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質量管理學概念)

質量(質量管理學概念)

質量(zhì liàng)的內容十分豐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充實、完善和深化,同樣,人們對質量概念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和深化的歷史過程。質量的定義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質量目標的定義是:“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從質量管理學的理論來說,質量目標的理論依據是行為科學。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是指生產者對產品的質量所作出的明確的質量承諾法。對於這些有關的內容,生產者應當明確表現出看法。一般的觀點認為,產品質量越高越好,質量愈高,價值就愈高,但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質高的產品並不一定在市場上受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質量
  • 外文名:mass
  • 拼音:zhi liang (四聲)
  • 詞性:名詞
質量,質量認證,質量要求,質量目標,

質量

我國國家標準GB/T19000:2008(等同於國際標準ISO9001:2008)對質量定義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1)“特性”:指“可區分的特徵。可以有各種類的特性,如:
物的特性,如:機械性能;
感官的特性,如:氣味、噪音、色彩等;
行為的特性,如:禮貌;
時間的特性,如:準時性、可靠性;
人體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關人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特性:如飛機的最高速度。
A.特性可分為固有的和賦予的
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徑、機器的生產率或接通電話的時間等技術特性。
賦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本來就有的,而是完成產品後因不同的要求而對產品所增加的特性,如產品的價格、硬體產品的供貨時間和運輸要求(如:運輸方式)、售後服務要求(如:保修時間)等特性。
固有與賦予特性的相對性:不同產品的固有特性和賦予特性不同,某種產品賦予特性可能是另一種產品的固有特性(轉換)。
(2)關於“要求”
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可以理解為規定的要求,如在檔案中闡明的要求或顧客明確提出的要求。
通常隱含的是指組織、顧客和其它相關方的慣例或一般做法,所考慮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妝品對顧客皮膚的保護性等。一般情況下,顧客或相關方的檔案,如標準中不會對這類要求給出明確有規定,組織應根據自身產品的用途和特性進行識別,並做出規定。
必須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規要求的或有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組織在產品的實現過程中必須執行這類標準。
要求要以由不同的相關方提出,不同的相關方對同一產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如需要指出,可以採用修飾詞表示,如產品要求、質量管理要求、顧客要求等。
(3)質量具有經濟性、廣義性、時效性、相對性
質量的經濟性:由於要求匯集了價值的表現,價廉物美實際上是反映人們的價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質量有經濟性的表征。顧客對經濟性的考慮是一樣的。
質量的廣義性:質量不僅指產品質量,也可指過程和體系的質量。
質量的時效性:由於組織的顧客和其他相關方對組織和產品、過程和體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斷變化的,因此,組織應不斷地調整對質量的要求。
質量的相對性:組織的顧客和其它相關方可能對同一產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對同一產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質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滿足需求的產品,才會被認為是質量好的產品。
質量的優劣是滿足要求程度的一種體現,質量的比較應在同一等級基礎上做比較。
等級是指對功能用途相同但質量要求不同的產品、過程和體系所做的分類或分級。

質量認證

“質量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質量證明檔案的行動。1986中對“質量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鑑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範性檔案的活動。”
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定其品質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質量認證”。
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於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有經濟上的利益關係,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係,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

質量要求

質量要求是指對產品需要的表述或將需要轉化為一組針對實體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規定要求,以使其實現並進行考核。 生產者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實施崗位質量規範、質量責任法。商承擔產品因質量問題引發的法律責任法。商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嚴格執行 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嚴禁偽造產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禁止在生產、銷售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法。
(1)最重要的是質量要求應全面反映顧客明確的和隱含的需要。
(2)要求包括契約的和組織內部的要求,在不同的策劃階段可對它們進行開發、細化和更新。
(3)對特性規定定量化要求包括:公稱值、額定值極限偏差允差
(4) 質量要求應使用功能性術語表述並形成檔案。質量要求應把用戶的要求、社會的環境保護等要求以及企業的內控指標,都以一組定量的要求來表達,作為產品設計的依據,在設計過程中,不同的設計階段又有不同的質量要求,如方案設計的質量要求,技術設計的質量要求,施工圖設計的質量要求,試驗的質量要求,驗證的質量要求等。同時,在製造過程中,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的質量要求。

質量目標

質量目標就是以行為科學中的“激勵理論”為基礎而產生的,但它又藉助系統理論向前發展。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一個企業是一個目的性系統,它又包括若干個帶有目的性的子系統,子系統又包括若干個帶有目的性的子子系統,子子孫孫系統無窮盡也。以系統論思想作為指導,從實現企業總的質量目標為出發,去協調企業各個部門乃至每個人的活動,這就是質量目標的核心思想。
制定質量目標應考慮的問題
要想使質量目標真正地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管理中起到作用,需要對質量目標涉及到的問題進行綜合考慮,這是質量策劃的內容之一。
確保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保持一致
第一,確保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保持一致。質量方針為質量目標提供了制定和評審的框架,因此,質量目標應建立在質量方針的基礎之上。人們可以採用從質量方針引出質量目標的方法,即在充分理解質量方針實質的基礎上,將具體目標引出來,如:質量方針是:開拓創新,可以導出在一定時期內開發多少種新產品;質量方針是:顧客滿意,可以導出顧客投訴率應控制在多少,等等。
第二,應充分考慮企業現狀及未來的需求。既不能好高騖遠,經過努力也達不到,也不能不用費勁輕鬆實現,這樣的目標都沒有激勵作用。應考慮“謀其上,得其中;謀其中,得其下”,以不斷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其增值效果。
第三,考慮顧客和相關方的要求。要使企業的質量目標具有前瞻性,應必須關注市場的現狀和未來,充分考慮顧客和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考慮各方的要求是否得到滿足及滿足的程度,才能使質量目標有充分的引導作用,並與市場需求相吻合。
第四,考慮企業管理評審的結果。如果企業已經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並進行了管理評審,那么,就需要在管理評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經過對質量目標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審,提出糾正措施,以改進質量目標,使更有針對性,更好地發揮作用。
影響質量的六大因素:人、機、料、法、環、測
品質的八大要素是:性能、特點、可靠性、認定性、耐用性、美學、適用性、認知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