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金)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金一般指本詞條

諾貝爾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政府於同年建立“諾貝爾基金會”,負責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11月19日,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機構瑞典文學院表示,將請外部專家加入現有的文學獎評審委員會,意圖在2018年文學獎因性醜聞停發後重建公眾的信任。

2019年3月5日,諾貝爾獎基金會表示,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將恢復頒發,一併選拔出2018年與2019年的兩位得主。

基本介紹

設立規則,規定,遺囑,評選機構,評獎機構,委員會,主要人員,評選流程,資格確認,初選,複選,決選,頒獎公告,歷屆獲獎者,中國獲獎者,醜聞事件,事件回顧,事件處置,

設立規則

規定

章程規定各國文學院院士、大學和其他高等學校的文學史和語文教授、歷年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各國作家協會主席才有權推薦候選人,本人申請不予考慮。推薦書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學院,11月1日前後公布選拔結果。授獎一般是因為某作家在整個創作方面的成就,有時也因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如法國作家馬·杜·加爾因長篇小說《蒂博一家》,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因長篇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英國作家高爾斯華綏因長篇小說《福賽特家史》,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因長篇小說《德里納河上的橋》而獲獎。
一百多年來,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年至1943年因戰爭沒有頒發,1904年、1917年、1966年、1974年獎金由二人平分。

遺囑

根據創立者的個人遺囑,諾貝爾文學獎金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1900年經國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為“如今來創作的”或“如今才顯示出其意義的”作品,“文學作品”的概念擴展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即包括歷史和哲學著作。文學獎金由斯德哥爾摩諾貝爾基金會統一管理,由瑞典文學院評議和決定獲獎人選,因此,院內設定了專門機構,並建立了諾貝爾圖書館,收集各國文學作品、百科全書和報刊文章。

評選機構

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
諾貝爾獎的評選並非基於任何公認或眾所周知的原則或標準,而只是基於諾貝爾個人生前的願望和構想。其法律基準就是他於1895年11月27日簽署的最後遺囑。
諾貝爾遺囑與獎金有關的部分摘要如下: “我其餘的全部可變賣財產應按如下方式處置:資本——由我的執行人投資於安全可靠之證券——應成為一個基金,其盈利應以獎金形式每年分發給那些在過去一年中使人類受惠最大之人士。所說的盈利應均分為五份,分配如下:一份應授予在物理學領域裡作出 最重要發現或發明之人士;一份應授予作出最重要化學發現或改進之人士;一份應授予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裡作出最重要發現之人士;一份應授予在文學領域裡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傑出作品之人士;一份應授予為各民族間的兄弟情義、為取消和削減常備軍、為召開和促成和平會議做了最多或最佳工作之人士。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應由瑞典科學院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應由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學院頒發;文學獎應由斯德哥爾摩的學院頒發;和平衛士獎應由挪威國會選出的一個五人委員會頒發。我的明確願望是:評獎不考慮候選人之國籍,不論是否斯堪的納維亞人,最夠資格者獲獎。”
這部分遺囑比較粗略,措辭也不那么嚴密,執行起來有許多實際困難。因此,《諾貝爾基金會章程》對遺囑的相關部分進行了必要的闡釋,補充了技術性的條款。章程於1900年6月29日由瑞典國王批准,此後根據執行情況進行了多次修改。
章程確認了遺囑中的四個頒獎機構,認定“斯德哥爾摩的學院”就是指“瑞典學院”(Svenska Akademien,英譯為Swedish Academy)。各頒獎機構分別制定有關專項細則,各自負責專項諾貝爾獎的評選和頒布,設立專項“諾貝爾(評獎)委員會”負責初選工作(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不另設初選機構),並選出委託人組成諾貝爾基金會的理事會。由於許多重大成果並非在一年內就可以確認,遺囑中規定的“過去一年中”的時間限制條件被適當放寬,在章程中被闡釋為“最近的成就”或“最近才顯示出重大意義的老成果”,但死者的生前成果不予考慮。對於文學獎,章程把“文學”定義為“不僅是純文學”(詩歌、小說、劇本),“而且是因其形式和風格而具有文學價值的其它文字作品”。

評獎機構

1786年4月5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蘭西學院的模式,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了“瑞典學院”。“瑞典學院”的正名既未掛“皇家”的頭銜,也無“文學”的限定,比“瑞典皇家(科)學院”(The RoyalSwedish Academy)只少“皇家”(Royal)一詞,因此經常被人混為一談,以為文學獎和科學獎是一個機構頒發的。“
瑞典文學院的文學家們瑞典文學院的文學家們
”是約定俗成的漢譯,其基本任務其實並不限於文學,最初的重點甚至不在文學而在語言,主要是為了瑞典語言的“純潔、活力和莊嚴”。
瑞典文學院限定由18名終身院士組成,最初都是古斯塔夫三世直接聘任的。院士各坐一把有編號的交椅,終生固定不變。去世院士的缺額由其他院士提名,秘密投票補選,然後經國王批准聘任,公布於眾。由於以往的重點是語言,因此傳統上的院士多為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文學家和作家只是少數,這種情況只到如今才有根本改變。根瑞典學院章程,院士中始終有一名法律界權威。
1896年,瑞典文學院接受了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任務,其功能才逐漸向文學方面傾斜,越來越多的文學家和作家被補選為院士,如今終於超過半數,作為“文學院”總算實至名歸。

委員會

瑞典文學院選出3至5名院士(如今為五名)組成諾貝爾委員會(俗稱“諾獎評審會”),任期3年,連選得連任。原則上也可以選入1名院外專家,但實際上極少實現。諾獎評審會只是文學院的評獎前期工作機構,評選和頒獎的決定權力仍然屬於全體院士。

主要人員

瑞典文學院院士基本都是著名作家和學者,一般都精通四、五門外語 ,多數都能直接閱讀英、法、德、西以及北歐原著,也有幾人熟悉俄語。 因此,他們對其它民族文學的了解並不依賴於院士中該語種的專家,也不局限於瑞典文譯本。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例如,馬悅然是院士中唯一的漢學家,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靈山》就是由他翻譯到瑞典,多年來他還一直極力推薦北島李銳,他也曾表示曹乃謙是有希望獲諾獎的中國作家之一。這三個作家的作品均由他翻譯成瑞典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瑞典文翻譯者陳安娜就是馬悅然的學生。
瑞典文學院是完全獨立於政府的組織,也獨立於任何政治和社會集團。每個院士當然都有自己的道義傾向以至政治傾向,但文學院作為整體一直避免形成干預政治的傾向。
1989年,瑞典文學院內因這類問題爆發了200年來最大的爭議,以至有3名院士憤而辭職,其中還包括文學院前任常務秘書(1977年至1986年)兼諾獎評審會主席(1981年至1987)居連斯登教授,以及瑞典最著名的女作家、當時兩名女院士之一艾克曼。
起因是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下令追殺《撒旦詩篇》作者、英籍印度裔作家薩爾曼· 魯西迪而舉世震驚,瑞典各文化團體尤其是作家紛紛發表抗議聲明,瑞典文學院院士的基本道義傾向雖然是支持魯西迪的,但是多數院士仍然以文學院不應干預政治為理由,拒絕了以文學院名義發表聲明的提議。因此,3名異議院士公開宣布退出文學院,儘管文學院基於終身制的規定不予批准,他們也不再參加文學院的活動。
1996年,著名作家昂隆德教授也步他們的後塵,因類似原因退出文學院活動。此後,文學院開會時,14名院士只能面對4把無人就座的空交椅。原坐第二把交椅的院士去世,隆德大學的拉爾夫教授才坐上那把空了10年的交椅。因此,如今的諾貝爾文學獎是15名院士選出的。

評選流程

並非任何人都有資格作為諾貝爾獎提名人,團體提名和自我申請不被接受。文學獎的提名人資格是:
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
瑞典文學院院士和各國相當於文學院士資格的人士;
高等院校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各國作家協會主席。
每年9月,徵求提名次年諾貝爾獎候選人的邀請發往世界各地,如今僅文學獎評審會每年都發出600多份邀請,寄給各國相關團體和被認為有資格提名的個人。提名人必須遞交正式提名信,並附上候選人的相關資料(如原著或譯本),於當年2月1日午夜前送達相應頒獎機構,逾期則列入下一年度的名單。
由於每項獎金至多只可由3名得主分享,因此每項被提名的成果也至多只能歸3名候選人共有,每位提名人至多也只能提出3名候選人;文學獎至多兩人分享,因此每人至多可提名兩人。如今,每年收到的各項諾貝爾獎提名信分別都有數百封,文學獎提名信已高達350封以上。
各諾獎評審會於每年2月1日起開始評選工作,並於同年早秋向所屬的頒獎機構提出有關推薦人選的書面報告,評審會只推薦一名候選人,由頒獎機構全體成員投票決定認可、改換或拒絕授獎。瑞典文學院從70年代起,逐漸改為如下的多步評選程式:

資格確認

評審會首先是將那些不夠格的提名信清理出去(例如,曾盛傳美國某華人團體如今已提名王蒙,如果真是團體提名,顯然過不了這一關),然後將有效提名集中登記在“初選名單”上,在2月初提交文學院審核。由於有些候選人獲多人分別提名,350封提名信一般可以歸併為二百人左右的“長名單”。

初選

評審會根據各種判斷淘汰大部分候選人,到4月份提出一份壓縮到15至20人的“複選名單”(俗稱“半長名單”),再次報文學院審批。有些落選者是因作品為科學論文,沒有足夠文學價值;有些人雖然是純文學作家,但是沒有達到必要的水準;有些人被提名的理由是非文學性的,如基於政治,意識形態或民族主義的理由。此外,基於以往的教訓,首次獲提名者如今一般也先遭淘汰,政府高官或前政府高官基本也難過關。在此階段,評審會有時會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徵求專家的意見,或為某些缺乏適當譯本的作品安排緊急翻譯。

複選

評審會到5月底提出一費體人的“決選名單”(俗稱“短名單”),第三次報文學院審批。文學院可以在院會上修改名單,更換或添加人選。

決選

從6月份開始,全體院士的暑期作業就是閱讀五名候選人的作品,由於多數是上一年度的最後落選者,因此一般只用讀那一、二位新人的作品,以及“老候選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每位評審還需要分別寫出自己的推薦報告。文學院於9月中旬復會,開始進行決選。有關“決選者”近況的調查,也將在這3個月內完成。頒獎機構有評獎的最後決定權,可以推翻評審會全體一致的推薦,並且不接受任何抗訴。文學院從復會到公布評獎結果,只有少則2周多則4周的時間。每星期四晚上進行討論、評議、表決,直到有一名候選人得票超過投票數的半數以上(至少需要8票)。如果經多次投票無人過半,有時會達成妥協評出兩人分享(至今有4次),有時只好當年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評。

頒獎公告

各頒獎機構一般在10月份評出並頒布當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最遲不得晚於10月15日。
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特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特
文學獎的公布時間一般是在10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四,有時定在第二個星期四。頒獎公告只公布最後通過的頒獎決定,以及相關讚辭。所有的評議和表決紀錄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對於頒獎結果所引起的爭議,各頒獎機構及其成員都不予置評.
每年12月10日為“諾貝爾日”,即諾貝爾祭辰,隆重的諾貝爾授獎大典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兩地舉行。和平獎得主由挪威國會主席在奧斯陸市政廳舉行的儀式上授獎,其它獎得主由瑞典國王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儀式上授獎。
諾貝爾獎每個得主除了得到一張獎金的支票外,還得到一張獎狀和一塊塑有諾貝爾頭像的金質獎章。如果獲獎者拒絕領獎,或者在次年10月1日前未能按基金會的要求兌取獎金支票,獎金都將自動併入主基金。這樣的事發生過三次,其中兩次是文學獎得主,分別是蘇聯作家鮑利斯·帕斯捷爾納克(1958年)和法國哲學大師讓-保爾·薩特(1964年)。

歷屆獲獎者

1901年蘇利·普呂多姆(Sully Prudhomme)《孤獨與沉思》 法國
1902年特奧多爾·蒙森(Christian Theodor Mommsen)《羅馬風雲》 德國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Bjørnstjerne Martinius Bjørnson)《挑戰的手套》 挪威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爾(Frédéric Mistral)《金島》 法國
何塞·埃切加賴(José Echegaray y Eizaguirre)《偉大的牽線人》 西班牙
1905年亨利克·顯克維支(Henryk Pius Sienkiewicz)《第三個女人》、《你往何處去》 波蘭
1906年喬祖埃·卡爾杜齊(Giosuè Alessandro Carducci)《青春詩》 義大利
1907年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老虎!老虎!》 英國
1908年魯道爾夫·歐肯(Rudolf Christoph Eucken)《精神生活漫筆》 德國
1909年西爾瑪·拉格洛夫(Selma Ottilia Lovisa Lagerlöf)《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瑞典
1910年保爾·約翰·路德維希·馮·海塞(Paul Johann Ludwig von Heyse)《特雷庇姑娘》 德國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Polydore Marie Maeterlinck)《青鳥》、《花的智慧》 比利時
1912年蓋哈特·霍普特曼(Gerhart Johann Hauptmann)《群鼠》 德國
1913年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吉檀枷利》、《飛鳥集》 印度
1914年未頒獎
1915年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約翰·克利斯朵夫》、《名人傳》 法國
1916年魏爾納·海頓斯坦姆(Gustaf Verner von Heidenstam)《朝聖年代》 瑞典
1917年卡爾·耶勒魯普(Henrik Pontoppidan)《磨坊血案》 丹麥
亨瑞克·彭托皮丹(Karl Adolph Gjellerup)《天國》 丹麥
1918年未頒獎
1919年卡爾·弗里德里希·格奧爾格·施皮特勒(Carl Friedrich Spitteler)《奧林比亞的春天》 瑞士
1920年克努特·漢姆生(Knut Hamsun)《土地的成長》 挪威
1921年阿納托爾·法郎士(Anatole France)《苔依絲》 法國
1922年哈辛特·貝納文特·伊·馬丁內斯(Jacinto Benavente y Martínez)《不吉利的姑娘》 西班牙
1923年威廉·勃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麗達與天鵝》、《凱爾特的薄霧》 愛爾蘭
1924年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Władysław Stanisław Reymont)《福地》 波蘭
1925年喬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皮格馬利翁》、《聖女貞德》 愛爾蘭
1926年格拉齊亞·黛萊達(Grazia Maria Deledda)《邪惡之路》 義大利
1927年亨利·柏格森(Henri-Louis Bergson)《創造進化論》 法國
1928年西格里德·溫塞特(Sigrid Undset)《新娘—主人—十字架》 挪威
1929年保爾·托馬斯·曼(Paul Thomas Mann)《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 德國
1930年辛克萊·劉易斯(Harry Sinclair Lewis)《大街》、《巴比特》 美國
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Erik Axel Karlfeldt)《荒原和愛情》 瑞典
1932年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福爾賽世家》 英國
1933年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Ivan Alekseyevich Bunin)《耶利哥的玫瑰》、《米佳的愛》 俄國
1934年路伊吉·皮蘭德婁(Luigi Pirandello)《尋找自我》、《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 義大利
1935年未頒獎
1936年尤金·奧尼爾(Eugene Gladstone O'Neill)《天邊外》 美國
1937年羅傑·馬丁·杜·加爾(Roger Martin du Gard)《蒂伯一家》 法國
1938年賽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大地》 美國
1939年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Frans Eemil Sillanpää)《少女西麗亞》 芬蘭
1940年到1943年未頒獎
1944年約翰內斯·威廉·揚森(Johannes Vilhelm Jensen)《漫長的旅行》 丹麥
1945年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柔情》 智利
1946年赫爾曼·黑塞(Hermann Karl Hesse)《荒原狼》 德國
1947年安德烈·紀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田園交響曲》、《背德者》 法國
1948年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荒原》、《四個四重奏》 英國
1949年威廉·福克納(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八月之光》、《我彌留之際》、《喧譁與騷動》 美國
1950年伯特蘭·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哲學—數學—文學》 英國
1951年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Pär Fabian Lagerkvist)《大盜巴拉巴》 瑞典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çois Charles Mauriac)《給麻風病人的吻》、《愛的荒漠》 法國
1953年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不需要的戰爭》 英國
1954年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老人與海》 美國
1955年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司內斯(Halldór Kiljan Laxness)《冰島之鐘》 冰島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內斯(Juan Ramón Jiménez Mantecón)《小毛驢和我》、《悲哀的詠嘆調》 西班牙
1957年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局外人》、《鼠疫》 法國
1958年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Boris Leonidovich Pasternak)《日瓦戈醫生》 蘇聯
1959年薩瓦多爾·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水與土》 義大利
1960年聖瓊·佩斯(Saint-John Perse)《藍色戀歌》 法國
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ć)《橋·小姐》 南斯拉夫
1962年約翰·斯坦貝克(John Ernst Steinbeck)《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 美國
1963年喬治·塞菲里斯(Giorgos Seferis)《“畫眉鳥”號》 希臘
1964年讓·保羅·薩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詞語》 法國
1965年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Mik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靜靜的頓河》 蘇聯
1966年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Shmuel Yosef Agnon)《行為之書》 以色列
奈莉·薩克斯(Nelly Sachs)《逃亡》 德國
1967年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Miguel Ángel Asturias Rosales)《玉米人》、《總統先生》 瓜地馬拉
1968年川端康成(Yasunari Kawabata)《雪國·千隻鶴·古都》 日本
1969年薩繆爾·貝克特(Samuel Barclay Beckett)《等待戈多》 愛爾蘭
1970年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Aleksandr Isayevich Solzhenitsyn)《癌病房》、《古拉格群島》 蘇聯
1971年巴勃魯·聶魯達(Pablo Neruda)《情詩·哀詩·贊詩》 智利
1972年亨利希·伯爾(Heinrich Theodor Böll)《女士及眾生相》 西德
1973年派屈克·懷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風暴眼》 澳大利亞
1974年埃溫特·詹森(Eyvind Johnson)《烏洛夫的故事》 瑞典
哈里·埃德蒙·馬丁遜(Harry Martinson)《露珠里的世界》 瑞典
1975年埃烏傑尼奧·蒙塔萊(Eugenio Montale)《生活之惡》 義大利
1976年索爾·貝婁(Saul Bellow)《赫索格》 美國
1977年阿萊克桑德雷·梅洛(Vicente Pío Aleixandre y Merlo)《天堂的影子》 西班牙
1978年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魔術師·原野王》 美國
1979年奧德修斯·埃里蒂斯(Odysseas Elytis)《英雄輓歌》 希臘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拆散的筆記簿》、《米沃什詞典》 美國/波蘭
1981年埃利亞斯·卡內蒂(Elias Canetti)《迷茫》 英國
1982年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哥倫比亞
1983年威廉·戈爾丁(William Gerald Golding)《蠅王》、《金字塔》 英國
1984年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Jaroslav Seifert)《紫羅蘭》 捷克斯洛伐克
1985年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弗蘭德公路·農事詩》 法國
1986年沃萊·索因卡(Akinwande Wole Soyinka)《雄獅與寶石》 奈及利亞
1987年約瑟夫·布羅茨基(Iosif Aleksandrovich Brodsky)《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 美國
1988年納吉布·馬哈富茲(Naguib Mahfouz)《街魂》 埃及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 José Cela y Trulock)《為亡靈彈奏》 西班牙
1990年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 Lozano)《太陽石》 墨西哥
1991年內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七月的人民》 南非
1992年德里克·沃爾科特(Derek Alton Walcott)《西印度群島》 聖露西亞
1993年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天堂》、《寵兒》、《所羅門之歌》、《最藍的眼睛》 美國
1994年大江健三郎(Kenzaburō Ōe)《個人的體驗》 日本
1995年謝默斯·希尼(Seamus Justin Heaney)《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門》、《在外過冬》、《北方》、《野外作業》、《苦路島》、《山楂燈》 愛爾蘭
1996年維斯瓦娃·辛波絲卡(Maria Wisława Anna Szymborska)《我們為此活著》、《向自己提出問題》、《呼喚雪人》、《鹽》、《一百種樂趣》、《橋上的歷史》、《結束與開始》 波蘭
1997年達里奧·福(Dario Fo)《喜劇的神秘》、《我們不能也不願意付錢》、《大胸魔鬼》 義大利
1998年若澤·薩拉馬戈(José de Sousa Saramago)《里斯本圍困史》、《修道院紀事》 葡萄牙
1999年君特·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鐵皮鼓》 德國
2000年高行健(Gao Xingjian)《靈山》 法國
2001年維·蘇·奈保爾(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神秘的按摩師》、《米格爾街》、《大河灣》、《島上的旗幟》、《超越信仰》、《神秘的新來者》 英國
2002年凱爾泰斯·伊姆雷(Imre Kertész)《無形的命運》、《英國旗》、《船夫日記》、《慘敗》 匈牙利
2003年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John Maxwell Coetzee)《恥》、《彼得堡的大師》 南非
2004年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利莎的影子》、《鋼琴教師》 奧地利
2005年哈羅德·品特(Harold Pinter)《看房者》、《生日晚會》、《歸家》 英國
2006年奧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紅》、《伊斯坦堡》 土耳其
2007年多麗絲·萊辛(Doris May Lessing)《金色筆記》、《倖存者回憶錄》、《黑暗前的夏天》 英國
2008年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戰爭》、《逃之書》、《墨西哥之夢》、《非洲人》、《訴訟筆錄》 法國/模里西斯
2009年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河水奔流》、《行走界線》、《狐狸那時已是獵人》、《呼吸鞦韆》、《心獸》 德國
2010年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Jorge Mario Pedro Vargas Llosa)《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酒吧長談》、《誰是殺人犯》 西班牙/秘魯
2011年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17首詩》、《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見黑暗》、《為生者和死者》、《悲哀貢多拉》 瑞典
2012年莫言(Mo Yan)《紅高粱》、《酒國》、《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 中國
2013年愛麗絲·門羅(Alice Ann Munro)《逃離》、《快樂影子之舞》、《愛的進程》、《女孩和女人們的生活》、《親愛的生活》 加拿大
2014年派屈克·莫迪亞諾(Jean Patrick Modiano)《星形廣場》、《暗店街》、《青春咖啡館》 法國
2015年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androvna Alexievich)《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最後的見證:失去童年的孩子們》、《戰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後一個證人》 白俄羅斯
2016年鮑勃·迪倫(Bob Dylan)《隨風飄蕩》 美國
2017年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群山淡景》、《浮世畫家》、《長日將盡》、《別讓我走》英國

中國獲獎者

莫言獲獎
台北時間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諾貝爾獎官網宣布莫言獲獎諾貝爾獎官網宣布莫言獲獎
莫言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醜聞事件

事件回顧

2017年底,瑞典《每日新聞》最先爆出18名女性指控瑞典文學院院士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Katarina Frostenson)的丈夫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性騷擾和性侵的訊息,不端行為發生在1996年至2017年間。英國《衛報》稱,早在1996年就有年輕的女藝術家向瑞典學院舉報阿爾諾性侵,但舉報信長期被忽略。2018年4月,更有瑞典媒體爆出,阿爾諾2006年在一場宴會上竟企圖對瑞典女王儲維多利亞行為不軌,被王儲助理當場制止。“德國之聲”新聞網稱,阿爾諾曾威脅多名女受害人,揚言要動用人脈做出不利她們的舉措。瑞典學院此前專門請律師調查阿爾諾與該學院的關係以及他的生平作為。結果顯示,從1996年起,阿爾諾涉嫌7次對外泄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名單。

事件處置

2018年5月4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由於深陷性醜聞風波,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將不會在2018年頒發諾貝爾文學獎,保留到2019年一起頒發。
2018年6月12日,瑞典檢方對性侵醜聞事件的讓-克勞德·阿爾諾(瑞典文學院院士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的丈夫)正式提起訴訟,或將面臨6年刑期。
2018年7月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百餘名瑞典作家、演員和其他文化工作者成立了一個新學院。該學院在10月份頒布2018年的文學獎得主,以此來抵消此前諾貝爾文學獎和瑞典學院的醜聞所帶來的影響。
2018年11月19日,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機構瑞典文學院表示,將請外部專家加入現有的文學獎評審委員會,意圖在2018年文學獎因性醜聞停發後重建公眾的信任。
2019年3月5日,諾貝爾獎基金會表示,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將恢復頒發,一併選拔出2018年與2019年的兩位得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