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
與
首因效應相反,是指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心理學家認為,在學習系列材料後進行回憶時,對該系列中的最後幾個項目的回憶與對它們的識記相距時間最短,因而是從
短時記憶中提取的。這種觀點用改變識記與回憶之間間隔時間的方法進行實驗可以得到證明。延緩回憶對首因效應沒有影響,但卻消除了近因效應,這說明短時記憶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應。在人的知覺中,如果前後兩次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間有無關工作把它們分隔開,那么後面的信息在形成總印象中起作用更大。這種現象是由於近因效應的作用。前後信息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原因在於前面的信息在記憶中逐漸模糊,從而使信息在短時記憶中更為突出。
相關影響
心理學者洛欽斯做了這樣的實驗。分別向兩組被試者介紹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對甲組先介紹這個人的外傾特點,然後介紹內傾特點;對乙組則相反,先介紹內傾特點,後介紹外傾特點。最後考察這兩組被試者留下的印象。結果與首因效應相同。洛欽斯把上述實驗方式加以改變,在向兩組被試者介紹完第一部分後,插入其它作業,如做一些數字演算、聽歷史故事之類不相干的事,之後再介紹第二部分。實驗結果表明,兩個組的被試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應明顯。
受近因效應的影響,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變原有看法,作出錯誤判斷,如有的企業組織一直因某職工見義勇為受到媒體和上級的表揚,就被認為一貫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用一時一事來肯定或否定一個企業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誤。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後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
心理學的研究還表明,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續期還生疏階段,首因效應的影響重要;而在交往的後期,就是在彼此已經相當熟悉時期,近因效應的影響也同樣重要。現實生活中,近因效應的
心理現象相當普遍。
張林與李萌是國小的同學,從那時起,兩個人就是好朋友,對方非常了解,可是近一段李萌因家中鬧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時張林與他說話,動不動就發火,而且一個偶然的因素的影響,李萌捲入了一宗盜竊案。張林認為李萌過去一直在欺騙自己,於是與他斷絕了友誼。其實這就是近因效應在起負作用。
朋友之間的負性近因效應,大多產生於交往中遇到與願望相違背,願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誤解時,其情緒多為激情狀態。在激情狀態下,人們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和對周圍事物的
理解能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說出錯話,做出錯事,產生不良後果。因此,凡事在先,須加忍讓,防止激化。待心平氣和時,彼此再理論,明辨是非,
相關研究
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A.Ladins,1957)用編撰的兩段文字作為
實驗材料研究了首因效應現象。他編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寫一個名叫
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將吉姆描寫成熱情並
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則相反,把他描寫成冷淡而
內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說吉姆與朋友一起去上學,走在撒滿陽光的馬路上,與店鋪里的熟人說話,與新結識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說吉姆放學後一個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馬路的背陰一側,他沒有與新近結識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實驗中,盧欽斯把兩段文字加以組合:
第一組,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現,冷淡內向的文字後出現。第二組,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先出現,熱情外向的文字後出現。
第三組,只顯示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組,只顯示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
盧欽斯讓四組被試分別閱讀一組文字材料,然後回答一個問題"吉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結果發現,第一組被試中有78%的人認為吉姆是
友好的,第二組中只有18%的被試認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組中認為吉姆是友好的被試有95%,第四組只有3%的被試認為吉姆是友好的。
這項研究結果證明,信息呈現的順序會對社會認知產生影響,先呈現的信息比後呈現的信息有更大的影響作用。但是,盧欽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如果在兩段文字之間插入某些其他活動,如做數學題、聽故事等,則大部分被試會根據活動以後得到的信息對吉姆進行判斷,也就是說,獲得的信息對他們的社會知覺起到了更大的影響作用,這個現象叫做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在總體
印象形成過程中,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研究發現,近因效應一般不如首因效應明顯和普遍。在印象形成過程中,當不斷有足夠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來的印象已經淡忘時,新近獲得的信息的作用就會較大,就會發生近因效應。個性特點也影響近因效應或首因效應的發生。一般心理上開放、
靈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應的影響;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穩定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應的影響。
啟示
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可以沖淡在此之前產生的各種因素,這就是近因效應。有這樣一個例子:
面試過程中,主考官告訴考生可以走了,可當考生要離開考場時,主考官又叫住他,對他說,你已回答了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評審覺得不怎么樣,你對此怎么看?其實,考官做出這么一種設定,是對畢業生的最後一考,想藉此考察一下應聘者的
心理素質和臨場
應變能力。如果這一道題回答得精彩,大可彌補此前
面試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會由於這最後的關鍵性試題而使應聘者前功盡棄。又如,某人突然出現了異常言行,使別人印象非常深刻,以致推翻了根據過去此人一貫表現所形成的看法,從而導致一定的
偏見。難怪有時候一句話會傷了多年的和氣。事實上,如果你能夠把別人近期的異常表現視為以往的任何一件事,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都是毫無妨礙的,不會因近因效應而影響你的判斷。
同首因效應相反,近因效應使人們更看重新近信息,並以此為依據對問題作出判斷,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參考價值,從而不能全面、客觀、歷史、公正地看待問題。近因效應是存在的,首因效應也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樣去解釋這種矛盾的現象呢?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依附於人的主體價值選擇和價值評價。在主體價值系統作用下形成的印象,被賦予了某種意義,被稱為加重印象。一般而言,認知結構簡單的人更容易出現近因效應,認知結構複雜的人更容易出現首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