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鄉(四川省峨邊縣下轄鄉)

平等鄉(四川省峨邊縣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平等鄉,峨邊彝族自治縣轄鄉。1951年建平等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150公里。面積191.5平方公里,人口0.5萬。轄觀慈、光明、高岩、青溪、戰鬥、和平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林工商企業和木材加工廠。農業主產玉米、水稻、黃豆、小麥等。養殖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土特產有茶葉、春筍。中藥材有天麻、黃連、熊膽。珍稀動物有大、小熊貓、野牛、羚羊、熊、長尾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等鄉
  • 建鄉時間:1951年
  • 面積:191.5平方公里
  • 人口:0.5萬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行政區劃,人口數據,特色產品,鄉屬學校,旅遊資源,

歷史沿革

該鄉因鄉政府駐平等村而得名。平等村原名大莘店。1927年,馮玉祥將軍督豫,以孫中山倡導的資產階級民主口號“自由、平等、博愛”為名,在此置平等縣,縣政府駐大莘店村,該村遂改名為平等。
1947年,宜南縣人民民主政府建立,在此設平等區。1949年,屬伊川縣第二區。1958年屬鳴皋人民公社。1959年歸宋店公社。1962年改宋店公社為平等公社。1983年底改為平等鄉。
該鄉除西部少量丘陵外,大部分為沖積平原 ,是伊川縣主要產糧區之一。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1987年,全鄉有耕地45874畝,糧食播種面積60076畝,平均畝產432斤,總產2541.2萬斤,農業總產值758萬元。
伊河沿鄉境東部流過,銀河自西向東經宋店、馬回營、馬回匯入伊河。順陽、永安、永昌三條大渠縱貫南北,1987年,全鄉有效灌溉面積18603畝,人平0.47畝,人均灌溉面積居全縣第一位。
該鄉交通便利,古代曾是嵩洛大道及臨汝至青海通衢的必經之路。建國後,洛盧公路縱貫全境,平白、古馬兩條公路橫穿東西,各行政村可互通汽車。1969年起,鄉辦農機修造廠及皮件廠相繼投產。80年代,莘營格瓦斯廠、邵康酒廠等私營工業興起,1985年,全鄉工業企業共43家,年總產值182萬元。1987年,各類企業增至598家,從業4512人,總產值2018.7萬元,獲利潤205.1萬元。
1987年,該鄉根據稻田多的特點,成立水稻研究會,發展會員400人,其中馬回村利用先進技術,種植500畝雜交稻(秈),平均畝產1320斤。
1987年,全鄉有大牲畜3624頭,生豬存欄16062頭。東村、龍王屯分別被縣政府譽為編織及養殖專業村。
建國前,平等、宋店、馬回營、馬莊、四合頭、古城均有業餘劇團。四合頭曲劇演員裴銀聚、裴瞎娃名揚豫西數縣。“文化大革命”後,各村都恢復了文娛活動。
民國初,建起莘營社學、育英初小等13所學校,民國20年(1931年),馬回師範成立。抗戰時期,馬回有莘學校成為中共地下黨活動的基地。1987年,全鄉有中國小21所,在校學生7083人,是縣內教育普及工作較好的鄉之一。
該鄉重視成人教育。1960年,馬回營村因掃盲工作先進,曾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獲國務院錦旗一面、團中央獎章一枚。1982年,該村被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考察點。
該鄉民眾有豐富的種菜經驗。建國前,平等及莘營的大蒜曾是洛陽一帶的名產。
西村西一公里處的邵雍墓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村有東周古城城遺址。

地理位置

平等鄉,峨邊彝族自治縣轄鄉。
平等鄉

行政區劃

觀慈村
光明村
高岩村
清溪村
戰鬥村
和平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725
2466
2259
家庭戶戶數
1192
家庭戶總人口(總)
4717
家庭戶男
2458
家庭戶女
2259
0-14歲(總)
1431
0-14歲男
729
0-14歲女
702
15-64歲(總)
2974
15-64歲男
1570
15-64歲女
1404
65歲及以上(總)
320
65歲及以上男
167
65歲及以上女
15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342

特色產品

木材、玉米、水稻、黃豆、小麥、家禽,茶葉、春筍、中藥材、天麻、黃連、熊膽。

鄉屬學校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中心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光明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和平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和平國小校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杉樹彎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河溝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清溪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胡家坪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茶坪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平等鄉高岩國小

旅遊資源

清溪石林。近1萬畝石林景觀,奇形怪石和茫茫原始森林相間。石林景觀的奇石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小貓、小兔,像海豹、青蛙。形態各異,千姿百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石縫中長出棵棵大樹,整個景區像一個巨大的山水盆景,飛流而下的瀑布,有的似白練直貫河中,有的如白霧飄然而下。最有氣勢當數位於團岩的瀑布群,20多個瀑布呈梯狀相疊而下,水霧迷漫,遠觀如長龍飛懸,讓人心曠神怡,不由得讓人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從石林繼續前行,便到了如同迷宮般的24凼林區,有24個巨大的坑凼,每個坑凼的大小、形狀相似,就是本地人走進去也容易迷路,所以要進入這片林區,要多人結伴而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