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一帶, 652年後建立越析詔。建詔之後的一段時間中,越析詔能處理好與唐蕃兩大力量的關係,在唐蕃爭奪洱海地區的複雜多變形勢下生存發展。之後,隨著吐蕃勢力在洱海地區的深入,越析詔與唐朝關係出現變化,與吐蕃關係則較為密切。失去唐王朝的信任與支持後,越析詔被善於利用唐蕃矛盾並得到唐王朝支持的南詔於8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吞併。
唐代,部分納西族先民沿雅礱江南下,抵達麗江。隨後揮師南下,在洱海東部建立政權——越析詔。史稱越析詔“地最廣、兵最強,素為南詔忌”。越析詔為時不長被南詔...
越析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隋開皇初以越析詔地置,治今雲南省賓川縣北。以越析詔王世襲越析州刺史。唐屬姚州都督府管轄。南詔時廢。 ...
史稱“六詔”,分別是河蠻人的浪穹詔(今洱源)、鄧賧詔(今洱源鄧川)、施浪詔(今洱源三營),哀牢人的蒙舍詔(今巍山)、蒙嶲詔(今漾濞),摩些人的越析詔(今...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小國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
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區的眾多少數民族部落經過相互兼併,最後形成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六個大的部落,稱為「六詔」。其中,蒙巂詔在今...
7世紀末到8世紀初(唐麟德元年前後到開元年間),早就從鹽源地區南渡金沙江到洱海以東的納西族形成大的部落,在今雲南賓川縣建立了“越析詔”(又稱麽些詔),為...
波沖,唐代六詔之一的越析詔王,在位年期不明。...... “花馬國”這個稱謂在史書上記載最早是在唐朝,越析詔,波沖主國,亦稱么些詔,又號“花馬國”。“越...
曰陽劍,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夷語王為詔,其先,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兵埒,不能相君,蜀諸葛亮計...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越析詔被南詔吞併,賓川為蒙氏太和楚場地。五代、兩宋時期,賓川屬鄭買嗣大長和國、趙善政大天興國、楊乾貞大義寧國、段恩平大理國地...
于贈是唐代六詔之一的越析詔王,是前任王波沖的兄子。...... 于贈是唐代六詔之一的越析詔王,是前任王波沖的兄子。本名 于贈 所處時代 唐代 民族族群 納西...
其先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兵埒,不能相君,蜀諸葛亮計定之。蒙舍在諸部南,故稱南詔。 3. 《新...
越析詔首領于贈所雙持者最名貴。後部落被南詔擊敗,鐸矟為皮邏閣獲得,南詔稱傳世之寶。王揮師出征或舉行慶典時,手中雙執,發號施令,亦可用之戰鬥自衛。貞元十年...
彝家"爭鼓便稱詔",大詔欺小詔,蒙舍詔最大,並投靠了唐朝,被封雲南王后便吞併各詔,三詔聯合抗擊,二詔被滅,唯剩波羅所屬的越析詔與之抗衡。越析詔首領波亨(...
也有納西先民摩沙夷最早見於漢文史籍記載的具體考證;既有唐代磨些部落的分布和洱海地區越析詔的興亡問題,也有麗江木氏土司元明崛起後與噶瑪噶舉派的關係和清代改土...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統治勢力衰弱,至懿宗時(公元860年),雲南大理政權擴至嶲州(今西昌),有南詔(蒙姓)、越析詔 (段姓)、登賧詔(張姓)、浪穹詔(楊姓)自立建昌...
唐蕃在洱海地區的爭奪與越析詔的興亡 趙心愚 明清廣西左右江地區土司的婚姻與策略 張江華 西漢儒學改造對中華傳統民族觀的影響 李克建 論族別史研究與整體史觀...
六詔勢力大致相等,不相臣服,其中蒙嶲、越析二詔地最大,兵最強,蒙舍詔比上列二詔較弱。南詔國王姓蒙,始祖名舍龍,避仇家自哀牢(雲南保山縣)遷居到蒙舍川。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