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鎮吳山

西鎮吳山

寶雞市吳山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屬下的吳山旅遊風景名勝區是一處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域。現為國家級3A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鎮吳山
  • 地理位置:寶雞市陳倉區
  • 別名:吳山
  • 始建於:2000年
簡介,基本介紹,地理位置,歷史上的吳山,主峰概覽,鎮西峰,望輦峰,大賢峰,會仙峰,靈應峰,歷史傳說,風景欣賞,

簡介

坐落於寶雞市陳倉區境內,雄峙於隴山山脈的南部,總規劃面積3340公頃。始建於2000年,於當年投入運營,旅遊區內設有五峰景區(會仙峰、靈應峰、鎮西峰、大賢峰、望輦峰)、滴水觀音、影視基地、吳山老廟、千年毛栗林、真人洞、黑虎殿、靈官殿、棲霞島等三十多個旅遊觀光項目,已累計投資1200萬元。
中國五鎮西鎮吳山中國五鎮西鎮吳山
中文名稱:

別名:
西鎮吳山
所屬地區:
中國西北
下轄地區:
陝西省寶雞市
地理位置:
著名景點:
會仙峰、靈應峰、鎮西峰、大賢峰、望輦峰

基本介紹

吳山又名吳岳,自古就是五鎮中之西鎮,其位於寶雞市陳倉區新街鎮內,屬於隴山支脈,系二億年前岩漿侵入上升而形成。其山勢巍峨,群峰排空,直逼雲端。南北長約13公里,東西寬約9公里,最高海拔2096米。吳山雖有峰十七,但以鎮西峰會仙峰、大賢峰、靈應峰、望輦峰最為壯觀。吳山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黃山之奇,又加上其林海莽莽,面積多達334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95.7%,因此在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吳山是中國歷史名山,曾有岳山千山、吳岳之稱,是吳帝後裔——太岳部族與吳回部族發祥之地,也是我國祭祀吳帝、黃帝最早的地方。周秦王朝發祥寶雞,周秦帝王認為這是吳山保護之功,便將其封為西嶽。當時天下只封東西二岳,由於周秦帝王的偏愛,在祭祀吳山的不少禮儀往往超過泰山,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山。西漢時曾有十一位皇帝二十三次來這裡祭祀。隋文帝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皇帝下詔建立西鎮祠,十六年(公元596年)敕造吳山神廟,按禮制祭祀,並派專人管理。唐時又被加封為成德公、天岳王,後唐時被下詔加封為靈應王,宋、金時又被封為成德王,元時被封為成德永靖王,明封為西鎮吳山之神,清時被封為吳岳大帝。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4月,康熙皇帝御筆為“吳山”,賜頒“五峰挺秀”,使其更加名揚天下。
吳山是一座瑰麗的文化藝術寶庫,原有古典建築很多。山東五廟處有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的西鎮大廟,其呈三進院落,中軸對稱格局,雕樑畫棟,斗拱飛檐,勾心鬥角,遞次升高,錯落有致,巍峨壯觀。樓台亭閣近百間,門前鐵旗桿三丈有餘,鑄鳳雕龍,騰空欲起,一派帝宮氣勢。山下有御香亭、欽差大公館、仰止亭、嘯月亭、漱玉亭、望海亭、依雲樓、珍珠樓等古建築五十餘處,又加上西鎮大廟廊房內有歷代祭祀詠吳山石碑達130餘座,使這裡成為陝西最大古建築之一。
吳山既有人文景觀又有自然景觀,是我國著名的名勝景區之一。這些名勝古蹟歷經民初匪禍兵災,特別“文革”浩劫的毀壞,所剩甚少,令人扼腕嘆息。但是我們可以從留下的遺址遺物中,想像出它當年的輝煌,感覺出它當年的氣勢。現在吳山的旅遊開發,已走入正規渠道,不少重點名勝正在修葺之中。我們有理由可以相信,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借這次中國五大鎮山第四屆文化旅遊節的東風實行五鎮聯袂,加大開發力度,一定會使吳山重振威風,再現當年的輝煌。
西鎮吳山

地理位置

西鎮吳山

歷史上的吳山

鳴鳳岡邊路,秋風動夕嵐。
層雲依絕壁,獨鳥下空潭。
疇昔經行慣,重來委曲諳。
試尋遺墨在,投策訪僧龕。
這是宋人李復吟詠的一首 《自吳岳歸》的詩,對寶雞的吳山作了觸景生情的描繪。吳山,人民景仰之山!吳山,帝王敬畏之山!這裡,承受過成千上萬曆代民眾的膜拜,這裡,也品享過累朝皇家的香火。
但在近現代,很多人包括寶雞人都不怎么知道吳山。寶雞著名的不是有太白山,有天台山,有雞峰山,更有秦嶺呀!誰知道吳山是怎么回事?嗬嗬,翻一下史料吧,咦!在清以前,寶雞的吳山,卻是名響天下,譽滿神州的喲!在當時中國的西部,華山是第一山,吳山即為第二山,而且時間長達兩千多年不衰。怎么回事?什麼原因?!
中國取名“吳山”的地方可能有多個,但能稱之為“吳陽”、“吳岳”、“西鎮吳山”的卻只有在寶雞汧水之畔的吳山!從方位上講,【夏本紀·地理志】載得明確:“吳山在汧縣西,古文以為岍山。”“自華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華山,....... 岳山,......岐山,......吳岳,《集解》徐廣曰:'在汧也。' 《索隱》徐廣雲在汧。......
【明史·地理志三·陝西條】說得更清楚:“隴州......西北有隴山,上有關曰隴關,亦曰大震關,一名故關,又西有小隴山,一名關山。又西南有岍山,汧水出焉。南有吳山,即吳岳,古文以為岍山”。
歷史上行政區劃時有變動,吳山曾分別屬於隴州、汧源縣等,在現代的解放初,吳山所在的縣功、新街還屬隴縣,當然吳山也就在隴縣,後來才先後劃歸寶雞市寶雞縣,當然現在吳山又屬市區轄境了。
中國的很多山川,在歷史文獻上要列個名都是很不容易的,更不用說作為“國典”經常提到、用到。而吳山卻是在國家的大典,朝庭的史冊中屢屢露面。這在中國西部的大山中,除過華山,恐怕是無出其右的了!
吳山最早在歷史典籍中出現,當屬春秋的秦靈公時期,距今約2400多年。其先,秦襄公七年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得以岐之西地方封給,秦正式成為東周諸侯。襄公於是作西畤以祭白帝。其時當為公元前771年。到秦文公四年於岐西的鄜地作邑,十年並作 鄜畤。秦文公十六年徹底占有了岐以西之地,建了汧、陳倉、平陽、雍等城邑,此後歷23公,380多年,一直建都於寶雞地方。也在這裡始終進行祭祀天帝的活動,這在其他諸侯都是少有的。因為祭天,這是周天子的專權,諸侯是不能僭越的!
而秦公們,卻反覆的做這事情,反正當時也“禮崩樂壞”了,也沒有遇到強有力的干涉!於是,在作鄜畤後八十四年,秦宣公作密畤,再其後秦靈公吳陽作上畤祭黃帝,作下畤以祭炎帝。炎帝黃帝是天下共同的祖先,對不起,我這裡先設壇祭祀了!“吳陽”,就是吳山的南面。“畤”是什麼?就是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壇和神廟。古代的解釋就是“畤者神靈之所止”。“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而“祭”在古代是很大的一件事。古人向來認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相信“權由天授”、“命由天定”的時代,與上天的溝通就是“祭祀”!“祭祀”就是向上天匯報,得到上天的承認,從而合理合法地進行其統治活動。所以相帶在那裡設祭,也是有嚴格選擇的,而被選上又是很榮耀的。
到漢武帝時,寶雞一帶包括吳陽,很是熱鬧了一番。因為武帝親自到這裡來開展祭祀活動。【孝武本紀】上有記載: “明年,上初至雍,郊見五畤。(《括地誌》云:‘漢五帝畤在岐州雍縣南。孟康云:畤者神靈之所止。’按:五畤者鄜畤、密畤、吳陽畤、北畤。先是文公作鄜畤,祭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秦靈公吳陽上畤、下畤,祭赤、黃帝。漢高祖作北畤,祭黑帝:是五畤也。”)
其實吳陽作畤,遠不止在秦靈公時,在此之前的很早這裡就有個“武畤”。【史記?封禪書】、【 漢書?郊祀志】都有“自未作上下畤,而雍旁故有吳陽武畤”這樣的解說。說明在吳陽祭上帝是由來已久的,或許還能上溯到商周時代。因為早先這裡就是周民族活動的區域。那就早得很了!
為什麼在寶雞包括吳山有這么多祭上帝的“畤”呢?
【封禪書】有這樣的解釋:“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奧,故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雲。蓋黃帝時嘗用事,雖晚周亦郊焉。”就是說,古雍州地面高聳,離天很近,本身就是上帝神明們聚集的地方。所以就經常立畤而祭,神祠也就很多,祭祀是從黃帝時就有的事情啊!雖然到了晚周的時候,“郊祭”還在進行啊!這話當然是不經之詞,但古代人就信這個!這是吳山作為古代祭炎黃二帝的最早記載 。
那么吳山是什麼時候作為國家級的名山設祭的呢? 且看在【晉書?禮志上】中所載:
“明帝太寧三年七月,始詔立北郊,未及建而帝崩。及成帝鹹和八年正月,追述前旨,於覆舟山南立之。天郊則五帝之佐、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文昌、北斗、三台、司命、軒轅、后土、太一、天一、太微、句陳、北極、雨師、雷電、司空、風伯、老人,凡六十二神也。地郊則五嶽、四望、四海、四瀆、五湖、五帝之佐、沂山、岳山、白山、霍山、醫無閭山、蔣山、松江、會稽山、錢唐江、先農,凡四十四神也。”
這裡明帝是東晉明帝,太寧三年是公元326年,成帝鹹和八年是公元334年
這裡的"天郊"、“地郊”就是“郊祭”。是按照【周禮】的設計,皇家在京城郊外設祭壇,“南郊以祭天”,祭祀上帝及天上的一切日月星辰;“北郊以祭地”,祭祀后土及一切地上的神靈。合稱為“二郊”!“二郊”是天子之禮,一般都是皇帝親臨,頂多派皇太子代行,其隆重性可見一斑。
這裡提到一個“岳山”實際就是“吳岳”。這兩個名字在古籍中曾有多處混用的情況。雖然在岐山的東邊還有一個“岳山”,一個是它的座落不詳,再者在這個大祭祀中它也還不夠資格,從以後的發展會看得更明白。
就是說最晚也從公元334年吳岳已列入國家的祭祀中。應該是說明的是,這已不是祭“上帝”,而是直接祭“吳岳之神”!全國的山川湖海不知凡幾,只由天子親祭44個地上神祗,吳岳就名列其中,可見其重要!
皇家“二郊”之禮經過宋、齊、梁、陳、北魏、北齊、北周 ,到隋文帝略有改變。原來“二郊”的對象有五嶽、四望、四瀆、四海、五湖。這時則去了“四望”、“五湖”而加了“五鎮”,這是開皇十四年閏十月的事:
“詔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無閭山冀州鎮霍山,並就山立祠。東海於會稽縣界,南海於南海鎮南,並近海立祠。及四瀆、吳山,並取側近巫一人,主知灑掃,並命多蒔松柏。其霍山,雩祀日遣使就焉。十六年正月,又詔北鎮於營州龍山立祠。東鎮晉州霍山鎮,若修造,並準西鎮吳山造神廟。”( 隋書禮儀志二 )
在同朝的【百官志下】中還有:“ 五嶽各置令,又有吳山令,以供其灑掃。”這裡吳山的顯赫,竟然與“五嶽”平起平坐了。
這個吳山令是個什麼級別的官員呢 ?
行台尚書都事,上開府、開府府諸曹參軍事,上大將軍、大將軍府參軍事、諸曹行參軍,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行參軍,五嶽、四瀆、吳山等令,......為視從八品。”“吳山令”和那些大將軍、王府的參軍一樣,都是從八品職銜。這在隋朝 ,品銜算很高的了。
自從設“鎮”置令以後,吳山與五嶽等一樣,都成了就地設廟專祭了,這又是一種形式上的變化。 唐朝以後祭祀活動是年年都要搞的,而且是地方大員親自充當祭祀官。
“五嶽、四鎮、四海、四瀆,年別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東嶽岱山,祭於兗州。東鎮沂山,祭於沂州。......西嶽華山,於華州。西鎮吳山,於隴州。西海、西瀆大河,於同州。......其牲皆用太牢,籩、豆各四。祀官以當界都督刺史充。”( 舊唐書·禮儀四)。
“太牢”就是用牛、豬、羊三牲作為祭品,是為最高祭禮。低一點還有“少牢”,用豬、羊、雞為祭品。
唐朝經了“安史之亂”,唐玄宗李隆基跑到四川去了,他的兒子肅宗李亨鳳翔建立臨時中央政權,順應這個地理位置的變化,還把吳山的級別提升了一格。
“肅宗至德二載春,在鳳翔,改汧陽郡吳山為西嶽,增秩以祈靈助。及上元二年,聖躬不康,術士請改吳山為華山,華山為泰山,華州為泰州,華陽縣為太陰縣。寶應元年,復舊。”(舊唐書·禮儀四)
這當然是一件開玩笑的事。但也說明吳山在當時確實是有點舉足輕重的——能給皇帝治病!
到了宋朝,朝庭訂立制度:立春日祀東嶽岱山於兗州,東鎮沂山於沂州,......立秋日祀西嶽華山於華州,西鎮吳山於隴州,.......
而且還開始了對五嶽、五鎮封公封王的活動。 吳山先時被封為成德公,元豐八年又封為成德王。王爺級,那就不是“從八品”了。嘻嘻!
到了金朝占領了長江以北地面後,為了顯示其政權是順應天命的,仍舊延續了這個活動:
“大定四年,禮官言: ‘岳鎮海瀆,當以五郊迎氣日祭之。’詔依典禮以四立、土王日就本廟致祭,其在他界者遙祀。立春,祭東嶽於泰安州、東鎮於益都府、東海於萊州、東瀆大淮於唐州。......立秋,祭西嶽華山於華州、西鎮吳山於隴州,望祭西海、西瀆於河中府。......其封爵並仍唐、宋之舊。(金史·禮志七)
元朝當然順延了這個已形成慣例的活動,至元三年夏四月,朝庭廛定了歲祀岳鎮海瀆之制。正月是祭東嶽、東鎮、海瀆,土王日祀泰山於泰安州,沂山於益都府界,立春日祀東海於萊州界,大淮於唐州界。......七月西嶽、西鎮、西海瀆,土王日祀華山於華州界,吳山於隴縣界,立秋日遙祭西海、大河於河中府界。(元史·祭祀志五)
明太祖朱元璋不虧是個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眼光還真不同一般。他去掉了對岳鎮海瀆的封公封王,使之歸於本色。
時當洪武二年,朱元璋岳瀆諸神合祭在城南,未有專祀。又享祀之所,只有祀屋而沒有祭壇,認為非尊神之道。要討個說法。
主持典禮的禮官說: “虞舜四岳,《王制》始有五嶽之稱。《周官》‘兆四望於四郊’,《鄭注》以四望為五嶽四鎮四瀆。《詩序》巡狩而禮四岳河海,則又有四海之祭。蓋天子方望之事,無所不通。而岳鎮海瀆,在諸侯封內,則各祀之。
“秦罷封建,岳瀆皆領於祠官。漢復建諸侯,則侯國各祀其封內山川,天子無與。武帝時,諸侯或分或廢,五嶽皆在天子之邦。宣帝時,始有使者持節祠岳瀆之禮。
“由魏及隋,岳鎮海瀆,即其地立祠,有司致祭。
“唐、宋之制,有命本界刺史、縣令之祀,有因郊祀而望祭之祀,又有遣使之祀。
“元遣使祀岳鎮海瀆,分東西南北中為五道。今宜以岳鎮海瀆及天下山川城隍諸地只合為一壇,與天神埒,春秋專祀。”引這一段長話,是引證一下祭祀岳鎮海瀆的歷史淵源。
西鎮吳山
朱皇帝聽了禮官的話,遂定祭日以每年的清明和霜降。其前一日,皇帝親自淋浴,察看祭祀所用犧牲。至日,則服通天冠絳紗袍,詣岳鎮海瀆神位前,行三獻禮。其他的山川城隍,分由獻官行禮。
這一年命官員十八人,祭天下岳鎮海瀆之神。朱皇帝戴著皮帽子親御奉天殿,在祭表上躬署御名,以香祝授使者。朝庭的百官都著公服,隆重的送至中書省,然後使者才奉御書祭表,恭敬以行。祭獻物有黃金合貯香,黃綺幡二幅,另用白金二十五兩,在當地買其它祭物。
這裡實際上已是兩祭:天子先於清明和霜降日在城郊統祭各一次;然後派大員奉天子親署名的祭祀檔案分頭到各地去祭祀。
到了第二年,朱皇帝又下詔廛定岳鎮海瀆神號。他說: “為治之道,必本於禮。岳鎮海瀆之封,起自唐、宋。夫英靈之氣,萃而為神,必受命於上帝,豈國家封號所可加?瀆禮不經,莫此為甚。今依古定製,並去前代所封名號。”就是說吳山的“成德王”沒有了,天上的神,地上的人咋能隨便封呢!
王、公名號都去掉,那怎么稱呼呢?有辦法,他把五嶽分別稱之為“東嶽泰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等。把五鎮分別稱之為“東鎮沂山之神”、“西鎮吳山之神”等。並親自躬署御名於祝文,派遣官員以更定的神號分別到各地去告祭。到洪武十年,天下安定,於是命官員十八人分祀岳鎮海瀆,並使之成為定製。
清朝的順治初,定岳鎮海瀆開始是配饗“方澤”。“天圓地方”,“寰丘”是圓的祭壇,祭天用;“方澤”是祭地的方壇,但還不是正式的“地壇”。後來又建了地壇,兼祀天下名山、大川。並分派大員到各地去祭祀。須知那時候天下還未完全底定。
康熙三十五年正月,為了為天下祈福,皇帝遣大臣分行各山川海河去祭告。有五嶽、五鎮、四海、四瀆(江瀆、淮瀆、濟瀆、河瀆),都和前代一樣。又增加了兀喇長白山和翕河喬嶽。清帝的祭法也是“兩祭”,即皇帝每年分別在天壇祭天(皇天)以配饗日月星辰雲雷風雨,在地壇祭地(后土)以配饗岳鎮海瀆山川城隍。同時再派大臣到各地去分祭岳鎮海瀆。
清朝的這種祭祀活動,在“康、雍、乾”三朝一直是很虔誠的,甚至一年不止祭兩次,鹹豐後來有足痿之疾,也要勉強在宮內的“寰丘”去祭祀。同治和光緒上台時很小,都由親貴代祭。宣統登基時年齡太小,就由監國攝政王載灃代行“郊祭”,同時派大臣赴各地告祭岳鎮海瀆。其後兩年由於世事動亂,這種祭祀活動從文獻上看,沒有再進行。確如此,那宣統元年的祭祀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了。就是說對吳山的國家祭祀活動消彌了還不到一百年。
吳山如此榮耀了兩千多年,為什麼呢?從今天看,寶雞地區比吳山大,比吳山高,比吳山秀麗的山多的是,為什麼吳山獨享其榮呢?這是值得研究的千古之迷!

主峰概覽

鎮西峰

在五峰(會仙峰、靈應峰、鎮西峰、大賢峰、望輦峰)中央,海拔1715米。四周皆為絕壁,人跡罕至,又似五峰之蕊,雖其高度略低,但有鎮壓群峰之勢,威武而獨秀,古人特取“群山低,高山為主,群山高,低山為主”之意立為主峰。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四月,皇帝御賜封號為:吳山之峰。碑立其頂。
鎮西峰鎮西峰

望輦峰

海拔1809.8米,位於大賢峰之左,左側有一小峰,秀並群芳,形若北顧,取名望輦。
傳 說:除夕午夜站在此峰之巔,可以看見南天門在一陣陣細樂聲中徐徐打開,朝拜玉皇大帝的各路神仙,或乘龍車鳳輦,或騎鸞跨鶴,在一隊隊金童玉女的簇擁下走出南天門,飄然消逝於青天碧海之中。這時,只要你屏聲斂氣,側耳細聽,還能從神仙的竊竊私語。
望輦峰望輦峰

大賢峰

海拔1825.4米,位於鎮西峰之左。峰左有四小峰,唯大賢峰凝峭插天,秀拔突起,有肅然拱托鎮西峰之狀。大賢峰四面絕壁千仞,懸崖萬丈,虎豹莫攀,人跡罕至。
大賢峰大賢峰

會仙峰

位於靈應峰之南,海拔1831.4米,由擎天峰等五座小峰組成,層巒疊翠,林壑幽窮。傳說天宮諸位神仙常常駕雲遊此,並時有高人逸士前來游棲。峰北尚留架木石孔,相傳為仙庵遺址。
會仙峰會仙峰

靈應峰

鎮西峰之右,海拔1841.9米,高度為五峰之最。靈應峰上,千峰競秀,萬木蔥籠,秀拔突起,凝峭而立。靈應峰下有湫池,清澈透明。
靈應峰靈應峰

歷史傳說

吳山座落在寶雞縣新街鎮境內,山峰挺拔俊秀。它由五個各成體系又互相接連的山巒(即大賢峰、靈應峰,會仙峰,望輦峰、筆架峰)組成,既有西嶽華山之險,又有桂林山峰之秀,實在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名山。相傳,它原來的名字不叫吳山,而叫岍山
西鎮吳山
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娶大將長孫無忌的妹妹為妻。長孫無忌的老家在寶雞縣香泉公社的孫家村。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封長孫娘娘為皇后。他們夫妻情投意合,恩愛無比,共理國事,使唐朝逐漸強盛起來。
有一年,長孫皇后患奶瘡,流血流膿,久治不愈。京師長安所有的名醫都看遍了,不但看不好,反而越來越厲害,膿血氣味臭不可聞。太宗皇帝十分心焦,卻毫無辦法。長孫皇后見自己久病不愈,不但無法為太宗分憂,反而使太宗常伴床榻,恐誤國事,就推說自己思鄉心切,要回鄉省親。唐太宗見她病成這樣,沒有答應,皇后又說自己要到民間去尋求偏方治瘡。唐太宗明知去也無益,但為了不使皇后對生存的最後一線希望破滅,只好讓她多帶幾名隨從官員前去。
時值盛夏,轎子出城後,皇后隔窗望見山河美景,頓覺心清氣爽,就催轎子快行,可是那幫轎夫怎么也走不快,細看時轎夫們已汗流浹背,一個個捂著鼻子,隨從官員、太監、宮娥彩女也都遠遠地跟在後邊。他頓時氣上心來,正耍斥責他們,仔細一想,也難怪,自己一身腥臭氣味,定是熏得人家這樣。於是她命停下轎子,摘了霞披風冠,脫去錦羅繡衣,交給差官,叫他們全都回去。這幫差官嚇得爬在地上搗蒜似的磕頭求饒,但當她們弄楚皇后確是實意,猶如脫韁野馬似的抬上空轎一溜風地回長安去了。
從此,皇后獨身一人,曉行夜宿,艱難地行進在關中古道上。飢了,吃的是農民的粑粑饃,渴了,喝的是山泉水。一天傍晚,長孫皇后行至一個偏僻的山溝,正愁無處歇息,卻見前邊林蔭深處有座廟院,近前見是座華佗廟,推開虛掩的廟門只見廟內整潔清靜,蠟燭高燃,華佗塑像端坐供台,香爐內幾炷香還冒著清煙。皇后忙點上一炷香,跪地祈禱,口中念念有詞道:“都說你是位神醫,最能替人解除病痛,不知能治好我的奶瘡么?”言畢又搖搖頭,嘆息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參拜畢,自覺睏倦,便就地和衣而睡。不知過了多久,只見一個人跪伏在地,口稱有罪,皇后慌忙坐起問道:“你是何人,身犯何罪?”那人道:“臣民華佗,不知皇后駕到,有失遠迎,故而前來請罪問安。”皇后聽說是華佗,連忙說;“快快請起,快快請起。”華佗起身站立一旁。皇后道:“既是神醫到了,請救我一命,恩同再造,永生難忘。”華佗道:“臣民此番前來正是此意。皇后不必多慮,此瘡並不難治,只需十年陳黃酒洗浴便會好的。”她剛要問到何處去找時,華佗道;“此番西去,定能找到。皇后保重,臣民告辭了。”說完作了一揖,便轉身出了廟門。皇后這才想起自己還未感謝人家,急忙起身追出廟門,不防腳下絆了一跤,驚醒過來,原是—夢。此時,夭色徵明,皇后拜過華佗塑像,便起身上路。
皇后邊走邊打聽,一路上見的酒家不少,都沒有十年陳黃酒,她幾乎要絕望了。這天傍晚,長孫皇后來到賈村西塬上,老遠就聞到一股酒香,一打聽,是吳家溝吳岳開的酒店,就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前去打聽。
西鎮吳山
酒店掌柜吳岳,三十四五年紀,是個老實憨厚的人。他家祖輩靠釀酒為生,遠近聞名。這時他正準備第二天的趕集貨,忽見一婦人走來。那婦人來到門口,深施一禮道:“問大哥,貴店可有陳年黃酒么?”吳岳見這婦人雖穿著樸素,言談舉止卻穩重大方,相貌十分驚人,猜想可能是個知書達理之人,就對她敬重三分,忙上前還禮並問她姓甚名誰,家住哪裡,打聽黃酒作何物用?皇后推說自己家居香泉,姓宋,並將黃酒能治好奶瘡的事說了一遍。吳岳聽了很是同情,說, “實不瞞大姐,小店黃酒倒有,就不知能不能用?待我與你看過。”說完走了出去。
原來這吳岳家確有陳年黃酒。十二年前的一天,父親叫他擔擔黃酒去賈村街賣,他打開窯門裝酒,冷不防缸里竄出兩條碗口粗的花蛇, 口裡噴出一尺多長的火焰沖向他來,嚇得他一聲驚叫,跳出窯門。此後,每到夜深人靜,常會聽到蛇尾的擊水聲。因此十多年來,窯門緊鎖,沒敢再進那窯。前幾天,妻子帶上兩個娃住娘家去了,他走進窯門仔細聽時,一點聲響也沒有了,撥開窗戶扔進幾塊小石頭,也毫無動靜。他這才一手端燈,一手拿棍,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窯門開處,酒香朴面而來,看那酒缸時,清亮見底,那有什麼長蟲,一顆提到嗓子限兒的心,這才放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吳岳出來說“算你有運氣,酒好著哩。”皇后一聽,喜出望外,就央求吳岳取酒讓她洗瘡。吳岳明知此酒不能再賣了,就把她領進窯里說:“小店酒多的是,你就隨便用吧。”說完順手關上門,走了出去。
皇后多日來很少飲酒,今日聞到酒香,不免酒癮發作,儘管這酒比起皇宮的酒來有天地之別,她也顧不了這許多,拿起木勺舀了滿滿一勺一飲而盡。飲了酒,她才舀了半盆黃酒,脫掉上衣洗起奶瘡來。誰知剛一動手就覺得鑽心似的疼痛,她不由得“哎喲”大叫一聲。吳岳在外邊聽見喊聲,以為是長蟲出現,提根棍子慌忙沖了進去,急問是怎么回事?當他看清沒有長蟲,而只有皇后那裸露的上身時,驚得趕緊退出窯門。皇后連忙披好衣服,央求道:“敢勞大哥幫幫忙,我疼得實在不敢動手。”吳岳感到十分為難,就說:“自古男女有別,我怎好給你去洗?”皇后忙說:“事到如今,還管什麼男女有別,只要能治好我的奶瘡,便是救我一條性命,那管這些清規戒律?”吳岳見他說得懇切,便點頭應允。
這吳岳不但是個釀酒好手,還略通醫術。他用手輕輕將皇后乳房內的膿血慢慢擠出來,然後蘸上乾淨的黃酒灌洗。洗畢剛要安排皇后歇息,同村李二突然闖進門來,嚷著要喝酒。這李二是村裡有名的二桿子、快三十歲了,還沒娶下媳婦。他看見皇后,眼珠子不停地打轉轉。吳岳忙把他領進廚房,打上酒來。李二邊喝邊戲謔道:“吳哥,嫂子才走了幾天,你從那裡弄來這么漂亮個野婆娘?”吳岳氣得臉色鐵青,壓低聲音道:“不許胡說!”接著他將前情略講一遍。李二依然陰陽怪氣地嘻笑。吳岳上前一把抓起他的脖頸道:再胡說,我就捶死你!”說著掄起鐵一般的拳頭就要打。李二見吳岳認真起來,嚇得慌忙告饒,吳岳這才放開了他。李二走後,吳岳安排皇后住下, 自己到另一個窯里去睡。長孫皇后身體十分疲倦,躺下不久就睡著了。半夜醒來,覺得疼痛慢了,便知是酒力發揮了作用。她接連又在吳岳店裡洗浴兩天,乳房上便坐上了一層痂,也不甚疼了, 自覺瘡勢好轉,千恩方謝辭別了吳岳就要動身起程。吳岳裝了滿滿兩萌蘆黃酒,送她上路。
皇后離京不到半年,西宮娘娘玩弄權術,亂施淫威,內宮亂作一團。唐太宗為此很憂慮,十分懷念他的賢內助長孫皇后。正欲派人打聽皇后下落,卻接到隴州奏章,得知皇后已回到鄉里,病也治好了。太宗喜出望外,親寫御書一封,派人將皇后接了回來。
皇后回京後,念念不忘吳岳救命之恩,就稟明太宗皇帝,派人前去接吳岳進京封官領賞。朝廷大臣來到賈村塬後,不知詳細地址,就在街上四處打聽,偏巧問到李二。李二問清情由,指了方向, 自己先奔回村里報信。他突然生出了個念頭,想嚇唬吳岳一下。就故意慌慌張張跑到酒店,氣喘吁吁地說:“這下可不得了啦!那次在你店中洗奶瘡的婦人原是當今長孫皇后,這事讓皇上得知後,派人捉你來了!朝廷兵將已到了賈村街,我親眼看見的!”吳岳瞪大眼睛疑惑地說; “這話當真?”李二一本正經地說, “這回不哄你。錘子砸在磨扇上——石打石!”吳岳坦然地說:“你要哄我咧,為人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我有怕的啥呢?”李二冷笑了一聲,說:“怕啥?你留人家住了兩天三夜,恐怕你跳到黃河裡也洗不清咧!”吳岳見李二說得一本正經,不象哄騙人的樣子,心裡暗想,是啊!從古到今,那個皇帝不錯殺幾個人?與其讓人殺了,倒不如自己死了落個囫圇屍首。”他沒有再多想,拿根麻繩,徑直下了七盤坡。
傍晚時分,朝廷大臣來到村上,說是要請吳岳進京封官領賞,急得妻子兒女跑前跑後找不見人。第二天尋到岍山腳下時,吳岳已吊死在一棵彎腰柏樹上了。朝廷大臣只好搬上吳岳家老小進京復命。
西鎮吳山
唐太宗孫長皇后聽說吳岳自縊身死,十分悲痛。皇上傳下御旨:封吳岳為成德王,把岍山改為吳山,並增設吳山縣,派尉遲公敬德在吳岳自縊的地方監修廟宇,塑造金身。那時全國名山分為,五嶽,四鎮,吳山被封為西鎮。
從此,這裡香菸不斷。據說唐太宗和長孫後皇后還親自廟上祭奠過呢。

風景欣賞

西鎮吳山
西鎮吳山
西鎮吳山
西鎮吳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