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家族

裴氏家族

自漢、魏,歷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華大地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僅隋唐二代活躍於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數十人。

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蘊裴矩裴佗裴讓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樞等;軍事家有裴行儉裴茂裴潛裴叔業裴邃裴駿裴衍裴寬裴果裴文舉裴鏡民裴濟等;法學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裴氏家族
  • 著名人物:裴度、裴秀、裴松之、裴子野等
  • 簡介:中國封建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
  • 始祖:贏秦始祖非子之後
歷史探源,來源,歷史,著名人物,裴秀,史學三裴,裴鉶著,裴政,裴世清,裴矩,裴寂,裴耀卿,裴度,相關概述,裴氏千年文化,興隆原因追溯,裴柏村介紹,裴氏祠堂,裴氏墓冢,裴氏旅遊區,其他信息,

歷史探源

來源

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裡,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這就是河東聞喜裴氏家族。

歷史

聞喜裴氏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為贏秦始祖非子之後,非子之支孫封pei(原字為上非下邑)鄉,因以為氏。周僖王時,六世孫陵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以“裴”為姓。後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但考其譜系源流,皆出於聞喜之裴氏,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余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閃耀古今,不勝枚舉。

著名人物

裴秀

西晉地圖學家裴秀(224—271年)(裴秀、裴楷等號稱聞喜八裴,與當時的琅琊八王齊名。),總結我國古代地圖繪製的經驗,創造性地制定出“製圖六體”的原則,即分率(比例尺)、準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為編制地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為地圖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他所著《禹貢地域圖》18篇,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地圖學說的專著。他被譽為“中國製圖學之父”。
裴秀之子裴頠(顧),是西晉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在當時崇尚“莊老”、高談玄理”的情勢下,獨樹一幟,提出“無不能生有”,“有”是萬物存在變化之基礎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

史學三裴

南北朝時期的“史學三裴”——裴松之裴駰裴子野,皆以注史享有盛譽。裴松之為陳壽《三國志》作注65卷、博採群書,史料翔實,流傳千古,開注史之先河。宋文帝稱讚他“裴世期為不朽矣!”他的兒子裴駰為司馬遷《史記》作注,寫成《史記集解》80卷,流傳於世。他的曾孫、裴駰之孫裴子野撰寫編年體《宋略》20卷,其敘事、評論都超出了沈約所著《宋史》水平。二著均影響非凡,永垂後世。

裴鉶著

唐代小說家裴鉶著《傳奇》一書,首先提出的“傳奇”這個專有名詞,以後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小說文體,且愈來愈富有生命力,深得世人喜愛。還有東晉小說家裴啟、北魏文學家裴伯民、東魏詩人裴讓雲、唐代史學家裴光庭等等。

裴政

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學家。據《隋書》記載,裴政在斷獄時,“用法寬平,無有冤濫”,深得民心。又因敢於直言進諫,多所匡正,享譽朝堂內外。隋文帝繼位後,裴政等人受命制定隋朝新律《開皇律》。裴政博採魏、晉、齊、梁等南北朝時各家刑典,取其可用之處,廢除了前世的梟首、鞭笞等酷刑,把刑訊時慣用的大棒、毒杖、車輻壓踝等酷刑全部革除,並規定民有冤屈,縣不受理時,可依次抗訴郡、州、省,仍不理者,可直接向刑部申訴。《開皇律》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歷代任何律令都顯得格外開明,是一部劃時代的古代刑典,為後世立法奠定了規範格式。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評價道:“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之所也”,足見其影響深遠。

裴世清

隋朝文林郎裴世清,是個九品小官,正史甚至沒有給他立傳,但他卻是在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代表國家,率領訪日友好使團出訪日本的外交大臣。隋大業三年(607年),日本國派遣使者小野妹子訪隋,次年3月到達長安。裴世清受隋煬帝詔命,率隋朝使團一行13人回訪日本,並晉見了日本天皇,獻上了文物及國書。 他攜帶的這份國書在日本的《日本書記》太籍中被保存下來,成為永久的歷史見證,為發展中日睦鄰友好關係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裴矩

名臣裴矩(547——627年),是供職於周、隋、唐的三朝元老,為政廉謹,頗負清名。他先後任民部侍郎、內史侍郎、尚書左丞、史部尚書等職。隋煬帝時,裴矩受命赴張掖(今甘肅)主管與西域各國開展貿易之事。在與各國商人接觸中,他獲得了有關西域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大量寶貴資料,編撰成《西域圖記》3卷。書中不但以大量的文字介紹了西域44國的國情,還繪製了許多地圖,標出了從敦煌到達地中海的3條大道,其中中道和南道,即為歷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

裴寂

唐開國元勛裴寂,在隋末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之際,高瞻遠矚,順天順人,鼎助李淵起兵晉陽,建立了李唐王朝

裴耀卿

唐宰相裴耀卿(681——743年),致力於整頓漕運,保證了南糧北調的水道暢通,解決了唐王朝沿續了幾十年的關口糧荒問題,開元年間傳為佳話。

裴度

一代賢相裴度,更是世代傳頌,名垂青史。在唐代政治家中,裴度的名字完全可以與唐初的名相魏徵等人相提並論。他從青年時代便胸懷壯志,正氣凜然。其一生的最大功績就是竭盡畢生精力去一次次地削平藩鎮割據勢力,特別是在平定淮西藩鎮吳元濟叛亂中,立場堅定,力挽狂瀾,功績卓著,使唐朝又一度取得了統一,出現了“元和中興”的政治局面。淮西之亂平定之後,唐憲宗封裴度為上國柱並晉國公。後來由於奸臣構陷,裴度三起三落,幾度入相,幾度出藩。裴度為相歷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詩文大家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曾撰寫詩文頌揚他的功德。他的一些事跡,甚至被編成傳奇小說,在民間廣為流傳。

相關概述

裴氏千年文化

裴氏家族千餘年來,將相接武,代有偉人,確實是中外歷史上的一大奇觀。所以,在我國的歷史劇中,表現裴家的戲劇就有好幾個,像《游西湖》、《李惠娘》、《裴恆遇仙記》、《白蛇傳》等,演的都是與裴家有關的事。名劇《白蛇傳》里的法海,是唐末政治家、書法家裴休的兒子。歷史上的法海,本來是正面人物,可明清小說出世後,法海便成為反面人物了,這也算是一奇。
聞喜裴氏,是聞名天下的中華望族,是名副其實的宰相門第。歷代所修的縣誌、州志、府志、省志中,裴氏名人幾乎占了鄉賢錄中四分之一強的條目,由此可見其家族英才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千年興旺之族,宰相頻出一望,功在中華盛世,史書猶沁余芳。這樣的望族,這樣的門第,其背後有很深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內涵。穿透千年風雲,穿透歷代名相,我們可以看到裴氏家族是儒家標榜的“修身、治國、平天下”典範。
作為一種獨特的歷史文化現象,兩千餘年來,裴氏家族的興隆與輝煌,引發著人們的深思。

興隆原因追溯

追溯裴氏家族經久興隆的原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總結了三條,即聯姻、世襲與自強不息。裴氏家族歷史上共出過駙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蔭襲95人。由聯姻、世襲所結成的封建裙帶關係,這無疑是促成裴氏人物顯露頭角的優越條件,但並不是主要原因。對於公侯將相數以千計的裴氏家族來說,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在於他們重視教育,自強不息,頑強拼搏。“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是裴氏家風的主要特徵。裴氏曾有家規,子孫考不中秀才者,不準進入宗祠大門,謹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義”。裴柏村至今仍保留著重視教育的傳統,幾乎家家門樓上都有“耕讀傳家”的大字,國中以下沒有不上學的孩子。改革開放以來,村里考上大學的有30多人。

裴柏村介紹

天下裴氏之宗族所居——裴柏村
山西省聞喜縣(聞喜。春秋戰國時為古曲沃地,秦為左邑,屬河東郡。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年>漢武帝劉徹巡幸河南,路經河東左邑桐鄉,聞平南越大捷,進改桐鄉為聞喜。歷代縣城雖有變遷,其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山西聞喜,是著名的宰相之鄉。中國有很多著名的人文之鄉,如浙江紹興是幕府之鄉;江西撫州是才子之鄉;山東曲阜是儒聖之鄉;山西運城是武聖之鄉;湖北英山將軍之鄉。歷史名謠中有:“山東出將,山西出相”的說法。)禮元鎮裴柏村,距縣城25公里。它以歷史上聲名顯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歷史資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觀,於1995年農曆三月三(1995年4月2日),正式向海內外遊客開放。
現在的裴柏村,裴氏家族的建築、碑刻、墓葬等歷史遺蹟很多。現存裴氏祠堂、裴氏碑廊、裴氏墓冢等眾多古蹟。

裴氏祠堂

裴氏祠堂又稱晉公(晉公裴度,字中立,為唐憲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將入相,爵封晉公。)祠,建於唐貞觀三年(629年),有前殿、後殿、狀元坊、碑廊等,規模宏大,但屢遭兵燹,屢修屢毀。
裴氏碑廊,幾乎是中華精品書刻博物館。七十年代重建,保存古碑數十通,在史料和書法藝術上均有很高價值。其中的《裴鴻碑》,魏隸合一,書法穩健,鐫刻於北周武帝大和三年( 568年),是裴氏現存最早的碑刻。《裴鏡民碑》,由唐初史學家李白藥撰文,書法家殷令名書寫,楷體,既近顏風,又含柳意,端莊凝重,筆力挺拔。《裴光庭神道碑》,張九齡撰文,唐玄宗李隆基書寫,行書,用筆豪放,字型俊美。《平淮西碑》,由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撰文,清鹹豐年間軍機大臣祁雋藻重書。此碑記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吳元濟叛亂的功績,共刻四石,並排聳立,氣勢磅礴,文、書、刻俱佳,被稱為“三絕碑”。此外還有金大定至清代刻的裴氏譜序碑17通,為氏族遺物之精華。這些碑刻是研究裴氏家族歷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

裴氏墓冢

裴氏墓冢坐落在裴柏村東五公里風光秀麗的鳳凰垣。當年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現今雖大多平夷、被毀,但仍可觀其概貌,有的墓地還存有石碑。

裴氏旅遊區

為了保護裴氏家族文物,發展旅遊業,聞喜縣政府建立裴氏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裴氏碑苑、裴晉公祠、裴氏宗祠、中華裴氏文化城等景觀以及商貿區和娛樂服務區。1994年裴晉公三月三古廟會已恢復,許多建設項目已竣工。裴氏碑苑、裴晉公生平業績展、裴氏文化旅遊區微縮景觀、裴氏始祖雕像巨碑以及宰相台、將軍坡, 等景點,已開始接待遊人。

其他信息

“千年榮顯”這是毛主席1958年在中共中央召開的成都會議期間,率領與會代表遊覽武侯祠,觀看裴度撰寫的諸葛武侯祠堂的碑文時,找我談的一段話中說的。他說:“你在山西當父母官,可知道裴度是誰?”沒等我回答,他便說:“裴度是唐朝的宰相,是你治下的聞喜縣人。聞喜縣是中國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縣,出自聞喜的宰相多是裴氏家族。裴氏家族千年榮顯,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家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