約”涉及內容廣泛,如生產活動、風俗習慣、道德準則、信仰禁忌等。對違反款約的成員,裁定方式有兩類,一是神判,二是人判。神判即是在證據不確定時,通過占卜、撈油鍋等巫術來判定當事人,是否有罪錯或如何進行相應的制裁。人判則是由款首依據款約進行裁決,或由款首邀集寨老族長等長者依據款約議定,以決定給違規當事人相應的懲處。

通道旅遊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
傳說古夜郎國天子路過此地,被其濃郁的民族風情所迷戀,故建“皇都”城。皇都侗文化村由頭寨、尾寨、新寨、盤寨四村組成,歷史悠久,民風民欲最為完整亮麗。鼓樓里、涼亭內、風雨橋邊,處處琴聲悠揚,歌聲如潮。
要到侗寨必須先過一座名為普修橋的風雨橋,河對岸的山腳下有一座別致的寨門,六隻鐵炮依次鳴響,數十名侗家漢子吹著歡快的蘆笙曲翩翩起舞,一群穿著節日盛裝的侗家姑娘,端著一碗碗芳香四溢的侗鄉佳釀攔在路中央,這是侗家迎接貴賓的一種最隆重的禮儀。
來到鑲有太陽花圖案的演出場,觀看皇都侗族文化村藝術團的精彩表演,則是另外一番享受,《敬酒歌》、《扯扯摸》、《踩簸箕》、《禾桿歌》、《鬧茶》《搶蛋》、《板凳情歌》、《筒地咯羅鬧歌堂》等一組民族色彩十分濃厚的文化節目匯集了侗族傳統文化的精華,輕歌曼舞,迴腸盪氣,於行雲流水間透出一種陽剛之美。
馬田鼓樓
位於通道侗族自治縣坪陽鄉田心寨境內,始建於清順治年間,為侗族獨特建築。方形二層樓閣,九層八柱,木結構。邊寬8米,高20米。頂蓋為八角形,上托葫蘆寶頂。
封檐板與樓內大梁彩繪民間圖畫,各檐翹角飾禽獸浮雕。底層設火塘,四周置木凳。二樓正面系活動板壁,可兼做戲台。
1至8層都是四角,第9層為八角。四方瓦檐上對稱地塑著飛龍、麒麟、鳳凰、孔雀、鰲魚、雄獅、奔鹿等象徵吉祥幸福的圖形。橫椽上也繪有各種鳥、魚、花、草,線條分明,色彩絢麗。整個樓身結構精巧,造型美觀,典雅端莊,是侗族建築藝術的傑作。
龍底河
龍底河漂流被稱為“南國第一漂”,通道龍底生態漂流景區位於通道木腳鄉境內,由於地理位置獨特,龍底河至今仍保持了古樸、原始、神奇的生態資源特色。
龍底漂流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漂流全程落差 150 余米,漂流河段 10 公里,漂流時間 3-4 小時,共有大小急灘 48 處。急流深潭相互交錯;兩岸古樹參天,映蔽河面;清流碧溪,時而洶湧急下,巨浪撲面,時而平如明鏡。遊人乘坐橡皮艇順流而下,任意嬉戲淺灘,衝刺激流,有驚無險,心曠神怡。
通道侗寨
通道侗族自治縣蜿蜒的坪坦河邊,就是百里侗文化長廊,三五里一個大寨,馬田的鼓樓、陽爛的銀飾、坪坦的蘆笙、黃都的侗歌,特別是坪坦河上的普修橋、普濟橋、回龍橋、回福橋,座座都是文物,整整一百里豐富鮮活的侗文化。
其中的雙江鎮芋頭村,距縣城9公里,其古建築群,保存了侗族古村寨的傳統風貌並表現了建設上精湛的技藝。寨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後遭大火,寨內現有建築大部分為清中期、末期的建築,占有11.6萬平方米,計有鼓樓4個、風雨橋3座、門樓1個、古井2口,薩歲台2個、驛道1.6公里,吊腳木樓78幢。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這是其它侗寨都沒有的殊榮。
芋頭依山傍水,三面環山,一條小溪蜿蜒,看似隨地形自由伸展,並無事先的總體布局與規劃,但細究。
溪邊的平地上,他們先建起鼓樓、戲台、學堂等公共活動場所,意謂坐在龍嘴上,以鼓樓為龍頭,以小溪為中軸線向兩側沖岔布置民居,就是龍身,風雨橋就是龍尾,一個寨子就是一條龍。風雨橋接地,鼓樓通天,天人合一。
芋頭大姓都擁有自己的鼓樓。寨中鼓樓簡樸地立於田中,龍氏鼓樓昂然立於山上最高處。蘆笙鼓樓雕樑畫棟最漂亮,為九層密檐攢尖蘆笙頂木樓,下五層為四角,上四層為八角,翹檐上下都塑有龍鳳花鳥圖案,金光閃亮。
最奇險的要數牙上鼓樓,一半搭在山坡上,一半懸于山坡下,由17根梨木柱子支撐,最長的一根有9.1米高。高也罷了,鼓樓里的四面靠背還若無其事地向外傾斜。這樣的“危樓”歷經210年竟然無恙,你不能不感慨侗族人高超的建築藝術。
鼓樓是議事、集會、娛樂的地方,也是侗族人的聖地。能歌善舞的芋頭人不忘在鼓樓旁邊建個戲台。寨頭寨尾鑿了兩口古井,寨中設了拜祭大祖母的薩歲堂。一應公共設施,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至今都保存完好。
建寨時,芋頭人的先祖還把另外一件重要事情安排好了,選定了山頭做安息之地。據考古學家考證,芋頭有六處古墓葬群。
建好了鼓樓,芋頭人沿著小溪建住房,高坡吊腳,就坎填平,儘量向空中伸展,房子不用一磚一石,都用杉木搭建,頂覆青瓦或杉樹皮。一層放雜物,二層住人,三層做倉庫或客房。在二層,他們又特意辟出三分之一的面積裝上欄桿,空敞通風,相當於城裡的陽台。供婦女飛針走線繡花做女紅,也是青年男女談情對歌的“歌堂”。整棟房子用桐油漆得發亮,古色古香。
房子建著建著,人口越來越多,就建到了山上,叫三進堂,芋頭人又叫牙上寨。早晨第一縷陽光從山那邊升起,正好照在牙上,牙上的房子層層疊疊往上走,外來的人看了就說像布達拉宮一樣。
走在芋頭侗寨,竟然腳腳踩的是青石板,而且是幾百年前的古驛道,這古驛道達1.6公里長,懸崖邊還設了護欄,有野菊花搖曳,濃香撲鼻。聽說太平天國的石達開、1934年在通道轉兵的一部分工農紅軍都經過這古驛道。
侗族人是講款的,鼓樓的前坪就是講款的地方,也就是村規民約宣布實施的地方。款場邊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說是八卦石。芋頭人的款歸根結底就是講究一個善。
他們在門樓上掛草鞋,供給過路人,在古井裡放草結,告訴過路人可以喝,他們門不上鎖,夜不閉戶……生活在一個互相信任的世界裡。
在這個世界裡,他們自己紡紗織布,侗錦、侗帕、侗帶聞名於世;他們自己娛樂休閒,他們多聲部的侗族大歌,曾轟動法國巴黎;他們的蘆笙,曾到北京為毛主席表演過。他們的節日多得數不清。正月鬧春牛,中秋蘆笙節,花炮節、鍵子節、十一月初一過侗節
聽說過侗節,家家戶戶放乾門前的池塘,除了大魚歸主人,小魚隨便捉。捉了大魚做醃魚,放在罈子里幾十年不壞。立了冬幾乎天天過節,就是過路人都會被請進屋,享用他們的米酒、酸魚、酸肉。

解說詞

講款:每年在一些特定時間或重大節慶,款首召集款民聚集在鼓樓坪前,講解款規款約。在各種慶祝活動、集體聚會時,也先講款,再開展其他活動。
聚款:也稱合款,猶如當前的立法活動。由各款首帶領民眾聚集合款,或制定款規,或共同商訂有關民族全局事宜。聚款的氣氛十分莊嚴緊張:“燕子莫亂飛,烏鴉莫亂動,老人莫過寨,青年人莫行歌坐月”,並要殺牛飲血盟誓。
起款:是一種聯防自衛的軍事行動。一旦本寨或鄰近村寨有插雞毛的信送來,款首立即召集民眾,全副武裝出征起款:“今有妖精進河,今有魔鬼進村,今有老鷹抓小鳥。我們要作螞蟻合力斗穿山甲,我們要做黃蜂同愾殺蛇。我們要作狂風過山,我們要作冰雹下天,我們要作雷公震四方,我們要作猛虎咬惡狼。”

經濟概況

農業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45082萬元,同比增長3.7%,其中農業21210萬元,增長4.3%,林業9032萬元,增長2.7%,牧業13383萬元,增長5.3%,漁業877萬元,下降5.5%,農林牧漁服務業580萬元,增長3.9%。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增加。全縣糧食總產量78735噸,增長6.5%;油料2920噸,與上年基本持平;蔬菜5.05萬噸,增長3.9%;水果0.76萬噸,增長2.7%;出欄肉豬11.2萬頭,增長4.7%;出欄牛0.75萬頭,增長10.3%;出欄羊1.01萬隻,增長4.1%;出籠家禽184萬羽,增長5.7%;禽蛋465噸,增長16.3%;水產品1560噸,增長9.7%;牛奶產量240噸,增長84.62%。
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各類水利工程1826處,投入資金820萬元,投入勞動工日330萬個,土石方265萬立方米,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積0.1萬畝。全年新增、恢復、改善農田灌溉面積1.1萬畝。農業機械總動力11.59萬千瓦,增長22.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4030噸,增長1.0%;農村用電量1278萬千瓦小時,增長6.5%。全年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68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其中長防林4719畝,社會造林12081畝。年末實有林地面積273.2萬畝,活立木蓄積量為762.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5.37%。
扶貧工作卓有成效。全年共投入扶貧專項資金1772萬元,其中:中央扶貧貼息貸款300萬元,中央財政扶貧資金1025萬元,以工代賑資金400萬元,其他資金47萬。年末未解決溫飽和低收入貧困人口為7.27萬人,比上年減少0.43萬人。全年建設飲水解困工程36個,幫助0.82萬人解決了飲水困難;新建農村沼氣池1005個;完成6所貧困地區鄉鎮衛生院建設;幫助475戶貧困戶解決了住房問題。
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完成總產值40648萬元,增加值1290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0%,12.8%,工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進步提高,由上年的17.5%上升至18.9%。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8566萬元,增長17.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1100萬元,增長29.3%,重工業增加值7466萬元,增長16.1%;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1090萬元,下降4.5%,集體、私營、股份制和其他企業實現增加值7466萬元,增長43.6%;規模工業按行業分類中人造板製造、造紙、水泥、金屬矽等四個行業增長迅速,完成工業增加值7789萬元,增長14.6%。
主要產品產量增長較快。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量中,人造板97054立方米,增長12.3%;機製紙5089噸,增長40.2%;發電量4094萬千瓦小時,下降23.8%,供電量9304萬千萬時,增長34.0%;水泥9.15萬噸,增長3.6倍;工業矽3860噸,增長175.7%;自來水產量132萬噸,與上年持平。
產銷銜接良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2.82億元,增長20.4%;產品銷售率為99.9%,基本實現零庫存。
全縣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3341萬元,比上年增長108.1%。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3家,共實現總產值3935萬元、利潤10萬元。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5.6萬平方米,增長66.1%;房屋建築竣工面積9.97萬平方米,增長192.4%。

文化教育

“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研究基地
“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研究基地是由湖南省工業設計創新平台湖南大學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聯合當地手工藝人共同組建。基地以保護、傳承、發揚、推廣侗文化為目標,以民族手工藝為重點研究對象,結合地方特色物產與文化資源,探索基於網路的、可持續、開放的文化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模式。目前,“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基地專注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錦的創新設計和產業化,培養侗錦設計製作人才,面向全球傳播和推廣侗錦產品。
2014年12月12日,適逢“紀念通道轉兵80周年暨2014年中國(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大型主題活動”在通道侗族自治縣舉行,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報翔、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辦常務副主任羅迪輝一行在活動期間走訪了坪坦侗寨,實地調研了位於坪坦鄉橫嶺村的“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研究基地。省旅遊局、省人民政府相關領導,懷化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應雲,通道縣委書記印宇鷹及市、縣相關領導陪同調研。

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2004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242萬元,比上年增長118.12%(現行價),其中國有經濟投資13372,增長78.6%;非國有經濟投資8870萬元,增長241.2%,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39.9%,比上年提高14.1個百分點。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設投資完成9413萬元,增長4.65倍;更新改造投資8009萬元,增長74.2%;房地產開發投資2180萬元,增長78.3%。私人工礦區、農村固定資產完成投資2640萬元,增長1.5%。年內新開工項目23個,全部投產項目31個。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城鎮建設快速推進,縣城防洪堤、自來水二廠、民族廣場、民族文化廣場、民族影劇院、城市消防站、商貿廣場、和城東新區“三通一平”等重點項目順利完工;吉橋繞城公路和內環路順利拉通;平安街、友誼街、行政街的道路硬化,以及城東大橋、城東翻水壩、平安風雨橋、城東休閒道、城區下水道和縣城美化、亮化等城市基礎、市政建設順利完成;城東汽車站、糧貿步行街建設和大市場、杉山街改造等項目也進入緊張的施工階段;同時農村集鎮建設也得到進一步加快,供水、供電、道路等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公路建設步伐加快,完成了G209雙江至縣溪段改造,S221臨口至杉木橋段改造,獨坡至獨峒省際斷頭公路工程,更牙、雙坪公路的改造,菁杉、茶坪公路的改造基本完成,完成村村通工程8條36公里,縣鄉公路網進一步健全。水利能源建設穩步推進,全年審批立項小水電開發項目21個,開工建設16個,項目建成後全縣裝機總容量將達4萬千瓦。
生產能力繼續擴大。全年新增水力發電能力700萬千瓦,新建防洪堤1.25公里,新增城市自來水日供能力1.5萬噸,新增水泥生產能力4萬噸。

貿易旅遊

消費品市場穩中見旺。2004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531萬元,同口徑比增長13.4%。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269萬元,增長19.8%;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2262萬元,增長3.0%。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9486萬元,增長11.5%;餐飲業4250萬元,增長19.0%;其他行業零售額1795萬元,增長38.1%。
旅遊基礎設施改善,旅遊客源全面恢復。2004年,全縣加大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力度,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旅遊接待能力不斷加強。全年接待遊客突破2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800餘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3%、67.0%。
財政、金融與保險
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收入穩中有進,支出壓力有所緩解。2004年完成一般預算收入3394萬元,為預算的101.8%,與上年同比增長3.2%,如考慮政策性下調因素,同口徑,比上年同期2620.9萬元增加772.9萬元,增長29.5%。上級補助收入11377萬元,加上年結轉837萬元,收入總計15608萬元。一般預算支出14691萬元,加上解支出342萬元,財政支出總計15033萬元,收支兩抵,年終滾存結餘575萬元。
金融機構存貸款保持合理增長。2004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82955萬元,比年初增加10825萬元,增長15.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4030萬元,比年初增加7704萬元;企業存款餘額10803萬元,比年初增加1919萬元。縣內各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0205萬元,比年初增加2565元,增長9.3%,其中,短期貸款22584萬元,比年初增加1915萬元,短期農業貸款為12562萬元,比年初增加1954萬元,中長期貸款餘額7621萬元,比年初增加735萬元。在金融調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確保了重點信貸投入。
保險事業穩步發展。全年保費收入1961萬元,比上年增長5.3%,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09萬元,增長7.6%;人身意外傷害險保費、健康險保費、壽險保費收入1552萬元,增長4.7%。各項賠款與給付支出446萬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人身險業務賠款和給付支出162萬元,下降46.4%;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284萬元,增長66.1%.

行政區劃

通道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西南部,懷化市南端。東鄰邵陽的綏寧、城步,西連貴州黎平縣,北靠靖州,南接廣西的龍勝、三江。
Tongdao Dongzu Zizhixian
431230
418500
縣人民政府駐雙江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通道侗族自治縣轄8個鎮、10個鄉、3個民族鄉
雙江鎮
轄:城北、城南2個居委會;城東、塘沖、桿子、吉利、大寨、牙寨、長寨、橋頭、寨上、馬家壩、爛陽、紅香、芋頭、上團、琵琶、羅武16個村委會。
縣溪鎮
轄:縣溪鎮居委會;瓜坪、坪朝、多星、屯裡、恭江、高寨、桿子溪、陽晚灘、蔬菜、曬口、深度、地陽坪、張黃、黃忙、老灣、香坪、茶溪、土溪、同古、田家、木溪21個村委會。
轄:旗山居委會;東門、南門、上寨、陳團、新團、沖華、樓團、黃土團、地角、悶團、龍吉、水塔、池喇、寨什、黃垢、黃寨、上湘17個村委會。
臨口鎮
轄:興臨居委會;臨口、五一、杏花、石壁、橋樑、上洞、太平岩、中團、江寨、官團、山溪11個村委會。
轄:牙屯堡鎮居委;牙屯堡、外寨、老寨、寨腳、頭所、樹團、楓香、絞坪、元現、八毫、金殿、甲田、天坪、瑤朗、滬溪、團頭、古豹、古倫、地馬、通坪、橋寨、遜沖、轉朝23個村委會。
轄:興菁居委會;菁蕪洲、地朗坪、車控、地連、水南、里勇、寨頭堡、鑾塘、小江、馬頭、地會、八路、老王腳、江口、曹家沖、蔣家堡、九龍橋、芙蓉、坪溪19個村委會。
轄:團尾居委會;溪口、北山、大沙頭、坪頭、古友、北堆、下寨、北麻、畫筆、羅城10個村委會。
轄:隴城、路塘、竹塘、南地、遠沖、中步、雙斗、吉大、坪寨、下寨、坪穩、牙大、安鄉、石坪14個村委會。
轄:包里、地宅、大團、道塘、西團、江口、西流、地黃、沙團、古沖、上水涌、下水涌、牛梗13個村委會。
轄:肯溪、鍋沖、占字3個村委會。
高坪苗族鄉
轄:大高坪、黃柏、地了、龍寨塘4個村委會。
獨坡鄉
轄:木瓜、小寨、坎寨、獨坡、金坑、地坪、坪寨、上岩、猛衝、新豐、駱團、蝦團12個村委會。
杉木橋鄉
轄:杉木橋、聯團、龍塘、小水、大塘口、桃子坪6個村委會。
木腳鄉
轄:木腳、溪上、更頭、石榴、石岩、坪水、涼江7個村委會。
下鄉鄉
轄:下鄉、坪地、所里、流源、雷團、城坪、土門7個村委會。
轄:竹坪、瑤團、里問、鋪頭、黃家堡、辰口、漢龍、馬龍、羅溪、向暉、生棋、長安堡12個村委會。
轄:新團、漁塘、傳素、古孟、潘家寨5個村委會。
轄:盤寨、頭寨、尾寨、新寨、上都、下都、弄盤、下盤、半坡9個村委會。
轄:坪坦、橫冷、坪日、陽爛、高團、高樓、高步、田寨、高本、三層、雙扒11個村委會。
轄:坪陽、新寨、桐木、馬安、馬田、橫溪、東江、城旋、孟龍、老寨、新江、三盤12個村委會。
轄:洞雷、溪腦、西皮、料岩、長界、冷沖、張里、恩科、紅星、甘溪10個村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