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大鎮山
- 外文名稱: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 地理位置:陳倉
- 著名景點:西鎮吳山
簡介,東鎮沂山,西鎮吳山,中鎮霍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
簡介
根據《舊唐書》記載,唐玄宗就派遣使者冊封五鎮山。宋太祖趙匡胤最先欽封沂山,有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御碑為據。傳說趙匡胤曾在沂山與後周大將韓通激戰。幸有沂山之神相助,趙匡胤才得戰勝韓通。緣於此,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天下建立大宋之後,便欽封沂山為東鎮。
並在沂山東麓之九龍口處建東鎮廟以為紀念,還曾攜文武百官親臨祭告。由於歷代朝廷有望秩之典,加之沂山雄偉秀麗,大家名士、騷人墨客,慕名而至,觀光覽勝。自此,元、明、清各朝沿襲祭之,東鎮沂山名聞天下。
中國古代,歷代皇帝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活動。因此就把一些表示疆土或行政區劃的名山封為“五嶽”或“五鎮”。元朝成宗大德二年,皇封今山東省臨朐縣內的沂山為“東鎮”,今陝西省寶雞縣內的吳山為“西鎮”,今浙江省紹興市內的會稽山為“南鎮”,今遼寧省北鎮市內的醫巫閭山為“北鎮”,今山西省霍州市內的霍山為“中鎮”。
東鎮沂山
沂山為沂蒙山主脈之一,舊名為“東泰山”,又稱“東小泰山”。在山東省臨朐與沂水縣交界處,素有“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之說。其主峰玉皇頂海拔1032米,周圍有29座山峰,風景幽美。
自漢武帝在此立祠祭祀以來,歷代帝王在此建廟樹碑,進行祭祀的不少。現存遺蹟有東鎮廟、法雲寺、碧霞宮等,歷代碑碣尚存98方。百丈崖瀑布匯諸泉之水傾瀉而下,十分壯觀。玉皇頂上有巨大的“探海石”是觀東海日出最佳處。“沂山晚翠”風景極佳,現有環山公路可達山頂。
西鎮吳山
吳山又稱為“吳岳”,在陝西省寶雞市於隴縣交界處。共有17座山峰,其中尤以鎮西峰、會仙峰等著稱。另有真人洞、餐霞洞、神雷洞、鳳凰石、元鶴巢等風光名勝,秀麗多姿。在吳山東側不遠處,有始建於隋代開皇十六年(596)的東樂廟建築群,現存者多為明代所重建。
中鎮霍山
中鎮霍山又名“霍太山、太岳山”,是我國古代五鎮名山之一。五鎮名山是次於五嶽的名山,據《禹貢》注,最早為中國古代冀州之鎮山。《周禮.職方氏》載“九州之鎮山,在冀曰霍,名於後世不可移。
惟冀州據北方,地最廣邈,河東尤認山水之雄,而獨以霍為鎮,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廣博,子諸峰而求群垤,其氣象有以冠境內”。堯帝時期,霍山雄居五鎮名山之首,商以後始號中鎮。隋開皇十四年冊封為中鎮,迄今歷時1400餘年。
南鎮會稽山
會稽山又名苗山、茅山。在浙江省紹興城外。松竹交翠,繁花似錦。山麓著名的古蹟禹陵、禹廟及南鎮廟、禹穴寺遺址等向人們訴說著英雄大禹的佳話。
相傳禹王有死於此、葬於此,後人就立廟、建亭、樹碑來紀念他。禹廟開始建於梁代(公元545年),氣勢雄偉有殿宇五進。大門內有著名的《岣嶁山銘》石碑,原碑在湖南衡山(又稱岣嶁山)。傳說大禹在岣嶁山得金簡玉書。原碑已失,禹廟石碑是摩刻的。
北鎮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簡稱閭山)位於遼寧省北鎮市境內,周圍約120公里。主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這裡最著名的風景區是觀音閣一帶的望海寺、老爺閣、曠觀亭、古佛大石棚、聖水盆、萬年松等。
北鎮廟始建於金代,又經歷代重修,規模宏大,有五重大殿,內有元、明清歷代碑碣。清代重建了不少遼金時代的殿宇,1979年又重建了山門、會仙亭,新建了聖水橋等。這裡松柏常青,雜花生樹,景物迷人,遊人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