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簡介
最早、最著名的辣醬油品牌是英國的李派林(Lea & Perrins),於1838年起發售。因為發明和最早生產地點是Lea & Perrins在
伍斯特郡的郡府伍斯特的作坊,因而命名為“伍斯特郡醬汁”(Worcestershire sauce)。
今天,辣醬油雖然品牌繁多,但在英國生產的,只有李派林一種。調味料辣醬油,是以海帶、 胡蘿蔔, 洋蔥、 蕃茄、 蒜、 姜、 辣椒等蔬菜煮汁,再加胡椒、 陳皮、 肉桂、 肉豆蔻、 藿香、 桂皮、 丁香、 花椒、 茴香、 百里香等香辛料煮沸,然後添加食鹽、 味素、 蔗糖、 冰醋酸及焦糖色配製而成。 體態如醬油,但無醬油組份。 它是一種具有酸辣辛香,風味獨特而複雜的調味料,是烹飪歐美菜餚及其佐餐所必需的。 最早著名的為烏斯特辣醬油(WorcesterSauce)。
辣醬油的品種很多,因選用原料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成品質量相差懸殊。優質的辣醬油不但用料多,而且還加入柑桔等果實,並使其呈極其複雜而調和的味道。
製作方法
蔬菜類:洗淨→切碎→浸漬→水煮→過濾→煮沸→蔬菜汁
↑
(辣椒、陳皮、姜、蒜)
香辛料類:香辛料類→加工成粉末→緩慢加熱→文火煮沸→過濾→香辛料液
備好的蔬菜汁和香辛料液:混合→調味→調色→冷卻→加酸→後熟→辣醬油
↑↑ ↑
↑ 焦糖色 冰醋酸
(甜味料、威味料、鮮味料)
歷史
辣醬油起源於19世紀30年代。相傳英帝國駐
孟加拉總督山茲勳爵(Lord Marcus Sandys)在印度獲得一種辣醬汁配方,回家鄉後把配方連同批量訂單交給當地化學家約翰·李和威廉·派林(John Wheeley Lea、William Perrins)。試樣時不滿成品口味,棄之。可是之後醬汁受重新取出檢查,李和派林發現辣醬汁面滲出了一層發酵了的汁液,嘗之感到可口,遂將其推向市場,受到歡迎。
不過最新考證指出,正史中並無“山茲勳爵”,亦無山茲之名的孟加拉總督;1830年代只有
伍斯特郡的山茲女男爵。研究者推論配方是山茲女男爵從格雷(Grey)家族獲得的,而查爾士·格雷則是在印度首席大法官任內獲得了此配方。此後山茲家族把配方出售給了李派林,但身為貴族,在廣告上必須避諱女男爵的真實身分,而杜撰了廣為流傳的故事。
使用方法
西方
在西方,辣醬油廣泛用於各種菜餚和其他食品的製作中,特別是牛肉菜和製品。辣醬油也可以用於飲料,例如血瑪麗和番茄汁。
中國
在中國,辣醬油(喼汁)在沿海地區比較常見。在上海,辣醬油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
西餐廳推廣到其他食品。上海西餐中的炸豬排、
羅宋湯用到辣醬油。本地吃食,如
生煎饅頭、
排骨年糕、
乾煎帶魚有時也用辣醬油做蘸料。
綜合《上海糧食志》和《上海輕工業志》,民國22年(1933年)
梅林罐頭有限公司首先生產辣醬油,使用梅林牌金盾商標;民國36年(1947年)北站東亞食品廠開始生產辣醬油。1949年以後,英國產的辣醬油逐漸稀少,使本土辣醬油取得市場,並在這些年來行銷海外。1957年該廠併入馮萬通釀造廠,1962年因原料缺貨停產;梅林罐頭有限公司的辣醬油產品線1960年移交泰康食品廠生產,更名為“上海辣醬油”,改用金雞牌;1981年上海釀造七廠對原馮萬通釀造廠配方作改進,開始生產新的“九味一”辣醬油;泰康廠金雞牌1990年又改為泰康黃牌、泰康藍牌兩種。當前泰康辣醬油在上海年產量近1000噸,主要作本銷,也有部分出口。
在華南地區,辣醬油在19世紀從英國傳入中國廣東及香港,直到現時使用仍非常普遍,例如用於粵式點心上的
山竹牛肉球。
日本
日本也有稱作“伍斯特
沙司”的醬料,可是原料、製法都和英國的不同。
補充信息
1. 服用治療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的藥物時,應禁止食用醬油烹製的菜餚,以免引起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2. 醬油是很容易發生霉變的,因此在高溫天氣要注意密閉低溫保存,發霉變質的醬油不能吃。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食療作用
烹調食品時加入一定量的醬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並可使其色澤更加好看,從而增進食慾。
李派林喼汁
李派林喼汁主要原輔料包括大麥醋、白醋、糖蜜、糖、鹽、鳳尾魚、
羅望子提取物、洋蔥、蒜、芹菜、
辣根、生薑、胡椒、大茴香等近30種香料和調味料,經加熱熬煮,過濾製成。
不過這些年,一份相信是李派林喼汁原配方的手稿,輾轉到了伍斯特博物館(Worcester Museum)。手稿顯示,李派林喼汁除了今天瓶上所列的成分外,還有丁香、醬油、
檸檬、醃瓜和辣椒等。
秘方由李派林喼汁早期的公司會計Brian Keogh於廠房的垃圾桶內發現。手稿使用深褐色墨水以兩種不同字型,整齊書寫於皮革釘裝的兩張對摺紙上。2006年,Keogh八十高齡過身後,其女兒將秘方交予博物館保存和研究。
為了保密,手稿部分內容以暗語寫成,如以“大鐵夾”、“加一磅
鬥牛犬”等代號,代替真實的配料名稱。手稿也沒列出製法和成分比例,以及可製作喼汁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