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勿說

《四勿說》是明代詩人李贄創作的一篇古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四勿說
  • 作者:李贄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焚書》
  • 作品體裁:古文
作品原文,白話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人所同者謂禮,我所獨者謂己。學者多執一已定見,而不能大同於俗,是以入於非禮也。
蓋禮之禮,大人勿為;真己無已,有己即克。此顏子之四勿也。是四勿也,即四絕也,即四無也,即四不也。四絕者,絕意、絕必、絕固、絕我是也。四無者,無適、無莫、無可、無不可是也。四不著,《中庸》卒章所謂不見、不動、不言、不顯是也。顏子得之而不遷不貳,則即勿而不,由之而勿視勿聽,則即不而勿。此千古絕學,惟顏子足以當之。顏子沒而其學遂亡,故曰“未聞好學者”。雖曾子、孟子亦已不能得乎此矣,況濂、洛諸君子乎!未至乎此而輕談四勿,多見其不知量也。聊且博為註解,以質正諸君何如?
蓋由中而出者謂之禮,從外而入者謂之非禮;從天降者謂之禮,從人得者謂之非禮;由不學、不慮、不思、不勉、不識、不知而至者謂之禮,由耳目聞見、心思測度、前言往行、仿佛比擬而至者謂之非禮。語言道斷,心行路絕,無蹊徑可尋,無塗轍可由,無藩衛可守,無界量可限,無扃鑰可啟,則於四勿也當不言而喻矣。未至乎此而輕談四勿,是以聖人謂之曰:“不好學”。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人們所共同遵循的叫做“禮”,我個人所特有的叫做己”。學者們大多偏執自己一個人的一孔之見,而不能隨同流俗,因此陷入非禮的境地。非禮的那種禮,大人不會去遵守、實踐的;真正的自我是沒有自我的欲望和要求的,有自我的欲望和要求就要克制,這就是《論語・顏淵篇》所說的“四不要”。這“四不要”,也就是“四絕不”,就是“四沒有”,也就是“四不”。“四絕不”,就是絕不憑空猜想、絕不事先作肯定判斷、絕不固執、絕不自以為是。“四沒有”,就是沒有確定要怎么樣,也沒有確定不要怎么樣,沒有什麼可以,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四不”,就是《中庸》最後一章所說的,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能嚴格要求自己;不走動,也很恭敬;不言談,也很誠實;就像上天的德性豈不顯明,凡百諸侯都要效行。顏淵能夠做到這些方面,所以能不拿別人出氣,也不重犯同樣的過失。這就是由“四不要”進而到“四不”。由此不合禮的事不要看,不合禮的話不要聽,也就由“四不”到“四不要”。這是千古不傳的絕學,只有顏淵有資格代表這種絕學。顏淵死後這種學問就滅亡了,所以孔子說“沒有聽說有像顏淵這樣好學的人”。即使曾子、孟子也已經不能算是好學的人,何況濂學周敦頤、洛學程顥、程頤眾君子呢!還不夠資格稱為好學的人卻輕易談論什麼“四不要”,足以看出他們是太不自量了。我姑且詳細做些註解,請各位給予指正,怎么樣?
從內心表達出來的叫做禮,從外界進入內心的叫做非禮;從天而降的叫做禮,從人世間獲得的叫做非禮;由不學習、不考慮、不思索、不用功、不認識、不了解而得到的叫做禮,通過耳目聞見、心思考慮,並結合以往的言論行事進行對照比較,從而得到的都叫做非禮。這樣就使語官表達的渠道斷絕,內心思考的路徑阻塞不通,沒有捷徑可以探求,沒有別人走過的蹤跡可以遵循,沒有什麼藩籬邊衛可以防守,沒有什麼界域範圍可以限制,也沒有什麼鎖鑰可以關閉開啟,到了這種境界,那么對於“四勿”也就可以不言而喻了,沒有達到這種境界卻輕易談論“四勿”,因此聖人批評他們說:“不好學。

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溫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