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是國家重大標誌性科學工程。

自2017年啟動至今,第二次青藏科考深入了解青藏高原地區的氣候、水文、環境、生態等方面的變化,為推進青藏高原地區的發展和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 時間:2017年
  • 地點:青藏高原
  • 主要人員: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姚檀棟
歷程,背景,成員,成果,

歷程

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2018年9月5日在拉薩發布了首期成果。
2022年5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發現迄今中國最高樹木——83.2米的雲南黃果冷杉
2023年12月21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成果展(西寧)在西寧市博物館開幕。

背景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具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在水源涵養、水文調節、固碳與氣候調節、科學教育與文化服務等生態系統服務具有廣域甚至全球性意義。青藏高原生態安全螢幕障呈現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格局穩定且質量趨好、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提升的特點,同時也存在退化生態系統面積大、氣候暖濕化和人類活動帶來生態風險的問題。圍繞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最佳化生態安全螢幕障的重要抓手。從“統籌—分類—協作”總體框架出發,建立“自然—人文—景觀”國家公園資源價值評價方法,構建國家公園“自然—設施—社會”合理容量科學測算模型,有力支撐青藏高原生態安全螢幕障建設研究,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成員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姚檀棟。

成果

青藏高原生態系統趨好的同時,潛在風險增加;亞洲水塔失衡,冰崩等新災、巨災頻發;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隆升歷史存在明顯差異,導致新的生物演化模式。
科考發現,岡底斯山先於喜馬拉雅山隆升到現在的高度。喜馬拉雅山阻擋南亞季風氣團向北傳輸,使青藏高原逐漸變乾變冷。高原隆升後,青藏地區生物形成“走出西藏”和“高原樞紐”共存的模式演化。
過去50年來,青藏高原及其相鄰地區冰川面積退縮了15%,高原多年凍土面積減少了16%;青藏高原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數量從1081個增加到1236個,湖泊面積從4萬平方公里增加到4.74萬平方公里;雅魯藏布江、印度河上游年徑流量呈增加趨勢,中亞阿姆河、錫爾河和塔里木河數十條支流徑流量增長更為顯著。亞洲水塔失衡伴隨災害頻發,2016年西藏阿里地區阿汝冰川發生冰崩,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威脅亞洲水塔命運,需要建立科學預警體系。
過去35年間,青藏高原生長季平均植被指數顯著增加,但2000年以來其增加趨勢減緩;青藏高原碳匯功能顯著增加,但未來氣候變暖導致的凍土融化可能降低生態系統碳匯功能;高山樹線上升增加了森林生物量,但壓縮了高寒灌叢—草甸的生存空間,可能提高高海拔特有物種消失的風險;氣候變暖對農業生態系統也造成潛在風險。
發現雲南黃果冷杉林原始森林
2022年5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森林和灌叢生態系統與資源管理”專題的中科院植物所團隊在西藏察隅縣考察時,發現了成片高大的雲南黃果冷杉原始森林。經多次測量,其林冠高度達70米,最高的一株高度83.2米、胸徑207厘米,刷新了曾報導的貢山的禿杉(72米)、墨脫的不丹松(76.8米)和台灣的禿杉的中國最高樹紀錄。新發現的雲南黃果冷杉林在察隅縣上察隅鎮察隅河兩岸山地和河谷地帶呈帶狀分布,海拔2300米左右。群落中含有大量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紅豆杉古樹,以及附生的蘭科和蕨類等植物。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雲南黃果冷杉原始森林
2022年8月4日,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學術交流會在青海西寧舉行。交流會上,科技部規劃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實施5年來,聚焦水、生態、人類活動,通過深入考察和科學研究,在水資源與水安全、生態安全螢幕障、生態系統、區域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有效支撐了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2023年7月,參加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多支中科院科考團隊正在展開科學考察。在西藏第二大湖納木錯,第一台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專門用於解決湖面降水觀測問題的天氣雷達投入使用。
建立多要素自動氣象站
2023年10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組成的科考團隊在崑崙山脈海拔5896米的臥龍崗成功建立了多要素自動氣象站,實現了崑崙山6000米梯度觀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