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駁,拼音是yì bó,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提出異議,予以駁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議駁
- 拼音:yì bó
- 注音:ㄧˋ ㄅㄛˊ
- 出處:《論衡·異虛》
議駁,拼音是yì bó,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提出異議,予以駁回。
議駁,拼音是yì bó,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提出異議,予以駁回。... 議駁,拼音是yì bó,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提出異議,予以駁回。中文名 議駁 拼音 yì b...
浮冒議駁 亦稱 浮多 類型 財政用語 定義 經費報銷方面數目不實 財政用語。亦稱“浮多”。指經費報銷方面數目不實、虛浮過多而言。以清代工部為例,清制,工部...
“經大學士、九卿議駁” 後,錢載依舊堅持上奏,其在《再陳堯陵摺》中言:“切臣遵旨次第查考堯陵,考得平陽之堯陵屬實,濮州之堯陵屬虛。敬謹具摺覆奏。奉旨:...
皇上又議覆“知貢舉”、禮部左侍郎謝墉,所奏科場分卷事宜、及禮部堂官議駁之處,臣等公同酌議。謝墉場內所造之冊,“至”字幾號,“公”字幾號,止載某省...
親貴、大臣死後賜謚,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明清則由禮部擬謚,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議駁所多,非是其論, 證疏傳子慎賞懋慎〈有澤根羅國民 〉 .說臆多頗,傳子慎〈有賞懋慎人明.始終其徵難頗,詳不獻文,跡事平生子慎 〉 考跡事平生 一)...
疏入仍議駁。“賴粵督張之洞與粵撫吳大澄合詞力爭,始議準。”由粵先後兌閩於“鐵脅式”項下,解到協造番銀二十萬兩,又於“淺輪”項下解到協造番銀六...
又集《議駁》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其見《漢書》二十五,《漢記》四,皆刪敘潤色,以全本體。其二十六,博採古今瑰瑋之士,德義可觀。其二十七,臣...
四十年,河東河道總督姚立德奏請以蜀山湖收蓄伏秋汛水,工部以舊例蜀山湖於十月後收蓄汶河清水議駁,上命高晉會勘。尋奏:“蜀山湖周六十五里,在汶河南、運河...
據光緒《大清會典· 內閣》載:舉凡各部院題請事件, 有應準、應駁未敢擅便, 或議功、議罪、議賞、議恤可輕可重,處分應議、應免,本內雙請候欽定者,大...
下部皆議駁,特旨允行。 6. 《清史稿》:斌令諸州縣立社學,講孝經、國小,修泰伯祠及宋范仲淹、明周順昌祠,禁婦女游觀,胥吏、倡優毋得衣裘帛,毀淫詞小說,革...
鼎以前次清查,傳集各商詳詢定議,皆稱可免虧累積壓,雖因銀價漸昂,尚不致遽形虧折,遂議駁。時淮鹽尤敝,兩江總督陶澍疏陳積弊情形,命鼎偕寶興會同籌議。
金釗既同部臣議覆,復疏爭曰:“康熙中奉永不加賦之明詔,此大清億萬年培養國脈之至計也。前有議加耗米及公費銀者,戶部以事近加賦議駁。今準其略有浮收,...
凡直省奏請遷除,當上意者,雖交部議,仍命存記,部本上時議駁,亦擬旨準行。凡行在召見軍機大臣,恆在晚膳後。凡撰擬詔旨六七道以上者,輒命隨成隨進。前...
《唐會要》卷六三:“光化三年,直史館柳璨,以劉子玄所撰《史通》議駁經史過當,紀子玄之失,別纂成十卷,號《柳氏釋史》,又號《史通析微》...
駁神我憲政說 四惑論 五朝法律索隱 代議然否論 釋戴 秦政記 思鄉原上 思鄉原下 論教育的根本要從自國自心發出來(節選) 論佛法與宗教、哲學及現實之關係 ...
十七年,吏部因京察一等人員有先由御史改官者議駁。凌漢以不勝御史,非不勝外任者比,如此苛繩,有妨言路。御史改部之員,例準截取。至京察雖無明文,從前有...
韓侂胄議開邊,奕貽書論之,侂胄不悅後使金,綱訓練將卒,使屈伸進退之權,復歸於我。權禮部侍郎,條六事以獻。後遷吏部侍郎兼權給事中,論駁十六事,皆貴族近...
剛毅請下部議。上曰:若下禮部,彼等必駁我矣。剛毅曰:此事重大,行之數百年,不可廢,請上細思。上厲聲曰:汝欲阻撓我耶?剛乃不敢言。及將散,剛毅又曰:此事重大...
十六年,奏南糧到通州剝運不能迅速,請在楊村全數起剝,下倉場侍郎玉寧、戴均元等議駁。上責亨特冒昧,下吏議降調,命留任。十八年秋,河溢睢寧。坐奪官,命留工...
恕奏議論駁皆可觀,掇其切世大事著於篇。鄭渾字文公,河南開封人也。高祖父眾,眾父興,皆為名儒。渾兄泰,與荀攸等謀誅董卓,為揚州刺史,卒。渾將泰小子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