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姓

補姓是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時期的補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補姓 
  • 類別:姓氏
  • 淵源:源於姜姓\姬姓\蒙古族等
  • 歷史名人:補 郎、補珍珠等
  • 出處:《路史·國名紀》
  • 性質:原始社會部落名
  • 分布:懷化市、芷江縣等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姬姓,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補 郎,補珍珠,補曉嵐,補正威,家譜文獻,

基本介紹

補[補,讀音作bǔ(ㄅㄨˋ),不可讀作bù(ㄅㄨˇ)]
補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補,姓氏。”在典籍《正字通》中也記載:“唐中常侍補眞。”最早的補氏,相傳是出自遠古炎帝執政時期的補國,故址在今河南省的鄭州市下轄的滎陽市汜水鎮,而補國最早的古名叫“補遂”,為炎帝神農氏領導的部落聯盟成員。還在遠古炎帝與黃帝兩個部落聯盟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之時,補遂雖然屬於炎帝集團,卻支持黃帝部落聯盟,因而曾經被炎帝神農氏給予懲罰性討伐。
在西漢末期大學者劉向編纂的典籍《戰國策·秦策一》中,記載了大縱橫家蘇秦與秦王之間關於戰爭作用的討論:秦惠文王嬴駟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韓國人蘇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擒蚩尤,堯伐歡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伯天下。由此觀之,惡有不戰者乎?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為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文士並飭,諸侯亂惑;萬端俱起,不可勝理;科條既備,民多偽態;書策稠濁,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無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辯言偉服,戰攻不息⒇;繁稱文辭,天下不治;舌弊耳聾,不見成功;行義約信,天下不親。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場。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寬則兩軍相攻,迫則杖戟相橦,然後可建大功。是故兵勝於外,義強於內;威立於上,民服於下。今欲並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惛於教,亂於治,迷於言,或於語,沈於辯,溺於辭。以此論之,王固不能行也。”其蘇秦在這篇精彩的戰爭論中,首評即“神農伐補遂”。
補國(補遂)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國名或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補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姬姓

源於,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公孫僑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鄭國擁有“補”之邑地(今河南新鄭黃甫坊),即今河南省的,曾一度分封給鄭穆公姬子蘭的孫子、鄭國執政上卿公孫僑(字子產,公元前580~522年)作為食邑。補邑,為鄭國君主自己的食邑,從鄭桓公開始,擁有八邑,分別是鄢邑、蔽邑、補邑、丹邑、依邑、㽥邑、歷邑、莘邑,在典籍《鄭語》中註明:“鄭君之土也。”諸侯國君自己的食邑,是絕少拿出來賞賜給臣子的,而這位與孔子同時代的公孫僑,在執政後專設四人“智囊團”,厲行內政改革、推行法治,鑄刑書於鼎,是為中國最早的成文法律。公孫僑執政時間長達五十餘年,在執政時期惟德是依,講求“天道遠,人道近”,他主張保留“鄉校”、聽取“國人”意見,善於因才任使,採用“寬猛相濟”的治國方略,因此有“一年而民怨之,三年而民歌之”之譽,將鄭國治理得秩序井然,終於使長期積弱的鄭國一時振作強大起來,並得到孔子的讚賞,稱之為“仁人”、“惠人”,是當時士大夫們景仰的人物。由於公孫僑有巨勛於國,因而被鄭簡公姬嘉(公元前565~前530年在位)賜與補邑之賞。不過,到了鄭獻公姬蠆即位執政之後(公元前513~前501年),擯棄了子產的法制政策,因此又收回了補邑。
在公孫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受賜食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補氏,世代相傳。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奴和蘇氏,歷史淵源很複雜,傳說是成吉思汗的堂祖父乞顏·俺巴孩(鹹補海罕)之後代,也是最早皈依藏傳佛教班禪密宗教的蒙古族部落之一,漢義為“補丁”。
在明朝時期,蒙古族奴和蘇氏族人中即有以其漢義為漢化姓氏者,稱補氏,世代相傳。

第四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苗族、高山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補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補氏,世代相傳。

遷徙分布

補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百九十八位,以滎陽為郡望。
今河南省的開封市,重慶市的涪陵區南川縣、合川縣,湖南省的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四川省的成都市、遂寧市、安岳縣,廣東省的陽江市,江蘇省常州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福建省的泉州市,廣東省的廣州市,台灣省等地,均有補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滎陽郡:古代河南鄭州以北的武陟、滎陽一帶統稱“邲”,而滎陽在遠古時期則為傳說中補國(補遂)之地,在春秋戰國時期為鄭國屬地。秦朝時期始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原陽、武陟、滎陽一帶。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部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滎陽縣,其時轄地今河南省黃河南部、滎陽縣至朱仙鎮一帶,包括今開封市、鄭州市在內的八縣。北魏時期移治到今滎陽市。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改為成皋郡。隋、唐兩朝均為鄭州滎陽郡。

堂號

滎陽堂:以望立堂,亦稱補國堂。

歷史名人

補 郎

(生卒年待考),苗族,夜郎馬場人(今貴州普定)。著名漢朝官吏。

補珍珠

(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時期中常侍

補曉嵐

(1856~1950),原名補一,字曉嵐(有學者將其名字寫成“補小南”,有誤),別號老農。清鹹豐五年生於四川省遂寧縣,閱歷豐富,善用薑桂附子,是著名的火神派醫家,人稱“火神菩薩"。晚年定居重慶,譽滿山城。 補氏自幼博學好問,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戲曲舞蹈,武術氣功,無所不曉,鹹臻精絕"。後因夫人何氏患病誤治致死,遂發奮鑽研中醫,並向來蜀傳道的美國醫學博士史德文學習西醫,史則向補氏學習針灸,二人便互為師友,互教互學。曾先後在四川嘉定(今樂山市)、井研、成都等地掛牌行醫。從1919年起,效李時珍之所為,人山採藥,研究當地的藥材資源,長達四年之久,採集到的藥材有300餘種。有的如“雪上一枝蒿“等,是《本草》沒有記載的,都一一作了記錄,對其日後行醫用藥產生很大影響。
從1923年起遊學天下,輾轉至越南、香港、廣州,後赴天津去哈爾濱,深入俄羅斯境內,居住二年,再返北京人協和醫院研究。前後歷時5年,接觸到很多名師高手,獲益匪淺,可謂滿載而歸。
1928年,先生舉家來渝,定居山城,在太平門海關巷開設“補一藥房,終其餘生為重慶民眾服務,“所療者無慮萬千人,頗負盛譽,為其一生最光輝的時期。其間治病佳話,老重慶人一直猶津津樂道。

補正威

(公元1959~今),蒙古族;內蒙古托克托人。著名地方公務員。呼和浩特巾中山東路辦事處經委副主任,呼和浩特幣新城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1981~1983年 在內三建任抹灰組組長,同年被評為優秀班組。1990年在新城區土地申報中被授予榮譽證書。
1996~1997年兩年被評為經委優秀工作者。

家譜文獻

補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末民初木刻活字印本,2007年湖南芷江補若愚續修。現被收藏在四川省遂寧市補紅星處、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補若愚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