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元朝未年,朱元漳率眾反抗元朝統治,其部下沈天松企圖將朱的布兵圖獻給蒙古王爺李察罕。李察罕率高手前往陝西接頭,反元志士與陝西迎春閣客棧主人萬人迷商量對策,並喬裝打扮,嚴陣以待,準備捉拿內奸並奪回布兵圖。李察罕也帶人住進迎春閣客棧,沈天松獻圖後即被活捉。女俠黑牡丹前往李察罕處盜取布兵圖,卻誤取了另一檔案;她的同黨小辣椒在將檔案放回原處時遭到殺害。李察罕查覺後親自查看,雙方鬥智鬥力,短兵相接,展開一場鏖戰。
演職員表
演員表
(參考資料)
影片製作
創作形式
《迎春閣之風波》形式來源於京劇,是以人等雲集的公共場所——客棧、酒館為舞台,像法國的古典劇那樣,採用三一致法則,令時間、場所、故事一致的作劇法。
本來,這是一部結構嚴謹到所有情節都發生在迎春閣的影片。但是,星馬的發行公司要求在結局來一場激烈的決鬥,所以胡金銓才加上以岩山為背景的激鬥戲。
胡金銓最初的構想是像
莎士比亞的《
凱撒大帝》中預告了的暗殺那樣,一早已有陰謀,暗殺隊全來到同一個地方,所有情節都集中在那裡,一切動作場面都凝縮於一個空間之中。為此,迎春閣的布景有樓梯、二樓、廚房、窗等等,以便創造出一個有深度的、複雜的立體空間。
影片插曲
片中韓英傑飾演的沙雲山所唱關漢卿的《離別曲》曲並非所創,而是從大陸出土的
工尺譜所來。
友情出演
胡金銓和李麗華在性情上很合得來,李麗華母親對胡金銓很好,常常因胡金銓身體不好給他很多中藥。胡金銓拍片時請李麗華出演,李麗華高興地馬上就答應了,雖然片酬很低。
影片評價
胡金銓被後世稱為“客棧四部曲”的最終曲。演員陣容堅強,尤其李麗華飾演女掌柜萬人迷,風情萬種、妖嬈機靈,她騷到骨子裡的形象,已成武俠片經典。後來張曼玉在《新龍門客棧》里詮釋的金鑲玉,其實脫胎自此。
老闆娘形象源遠流長,但,為古裝電影的老闆娘形象定妝的,大概要數胡金銓在1973年拍的《迎春閣之風波》,李麗華扮的老闆娘“萬人迷”,既長袖善舞,也重情重義,既世事練達,也深明大義,性格十分立體。此後,古裝片中的老闆娘,從著裝到性格,都沿襲這個路數,而且,有了這樣一個成功的形象作為標桿之後,別的古裝武俠片,或者生生地加入一個老闆娘,或者把老闆娘的戲份努力放大。
《迎春閣之風波》是一首群芳譜,是胡氏啟用最多女角的電影,組成喧譁熱鬧、色彩繽紛的群戲。眾多女子縱然各具風韻姿色,但個人的性情、背景並不清晰,甚至可以說只有“顏相”,而無底蘊。似乎胡氏沒有刻意打算深入打造個個女子的立體面貌,而是採用寫意的筆法隨意勾出亂世兒女的面譜。再者,萬人迷、水蜜桃、黑牡丹、夜來香、小辣椒等名字聽來鏗鏘悅耳,而且意義鮮麗,能直接比喻各個女子的外在特質,但顯然是用以遮掩身份的偽名或外號,真實姓名亦如真情實性未能容許化現人前。因此,《迎春閣之風波》中的女性,只有輪廓的剪影而無細緻的工筆內容,但這些輪廓也線條分明,互不混淆、重疊。
《迎春閣之風波》還有另一重破格的人物關係——李察罕與妹妹李婉兒的亂倫意識,二人幾度出場都神態親密,名為兄妹,意態舉止實與夫婦無異,而且李察罕對妹妹的言聽計從及呵護備至,甚至不惜以性命保護他的周全,更超出日常的限度。儘管胡金銓在電影中沒有明確的表現出來,但這種“潛文本”的意念散落在戲中不同的場景,便造成了李婉兒特殊的“異質性”,這種“異質性”不僅來源於她異族的特殊身份與戰鬥性格,還散發自她與哥哥曖昧的倫常關係。
《迎春閣之風波》女子眾多,但都不可欲望,或者說得確切一點,是沒有意圖讓觀眾產生欲望,即使是萬人迷與水蜜桃的狐媚妖嬈,也不過是為了增添電影的喜劇性與熱鬧感,因為這種女子身懷絕技,卻心繫民族大業,在形象的建構上已立於義正言辭之地,這似乎是胡金銓電影人物的普遍特色。
——
洛楓《萍蹤倩影,日月光華:論胡金銓電影的女性人物與山水美學》
迎春閣的客棧讓胡金銓展示出導演向來擅長觀察空間的特質安排武打招式和角色衝突的暗示。在鏡頭剪接底下,角色總能因地制宜的善用樓房梯棧,一陣飛跳走翻,各各武功輕然了得;而桌椅木樁看似布置,卻讓主角充作武器,一面借物使力一面防身做堵,其來往流利令人驚喜。不同人馬各自懷藏的攻防用計,只在掛簾之隔、一牆之間,更形衝突的爆發力。偶然一個抬頭,或許就是敵方已然明白的張望,觀眾所投射的緊張情緒也更為拉鋸。該片集胡金銓武俠風格元素於一身,元、明朝前後的時間、正邪兩立的勢方、選用客棧空間的起打風波、用智用力的文謀武鬥、武術巨觀的攻守布陣,讓人感受導演畫面、技術、劇情控制和指導的恢宏。——吳昱慧(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
胡金銓在《迎春閣之風波》中較為含蓄地運用畫面外的空間,喬裝成乞丐的沙雲山(韓英傑飾)一口氣殺了三個盜賊,但是每一個被殺時,觀眾的視線都給遮擋:第一個是在畫面以下遭勒斃的;第二個為沙雲山大力一拋,在畫面之外跌下身亡;第三個則是脖子給沙雲山扭斷,但是當時死者頭戴的草帽向前跌下,擋住了觀眾觀看動作的視線。這種較為低調的殺人場面處理方法有助於令觀眾更為認同正派主角……
……胡金銓喜歡將急搖鏡和遠鏡等令觀眾看不清畫面的手法,與其他技法配合使用,用作遮擋的布景和並沒有提供全部信息的構圖,在剪接幫助之下,令動作顯得非凡地迅速。在《迎春閣之風波》中,展示王世誠和水蜜桃分別飛身下擊李察罕和李婉兒的多個鏡頭,都是偏離中心的遠鏡,而且為時極短。
……在《迎春閣之風波》中,初段的打鬥是相當清晰地展現的,用上
長鏡頭和有相當的
景深,但是到了後段,打鬥明顯省略較多,直至高潮最終爆發的一刻。——
大衛·波德維爾《迎春閣之風波》是女人戲,一群女人占據了客棧,人來人往分不出青紅皂白,雖然情節複雜,陰謀重重,可是表面氣氛又是悠然而喜劇化的,許多段落能讓人想到老舍的《茶館》,他在用電影向自己懷念的老北京致敬。胡金銓成長在北京,那裡是他的記憶之根。在正反兩方齊齊亮相之後,才展開生死決鬥。——王愷(三聯生活周刊)
製作發行
金銓電影公司
嘉禾電影有限公司
北京橙天嘉禾影視製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