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振

謝天振

謝天振,1944年3月生,浙江蕭山人,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學者,國際知名比較文學專家與翻譯理論家。中國比較文學譯介學創始人,中國翻譯學最重要奠基人之一,翻譯學學科建設最有力的倡導者和批評者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天振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4年3月
  • 畢業院校:上海外國語學院俄語系
  • 性別:男
  • 祖籍:浙江蕭山
人物職務,人物經歷,學術兼職,主講課程,主要業績,主要著述,主編叢書,主要論文,

人物職務

謝天振是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翻譯研究所所長,《中國比較文學》季刊主編,《中國翻譯》編委,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暨翻譯研究會顧問,上海翻譯家協會理論組組長,中國翻譯協會翻譯理論與教學委員會委員,國際比較文學協會翻譯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比較文學譯介學方向),北京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四川外語學院等校兼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顧問。

人物經歷

1966年畢業於原上海外國語學院俄語系,
1982年獲上海外國語學院外國文學碩士學位。
謝天振
1982年-上海外國語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歷任上海外國語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等職,現任上外高級翻譯學院翻譯研究所所長。
1986年起,先後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翻譯系、浸會大學英文系、加拿大阿爾貝塔大學比較文學系、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等校的高級訪問學者,應邀出席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非等國家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並做大會主題發言十餘次。
1999— 復旦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比較文學專業)
1995—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
2000—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兼職教授
2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顧問
1996.12—1997.3 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1996— 暨南大學兼職教授
1995— 復旦大學兼職教授
1991.10—1992.4 加拿大阿爾貝塔大學比較文學系高級訪問學者

學術兼職

2001- 《外國文學研究》(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學術委員
2001- 《中國翻譯》編委
2000- 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翻譯委員會委員(中國唯一委員)
1997— 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
1996—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兼出版委員會主任
1995—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教學研究會副會長
1994—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翻譯研究會會長(1999起為顧問)
1988— 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委員
1986— 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
1985— 上海作家協會會員

主講課程

西方翻譯史、當代西方翻譯理論研究、比較文學概論、比較文學名著選讀等

主要業績

謝天振教授中國第一個從理論上論證翻譯文學的歸屬問題的學者,也是中國最早論述翻譯研究文化轉向的學者。他提出的“翻譯文學是中國文學的組成部分”的觀點2001年已為越來越多的學者所接受,2001年起出版的“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首次正式收入由他主編的“翻譯文學卷”即是一個標誌。他對“翻譯文學史”和“文學翻譯史”所作的區分,也被學界承認,國內的翻譯文學史的編寫正是按照他所規範的方向在編撰和發展。他的主要學術專著《譯介學》自1999年問世以來,至今已連續印刷4次。另一本學術專著《翻譯研究新視野》於2003年出版,至今也已經第二次印刷。據南京大學有關部門統計,其學術論著的被引用率在國內翻譯界和比較文學界都名列前茅,光《譯介學》一書被CSSCI刊物引證的次數每年就都超過18次。2006年國家社科項目課題指南把譯介學研究列為外國文學專業的八大研究課題之一,國家“十一五”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06-2010)也把譯介學列為重點研究課題之一。

主要著述

論文集《當代國外翻譯理論導讀》,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譯介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2007
中國20世紀外國文學翻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兩人合作
中國現代翻譯文學史(1898―1949)》,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翻譯研究新視野》,青島出版社,2003,主編
翻譯理論建構與文化透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主2000 主編
《譯介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個人專著
翻譯論叢》,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論文集(副主編)
比較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主編(教育部“九五”重點教材)
比較文學翻譯研究》,台灣業強出版社1994 個人論文集
《狄更斯傳》,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4 個人編著
比較文學引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 個人譯著
比較文學三百篇》,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 副主編
《中西比較文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撰寫二章及附錄,約5萬字
以及長、中、短篇小說及散文的譯作數種。

主編叢書

《黑旋風譯叢》,學林出版社2001年起(已出7本)
《當代名家小說譯叢》,花城出版社1998起(已出6本)
《世界文化名人傳記叢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5起(已出10本)
《外國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台灣業強出版社1991起(已出24本)

主要論文

非常時期的非常翻譯——關於中國大陸文革時期的文學翻譯,《中國比較文學》2009年 第2期
比較文學翻譯研究——關於譯介學研究的對話,《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2期
譯介學:比較文學翻譯研究新視野,《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2期
書評與動態 序任一鳴《後殖民:批評理論與文學》,《中國比較文學》2008年 第1期
翻譯研究 關於翻譯文學和翻譯研究的幾點思考——由王向遠教授的兩部專著說起,《中國比較文學》2008年 第1期
序李小鈞《自由與反諷——納博科夫的思想與創作》,《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 第4期
季羨林與翻譯,《中國翻譯》2006年 第6期
翻譯研究“文化轉向”之後——翻譯研究文化轉向的比較文學意義,《中國比較文學》2006年 第3期
探索比較文學研究新領域,《中國比較文學》2006年 第2期
比較文學理論、界限和研究方法,《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 第1期
一份雜誌與一個學科——《中國比較文學》20年的歷史回顧,《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 第3期
方重與中國比較文學,《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 第3期
新書架:《中國現代翻譯文學史(1898-1949)》,《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 第2期
“外語院系的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筆談——比較文學:既姓“中”,也姓“外”,《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 第2期
第三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筆談——學位論文寫作指導與學術規範訓練,《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 第2期
第二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筆談——正視矛盾 保證學科的健康發展,《中國比較文學》2004年 第1期
論譯學觀念現代化,《中國翻譯》2004年 第1期
學科發展的歷史必然,《中國翻譯》2004年 第3期
莫斯科購書物美價廉,《生活與健康》2004年 第12期
比較文學教學與學科理論建設——關於文藝學與比較詩學的對話,《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 第4期
強強聯手,規範比較文學的學科建設,《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 第2期
當代西方翻譯研究的三大突破和兩大轉向,《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 第5期
多元系統理論:翻譯研究領域的拓展,《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3年 第4期
樹立譯學理論意識 培養獨立科研能力,《中國翻譯》2002年 第2期
論文學的世界性因素和影響研究,《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 第1期
2001年翻譯文學一瞥,《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 第2期
譯者的誕生與原作者的“死亡”,《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 第4期
如何看待中國譯論研究的差距--兼談學術爭鳴的學風和文風,《學術界》2002年 第3期
《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翻譯對話錄》五人談,《中國翻譯》2001年 第4期
國內翻譯界在翻譯研究和翻譯理論認識上的誤區,《中國翻譯》2001年 第4期
比較文學教學:研究生教學:期待比較文學系列教材,《中國比較文學》2001年 第1期
論文學的世界性因素和影響研究——關於“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因素”命題及相關討論,《中國比較文學》2001年 第4期
重申文學性:對新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思考,《中國比較文學》2000年 第1期
翻譯文學——爭取承認的文學,《探索與爭鳴》1990年 第6期
中國比較文學:危機與轉機,《探索與爭鳴》1987年 第6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