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建興歷史,建興榮譽,城區情況,友好城鎮,地理位置,地圖位置,水利文化,寶馬河,徐岸河,商業貿易,鹵鹽資源,古產井鹽,古鹽運道,建興教育,建興中學,建興鎮中,建興國小,農業情況,林業生態,交通狀況,國道,高速,建興景點,建浩寺,飛龍山,文昌宮,蓮博園,天主教,衛生事業,南部三醫院,義豐衛生院,龍鳳衛生院,特色小吃,川北涼粉,方酥鍋盔,金絲鯉魚,酸菜米粉,肥腸乾飯,坨子肉,建興名人,陳介生,柴意新,陳杰才,敬繼舜,柴崇林,敬正書,敬瑞祥,陳德靜,相關書籍,近期規劃,轄區情況,
基本概況
建興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南充市
南部縣下轄鎮。是南部縣唯一建立市級直管部門中心鎮、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鎮”、“四川省百強示範鎮”、四川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小城鎮,“四川十大名鎮”、國家級重點鎮。南部縣著名的產業大鎮、經濟強鎮和集鎮重鎮,更是南部縣著名的戲曲文化之鄉、評書文化之鄉;交通、衛生、文化、教育強鎮,川北地區小城鎮中心鎮,也是南部縣城區之外第一人口大鎮。
建興鎮為“三鄉合一”鄉鎮,幅員面積72.6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9.65萬人,耕地42465畝,現有場鎮面積達5平方公里,駐鎮機關單位35個、規範性居民小區16個,場鎮常住人口6.32萬人。
建興地屬淺丘,平均海拔516米,日平均氣溫17.2℃。現有標準化桑園11000畝、速生林8150畝、水果4200畝,有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建有工業園區2平方公里,入駐工業企業達到12家。有集中商貿市場5座、商鋪店面近5000個,宜萬家生活超市、華聯超市等3家大型超市入駐建興,是西(充)、南(部)、鹽(亭)三縣周邊30個鄉鎮商貿交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2012年底,全鎮地方生產總值達7.8億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55:21:24,年度增加5.1%、9.5%、9.3%,固定資產投資5716萬元,年地方稅收已突破1500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較上世紀末,鎮域面積增加44.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7.55萬人、場鎮面積增加2.3平方公里、場鎮人口增加5.2萬人,年均增加率分別為12.4%、27.6%、6.6%、36.4%,是全縣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鎮。
有國省道31公里、鄉道20公里、村社道水泥路214公里;有中小型水庫3處、堰塘263口,五大渠系遍布全鎮,長達68千米。有中國小19所(含全國紅旗重點中學1所),在校學生20000人;有衛生院3所(含二甲資質醫院—南部縣第三人民醫院),醫務人員231人,千人床位達3.5張;有金融機構5家(含農行支行),職工28人;有中心車站1座,占地1800平方米,為南部縣西區所有鄉鎮交通樞紐;有文體娛樂設施19個、旅遊景點10處(含國家2A風景區1處);設有南充電信南部西區分公司。
建興歷史
建興場始建於東漢末年,古屬巴郡閬州,是古新井縣的門戶。屢經戰火,明朝末年張獻忠駐兵前方臻鼎盛;那時,平橋碼頭帆影交錯,商賈雲集。而今街上還保留有少量古建築,但以清末或民國初期所建居多。
唐代在此設鄉,唐玄宗避難入川,曾行宮於此;蒙古王窩闊台率蒙古鐵騎曾在此鏖戰數載;張獻忠與李自成激戰漢中更是以建興一帶為大後方,並最終被鰲拜射殺於相鄰的西充
鳳凰山。大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取名建興場,民國時期於1941年設立建興鄉。1985年建興撤鄉設鎮。1992年以前設建興區(轄建興鎮、流馬鎮、三官鎮、四龍鄉、碾埡鄉、龍鳳鄉、義豐鄉)。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建興鎮便是“上五區”(升鐘區、大坪區、大橋區、伏虎區、建興區)的交通、衛生、教育強鎮和集鎮中心鎮,1992年,大面積調整區劃建制,撤區,建鎮。1995年恢復建興區工委。2006年夏秋之際撤區,7月拆鄉並鎮合併原龍鳳鄉和義豐鄉,全鎮幅員面積達7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653畝,轄40個村和2個社區。
建興榮譽
1996年先後被省、市列為重點小集鎮。2010年度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鎮。
2013年4月被省發改委敲定為,四川省“十二五”重點小城鎮發展規劃,被定位為商貿型小城鎮;根據規劃也是南充市入圍“全省百鎮示範鎮”建設的8個鎮之一。
2013年8月17日,“2013四川十大名鎮(街道)”評選活動結果出爐,南部縣建興鎮,成為川東北城市群中唯一進入前十的名鎮,榮耀上榜“四川十大名鎮”。
2014年3月6日,從
南充市發改委獲悉,南充市將全面啟動
擴權強鎮改革試點工作,五屆市政府第6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建興鎮,正式確定為南充市首批擴權強鎮改革試點鎮。
2014年7月,建興鎮被國務院七部委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城鎮。要求在政策、土地及項目安排上對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予以扶持。
2015年3月,四川電視台—《百鎮行,走進人文建興》,對建興鎮近年來的發展進行了全方位的報導。
城區情況
建興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南部縣城西南部,這裡南連西充,西接綿陽,是南部縣的南大門。距南部縣城27公里,距南充市區約60公里,距省府成都約170公里。背靠蓮花山,面向寶馬河,場鎮三面環水,徐岸河、占岩河環繞建興場鎮兩翼,水利資源十分豐富。現有場鎮面積達5平方公里,規範性居民小區16個,場鎮常住人口6.32萬人。建興地形地貌屬淺丘陵地帶,平均海拔516米,最高海拔678.30米,最低353.70米,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季風氣候明,年降水量600毫米至1300毫,土地肥沃,植被較好。場鎮具有山、水、城、林、壩、園融為一體的自然景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發展優勢。
友好城鎮
地理位置
建興鎮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位於“全國釣魚城、中國桂花城”南部縣西南部,是南部縣南大門。距南部縣城僅25里、南充市區50公里、成德南(成都—德陽—南部)高速公路出口僅1公里、廣南(廣元—南充)高速路出口10公里。國道212線、省道101線交匯該鎮,北接廣元、閬中,南達廣安、重慶,東向儀隴、巴中,西通成都、三台,既是承接川渝兩地通往閬中古城、川陝紅色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節點,又是進出縣域西部所有鄉鎮的咽喉要道,更是成渝經濟圈“五條”發展主線的要塞重鎮。
建興鎮轄區東望流馬,西接大河,西南連線西充槐樹、南與西充義興接壤。這裡北上廣元劍門,南下重慶三峽,西進成都平原,東連巴山,自古乃兵家重鎮。這裡既是承接川渝兩地通往閬中古城、川陝紅色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節點,又是進出縣域西部所有鄉鎮的咽喉要道,更是成渝經濟圈“五條”發展主線的要塞重鎮。現在的國道G212線和國道G245線仍在這裡交匯。
地圖位置
水利文化
寶馬河、徐岸河、占岩河等水系、河灘濕地交匯於場鎮城區。
寶馬河
寶馬河是西河第一大支流,嘉陵江二級支流,源自鹽亭縣境內,流經西充縣鳴龍鎮、義和鄉、槐樹鎮、中南鄉,經南部縣建興鎮、三官鎮、大王鎮,於定水鎮匯於西河。
寶馬河包裹著建興鎮;建興鎮則是寶馬河這條藍色絲帶上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目前正將寶馬河流經城區的十里水岸築堤加固,建成一條靚麗的濱江綠化帶。千百年來,江河無聲,寶馬河默默地滋養著這塊古老的土地,哺育著這塊土地上善良而勤勞的人們;也哺育了沿岸無數的優秀兒女。
寶馬河及沿岸風景(3張)
寶馬河水質獨特,金絲鯉魚獨產其間,為寶馬河獨特產品。“此魚因魚腹兩側各有一道金色紋線而得名。金絲鯉魚比普通鯉魚肥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細小的金色線紋,從腮邊直達尾部,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活蹦亂跳、逗人喜愛。其魚肉質細嫩,入口有粘糯感、鮮美異常。”
在清朝的時候,建興鎮上的“金絲鯉魚”是朝廷的貢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河裡的魚供應給朝廷。流經鎮區環境污染,這種魚很少見到了。
徐岸河
徐岸河水庫蓄水220萬立方米,是全縣小(一)型水庫之一。
商業貿易
建興鎮是鄰近三縣30多個鄉鎮的物資集散地,全鎮多家大型農貿市場,有集中商貿市場5座,商鋪店面近5000個,多家上千平方米的購物超市,這其中還不乏有知名購物賣場。場鎮堅決實行“坐商歸店、行商歸市”,高樓林立,商品琳琅滿目,條條街道硬化、美化,消防栓密集安裝。一座環境優美、設施齊備的人氣小城鎮已初步建成。目前,已完成牌坊街、老街等三條主街道近1000個店鋪店面進行規範,實施標美化改造。是一座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齊備的衛生小城鎮。
鹵鹽資源
古產井鹽
建興鎮為川東北地區重要的
井鹽產地,地下鹽藏量豐富。早在東漢時期,即已鑿井取鹵煎鹽,在明、清時期,就有鹽井數千計之多,至今還有“千井壩”、“中和井”等地名,到上世初期已停止開採地下的井鹽。
古鹽運道
建興鎮是古代及近代重要的鹽運通道,產自槐樹、八角、鹽亭、新井、鳴龍、義和、罐埡等地的鹽和鹽商,從寶馬河和唐巴古道將鹽運往
巴州(今通江、南江、巴中)、
梁州(今陝西省漢中市)等秦嶺、巴山大地,哺育秦巴兒女。上世紀初期還有很多以背鹽為生的鹽工,當地人稱“
鹽老二”。建興教育
建興中學
建興中學創辦於1956年,其前身為“西水學堂”。北宋時期川北著名狀元陳堯咨,相傳是西水學堂的創始人,校址位於風景秀麗的
寶馬河河畔的和平村,占地面積180餘畝。陳堯咨家族的陳家祠堂主體建築保存完好,現已改為建興國小,距建興中學不足三里路。新中國成立後,以和平村為基礎建立建興中學,後將和平村改為男生宿舍(現在原址新建教學樓)。
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期間,一批高級知識分子因錯劃為右派,被派到建興農村勞動。這批精通理工農醫、文史經哲的知識分子,奠定了建興中學日後名震一方的堅實基礎。上世紀60年代初,該校取得了輝煌的教學成果,先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授予“紅旗學校”稱號,被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學校”稱號。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上五區”(升鐘區、大坪區、大橋區、伏虎區、建興區)的優秀學子便是建興中學傳統的生源地,他們勤奮苦讀、銳意進取,到九十年代中期,學校已達千人規模,是川東北地區的名校、在南充市家喻戶曉,教學質量和名聲遠遠超南部中學。從學校出去的,有的成為清華、北大等高校的知名教授、院士,海外科學家,有的成為黨政軍高級幹部,有的成為國內外大的企業家。高考升學率一直名列全縣第一,到1991年、2002年才先後被南部中學、南部二中(南隆鎮中學)趕超。今天,該校正傳承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先進理念,5000餘師生自強不息,追求卓越,響亮地提出了“不遜於建中前人,無愧於建中後人”的學校精神,遵循“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改革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發展思路,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效益,實現了學校的快速發展。目前該校正在申請創辦省級重點中學。
建興鎮中
四川省
南充市南部縣建興鎮初級中學坐落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建興鎮
黃家壩,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乘改革,“普九”東風,先後投入400多萬元。修建教學,辦公,宿舍老樓八千多平方米。學校占地46畝,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幽靜,四化達標。學校有教學班25個,在校學生1600人,教職工80餘人,為南部縣教學設備設施較為完善的規模最大的一所農村國中。學校一貫堅持“品牌、質量、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讚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學校之一。
建興國小
建興鎮國小位於城區東南,地址:南充市南部縣建興鎮陳家祠。是由中華民國時期,從建興鎮走出的民國
中央委員會委員陳介生博士與抗日將領陳杰才將軍共同出資新修擴建後的陳家祠堂(現為“合一書院”)發展而來,學校占地面積50餘畝,有教學班55個,現有學生3000餘人,是南充市義務教育示範校、南充市陽光體育示範校、南充市示範家長學校、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先進集體; 南充首批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的12個學校之一。
2013年8月12日,南部縣建興鎮國小12歲小姑娘董佳欣奪全國
少兒舞蹈大賽金獎。在第十屆“星星火炬”中國青少年藝術英才推選活動舞蹈專業國小B組全國總決賽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董佳欣自小酷愛舞蹈,尤其擅長民族舞。2013年8月6日,董佳欣代表四川賽區在北京參加第十屆“星星火炬”中國青少年藝術英才推選活動舞蹈專業國小B組全國總決賽,以傣族舞《雨竹林》征服了現場評審,獲得大賽金獎。
2014年9月,建興國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工委授予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2013—2014學年度“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先進集體”。
農業情況
該鎮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等,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海椒為主,小雜糧以綠豆、豌豆等,年實現糧食總產量23316噸農業總產值1.8個億。在鞏固傳統農業基礎性地位的同時,該鎮努力發展蠶桑、水果種植和畜牧養殖等產業。其中,蠶桑產業成為建興鎮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全鎮有桑園15000餘畝,年下發蠶種12000餘張;該鎮水果產業有枇杷5000畝,黃花梨400畝,琯溪蜜柚280畝;畜牧養殖方面有6個DLY養殖基地和32戶生豬重專戶,可實現年生豬出欄36000頭、7個小家禽養殖示範村,養殖量突破90萬隻實現人均增收200元。
林業生態
建興鎮是“天保工程”重點鎮,退耕還林示範鎮。速生林8150畝、水果4200畝,1900畝退耕還林地已栽植柏樹52萬多株、核桃1.2萬多株、花椒2.4萬株,還套種了龍竹、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地理優勢,並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引進業主種植琯溪蜜柚10萬株,黃花梨、大棗、枇杷700畝;蠶桑、速生林挑產業大梁產業方面,建興鎮制定了“1+1”(蠶桑+速生林)的主打模式。作為南充蠶桑“雙萬擔”(即發種1萬張,產繭1萬擔)蠶繭基地鎮和南部縣蠶桑基地鎮,蠶桑已然成為建興鎮產業的標誌。圍繞“道路綠化、水系綠化、低效林改造、庭院綠化”四大工程建設,專門建立千畝育苗基地,占地1020畝。結合“13215”工程,完成國省道兩旁綠化600畝,做到無縫銜接;沿寶馬河水系綠化2800畝,讓河水流經的每一處都能倒映出速生林的蔥鬱之姿。
交通狀況
該鎮是
212國道、245國道交匯處,是南北交通要塞。經過我鎮的國省幹線及高速公路有:國道G212(G212 蘭州-重慶)、國道G245(四川巴中-雲南金平,原S101唐巴公路);G75蘭海高速廣南段、成德南高速公路(S2),兩條高速緊鄰建興鎮境內。
國道
212國道(或“國道212線”、“G212線”),起點為甘肅蘭州,經過甘肅、四川、重慶,終點為重慶。
245國道(或“國道245線”、“G245線”),起點為四川巴中,經過四川、雲南,終點為雲南金平。
高速
S2(成巴高速公路)
成德南高速公路起於成都市繞城高速公路螺獅壩立交,經成都市(金堂縣)、德陽市(中江縣)、綿陽市(三台縣、鹽亭縣)、遂寧市(射洪縣)、南充市(西充縣),止於廣元至南充(蘭海高速公路)與巴中至南充(巴南高速公路)兩條高速公路交匯處(西充縣李橋鄉),全長約176公里。是我省省會放射線以及出川大通道之一,對縣域經濟發展有著良好的帶動作用。成德南高速公路涉及西充(槐樹出口、義興出、李橋樞紐互通)、南部縣沿線鄉鎮;
槐樹出口、
義興出口緊鄰建興鎮,義興出口距建興鎮區約7㎞,從建興到成都的直線距離約170㎞。建興鎮因此融入了成都2小時經濟圈,南充1小時經濟圈。
G75(蘭海高速公路)
G75蘭海高速廣南段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南北走向的組成部分,也是川東北地區南北向重要交通通道。項目路線起於廣元市羅家溝,止於南充市秦家溝,路線全長201公里。廣南高速途徑於四川南充、廣元兩市。G75蘭海高速廣南段在南部縣設定水出口、流馬出口,
流馬出口緊鄰建興鎮境內。
建興景點
寶馬河繞場淌過,河邊垂柳成蔭,山頭林木蔥鬱。
有來龍山的神奇、飛龍山的蒼翠,建浩寺的幽靜、平橋的迷人,是令人陶醉的旅遊好去處;還有古文昌宮、宋青山墓、陳家大院、黃家祠堂、演教寺、天主堂等多處文物保護點。
建浩寺
佛教聖地
建浩寺,位於建興鎮中心的蓮花山,面向寶馬河,現為
南部縣佛教協會所在地。建浩寺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寺院,佛教文化內涵豐富,寺院發展迅速,建設規模較大,設施齊備,是南充市的大型寺院之一。建浩寺始創於清仁宗嘉慶十年(1805年),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及左右廂房的四合院式建築,中間是個長七丈、寬四丈二尺的一個大院壩。建浩寺占地面積800餘畝,其中大雄寶殿內有如來佛祖坐像三尊,全身鍍金,眼睛炯炯有神直視前方,神態栩栩如生。佛像高度18.80米,為川東北最大最高的坐佛。每逢佛教重大節日,西充、射洪、儀隴、巴中、鹽亭、閬中等地廣大佛教信徒長途跋涉,不辭辛苦來建浩寺參拜佛祖。據正殿右側的古碑記載:“道光年間(約1830年),建浩寺一僧人還俗應舉,考中舉人,授官某縣知縣。寺僧以此為榮,乃在山門外豎建雙桅桿以彰殊榮。後來,朝延在建浩寺設定僧官,管理全縣寺廟僧人。1993年3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浩寺為佛事活動場所,群情振奮,捐資建廟者眾。逐漸修成天王殿、接引殿彌勒殿、三聖殿、及僧寮客房;近年來,又新建一座壯麗的大雄寶殿。建有文殊殿、普賢殿、地藏殿、閻羅殿、普濟塔及西山門。使建浩寺青山擁佛鐘龍象,古剎新貌更輝煌。
飛龍山
飛龍山森林公園地處國道245線與國道212線交匯處,距建興約1公里左右。公園面積有500餘畝。由農民自籌資金修建的文娛體育綜合場地。飛龍山綿延數公里,公園環繞山勢修建宗教建築、體育鍛鍊設施、休閒娛樂場地等綜合性建築設施。遠看各種建築屹立山頭高聳雲端,近看各種建築鑲入山中和諧相處相得益彰。可以說山是一個公園,也可以說公園是一座山。農閒之時,飯後之餘,或是節假日,來飛龍山公園遊玩的民眾是絡繹不絕。或是來爬山遊玩、或是鍛鍊身體、或是參拜佛祖、或是來此閒庭信步,賞花幽會,妙處逢春,好不愜意。
文昌宮
文昌宮古建築群位於建興公園山下,地處建興鎮中心位置。文昌宮修建於清嘉慶年間,為當地一退隱官員修建,距今有二百多年歷史。建築為實木穿斗結構,所有房屋均由檀木修建,窗台有人物花鳥浮雕,房檐有花草木刻畫。房屋布局為典型的清代王字型,從高處看該建築就是一個王字。從房屋中間兩扇門進入文昌宮內部,左右為僕從住房與客廂房,中間為小姐的繡樓,正對為廳房與主人的臥房。文昌宮建築面積原有3200平方米,由於歷史原因以及人為破壞,而留存面積1200平方米,為建興地區最大古建築群。
蓮博園
蓮花博覽園主景區位於建興片區--四龍鄉境內,以
黑龍觀村為中心,包括建興鎮的10個村,四龍鄉的5個村,三官鎮的6個村、輻射流馬鎮、太華鄉、定水鎮、大王鎮七個鄉鎮,擁有全國最大的萬畝連片蓮藕基地。被上海基尼斯總部授予“中國規模最大的蓮花博覽園”稱號,南部縣四龍鄉則被
四川省花卉協會授予“四川蓮花之鄉”稱號。景區有特色各異的蓮池近千個,蓮藕品種20餘種,構成了“九夏芙蓉”、“清漣園”、“醉蓮園”、“菡萏園”、“月牙灣”、“蓮花仙子”和“官字大院”、“婚紗攝影基地”、“蓮花文化主題公園”等特色景觀。每年6月至10月,各地遊客相約蓮花博覽園,共享萬畝荷塘蓮花綻放和攝影採風、情侶蕩舟、並肩採蓮、田埂垂釣、農家品蓮等體驗旅遊的快樂與愜意!
敬氏祠堂
敬氏祠堂是大
宋朝靖康年間所建至今有文字清晰可見,在晚清時期漸漸衰落後又改址7隊和平村重建,那時敬氏族人非常新盛建設的祠堂非常好。到新中國成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慘遭毀壞; 近年來,又在建興鎮5隊舊址的基礎上復修敬氏祠堂。
陳家祠堂是建興鎮陳姓祖先於大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精心選址修建的陳氏宗祠。民國抗戰時期,從建興場走出的陳家人士,時任國民政府
中央委員陳介生與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集團軍少將旅長陳杰才出資,對陳氏宗祠新修擴建後發展而來(現為“合一書院”);解放初期,在陳氏宗祠正前方有兩顆百多年的桂花古樹沿正門兩側左右排列,古樹直徑約有兩米多粗,需兩個人才能合抱,開花時節桂花十里飄香;可惜,在文革動亂時期被砍伐了;50年代未期,陳家祠堂收歸國有。
天主教
光緒十一年(1885年),南部縣武舉楊蜀達帶領何善堂等數十人,搗毀南部聖修堂。由於清政府屈從外教,不僅拘捕楊蜀達等,且賠款議和,故而教風日盛,教區遍及縣內建興、定水、東壩、河壩、龍廟等鄉鎮,教徒增到1373人。由於南部縣天主教徒主要分布於建興區、東壩區,為了方便信教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根據合理布局的原則,經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和縣政府批准,2001年在建興鎮設立建興鎮天主教活動點,成立活動點管理小組,劉素華任組長,修建450平方米的教堂和一幢生活用房。
衛生事業
南部三醫院
醫療衛生事業基礎完善,該鎮有南部縣第三人民醫院(建興中心衛生院)。醫院始建於1953年,是一所集醫療、防保、教學為一體的園林式綜合醫院,屬
川北醫學院輔導醫院、
南充市中心醫院技術指導醫院,市、縣醫保、農合定點醫院、交通事故急救醫院,縣級最佳文明單位,市級衛生單位。醫院在職員工125人,業務人員人員占總人數的84%。其中副高職稱6人,中級職稱29人,初級專業職稱人員70人。科室齊全,設備先進。醫院信譽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在全市同等級醫院中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名列前茅。在取得一定成績以後,醫院將環境設施的投入和建設放在首要位置。通過不斷的投入和發展,目前醫院總占地面積達14699平方米,各種設備更是一應俱全。軟硬環境的極大改善和發展,為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提供了土壤,人才留住了,醫院發展更加迅速。2014年4月通過考評,成為國家二級乙等綜合醫院。
義豐衛生院
義豐衛生院(原南部縣義豐鄉衛生院)。醫院地址:南部縣義豐馮二埡,由1951年成立聯合診所,以中醫治療為住,於74年改建義豐衛生院,編制14人,因鄉政府拆遷義豐場,編制人員11人,退休6人,在職職工5人,擔負著公共衛生,防保和治療工作。 對12個村,12000多人服務,包括公共衛生,婦幼保健,衛生防疫,治療等工作。
龍鳳衛生院
龍鳳衛生院(原南部縣龍鳳鄉衛生院)。地址:南部縣紅軍埡街43號,龍鳳衛生院擔負著預防保健,公共衛生,醫療衛生防治等工作,龍鳳衛生院現有職工5人,退休職工6人,有西醫執業醫師3人,中醫執業醫師1人。衛生技術人員1人。龍鳳衛生院服務於14行政村,89個村民小組,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加強對轄區的醫療市場的管理,落實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醫療服務落到實處。
特色小吃
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是純樸、勤勞的川北人民數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因此川北漢子的形象是川北大眾的縮影。川北涼粉可謂是南充地區文化的一個縮影。
川北涼粉在販賣時,大多時候涼粉依然做好,等顧客點餐後,再根據顧客所喜好的口味進行作料的添加。整個過程一般1-2分鐘。這來即點、點即做、做即食的互動環節,充分體現出了南充人民的豪爽隨性。再加上川北涼粉本身的辛辣勁爽,這一合一應,即成為南充日常文化生活中的一個縮影。川北涼粉以其微辣鮮香,細緻綿軟,滑爽利口,紅辣味醇享譽巴蜀。
方酥鍋盔
方酥鍋盔選用上等麵粉經發酵後,抹上椒鹽等特殊調料,反覆揉搓,做成小正方形,兩端粘點芝麻,壓成方餅,放進平底鍋烙硬,再放入鍋下烤爐內膛四壁,烘烤至醬紅色。鍋魁表面殼硬,敲打有聲,但入口酥如餅乾,脆香可口。攜之遠行,三五天后依然酥脆,在半月內,仍可保持其酥香特色。
金絲鯉魚
寶馬河自古出產鱸魚(
金絲鯉魚),鱸魚肉美,馳名川外。寶馬河水質獨特,金絲鯉魚獨產其間,為寶馬河獨特產品。“此魚因魚腹兩側各有一道金色紋線而得名。金絲鯉魚比普通鯉魚肥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細小的金色線紋,從腮邊直達尾部,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活蹦亂跳、逗人喜愛。其魚肉質細嫩,入口有粘糯感、鮮美異常。”在清朝的時候,建興鎮上的“金絲鯉魚”是朝廷的貢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河裡的魚供應給朝廷。近年來流經鎮區環境污染,這種魚很少見到了。
酸菜米粉
酸菜米粉是四川南充著名的漢族小吃,川北地區人有早餐吃米粉的習慣。湯鮮味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的南充米粉品種繁多,主要有牛肉、牛肚、羊肉、羊雜、雞絲、雞雜、肥腸、三鮮等。米粉的製作特別講究,是南充地區特色美食的代表。鹹鮮耙香,微有辣味,或者麻辣鮮香味濃厚。令人聞之食指大動。
肥腸乾飯
肥腸乾飯是四川省南部縣漢族特色小吃。謂肥腸乾飯,是指配套賣的一碗肥腸清燉蘿蔔或冬瓜,一碗白米飯,經濟實惠。肥腸香而不膩,蘿蔔入口即化,熱湯的爽口怡神和米飯的勁道清香,堪稱天作之合。它有米飯,有美味的湯,有葷有素,可口但又不失營養,夏天是冬瓜的搭配,可以清火,冬天是白蘿蔔搭配,可以降燥,最難得的是把豬大腸變成了美味的小吃。嘣脆的嚼在口裡,就些飯和肥腸,特別的爽口。
坨子肉
建興坨子肉類似紅燒肉佳肴,但其工藝不同於紅燒肉。用上好的五花肉(6分肥4分瘦),用火勾將皮烙一下(最好烙出黃色),也樣會去除毛味並增加皮的香味,然後洗乾淨,刷上香油等,切成4、5厘米見方的肉坨子,處理後,加作料蒸熟,加上高湯一起放鍋里燜一下。肉肥而不膩、入口即爛、香氣四溢、回味無窮。坨子肉是過年過節、結婚整酒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也是當地九大碗之一,在宴席時由於其油多油溫較高一般是將一大空碗放桌子上,然後用一個大的盛器盛出來舀到大碗裡,吃得差不多時又往裡邊加。
建興名人
陳介生
陳介生(1903年-1971年),南部縣建興鎮陳家嘴村人。生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歿於民國六十年(1971),少時聰穎有大志,後投筆從戎,曾多效力於抗日戰爭時期之國家,策略方面,蔣公(蔣中正主席)多予採納。曾著有《國防經濟理論與實際》、《中國銀行制度》、《科學管理與產業合理化》、《管理外匯與統制貿易》、《抗戰以來敵寇對我經濟侵略概況》等書。《政治國防經濟與財政專題》出版後,法國學者認為是當時最新最有價值之經濟方面著作,自動翻譯成法文出版,並被瑞士日內瓦之國際圖書館珍藏。
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1926年隨軍北伐;1928年革命軍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奉派為中國國民黨四川省黨務指導委員。嗣蒙蔣公(蔣中正)派遣出國,赴德國留學,進入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攻讀經濟學、統計學、國際公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德國的學生很氣憤,都要回國抗戰,陳介生與俞大維、桂永清、徐培根、李忍濤、胡靖安等6人“滴血結盟”,還登了報,宣誓要回國抗戰,選陳介生為中華民族復興社柏林分社負責人。
1935年,獲德國柏林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時,正當抗日戰爭,在武漢隨蔣公(蔣中正)籌備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蔣介石任團長,陳誠任副團長,桂永清任主任,陳介生為副主任。繼而,陳介生轉任教育處長。他還歷任國民政府財政部幣制委員會委員兼秘書、財政部貿易委員會專門委員、糧食部顧問,中央銀行經濟顧問及委員會委員,抗日戰爭第九戰區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民族復興社總社幹事會助理書記等職。
1938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陳介生返回重慶,隨即奉命籌設三民主義青年團,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正式成立後,陳介生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經濟處副處長、三民主義青年團重慶市支部(主任)幹事長;1940年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
中統”)特經處長;1941年11月,選派為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候補幹事。1942年10月,周恩來、林彪與蔣介石重慶談判期間,康澤(國民黨著名特工)、滕傑以黃埔軍校同學名義宴請林彪(軍事家,共和國元帥)、
周恩來(中國共產黨和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請張鎮、鄭介民、陳介生(黃埔軍校時與
林彪同窗)、唐縱作陪。1943年6月,任重慶市政府秘書長;1946年11月,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全歐學生選出);1947年7月黨團合併後,任國民黨第六屆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國民黨重慶市黨部副主任委員;1948年行憲後,當選國民政府第一屆立法委員等職。1949年,隨國民政府撤退台灣;1971年,陳介生在台灣逝世。
柴意新
柴意新(1898-1943),號惹愚,字澤高,南部縣建興鎮黃家壩村人,抗日英雄、“虎賁”將領、中央軍黃埔系。1943年在被稱為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常德會戰陣亡。國民政府感其忠烈,追覲柴意新,追授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軍銜。
柴意新出身農民家庭,
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在黃埔軍校時,與共產黨人李鳴珂等友善,隨即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畢業後,轉讀民國陸軍大學。抗日戰爭爆發後,柴意新參加了南京、武漢、鄂西諸戰役。1940年,柴意新調重慶
陸軍大學將官班學習。1943年任國民革命軍陸軍74軍副參謀長,後調任74軍57師師部參謀主任。鄂西會戰結束後,74軍防守常德地區,王耀武將軍任命柴意新為74軍57師169團少將團長。1943年11月8日,在率全團“虎賁”官兵守衛常德城區時,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孤軍血戰16晝夜,於12月2日壯烈殉國。柴意新也是在這場異常慘烈的常德守城戰中犧牲的唯一將官。
柴意新殉國後,國民黨政府在陪都重慶為他召開追悼大會,表彰烈士,撫恤家屬。他誓死如歸,不愧為忠勇仁義、義薄雲天的愛國將領,人天感泣,堪稱我中華之魂。常德會戰勝利後,其遺體安葬於“常德市抗日烈士公墓”。198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民政部先後,追認柴意新將軍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柴意新將軍入選
抗日英烈。
2015年11月16日,首屆文華獎展演劇目之一的大型原創話劇《最長的一夜》在四川省歌舞劇院上演,作為首屆四川藝術節及四川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優秀展演劇目之一,《最長的一夜》厚重的抗戰題材和精美的舞台設計引起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話劇《最長的一夜》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南充南部籍著名抗日英烈、少將團長柴意新率部保衛湖南常德壯烈殉國的悲壯史實。
陳杰才
陳杰才(1898-1952),陸軍
少將,原名陳元文,四川省南部縣建興鎮陳家壩村人。生於1898年,陸軍講武堂畢業。早年從軍,先後在四川自貢、成都等地駐防。
1937年抗戰爆發後,原四川省主席劉湘率軍出川抗日,第二年病逝於湖北漢口。此時王贊緒主動請纓殺敵,組建29集團軍,下轄44,45兩個軍,同時新編4個旅;陳杰才任第四旅少將旅長。1939年10月底,新編4個旅由四十四軍副軍長王澤浚率領,在重慶集中候輪時,
蔣介石、何應欽還親自召見4個旅的旅、團、營三級將校官點名訓話,並發給獎勵。該部在渝候輪約一月始運至宜昌登入,經荊門、當陽、興山、南漳,於1940年3月到達宜城孔家土彎整訓,隨後擔任宜城地區襄河西岸一部分守備任務。先後參加過
武漢會戰、
隨棗會戰、
棗宜會戰和湖北大洪山等戰役。抗戰勝利後陳杰才被任命為國民政府駐西安辦事處主任,後辭官閒居。
敬繼舜
敬繼舜,(1917~2005),別名寄生,中央軍
少將,四川南部縣建興場(今建興鎮)人。曾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後任第一軍第一師少將副師長。成都陸軍軍官學校14期6總隊步科畢業,歷任軍校16期2總隊1大隊甲級生3隊及3總隊甲10隊少尉區隊長,軍校學兵連中尉排長,97軍連、營長、青年軍202師少校教官、參謀、人事科長、團副等職。中訓團常州新聞班中校人事科長,M美制師上校人事處長,
胡宗南部袁進師少將副師長等。敬繼舜將軍分別於1949年5月與1950年底在上海、成都參加了兩次起義。由於歷史原因,此後,敬不斷遭受迫害,曾兩度被勞改,時間長達14年。
柴崇林
柴崇林,(?-1926),南部縣建興鎮黃家壩村人,北伐戰爭時期少校營長(柴意新兄長),順瀘起義烈士。1926年,
中共中央指示重慶地委配合國民黨左派發動順慶、瀘州起義,著手建立川北革命根據地。1926年秋,成立了以楊闇公(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四哥)、
朱德元帥(原滇軍第十三旅少將旅長)、
劉伯承元帥(原熊克武混成第九旅上校參謀長)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四川地方委員會的軍事委員會,由劉伯承為總指揮,決定爭取四川軍隊傾向國民革命,反對北洋軍閥。12月10日,舉行起義誓師大會。順慶起義後,鄧錫侯、劉文輝等分四路圍攻順慶,與起義部隊進行異常激烈的戰鬥。柴崇林營長率部英勇抗敵,在戰鬥中不幸犧牲。13日午後,劉伯承總指揮緊急召開營長以上軍官會議,宣布立即撤離順慶。
敬正書
敬正書,(1945-2015),南部縣建興鎮黃家壩村人,大學文化,《中國河湖大典》編委會主任、主編。曾參與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修訂案)》,為新時期我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了法律支撐。1986年被評為高級農藝師,2001年被評為研究員。
1963年9月在西南農業大學農學系學習。1975年12月任中江縣南渡鄉黨委書記、倉山區區委書記、縣委常委。1979年5月任中江縣委副書記、西藏八宿縣委副書記、中江縣常務副縣長。1983年8月任四川省德陽市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兼中江縣委書記。1985年8月任四川省德陽市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1990年9月任四川省水電廳常務副廳長、黨組副書記。1991年11月任四川省水電廳廳長、黨組書記。1996年11月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四川省委委員。2000年1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副部長。2003年8月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黨組副書記兼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常務副部長。2005年5月退休後,敬正書同志仍十分關心水利事業,為治水興水建言獻策,發揮餘熱。曾先後兼任中國水利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會長,中國水利文學藝術協會主席,中國水利江河體育協會理事長,中國水利學會第八屆、第九屆理事長,中國水利政研會名譽會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2015年8月23日18時28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敬正書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1歲。8月29日上午,敬正書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敬瑞祥
敬瑞祥,男,漢族,1939年生,南部縣建興鎮楊家灣村人,西南政法學院畢業,大學學歷。1972年入黨,1965年9月參加工作。 1961年9月至1965年12月,在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學習;1965年9月至1973年2月,在雲南省麗江縣檢察院工作任檢察員、麗江縣人保組工作任刑事偵察員、麗江縣公安局任刑事偵察員;1979年1月後歷任南部縣公安局副局長、中共南部縣委副書記、南充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共南充市委會委員、政法委副書記;1989年2月後歷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任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共四川省委委員,省委政法委員會委員。 2003年2月後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省委政法委員會顧問,最高人民法院諮詢委員會委員。2002年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德靜
陳德靜,男,漢族,1940年12月出生,南部縣建興鎮陳家壩村人。大學文化。四川省人大農委副主任。歷任中共廣安縣委副書記,南充地委農工部副部長(其間到西南農學院農業領導幹部培訓班學習半年);中共武勝縣委、南充縣委書記兼人武部第一政委;四川省農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四川省農業廳黨組成員(中共中央黨校幹部進修班學習半年);
四川省水利廳廳長,黨組書記。四川省人大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農委諮詢委員等職。
相關書籍
《寶馬河》
《寶馬河》共有36萬字、450餘頁,以流經南部縣的一條河流——
寶馬河為紐帶,以位於寶馬河兩岸的
建興中學和建興鎮為背景,描寫寶馬河沿岸重鎮,建興鎮的人文風情。全景記錄了“文革”結束至改革開放初,中國大變革時期川北農村的風雲變幻。長篇小說《寶馬河》是著名青年作家陳曦,殫精極慮耗時六年精心創作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最能代表作者迄今為止最高文學創作水平的作品。
作者陳曦,著名青年作家。畢業於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區域經濟學碩士;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至今已發表各類文學及新聞作品三百餘萬字並獲獎無數。
近期規劃
建興鎮憑藉其優越地理條件和人文優勢,在鼎力助推南部縣“五城”建設的同時,也在著力發展自身產業大鎮、商貿強鎮、文化名鎮、生態亮鎮、和諧新鎮的“五鎮”建設。夯實底部基礎,正昂揚奮進,將建興打造成
南部縣經濟成長極和四川省實力名鎮。
轄區情況
全鎮轄40個村和2個社區。
老街社區 | |
園子壩社區 | |
陳家嘴村 | 1 |
陳家壩村 | 2 |
龍池寺村 | 3 |
黃家壩村 | 4 |
怡家山村 | 5 |
東龕寺村 | 6 |
馬家埡村 | 7 |
涼水坪村 | 8 |
楊家灣村 | 9 |
包包橋村 | 10 |
新廟子村 | 11 |
玉皇觀村 | 12 |
蒲家坪村 | 13 |
龍神埡村 | 14 |
小埡村 | 15 |
藥皇觀村 | 16 |
周家店村 | 17 |
衛家坪村 | 18 |
黃瓦寺村 | 19 |
東風村 | 20 |
清源寺村 | 21 |
向家坪村 | 22 |
柏埡子村 | 23 |
雙桂村 | 24 |
二教寺村 | 25 |
李河邊村 | 26 |
洞洞山村 | 27 |
杜家祠村 | 28 |
石門堂村 | 29 |
李家街村 | 30 |
新廟嶺村 | 31 |
回龍庵村 | 32 |
蓮池壩村 | 33 |
過間樓村 | 34 |
橋樓子村 | 35 |
李廣山村 | 36 |
龍灘寺村 | 37 |
紅軍埡村 | 38 |
中和井村 | 39 |
板橋子村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