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法

軍事法

軍事法即有關軍事管理和國防建設的法律、法規,包括《兵役法》、《國防法》、《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以及《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 軍事法是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法律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和。

軍事法是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關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這方面的規範法律檔案主要有《國防法》、《兵役法》、《軍事設施保護法》、《防空法》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法
  • 釋義:軍事管理和國防建設的法律、法規
  •  軍事: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法律關係
  • 主要包括:國家立法機關
概述,立法體制,內容體系,一般原則,司法特點,形式,堅持原則,軍事法規,

概述

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用於調整軍事領域各種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法律淵源主要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及其授權的國家機關制定和頒布的關於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以及戰爭準備與實施等方面的軍事法律、法規等。廣義的軍事法還包括國家簽署或認可的由國際條約和慣例形成的戰爭法。軍事法一般表現為對有關組織和人員的職能或職權、權利和義務、行為模式和行為的法律後果的規範。與國家其他法律部門一樣,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是國家加強國防、武裝力量建設和保證戰爭準備與實施的重要手段。
軍事法軍事法

立法體制

各國的軍事立法體制不盡相同,依據其立法許可權和法律效力等級,一般可區分為多個層次。例如,蘇聯的軍事立法體制為:最高蘇維埃立法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立法;蘇聯部長會議立法;國防部立法;各軍種、兵種和軍區立法。美國的軍事立法一般是由國會通過與頒布,總統也有權發布軍事行政命令,國防部長有權頒布國防部指令,各軍種部長有權頒布條例、條令。

內容體系

現代軍事法作為調整軍事領域各種社會關係的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雖然因各國的具體情況不同而內容結構有所不同,但從總體上看,通常都包括軍事基本法和若干方面的部門法。
軍事基本法。主要規定國家的基本軍事制度國防領導體制,武裝力量的組成和任務,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的方針、原則等方面的內容。例如,美國國會1947年通過、1949年修訂的《國家安全法》,對本國的國防領導體制、武裝力量的組成、各級國防機構的職責與許可權的劃分等作了規定。軍事基本法對其他軍事法的制定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
軍事組織方面的法律規範。規定國防和武裝力量的體制編制,各級各類軍事組織的職能、職責、職權,以及武裝力量內部人事管理方面的內容。
軍事勤務方面的法律規範。規定作戰原則、作戰行動、作戰指揮、作戰勤務等方面的內容。包括各種戰鬥條令及戰鬥勤務保障條令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規。
兵役與動員方面的法律規範。規定國家的基本兵役制度,公民服兵役的權利和義務,兵員的徵召和退役,軍官的錄用與退役,以及後備力量建設等方面的內容;規定國家在戰爭、戒嚴、自然災害等緊急狀態下徵集兵員和徵用各種軍用物資等方面的內容。
軍事教育訓練方面的法律規範。規定服役人員及役前人員學習軍事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內容。包括國防教育、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規。
軍事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範。規定軍隊日常工作秩序、生活管理、組織紀律、佇列動作、內部關係和外部關係等方面的內容。
軍事經濟方面的法律規範。規定國防經濟及軍隊後勤建設和後勤保障方面的內容。
國防科技方面的法律規範。規定武器裝備的科研、
生產、採購、儲備、維修、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軍事權益保護方面的法律規範。規定軍事設施保護、國防專利保護、軍隊房地產保護,以及對現役軍人、文職人員和退役、傷殘、犧牲人員及其家屬的褒揚、撫恤、優待、安置等方面的內容。
軍事司法方面的法律規範。包括軍事刑法和軍事刑事訴訟法等內容。
戰爭法。以國際條約和慣例形式形成的、用以調交戰國之間和交戰國與中立國或非交戰國之間的關係,以及關於保護平民及戰爭受難者,限制作戰手段與方法的一些原則、規則等。

一般原則

由於各國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歷史傳統和戰略目標不同 ,因而制定軍事法的原則也不同。但是,由於軍事法調整的對象都是與軍事有關的社會關係,因而也具有某些類同的原則。
①以國家憲法或憲法性法律為依據。許多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憲法或憲法性法律,都對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建設的方針、原則、戰爭準備與實施的方法等作了規定。所以,軍事法必須以國家憲法或憲法性法律為基本依據。
②維護國家的軍事利益。任何國家的統治階級為鞏固其統治地位的需要,都必然採取適合於自己國家特點的法律形式,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的軍事利益,以捍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不受侵害。許多國家的軍事法不僅規定了公民、社會組織維護國家軍事利益的權利和義務,而且對侵害國家軍事利益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③保證軍事行動的高度集中與統一。高度的集中和統一,是軍事活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為適應軍事活動需要而制定的一切行為規則,同樣體現出高度集中、統一、嚴明的特點,以有效地保證軍隊協調一致的行動,嚴整的軍容,賞罰分明的制度,鞏固和提高軍隊戰鬥力。
④公民國防權利與義務相結合。許多國家的軍事法,都從維護國家軍事利益的原則出發,對包括軍職人員在內的公民的職責和義務,特別是軍人的基本權利和應享有的福利待遇,作出詳盡而嚴格的規定,將權利與義務、褒與貶、獎與罰有機地結合起來。

司法特點

現代軍事法在軍事司法活動方面,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①有特定的法律依據。許多國家都專門制定了軍事司法方面的法律規範,對案件管轄、司法程式、職權劃分、定罪量刑、監督執行等作出規定,以作為軍事司法活動的依據。
②有專門的司法組織系統。一般在軍隊系統分級設立司法機構和人員,專門履行軍隊司法職責。
③軍事指揮員享有追究軍人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的一定許可權。通常軍事指揮員可以依據軍事法賦予的職權,追究和處置其部屬的違法行為。
④有特定的犯罪罪名。 各國軍事刑法對軍事犯罪通常依其所侵犯的社會關係規定各種罪名。例如,美國的軍事犯罪罪名有脫逃罪、職務與命令罪、上下級關係罪、關係戰鬥罪等;蘇聯的軍事犯罪罪名有違反隸屬關係和破壞軍人榮譽罪,違反服役制度罪,違反保存軍用物資和使用軍事技術裝備制度罪,違反保守軍事機密罪, 軍事職務罪, 違反戰鬥勤務罪,在軍事行動區違反執行軍事勤務制度罪, 違反戰爭法和慣例罪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犯罪罪名有武器裝備肇事罪、阻礙執行職務罪 、虐待俘虜罪等20多種(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⑤戰時與平時不同。通常情況下,戰時的司法程式比平時簡便,戰時量刑從重,並實行一些特殊的執行刑罰方法,如允許戴罪立功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法是在繼承革命戰爭時期軍事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歷次革命戰爭時期,為了建立和發展革命武裝力量,戰勝國內外敵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和軍事領導機關,制定和頒布了一些維護軍事利益的法律規範。

形式

其形式主要有兩種:
①包容在綜合性法律規範中的軍事法律規範。例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制定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蘇維埃組織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和抗日戰爭時期頒發的《懲辦漢奸條例》,以及土地、選舉、婚姻等其他立法中,涉及到對軍事利益或軍人權益的保護 。
②單行的軍事法規 。例如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國工農紅軍暫行編制法 》、《 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暫行條
例》、《中國工農紅軍紀律暫行條例》、《紅軍士兵會章程》、《工農紅軍獎懲條例》、《中國工農紅軍優待條例》等;抗日戰爭時期的《危害軍隊及妨害軍事工作治罪暫行條例》、《 抗屬離婚處理辦法》、《 陝甘寧邊區動員潛逃及逾期不歸戰士歸隊暫行辦法》、《八路軍軍法條例》、《處理偽軍組織人員辦法》等;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懲辦戰爭犯罪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陝甘寧晉綏解放軍暫行懲罰條例》、《晉察冀軍區暫行軍法條例》等。革命戰爭時期的軍事法具有立法程式簡便、實效性強等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繼承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和革命根據地(抗日根據地)政府制定的各項軍事法規的基礎上,逐步加強了軍事法制建設。在軍事犯罪與刑罰、軍事刑事訴訟 、兵役、軍隊體制編制、軍人及軍屬撫恤優待、軍隊行政管理、軍隊教育和訓練、軍隊政治工作以及對外軍事交往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軍事法律、法規。如1950年發布《革命烈士家屬、革命軍人家屬優待暫行條例》、《革命殘廢軍人優待撫恤暫行條例》、《革命軍人犧牲、病故褒恤暫行條例》、《民兵民工傷亡撫恤暫行條例》等;1951年發布 《中國人民解放軍佇列條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戰時軍法紀律暫行規定(草案)》、《志願軍戰時軍法條例 》、 《保守國家軍事機密暫行條例》等 ;1952年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兵組織暫行條例》、《 中國人民解放軍立功與獎勵工作條例( 草案)》等;1953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任免暫行規定》等;1954年發布《復員建設軍人安置暫行辦法》等;1955年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 》等;1957年發布《關於處理幹部轉業問題的幾項規定》等;1958年發布《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等。60年代初期制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時立功條例(草案)》、《中國人民解放軍連隊管理教育工作條例》以及一批戰鬥條令。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軍事立法基本陷於停滯的狀況。70年代末以後,隨著社會主義法制的顯著加強,國家和軍隊軍事立法進展迅速,先後制定和公布、發布了大量的軍事法律、法規。如1978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守國家軍事機密條例》、《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兵待遇的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服役條例》;1979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機要工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合成軍隊軍、師戰鬥條令》等;1980年發布《退伍軍人預備役登記統計暫行規定》;1981年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2 年發布《 關於選拔培養基層幹部的規定》;1983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兵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1984年公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85年發布《徵兵工作條例》;1986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條例》;1987年發布《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等;1988年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1990年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 ,發布《 中國人民解放軍立法程式暫行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條例》、《國防計量監督管理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管理工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佇列條令》等;1991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建設管理條例》等;1992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警備勤務暫行條例》、《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層後勤管理條例 》等;1995年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條例》等;1996年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司令部條例》等。這一時期,立法程式日臻完善,制定的軍事法的數量明顯增多、質量較好,對於加強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法,包括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憲法制定的軍事法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憲法、軍事法律制定的軍事( 行政 )法規,國務院各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國防科工委,聯合或單獨制定和頒發的軍事(行政)規章。此外,還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兵種、各軍區 ,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分別制定、發布的地方性軍事法規和軍事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加強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因此,中國軍事法除了體現軍事法的一般原則外,還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堅持原則

①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的規定,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中國武裝力量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軍事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②堅持人民軍隊的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屬於人民。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是人民的子弟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官兵一致、軍民一致、軍政一致的原則,這是保持人民軍隊性質的具體體現。中國軍事法始終貫徹了這一根本原則。
③堅持社會主義法制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法作為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立法、執法和守法方面,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制原則。

軍事法規

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條例【正文】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許可權
第三章 計畫
第四章 起草
第五章 審查
第六章 決定與發布
第七章 備案
第八章 修改與廢止
第九章 適用與解釋
第十章 體例規範
第十一章 附則
編輯本段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範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活動,保證軍事法規、軍事規章質量,推進依法治軍,根據憲法、立法法和國防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制定、修改和廢止軍事法規、軍事規章,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以提高戰鬥力為根本標準。
第四條 制定、修改和廢止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應當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法定許可權、程式和立法體例規範的要求,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制定、修改和廢止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應當從國家和軍隊的實際出發,維護國家軍事利益,保證軍隊的高度集中和統一,保障和促進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第六條 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是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基本依據,是推進軍隊全面建設的重要保障。總部、軍兵種、軍區黨委、首長應當將軍事立法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指導和督促所屬機關、部門嚴格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職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