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皖城市群

豫皖城市群

豫皖城市群是中國區域性城市群之一,包括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安徽省亳州市阜陽市4個地級市。豫皖城市群位於我國華北平原南部,境內平原面積占城市群總面積的99%以上。豫皖城市群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商丘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商丘、亳州均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豫皖城市群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中原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之間,成為我國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的要衝。

豫皖城市群交通發達便利,隴海鐵路京九鐵路鄭徐高鐵商杭高鐵鄭合高鐵京九高鐵連霍高速濟廣高速大廣高速鄭民高速商周高速商登高速永登高速機西高速寧洛高速阜新高速濟祁高速310國道105國道343國道等國家交通大動脈在城市群內縱橫交錯,依託沙潁河渦河包河等河道,已建成了周口港阜陽港等內陸優良港口集群,城市群內阜陽西關機場已建成通航,商丘觀堂機場周口機場正在籌備建設。

豫皖城市群城市化快速推進,已初步形成了以商丘阜陽兩座百萬人口大城市,周口亳州永城三座規模50-100萬人口中等城市,項城、界首等24座小城市構成的大、中、小協調發展的城市集群。

現在的豫皖城市群已初步形成了較為緊密聯繫的1小時經濟圈,隨著高鐵的逐步開通,未來將著力打造半小時經濟群,預計到2030年,豫皖城市群將建設成熟。

基本介紹

簡介,經濟,城市,交通,鐵路,公路,內河,民航,捷運,戰略,政策,雙輪驅動,其他區域,

簡介

豫皖城市群是全國區域性城市群之一,包括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安徽省亳州市阜陽市4個地級市。豫皖城市群位於我國華北平原南部,境內平原面積占城市群總面積的99%以上。豫皖城市群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商丘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商丘、亳州均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包河上游,東臨淮北市、宿州市,西扼開封市、北接菏澤市、南襟亳州市。是中原地區東部門戶和中心城市,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著名古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市轄2區、1市、6縣,總面積為10704平方公里。
周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地處沙河潁河賈魯河交匯處,東臨阜陽市,西接漯河市、許昌市,南與駐馬店市相連,北與開封市、商丘市接壤。全市轄1區、1市、8縣,總面積11959平方千里。
亳州: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渦河上游,東臨淮北市蚌埠市,西接周口市,南連阜陽市,北接商丘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市轄1區、3縣,總面積8374平方千里。
阜陽: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潁河中游,東部與淮南市相連,西部與周口市、駐馬店市相鄰,西南部與信陽市接壤,北部、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南部與六安市隔淮河相望。全市轄3區、1市、4縣,總面積9775平方千里。

經濟

2015年,豫皖城市群商丘周口亳州阜陽4個地市生產總值(GDP)匯總表:
城市
GDP/億元
人口/萬人
人均GDP/萬元
商丘
1842.00
604.70
3.05
周口
2082.38
880.49
2.37
亳州
942.60
499.60
1.89
阜陽
1267.40
782.30
1.62
合計
6134.38
2767.09
2.22

城市

城市中心城區人口(2015年)
城市
≥100萬人
商丘、阜陽
50-100萬人
周口、亳州、永城
<50萬人
項城、界首、虞城、夏邑、民權、柘城、睢縣、寧陵、扶溝、西華、商水、沈丘、鄲城、淮陽、太康、鹿邑、蒙城、渦陽、利辛、太和、臨泉、阜南、潁上

交通

鐵路

公路

內河

依託沙潁河渦河包河等河道,已建成了周口港阜陽港等內陸優良港口集群。

民航

城市群內阜陽西關機場已建成通航,商丘觀堂機場周口機場正在籌備建設。

捷運

規劃捷運
規劃捷運線路
規劃捷運里程
規劃捷運車站
規劃輕軌線路
規劃BRT線路
商丘捷運
5條
約175公里
約100座
2條
5條
阜陽捷運
3條
約75公里
約50座
1條
2條

戰略

政策

大城市資源環保承接能力有限,縣域城市建設條件差距仍較大,二三線城市是打造新型城鎮化的突破口。媒體報導稱,以城市群為軸心的城鎮化發展路線已明晰,城市群目標定位基本明確。
商丘軌道交通與BRT規劃圖商丘軌道交通與BRT規劃圖
省社科院認為,城市群能使資源在更大範圍內實現最佳化配置,讓地理位置、經濟實力及結構不同的城市承擔不同功能,實現城市間的分工合作,使城市群獲得比單個城市更大的分工收益和規模效益。
據報導,全國32個城市群建設路線圖已浮現,城市群建設從三個層次推進:一是已基本建成的11個國家級城市群,二是正在建設的區域性城市群。預計到2030年,32個城市群將建設成熟。
在業內人士看來,多層次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將給安徽城鎮化建設帶來新的思路。比如,豫皖城市群將會成為區域性城市群之一,那么皖北的阜陽、亳州等城市,將會與河南的商丘、周口等城市,形成更為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從城市群的層面實現“跨界”融合。

雙輪驅動

城市群建設路線圖的確定,將會讓安徽形成江淮城市群和豫皖城市群“雙輪”驅動的格局。
據了解,早在2005年省內區域經濟專家就提出了江淮城市群的概念。在專家們看來,安徽的城鎮化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取決於江淮城市群的發展程度。此外,江淮城市群是我省南北經濟聯動發展的一個重要支點。
此次“路線圖”再次將江淮城市群列入了正在建設的14個城市群名單中,說明了國家層面對江淮城市群建設的認可。不過,承載起皖北經濟發展重任的城市群,可能要“北漂“——豫皖城市群有可能成為皖北新的區域增長極。
2012年11月,國務院批覆《中原經濟區規劃》,河南和安徽成為規劃覆蓋範圍最大的兩個省。豫皖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將有助於“中原板塊”的崛起,而這也為兩省共同呼籲的將淮河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增添了砝碼。
奠定了“中四角”地位
境內兩大城市群的打造,進一步奠定了安徽在“中四角”的地位,安徽將站上長江中游城市群這個更大的舞台。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我國已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要在中西部和東北有條件的地區,依靠市場力量和國家規劃引導,逐步發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為帶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有關專家認為,這意味著“腰部經濟”的藍圖呼之欲出。2013年初,以合肥為代表的江淮城市群宣布加入“中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涵蓋範圍擴圍至40個城市,變身“中四角”。
按照國家發改委給出的時間表,在2013年底之前,鄂湘贛皖四省按照“自身角度為主,兼顧其他三省”的原則各自製定規劃草案,並提交國家發改委;2014年6月國家層面將綜合四省的方案,出台總體規劃草案。

其他區域

據報導,全國32個城市群建設路線圖已浮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