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教育傳播研究:理論與實踐

資訊時代教育傳播研究:理論與實踐

胡欽太、胡小勇編著的《資訊時代的教育傳播研究--理論與實踐》著眼於信息化進程中教育傳播所呈現的新特徵、新發展,借用多個學科觀點和視角進行解讀和探討,力求在現有教育傳播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本書聚焦信息化背景中的各類教育傳播現象,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交融相持。在理論研究上,分別以信息技術與教育傳播融合的背景、教育傳播過程與模式、教育傳播的主客體、教育信息與媒體、教育傳播效果與最佳化展開,系統梳理了教育傳播的理論體系;在案例研究上,針對教育電視媒介生態、青少年信息扶貧、網路科教電視傳播、網路教育社會互動、農村學生網路成癮等個案開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本書豐富和創新了新時期教育傳播學理論與實踐的內涵。 《資訊時代的教育傳播研究--理論與實踐》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教育學一般課題“信息化進程中教育傳播的理論發展與實踐套用研究”(編號:BCA090079)及廣東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研究成果。本書適合於教育傳播的研究者和學習者閱讀和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資訊時代教育傳播研究:理論與實踐
  • 作者:胡欽太 胡小勇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5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40373141
  • 外文名: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Information Age: Theory and Practice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289頁
  • 開本:16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胡欽太、胡小勇編著的《資訊時代的教育傳播研究--理論與實踐》內容共分十章,其中前五章為理論闡釋,後五章為案例研究,理論內容的確立得益於拉斯韋爾模式中對傳播過程各要素和環節的分解,各章節分別以資訊時代教育傳播新語境,教育傳播模式與過程,流程中的傳受雙方(教師、學生及其關係)、信息(教學信息、符號化及其控制)、媒介(教育媒體及媒介素養)、傳播效果(教育傳播效果及其最佳化)展開。在章節架構方面,遵循前述之理論與實踐交融相持的方式,以每一獨立章目為單元,在其中展開理論的介紹,給出關於新視點的啟示,形成對資訊時代教育傳播內在動因、外在環境等的全方位思考。案例研究的內容是依據前五章的理論分析開展的,旨在進行關於信息化教育傳播的現狀調查及最佳化策略研究,為促進資訊時代教育傳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鑑。

圖書目錄

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問題
三、研究架構
第一章 教育傳播研究及信息技術發展的融合
第一節 教育傳播研究的概念與特點
一、教育傳播的概念
二、教育傳播的特點
第二節 教育傳播學研究的歷程脈絡
一、教育傳播學的興起
二、教育傳播研究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信息技術影響教育傳播研究
一、信息技術對教育傳播內容的影響
二、信息技術對教育傳播方式的影響
三、信息技術對教育傳播者的影響
四、信息技術對教育傳播觀念的影響
第二章 信息化進程中教育傳播的過程與模式
第一節 教育傳播過程的要素與結構
一、教育傳播過程的概念
二、教育傳播過程的要素
三、教育傳播過程的構成階段
第二節 傳統的經典教育傳播模式
一、傳播學中的經典傳播模式
二、教育傳播學模式及其構建
第三節 教育傳播模式研究新發展
一、信息技術發展對傳播橫式研究的影響
二、信息環境中教育傳播模式的新發展
三、信息化背景中教育傳播模式的評價
第三章 信息化進程中教育傳播的主體與客體
第一節 教育傳播中的主客體關係
一、資訊時代師生關係的特徵
二、資訊時代師生關係的發展
三、資訊時代師生關係的轉變
第二節 教育傳播中的教師特徵分析
一、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從“填鴨”走向聆聽
三、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第三節 教育傳播中的學生特徵分析
一、信息技術賦予學生信息民主權
二、資訊時代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三、資訊時代學生的信息倫理規範
第四節 教育傳播中的參與者分析
一、資訊時代教育傳播中的參與者
二、教育傳播中各種參與者的協調
第四章 信息化進程中教育傳播的信息與媒體
第一節 資訊時代的教育信息及傳播方式
一、資訊時代的教育信息內涵概述
二、教育信息傳播中的熵和冗餘
三、各種教育系統中的信息傳播方式
第二節 資訊時代教育信息資源的新特徵
一、教育資源建設朝數位化發展
二、教育資源的信息孤島困境
三、解除信息閉塞現象的應對策略
第三節 資訊時代教育信息的編譯與解讀
一、資訊時代的教育傳播符號
二、資訊時代教育信息的符號化
三、消解誤讀:師生對信息的雙向理解
第四節 資訊時代教育傳播媒體新類型
一、教育傳播的大眾化和分眾化
二、教育傳播媒體的新發展
三、教育傳播新媒體的套用
四、教育傳播新媒體的選擇
第五節 信息素養教育和媒體素養教育
一、資訊時代教育信息的新變
二、教育傳播視角下的信息素養
三、教育傳播語境下的信息素養教育
四、教育傳播視角下的媒體素養
五、教育傳播語境下的媒體素養教育
第五章 信息化進程中教育傳播的效果與最佳化
第一節 教育傳播效果研究新動向
一、經典傳播效果的理論研究
二、教育傳播效果的特點和表征
三、教育傳播效果研究的走向
第二節 教育傳播效果測量新方法
一、傳統教育傳播效果的測量和評估
二、新時期教育傳播效果評估方法
三、最佳化新時期的教育傳播效果評估
四、教育傳播效果的反饋及其意義
第三節 教育傳播數字鴻溝新現象
一、知識溝理論的歷史緣起
二、數字鴻溝的三個層次
三、改善數字鴻溝的傳播對策
第四節 教育傳播效果最佳化新理念
一、教育傳播效果的影響因素
二、新時期教育傳播效果的最佳化原理
三、教育傳播效果最佳化研究的新發展
四、信息化進程中教育傳播效果最佳化的
途徑
第六章 教育電視媒介生態系統與環境
分析
第一節 教育電視的媒介生態概況
一、媒介生態等核心概念界定
二、國內外媒介生態學研究概況
三、教育電視媒介生態研究現狀
第二節 教育電視生態系統分析
一、教育電視的原生態
二、教育電視的生態位分析
三、教育電視種群及關係
第三節 教育電視外部生態環境分析
第七章 青少年信息鴻溝及其扶貧策略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信息扶貧研究的概況
一、相關術語內涵分析
二、青少年信息扶貧概況
第二節 青少年信息鴻溝的調查分析
一、公共信息資源鴻溝
二、校內信息資源鴻溝
三、信息素養鴻溝
四、其他調查發現
五、青少年信息鴻溝原因探討
第三節 青少年信息扶貧的策略分析
一、彌合校內信息資源鴻溝的策略
二、高度重視青少年校外公共信息資源扶貧
三、培養青少年信息素養,實現信息減貧
四、廣東鄉村青少年數字機會中心的構建
第八章 網路科教電視傳播效果分析與最佳化
第一節 網路科教電視傳播研究的概況
一、網路科教電視傳播研究背景
二、國內外同類研究綜述
第二節 網路科教電視節目收視現狀調查
一、調查設計與實施
二、大學生客群分析
三、網路電視科教節目收看行為現狀分析
第三節 網路電視科教節目的傳播效果分析
一、網路電視科教節目傳播效果分析及影響因素
二、案例分析:中國網路電視台科教台科教節目《探索發現》
三、傳統電視科教節目與網路電視科教節目傳播效果的差異
四、面向大學生的網路電視科教節目傳播效果分析結論
第四節 網路電視科教節目效果的最佳化策略
一、科教節目應改善自身的發展模式
二、網路電視應為科教節目提供良好的傳播平台
三、加強科教節目在大學生客群中的宣傳作用
第九章 網路教育社會互動模式與效果分析
第一節 網路教育中的社會互動現象概況
一、SNS網站發展現狀及教育套用
二、社會網路理論的相關概念及理論要點
三、基於客群理論研究教育類SNS網站
第二節 網路教育中的社會互動模式分析
一、現有網路媒體傳播模式的梳理
二、SNS套用於教育的傳播模式研究
第三節 網路教育中社會互動現狀調查
一、問卷與訪談的設計和實施
二、教育類SNS網站客群行為分析
三、對教育類SNS網站用戶的深度訪談
第四節 網路教育社會互動效果因素分析
一、影響因素的分布和效果
二、建議的改善措施
第十章 農村學生網路成癮分析與干預對策
第一節 網路環境中成癮問題的研究概況
一、網路成癮的概念探討
二、常見的網路成癮類型
三、網路成癮成因的探討
四、網路成癮對生活的影響
五、網路成癮的鑑別標準
六、網路成癮的干預對策研究
第二節 農村學生網路使用的現狀調查
一、農村國中生網路成癮情況分析
二、農村國中生個體特性數據分析
三、農村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分析
四、農村國中生網路成癮現狀的特點分析
第三節 農村學生網路成癮影響因素分析
一、個人因素對農村國中生網路成癮的影響
二、家庭因素對農村國中生網路成癮的影響
三、學校因素對農村國中生網路成鹿的影響
四、傳媒因素與網路成癮的相關分析
第四節 農村學生網路成癮的干預對策
一、提高農村國中生的媒體辨識能力
二、提升農村國中生的媒體使用技能
三、促進網路環境中農村國中生思想道德建設
總結
一、研究結論
二、研究創新
三、後續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