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組合平衡理論

70年代以來,由西方學者根據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波動的特點所提出的一種新的匯率理論,即資產組合平衡理論,它強調各國資產持有者的資產組合平衡條件,在作具體分析時,資產組合平衡理論作了一些假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產組合平衡理論
  • 類型:匯率理論
  • 提出時間:70年代以來
  • 提出人物:西方學者
基本信息,評價,

基本信息

第一,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貨幣
第二,在這個國家具有比較發達的國際金融市場且擁有提供全能金融服務、保證金融工具的高度流動性的設施;
第三,在金融市場上,存在著多種金融工具、多種金融機構和比較健全的監督管理部門;
第四,各種金融資產之間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要求完全替代);
第五,市場參與者可以自由選擇他們各自的資產組合,而不受任何外來強制性因素的干擾;
第六,對國外投資者不存在外匯管制稅收歧視或其他形式的歧視。資產平衡論與當今已開發國家的具體情況比較符合,也表明理論必須隨著客觀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資產組合平衡理論綜合了傳統的匯率理論和貨幣主義的分析方法,把匯率水平看成是由貨幣供求和經濟實體等因素誘發的資產調節與資產評價過程所共同決定的。它認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和各國資產之間的高度替代性,使一國居民既可持有本國貨幣和各種證券作為資產,又可持有外國的各種資產。一旦利率貨幣供給量以及居民願意持有的資產種類等發生變化,居民原有的資產組合就會失衡,進而引起各國資產之間的替換,促使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國際間的資產替換和資本流動,又勢必會影響外匯供求,導致匯率的變動。

評價

資產組合平衡理論是資產組合選擇理論的運用,在現代匯率研究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該理論一方面承認經常項目失衡對匯率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承認貨幣市場失衡對匯率的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傳統匯率理論和貨幣主義匯率理論中的片面性,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它提出的假定更加貼近現實。
但該理論也存在明顯的問題:
(1)在論述經常項目失衡對匯率的影響時,只注意到資產組合變化所產生的作用,而忽略了商品和勞務流量變化所產生的作用;
(2)只考慮目前的匯率水平對金融資產實際收益產生的影響,而未考慮匯率將來的變動對金融資產的實際收益產生的影響;
(3)它的實踐性較差,因為有關各國居民持有的財富數量及構成的資料,是有限的、不易取得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