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區域創新環境質量評價、監測與空間差異研究

西部區域創新環境質量評價、監測與空間差異研究

《西部區域創新環境質量評價、監測與空間差異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師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部區域創新環境質量評價、監測與空間差異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師萍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根據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既定國策,結合西部大開發戰略,運用理論和實證分析,實地調研西部12省市創新環境質量現狀和特徵數據,分析影響西部創新環境相對滯後的因素,評價其與中國東部、中部創新環境的空間差異,研究西部最佳創新環境的實現條件、創新環境監測與環境預警方法,提出巨觀對策和制度支持建議。.創新型國家的實現要靠協調發展的創新型區域來支撐。創新環境是影響創新能力、創新績效和區域分化的關鍵因素。西部是我國重要區域,土地面積占國土面積71%,人口占全國人口23%;南北跨越28個緯度,東西橫貫37個經度。雖然西部大開發取得了很大成效,西部各省區也努力完善創新環境,採取措施提升創新能力。但從實踐結果看,各區域創新能力的發展並不平衡,空間差異很大,西部創新能力仍不高,是我國科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研究提升西部區域創新環境質量的因素,加強評價與監測,對提高西部大開發科技含量、建設創新型國家有重要意義。

結題摘要

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國的既定國策。創新型國家的實現要靠協調發展的創新型區域支撐。創新環境是影響創新能力、創新績效和區域分化的關鍵因素。西部是我國重要區域,土地面積占國土面積56%,人口占全國人口23%;南北跨越28個緯度,東西橫貫37個經度。雖然西部大開發取得了很大成效,各省區也採取措施提升創新能力。但從實踐結果看,西部創新能力不高,是科技、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因此,研究西部創新環境質量,對提升西部創新績效、建設創新型國家有重要意義。 項目根據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既定國策,結合西部大開發戰略,採集西部各省市創新環境現狀和數據,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將我國分為東、中、西區域,對區域創新環境和創新能力進行測度和評價。結論是:西部與東部、中部相比,創新能力相對滯後,創新環境相對較差;為此,定量分析了影響西部創新環境相對滯後的因素,評價其與東部、中部創新環境的空間差異;同時,提出了提升西部創新環境、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巨觀對策和制度支持建議。 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創新是: 1、區域創新環境質量界定和環境要素識別研究。 從創新環境的構成要素、概念研究的理論視角及其對域內技術創新活動的作用等角度進行系統述評,展現學術界創新環境研究的基本態勢,剖析了現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針對現有研究的不足,對未來研究進行了簡要展望。 2、西部省市區域創新環境質量數據調研。 通過數據收集、實地調研,基本掌握了西部大部分省、市創新環境的情況。 3、區域創新環境質量評價與監測。 構建區域創新環境質量評價與監測的指標體系,採用AHP、主成分分析、隨機前沿、數據包絡等方法,對我國各區域創新環境質量進行評價。結論是:與中部、東部相比,西部創新環境較差;同時,建議運用指標進行監測,形成常態監管,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區域創新環境的空間差異研究。 利用聚類分析法、空間計量經濟學等,分析西部區域創新環境與其他區域的空間差異;分析區域創新環境空間差異原因和形成機制,找出西部與東、中在創新環境上的空間差異及特點。 5、提高西部區域創新能力、創新績效的對策研究。 提出了提高西部創新能力、創新環境的巨觀政策建議,提升西部大開發的科技含量,為創新型國家宏偉目標服務。 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1部(中國經濟出版社),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一項,陝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獎二等一項,培養研究生16名(博士8名、碩士8名)。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