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白話全譯》是2012-07-01北京興盛樂書刊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史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白話全譯
- 作者:文史哲
- 類型:社會科學
- 出版時間:2012年07月01日
- 書號:978-7-5429-3511-3
- 譯者:文史哲
- 著作權:北京興盛樂書刊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 字數:180000
- 紙書價格:18.8
《論語白話全譯》是2012-07-01北京興盛樂書刊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史哲。
《論語白話全譯》是2012-07-01北京興盛樂書刊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史哲。編輯推薦近幾年,已漸漸湮滅的國學重新風靡於大江南北。像于丹教授在百家講壇解讀的《論語》,儘管90%都是現代內容,只有10%與文...
《家庭書架:白話全解論語(升級版)》是現代讀者領悟《論語》智慧的理想讀本。《白話全解論語(升級版)》對《論語》中的語錄進行了詳細地闡釋,並結合現實,將古聖先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德要道傳承下來,弘揚開去。圖書目錄 學而篇·第一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
本書是著名學者楊伯峻先生對“四書”的白話翻譯。全書起首有“前言”一篇,交代“四書”這一概念的定型和《四書》對後世的影響。正文部分則是各自獨立的四部經典,每篇都有一個引言,接下來是文白對照和加上序號的原文和翻譯。圖書目錄 目 錄 前 言 大學全譯 引言 大學 中庸全譯 引言 中庸 論語全譯 引言 學...
附:《史記·孔子世家》白話翻譯 第三卷《論語》中重要人物介紹 《論語》中所見的孔門弟子 顏回 冉耕 冉雍 冉求 端木賜 仲由 宰予 言偃 卜商 顓孫師 曾點 曾參 澹臺滅明 宓不齊 原憲 公冶長 漆雕開 司馬耕 有若。閔損 樊須 林放 公西赤 高柴 南宮适 申黨 陳亢 巫馬施 公伯寮 顏無繇 《論語》中重要...
附:《史記·孔子世家》白話翻譯 《論語》中重要人物介紹 《論語》中所見的孔門弟子 顏回 冉耕 冉雍 冉求 端木賜 仲由 宰予 言偃 卜商 顓孫師 曾點 曾參 澹臺滅明 宓不齊 原憲 公冶長 漆雕開 司馬耕 有若 閔損 樊須 林放 公西赤 高柴 南宮适 申黨 陳亢 巫馬施 公伯寮 顏無繇 《論語》中重要相關人物...
2、分類:本書根據孔子思想及《論語》本身特點,以及現實的需要,分為仁、孝、修養、處世、治政、論誠信、論禮等類別,可以幫助讀者相對集中地了解孔子思想。3、實用:採用“原文文句+簡注+白話翻譯+簡評”這一體例,在詮釋 《論語》精妙義理的基礎上,設計“簡評”,以彌補白話翻譯不能解決的理解問題,又可為...
白話論語 《白話論語》是2003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品目錄 1 學而第一 2 為政第二 3 八佾第三 4 里仁第四 5 公冶長第五 6 雍也第六 7 述而第七 8 泰伯第八 9 子罕第九 10 鄉黨第十 11 先進第十一 12 顏淵第十二 13 子路第十三 14 憲問第十四 15 衛靈公第十五 ……
《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是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牽頭實施的“雙語誦讀中華傳統經典”三部曲的第一部,整合國內外一流的專家資源對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進行重新翻譯,並結合新時代青少年學習需求進行多維度開發。書中英譯部分由英國翻譯家保羅·懷特主持翻譯,白話文注釋由博士生導師徐國榮教授編著。《論語(中英雙語·誦讀...
附:《史記·孔子世家》白話翻譯 第三卷 《論語》中重要人物介紹 《論語》中所見的孔門弟子 顏回 冉耕 冉雍 冉求 端木賜 仲由 宰予 言偃 卜商 顓孫師 曾點 曾參 澹臺滅明 宓不齊 原憲 公冶長 漆雕開 司馬耕 有若 閔損 樊須 林放 公西赤 高柴 南宮适 申黨 陳亢 巫馬施 公伯寮 顏無繇 《論語》中重要...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出自《論語•子張》。作品原文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①,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②。”作者簡介 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且列言語科之...
《論語白話全譯》《易經白話全譯》《莊子白話全譯》《孫子兵法白話全譯》《三十六計白話全譯》名人推薦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魯迅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易經·繫辭》有一句:“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是無形的道體,形而下是萬物各自的相。被萬物各自的形象與用途束縛,就不能領悟、回歸到無形的道體之中。君子心懷天下,不像器具那樣,...
《季氏將伐顓臾》是選自《論語》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記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場對話,集中討論魯國貴族季氏企圖發動戰爭,攻打小國顓臾的問題,明確表達孔子反對武力征伐,主張“仁者愛人”的思想。全文雖由對話構成,但語言流暢,富於變化,有濃厚的論辯色彩。作品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¹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
——《論語》二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宋]朱熹 注釋譯文 注釋 敏:聰明。好:喜好。恥:以……為恥。知:通“智”,聰明,智慧。厭:滿足。
因此錢穆先生的白話譯釋即是:“先生說:‘在上者指導民眾,有時只可使民眾由我所指導而行,不可使民眾盡知我所指導之用意所在。’”釋義二 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種句讀最早見於宦懋庸,他在《〈論語〉稽》中解釋孔子的這十字名言說:對於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
(60)巍巍乎:盛大的樣子。與:參與。以上孔子的幾句話見《論語·泰伯》,文字、內容與孟子所引皆有不同。(61)亦:只是。(62)用夏變夷:用華夏族的禮義改變夷族的風俗。夏,諸夏,指華夏族。夷,華夏族稱居住在東方的少數部族為夷,也泛指外族。(63)楚產:生於楚,意思是楚國人。(64)悅:悅慕,...
《孔子教做人》系統地研究了孔子做人的學問,介紹了孔子做人處世的觀點和方法,並將《論語》中相關原文譯成白話文,讓讀者能夠更加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個人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
[10] 內省不疚:語本《論語·顏淵》:“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意謂自我反省而無愧疚。又《中庸》尾章:“《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由是盡燒曩時所為文數百篇,取《論語》、《孟子》、韓子及其他聖人、賢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終日以讀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觀於其外而駭然以驚。及其久也,讀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當然者。然猶未敢自出其言也。時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試出而書之...
白話譯文 儒者韓愈,與我交好,他曾經批評我喜歡佛教言論,指責我與僧人來往。最近,隴西李礎從東都洛陽來,退之又托他帶信來批評我,並且說道:“我見到你寫的《送元生序》,裡面沒有排斥佛教的內容。”佛教思想確實有不可排斥的地方,它的有些思想,常常與《周易》《論語》的思想相契合,實在叫人喜歡。精神...
④屢空:食用常缺,指貧窮。既有人:指顏回。《論語·先進》:“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詩人用以自比像顏回一樣貧窮。⑤春興:指春天開始耕種。興,始,作。⑥夙(sù)晨:早晨。夙,早。裝吾駕:整理備好我的車馬。這裡指準備農耕的車馬和用具。⑦啟塗:啟程,出發。塗,通“途”。緬:遙遠的樣子。
夫子罕言利:《論語·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夫子,指孔子。原:本源,根源。引語出自《論語·里仁》。放,通“仿”,依照、依據。通“弊”。弊病。受業:跟隨老師學習。門人:弟子。道:指孔道。韓愈《進學解》:“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游事:遊說。適:到。果:信。東面:面向東方。朝齊...
傳曰:《左傳》上說。下引文見《論語·憲問》。尤:歸咎。優哉游哉,可以卒歲:《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作“《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優遊:悠閒自得的樣子。卒歲:度過歲月。白話譯文 我每次讀到《詩經》的《鴟梟》篇,讀到《尚書》的《君奭》篇,經常暗自感嘆周公不被世人理解。後來我讀了《史記...
白話譯文 人們所共同遵循的叫做“禮”,我個人所特有的叫做己”。學者們大多偏執自己一個人的一孔之見,而不能隨同流俗,因此陷入非禮的境地。非禮的那種禮,大人不會去遵守、實踐的;真正的自我是沒有自我的欲望和要求的,有自我的欲望和要求就要克制,這就是《論語・顏淵篇》所說的“四不要”。這“四不要...
2 逾立:過了三十歲,即494年以後。立:三十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立,有所成就。3 丹:紅。禮器:祭器,指籩(biān邊)豆。籩是竹製的,豆是木製的。4 仲尼:孔子的字。南行:捧著祭器隨孔子向南走,表示成了孔子的學生,協助老師完成某種典禮。5 寤(wù悟):醒。6 怡(yí宜):...
譯解系列:《傅佩榮譯解孟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傅佩榮譯解論語》(東方出版社2012年)《傅佩榮譯解老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傅佩榮譯解莊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傅佩榮譯解易經》(東方出版社2012年)《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東方出版社2012年)詳說系列:《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人能...
⑽乘桴句:《論語·公冶長》載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桴(fú),小筏子。恁(rèn),這樣。白話譯文 人未老而身已退居在天外孤島上。腰間佩戴金色的玉飾泠泠作響;金黃色的腰帶色彩濃艷。夕陽正斜照著萬里之外的汴京城。路途遙遠,誰說還能見到汴京城。我的罪孽深重,但皇帝能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