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氣行

靈樞經》篇名。本篇詳述衛氣在一日中運行全身的情況,指出白天行於陽二十五周次,夜間行於陰二十五周次,故名。內容強調根據疾病屬陰屬陽的性質,配合衛氣運行的規律來針刺治療的重要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氣行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靈樞經》篇名,本篇詳述衛氣在一日中運行全身的情況,指出白天行於陽二十五周次,夜間行於陰二十五周次,故名。

解讀

“衛氣行”是《靈樞經》篇名之一。
《靈樞經》又名《靈樞》、《黃帝內經靈樞經》、《針經》,別稱《九卷》,為《內經》組成部分之一。原書9卷共81篇。本書與《素問》所論述的內容相近,尤詳於經絡、針灸,在介紹基礎理論和臨床方面則與《素問》內容互有補充闡發,是研究我國秦漢以前醫學理論,特別是針灸療法的重要文獻,素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本篇主要論述了衛氣在人身的運行,所以篇名為“衛氣行”。其具體內容有衛氣在人身運行線路;指出一日一夜在漏水下百刻內衛氣在三陰三陽經的時刻;掌握衛氣運行規律對針刺治療的重要性。

中醫套用

一、衛氣的運行——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各二十五周
《靈樞·衛氣行》專篇論述了衛氣的晝夜運行路線:“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周。”衛氣晝行於陽分,始於足太陽經之睛明穴而出於目,以周於六腑而及於腎經,是為一周;夜則行於陰分,始於足少陰經以周五臟,其行以相剋為序,故腎、心、肺、肝、脾相傳為一周,而復注於腎,陰盡陽出,又複合於目。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晝夜共行五十周。
二、擇時刺灸
即根據經氣盛衰及疾病規律適時刺灸的原則。《靈樞·衛氣行》根據十二經脈的流注規律,在經氣來時行瀉法,經氣去時行補法,並在經氣到達病居之處時進行針刺,以避免虛虛實實之患,即《靈樞·衛氣行》中“候氣而刺”的原則:“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者,百病不治。”
三、天球宇宙觀
《內經》的天球思想與渾天說、宣夜說的宇宙觀思想有密切關係。《靈樞·衛氣行》就體現了這一點:
十二辰以正北為子,向東、向南、向西依次是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正北為子,正東為卯,正南為午,正西為酉。《靈樞·衛氣行》所說的“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即指此而言。又如對於日、月和五星的運動,《靈樞·衛氣行》所說“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即太陽的周日視運動。古天文學為了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確認了二十八群恆星標誌,稱為二十八宿,《內經》已有記載。《靈樞·衛氣行》說:“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虛張為經。”二十八宿的劃分,主要是以土星的視運動作為依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