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胎釉

護胎釉

護胎釉,也稱陶衣、化妝土、裝飾土、護胎釉,把較細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調和成泥漿塗在陶胎或瓷胎上,留下的留有一層薄薄的色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護胎釉
  • 外文名:Fetal enamel
  • 別名:陶衣、化妝土、裝飾土、護胎釉
  • 顏色:白淨細膩
  • 舉例:雍正爐鈞釉渣斗等
  • 學科:陶瓷材料
簡要概述,套用實例,雍正爐鈞釉渣斗,乾隆窯變釉錐把瓶,

簡要概述

護胎釉又叫化妝土,該釉白淨細膩,由含鐵特別少或根本不含鐵的瓷土配製而成。在瓷器入窯焙熄以前,先用浸漬或注澆法噴塗,將其施於胎體的表面,然後再上釉入窯可以提高瓷器的質量。其作用可以掩蓋胎料因雜質未除淨而泛出來的雜色或黑點,又可以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凸凹不平的毛病。如果附於護胎釉一定的顏色,還能起裝飾作用。
陶瓷生產中,護胎釉常用的的三種作用分別為:
一、美化胎面,起裝飾作用;
二、避免坯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燒裂;
三、填補坯胎氣孔。

套用實例

雍正爐鈞釉渣斗

如圖1所示,該瓷器為雍正爐鈞釉渣斗,高8.4厘米,口徑11.4厘米,足徑8.3厘米。
圖1 雍正爐鈞釉渣斗圖1 雍正爐鈞釉渣斗
渣斗口部微敞,六瓣花口,粗頸,扁鼓腹,圈足。外壁窯變釉呈塊狀流淌,有凹凸感,內壁與圈足的窯變釉呈點狀變化,圈足足端施深醬色護胎釉。圈足內印“大清雍正年制”篆書印章款,因為是先刻款後上釉,所以款字不清。
爐鈞釉是清雍正景德鎮窯仿宋元時期鈞窯窯變釉燒制的新品種。它需要二次燒成,先於窯中1280℃燒成澀胎器,然後於其上罩窯變釉,在低溫爐中二次燒成,故名。官窯和民窯都有燒制。

乾隆窯變釉錐把瓶

圖2 乾隆窯變釉錐把瓶圖2 乾隆窯變釉錐把瓶
如圖2所示,該瓷器為乾隆窯變釉錐把兒瓶,高46.3厘米,口徑4.7厘米,足徑12.4厘米。
錐把瓶長細頸,溜肩,圓腹,圈足。足端平切後再外斜削一刀。外壁罩斑駁渾然的窯變釉,紅色為主,藍色和米黃色摻雜其中,釉面有石英亮晶點,滿布小凹坑。圈足內罩深淺不一的咖啡色護胎釉:圈足內印“大清乾隆年制”篆書印章款。
錐把瓶與膽瓶的區別在於重心位置不同,膽瓶的最寬處在下腹部,錐把瓶的最寬處在中腹部:這種瓶子的足端有僅平切和平切後再外斜削一刀兩種情況二乾隆官窯窯變釉器物的圈足,內部罩深淺不一的醬釉護胎釉,釉質清亮,施釉後再印款;道光朝以後的底釉,色澤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