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戰

衛戰

《衛戰》由瀟湘電影集團、湖南楚城影視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影片投資約3000萬元,是2010年湖南省規模、影響最大的影視作品,由陳建成和陳衛平2人投資拍攝。《衛戰》是繼《血戰台兒莊》後,表現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的史詩巨製。

基本介紹

  • 導演: 沈東
  • 出品公司:瀟湘電影集團、湖南楚城影視文化製作有限公司
  • 發行公司:瀟湘電影集團、湖南楚城影視文化製作有限公司
  • 中文名:衛戰
  • 製片地區:中國
  • 製片成本:3000萬元
  • 類型:戰爭
  • 片長:88分鐘
  • 上映時間:2010年
  • 色彩:彩色
影片簡介,歷史背景,常德,雙方戰力,戰役過程,徐家湖狙擊戰,河伏堅守戰,德山拉鋸戰,城基保衛戰,外圍激戰,陣亡將士公墓,演職人員,沈東,呂良偉,安以軒,相關資訊,常德衛戰的歷史人物,常德衛戰的歷史作用,張恨水《虎賁萬歲》,

影片簡介

影 名: 衛戰
1941年冬,侵華日軍對常德發動了一場慘絕人寰的細菌戰。一時間,常德境內,鼠疫橫行,近萬人死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火。1943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為挽回頹勢,打通粵漢鐵路線,牽制緬甸遠征軍,進逼國民黨陪都重慶,日軍11軍團司令橫山勇糾集十餘萬人,動用飛機上千架次、火炮近萬門、毒氣彈數百發,圍攻湘西重鎮常德。短短兩個月,共焚毀房屋1.5萬多棟,毒釘、槍傷我父老鄉親26萬餘人。沅澧兩岸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座擁有2000多年文明歷史的文化古城,淪為一片焦土……面對殘暴的敵軍,國民黨74軍57師中將師長余程萬率8000餘將士,和當地民眾一起,奮勇抗擊,與數倍於自己的敵人開展了寸土寸血之搏鬥,固守常德16晝夜,直至大部分壯烈捐軀,以身殉國……常德會戰,這場被寫進世界反法西斯重要戰史的戰役,歷時兩個多月,最終以我方勝利而告終。這年冬,埃及開羅三國元首會議稱之為“又一場中國台兒莊大戰”,“又一場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導演沈東導演沈東

歷史背景

常德

常德歷史悠久,據常德歷史學者、收藏家周新國先生介紹,我們的先民在常德築城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史上多稱武陵、朗州,在宋朝始稱常德。此名取材於“老子”中“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和西漢毛氏《詩·常武》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其義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謂之常德。(《武陵藏珍》之“常德古城考”)。常德是湘西北重鎮,川貴的門戶,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39年武漢失守後,這裡成為重慶大後方的物資唯一補給線。日軍為了殲滅國民黨守軍力量,摧毀第六戰區根據地,奪取洞庭湖糧倉,達到以戰養戰和鞏固中國占領區,同時為了鉗制國民黨兵力,迫使集結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回師救援,阻止或推遲東南亞盟軍的聯合反攻,1943年11月初,日寇悍然把矛頭指向湘西北常德這一軍事要地,出動了第11軍5個師團和四個偽軍師在內的16萬多兵力,與國民黨第六,第九戰區的16個軍42個師約21萬人,在以常德為核心的十幾個縣市進行了一場殊死的血戰。

雙方戰力

日寇攻城部隊:第3師團,第68師團,第116師團(包括毒瓦斯部隊),總計4萬餘人。常德守城部隊:國民黨陸軍第74軍57師,總兵力計8529人,代號:虎賁。

戰役過程

1943 年10月,第74軍副軍長兼57師師長余程萬將軍召開會議,策定防禦作戰指導方案,制定了“以確保戰略要點固守防禦”為目的的防禦作戰計畫。此方案分三期進行,第一期為外圍狙擊戰,以殲滅與消耗戰為主;第二期為城垣守備戰,嚴密封鎖城垣,撲滅日寇破城企圖;第三期為城內街巷戰,拚死抵抗或短兵肉搏,以待援軍,內外夾擊,奪取勝利。

徐家湖狙擊戰

11月18日,日寇第68師團戶田部隊所屬先頭部隊500多人,利用汽艇向徐家湖進犯,57師第169團第三營警戒哨兩個排,轉戰30多里,擊斃日寇200多人,打響了常德保衛戰的第一槍。

河伏堅守戰

日寇第116師團先頭部隊第120聯隊,加上獨立山炮兵第2聯隊配合,向常德市郊河伏進攻。河伏守軍系國民黨57師第171團第2營,共500多人。11 月 20日,日寇步兵500多人,騎兵百餘人,在三架飛機掩護下,與守軍打了一天一夜,日寇一共發動7次進攻,不僅損兵折將,而且毫無進展。22日,日寇增至三千餘人,集中大小炮十多門,對守軍工事連續轟炸,緊接著採取整排整連波浪式密集衝鋒的戰術,對我陣地進行猛攻。守軍官兵與日寇血拚肉搏,反覆爭奪,傷亡近三分之二。23日日寇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配合作戰飛機已達12架,上午10時許河伏失陷。守軍第2營營長袁自強殉國,全營500多守軍陣亡,僅有少數幾人僥倖逃出,但日寇也在此陳屍上千。
參加常德會戰的74軍57師機槍陣地參加常德會戰的74軍57師機槍陣地

德山拉鋸戰

11月21日,日寇第68師團戶田部隊四千多人,分兩路進犯德山,國民黨守軍原為臨時配屬57師指揮的第63師188團,團長在日寇進犯的時候擅自決定撤退,這樣守軍僅為57師169團3營 8連和188團餘部。日寇集結於十倍守軍兵力,發動多次進攻,經反覆爭奪,終因眾寡懸殊,11月23日夜,德山失手,守軍除100餘人突圍外,其餘全部壯烈犧牲。德山失守後,使常德城守軍失去犄角之力和退路,給守城戰帶來極大困難。

城基保衛戰

11月23日,日寇第11軍所屬3個師團向常德城區全力進攻。日寇在圍城戰中,接連在東,南,西,北組織了多次大規模的進攻,都進展不大,陳屍遍野,後來,日寇通過偵察發現,守軍過分依賴於外壕的阻礙作用,重視城門,局限於其附近的防守,而忽視離 城較遠地方的防衛設施,最終日寇選取了北門的東北角一線作為突破口。28日巷戰開始,守城部隊只有2440人,到11月30日,則不超過1800人,到12月2日,城內守軍只剩下三,四百人。戰至2日晚,僅剩文廟與中央銀行兩個孤立據點,守軍不滿200,師長也端著機槍上陣,援軍未到,已處於彈盡糧絕的最後時刻。12月3日1時,師長余程萬緊急召開57師團以上軍官會議,研究決定趁夜向沅水南岸突圍,小部分向西北城郊轉進。城內由169團少將團長柴意新率殘部51人,牽制日寇,掩護傷兵,繼續堅持巷戰,迎接援軍的到來。常德城於12月3日8時淪陷。

外圍激戰

常德會戰期間,雖有四萬多日寇包圍常德城,進行激烈的攻城戰,但也有20餘萬國民黨軍隊在常德外圍與10多萬日偽軍進行激戰。在西北一線作戰的部隊國民黨74軍第51師和58師(師長張靈甫),以及100軍第19師和63師,始終把企圖進犯常德的日寇第13師團牢牢牽制在常德西北,日寇第13師團長被打死。國民黨部隊以十分慘重的代價向常德繼續進軍,12月11日,日寇開始全線退卻。公開資料顯示,日軍戰後以“淒絕”形容常德保衛戰,承認中國軍隊的抵抗,“堪為保衛上海戰役後最激烈之一次”。

陣亡將士公墓

常德會戰結束後,國民黨74軍軍長王耀武將軍為紀念捍衛國土而壯烈犧牲的將士們,決定在常德建造“烈士公墓”。公墓正門是一座高大的三門紀念牌坊,上方是王耀武所題“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坊”的橫匾。紀念坊的四根水泥鋼筋方柱之間的上方架有三塊橫匾:正中是蔣介石所題“天地正氣”,左側為陳誠所題的“碧血丹心”,右側是白崇禧題寫的“旗常炳耀”。進大門數十步是一座9米高的紀念塔,基座四方刻有國民黨考試院長戴傳賢,監察院長于右任,立法院長孫科,司法院長居正四人題詞,碑身正面為王耀武所題“陸軍第74軍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塔”。
常德會戰紀念碑常德會戰紀念碑

演職人員

這是一場慘絕人寰的戰爭,8000將士僅83人突圍……《衛戰》不僅還原了60多年前發生的常德大血戰,還穿插了一段烽火戀人的悽美愛情故事。影片由兩岸三地演員呂良偉袁文康安以軒聯合主演。由著名導演沈東執導。

沈東

導演沈東來自八一電影製片廠,其導演作品有《少年英雄》《驚心動魄》《太行山上》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一個讓你為之熱血奔騰的人物,余程萬這個人物形象,徹底打動了我的心。”《衛戰》導演沈東接受記者的採訪時,他說的這樣一句話讓人內心為之一振。為了論證歷史事實,並豐富電影情節,沈東與一批專家專程來到常德,在市博物館、常德公墓、河洑山鎮等相關地點進行考察,與常德的一些專家、老人座談,了解常德會戰當年的歷史,熟悉本土的文化特色。為了還原英雄的歷史,沈東和編劇們數易其稿。“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我們的劇情還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和電影的特性,用一種全新的形式去展現歷史。”沈東說,“常德大會戰歷時16個晝夜,戰地繁多,犧牲了很多英雄,我們不可能一一展示,我們選擇了余程萬這個歷史英雄作為主線,並虛構了一個連長和一個戰時愛情故事,讓整個片子看起來更豐富,更連貫。”
“沙場點兵”,沈東選演員毫不馬虎。“選擇了什麼樣的片子就注定要選擇什麼樣的人來演。人物氣質、外部形象、知名度等,這都是必須一一考慮的因素。我選擇呂良偉是因為他符合我心目中余程萬的形象,他身上有一種獨有的血性男兒的氣質,他的俊朗外表和能文能武都讓我將目光鎖定了他。”沈東告訴記者,當他與呂良偉聯繫上時,呂良偉對該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當呂良偉看完劇本後,感動得淚流滿面的他馬上給沈東打電話,“我想,我天生就有著這樣一種軍人的情結,我強烈要求加盟這部影片。”後來,兩人一見面就發現他們的人生觀和藝術見地驚人的一致,並有了一種相見恨晚之感。“他很敬業,隨和,沒有一點架子。”沈東這樣簡單地評價呂良偉

呂良偉

呂良偉,中國香港演員。1956年出生於越南,後隨家遷居香港。80年代初期加入香港無線電視台當藝員,無線台起用他在周潤發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上海灘》中扮演丁力而一夜走紅。呂良偉的形似認可指數最高,但爭議主要在於他以武戲佳作居多,形神間透出的英氣,容易讓人想到他在《西楚霸王》里扮演的項羽,缺少藝術家秀外慧中的氣質。在觀眾的印象中,呂良偉在影視作品中塑造的角色幾乎都是警察、黑幫老大這類硬漢形象。上世紀80年代,《上海灘》在國內風靡一時。呂良偉周潤發趙雅芝的精彩演出讓觀眾們記住了“丁力”、“許文強”和“馮程程”的經典形象。呂良偉很想拍攝《上海灘》的續集。他說:“之前雖然叫人寫了兩三個劇本,但一直都不滿意,這件事就拖了下來。現在我有了新的想法正在計畫中,先把劇本做好後,再考慮拍攝。”
呂良偉呂良偉

安以軒

安以軒,台灣女星,本名吳玟靜。主要影視作品:《中華英雄》、《鬥魚》、《大漢天子3》、《仙劍奇俠傳》等。2006年《雪山飛狐》 飾演:苗若蘭;2009年《倚天屠龍記》飾演:趙敏;2010年《古今大戰秦俑情》飾演:韓冬兒。安以軒的入行經過,有點像是灰姑娘辛德瑞拉在經曆日復一日、平凡無奇的生活後,突然遇到了創造奇蹟的仙女,輕輕揮動手上的魔杖,讓她從一個單純的女孩變成舞台上熠熠發亮的明星。
安以軒和袁文康上演一場“戰地生死戀”安以軒和袁文康上演一場“戰地生死戀”

相關資訊

常德衛戰的歷史人物

余程萬師長率五十七師堅守常德。1943年常德會戰最慘烈的時候,常德城區已成一片焦土,余程萬師長決意全師戰死常德。
暫編第五師師長彭士量率領陸軍暫編第五師奉令把守石門。負重傷,隨後殉國。 時年38歲,後被追認中將軍銜。
孫明瑾,國民革命軍第十軍預備第十師少將師長,率部從衡陽出發馳援,以解友軍之圍,並於11月下旬進抵常德外圍趙家橋一線。日軍主力前來堵截,孫明瑾率部迎擊敵人,臨危不懼,親臨前線指揮,被敵彈擊中,手扶衛士叮囑部下:“貫徹命令,達成任務”。爾後壯烈殉國。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
張靈甫在常德戰役外圍作戰表現突出,作為主力與51師攜手殲滅南京大屠殺元兇13師團大部。張靈甫因此獲頒雲麾勳章一枚,他是因常德戰役有幸授勳的少數將領之一,被蔣介石譽為“模範軍人”。如今,周新國先生手中還珍藏有二本張靈甫在常德戰役期間題贈部下的《蔡松坡先生遺集》。“每當看到這二本書,就仿佛把我帶回到那抗戰時代......”
張靈甫張靈甫
柴意新(1898--1943)少將參謀長率團在常德守衛戰中頑強抗戰至最後,壯烈殉國。柴意新(1898--1943)字澤高,號若愚,建興鎮人,抗日將領,57師少將參謀長兼169團團長。1943年11月,常德會戰中柴意新鼓勵全團官兵:“人在城在,為國盡忠,血戰到底!”面對螞蟻般密匝匝的敵人,毫無懼色,各據要點,頑強戰鬥,壯烈殉國。後被追授為中將。柴意新將軍的烈士身份,在198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承認。柴意新將軍陣亡以後,74軍通知在長沙的柴夫人“柴團長受傷,速來常德。”陪同她前往常德的人就是後來的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柴夫人以86歲高齡去世。
柴意新將軍柴意新將軍
許國璋將軍,中國國民黨愛國將領,第—五O師師長,著名抗日英雄,字憲廷,四川成都人。1943年春,面對日軍向湖北進攻,奉令守備華容、石首、公安等縣,予敵以沉重打擊。不久,又完成了固守津市、澧縣的艱巨任務。同年11月,為保衛常德,率部與日軍展開血戰。許將軍率部吸引日軍退至陬市,他知道陬市系常德的門戶,且構築有工事,就命令部隊在此固守。當部隊處於被日軍包圍的危急關頭,親臨前線.率領官兵與敵人展開拼搏。在重創日軍之後,身負重傷,舉槍自戕,壯烈殉職。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

常德衛戰的歷史作用

常德會戰,中國軍隊給日軍重創,在戰略上配合了敵後戰場的反“掃蕩”、反“清鄉”鬥爭。“此一役對中國而言,是證明其士兵之作戰能力;對其盟友而論,亦足證明中國雖處於極大困難之中,尤能渡過難關,擊退敵人。”“中國軍隊保住了常德這一戰略要地,使中國入緬遠征軍無後顧之憂,打通了中印、中緬公路。”日軍戰後以“淒絕”形容常德保衛戰,承認中國軍隊的抵抗,“堪為保衛上海戰役後最激烈之一次”。

張恨水《虎賁萬歲》

張恨水寫出“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時間是真時間,地點是真地點”的《虎賁萬歲》。
曾寫過膾炙人口的《啼笑因緣》、《金粉世家》等小說的張恨水先生,是我國二三十年代多產的小說聖手,你可知道他還創作過描寫戰爭題材的作品?張恨水先生在《虎賁萬歲》的《自序》中說:我寫小說,向來暴露多於頌揚,這部書卻有個例外,暴露之處很少。常德之戰,守軍不能說毫無弱點,但我們知道,這8000人實在已盡了他們可能的力量。一師人守城,戰死得只剩下83人,這是中日戰爭史上難找的一件事,我願意這書借著57師烈士的英靈,流傳下去,不再讓下一代及後代人稍有不良的印象,所以改變了我的作風。
此書還有一件趣聞,一位很漂亮的蘇州小姐,看了《虎賁萬歲》後,心儀余程萬,托人介紹,認識了余程萬,竟然做了余太太。上世紀50年代,余氏夫婦隱居香港,辦了農場種菜養雞,農場遭歹徒搶劫,在對射的槍戰中,這位當年抗日的英雄師的師長,竟被歹徒擊中而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