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保衛戰

天京保衛戰

天京保衛戰是中國清朝同治元年(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1862)至三年(1864年)間,太平軍為保衛首都天京(今南京)所進行的防禦戰。戰爭以天京陷落而結束,天京保衛戰的失敗標誌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正式結束。

基本介紹

  • 名稱:天京保衛戰
  • 地點:天京(今南京)
  • 時間:1862年
  • 參戰方:太平天國,大清國
  • 結果:太平天國戰敗
  • 參戰方兵力:太平軍二十多萬,清軍十餘萬
  • 傷亡情況:太平軍戰死十餘萬人
  • 主要指揮官:李秀成,曾國藩,曾國荃
戰役背景,戰役經過,天國危局,外圍攻守,湘軍圍攻,合圍金陵,天京失陷,歷史評價,雙方主將,李秀成,曾國藩,

戰役背景

1853年3月,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的太平軍進抵南京城。天王洪秀全直接進至兩江總督署,不久即就此改建為“天朝宮殿”(1853-1864年),太平天國建都天京期間,曾經在此頒布了以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為核心的《天朝田畝制度》,推行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太平軍內部實行平均分配的“聖庫”制度,並設立諸匠營和百工衙等統一管理各種手工業的機構,還實行了解放婦女和逐步開放商業的政策。由於太平天國政權的種種失誤,使清政府得以重新聚集力量來反撲。
天京保衛戰是太平軍為保衛首都天京,在1862年至1864年進行的防禦作戰。安慶失守後,陳玉成受到革職處分,坐守廬州,1862年5月放棄廬州北走壽州,被地主團練頭子苗沛霖誘捕送往清軍勝保大營,6月4日在河南延津遇害,年僅26歲。陳玉成的犧牲和廬州的失陷,使太平軍在皖北的防務瓦解,太平天國只能依靠李秀成等新開闢的蘇浙根據地支撐危局。
太平天國防禦戰示意圖太平天國防禦戰示意圖
湘軍攻陷安慶後,曾國藩即設大營於此。同治元年正月初一(1862年1月30日),清廷任命曾國藩為協辦大學士,仍統轄蘇、贛、皖、浙四省軍事。曾國藩立即籌劃以東征金陵為主要目標的全盤軍事行動。具體部署是:曾國荃部自安慶沿長江北岸直趨金陵; 曾貞幹部由池州攻蕪湖;彭玉麟等率湘軍水師沿江而下,配合兩岸陸師行動並負運輸接濟之責;鮑超部由贛入皖,攻寧國府;左宗棠部攻浙江,李鴻章部淮軍攻上海周圍的太平軍,爾後西進。

戰役經過

天國危局

1862年3月,曾國荃部離開安慶東下,拉開進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軍在敵人的全面進攻下節節敗退。5月,湘軍攻占當塗、蕪湖、板橋、秣陵關、大勝關、三汊河。5月30日,彭玉麟率水師進泊金陵護城河口,曾國荃部直逼雨花台,曾貞乾也率軍趕到。 天京處在湘軍直接威脅之下。
雙方戰鬥場面雙方戰鬥場面
湘軍迅速進抵天京城下,大出洪秀全意料。洪秀全於是一日三詔催促李秀成從上海前線回援,李秀成只得停止進攻上海,退回蘇州,派一部分兵力趕回天京加強防務,自己則仍留蘇州。
1862年7月,天京外圍形勢更加嚴重。7月11日,西南屏障寧國府被敵攻破。楊輔清洪仁玕從皖南回援天京,夜襲湘軍,也被湘軍擊退。8月6日,洪秀全嚴詔催逼李秀成趕快回援。9月14日,李秀成由蘇州出發,督率13王,領兵20餘萬,號稱60萬大軍,在東壩會齊,回援天京。

外圍攻守

10月13日,天京外圍的攻守戰開始。李秀成率軍與天京城內守軍配合,對湘軍發起 猛攻,湘軍堅壁固守。11月3日,太平軍集中力量攻湘軍東路,轟塌曾國荃雨花台軍營附近的湘軍營牆兩處,湘軍拚命抵抗,太平軍往返衝殺五六次,終不得入。太平軍又用地道向敵進攻,敵人以挖對挖,每挖通一處地道,或熏以毒煙,或灌以穢水,或以木樁堵住洞口,使太平軍的地道連連失效。
天京天王府正門天京天王府正門
11月26日,李秀成、李世賢圍攻雨花台曾國荃軍營月余不下,只得下令撤圍。李世賢率部退秣陵關,李秀成率部入天京。至此,13王回援天京的作戰完全失敗。
天京解圍戰失敗後,李秀成被“嚴責革爵”。不久,洪秀全責令他領兵渡江,西襲湖北,企圖調動天京圍敵。1862年12月,第一批太平軍數萬人從天京下關渡江,占含山、 巢縣、和州。1863年2月底,李秀成率第二批部隊渡江,並於3月占浦口,4月占江浦。

湘軍圍攻

進入皖北後,受到湘軍節節抵禦,屢攻不克。進至六安後,正值青黃不接,糧食奇缺, 加之敵人防堵甚嚴,李秀成遂放棄原定進軍計畫,於5月19日撤六安之圍,折往壽州, 隨即東返。這時,圍困天京的湘軍已增至3萬餘人,並於6月13日占領了聚寶門外各石壘。 洪秀全又急令李秀成速回天京。6月20日,李秀成率部由九洑洲南渡抵京。
南渡過程中被湘軍炮火打死和因飢餓而死者甚眾,渡至南岸進入天京城內的太平軍不到1.5萬人。6月25日,湘軍又攻陷江浦、浦口,30日陷九洑洲,太平軍又損失2萬餘人。至此,長江北岸完全為清軍占領,太平軍實力則進一步削弱,天京解圍的希望也更加渺茫。
與此同時,蘇浙戰場也在淮軍、洋槍隊、左宗棠部湘軍的進攻下趨於瓦解。 湘軍於1863年6月底攻破九洑洲,控制了長江北岸後,鮑超部南渡,紮營神策門 (今中央門)外沿江一帶。9月,曾國荃部攻占天京城東南的上方橋和城西南的江東橋, 11月上旬又連續攻占了城東南的上方門、高橋門、雙橋門、七橋瓮以及秣陵關、中和橋, 太平軍在紫金山西南的要點全部失守。

合圍金陵

11月25日,曾國荃進扎城東孝陵衛。這時,湘軍已攻陷天京外圍的所有城鎮要點, 天京城只有太平門、神策門尚與外界相通,外援斷絕。李秀成於12月21日向洪秀全建議, 鑒於湘軍壕深壘固,圍困甚嚴,天京又內無糧草,外援難至,不如“讓城別走”,遭到洪秀全拒絕。這樣,太平天國革命事業的最後一線希望喪失了。
1864年2月28日,湘軍攻占了紫金山巔的天保城。3月2日,曾國荃部進駐太平門、 神策門外,完成對天京的合圍。曾國荃部合圍金陵之後,曾於3月14日用雲梯攻城,但未得逞。4月開始,在朝陽、 神策、金川門外挖掘地道十餘處,準備轟塌城牆,太平軍一面組織力量從城內對挖,進行破壞,一面構築月城,以便城牆轟塌後繼續組織對抗。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說自殺),終年50歲。此後,天京人心愈加不穩。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一切軍政事務統歸忠王李秀成執掌。

天京失陷

1864年7月3日,湘軍攻占天京城外最後一個據點地保城(即龍脖子),從而能夠居高臨下, 監視城內動靜。湘軍在龍脖子山麓修築炮台數十座,對城內日夜轟擊,壓制太平軍的炮火,掩護挖掘地道。同時,在龍脖子山麓與城牆間大量填塞蘆葦、蒿草,上覆沙土,高與城齊,為攻城鋪平道路。半個月後,湘軍攻城準備基本完成。
李秀成見湘軍攻城在即,於7月18日深夜,選派千餘人偽裝湘軍,衝出城去,企圖破壞太平門附近的地道,結果被湘軍識破,只得退回城內。 7月19日晨,湘軍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齊集太平門外。
中午,湘軍用地雷轟塌城牆,湘軍蜂擁而入。太平軍紛紛以槍炮還擊,用大桶火藥潑灑,雖給敵人以重大殺傷,但沒能擋住湘軍的攻勢。與此同時,湘軍水師各營會同陸師奪取了水西、旱西兩門,傍晚前後,天京全城各門均為湘軍奪占。
李秀成於19日晨自太平門敗退後,即回到天王府,獨帶幼天王,由數千文武護送, 奔向旱西門,企圖由此突圍出城,結果為湘軍陳湜部所阻,只得轉上清涼山。入夜,折回太平門,偽裝湘軍由缺口衝出,向孝陵衛方向突圍。不久,李秀成與幼天王失散,便分道奔逃。三天后,李秀成在方山附近被俘,8月7日,在寫完供詞後,被曾國藩殺害,年僅40歲。城內守軍與入城湘軍展開巷戰,大部戰死,一部自焚。

歷史評價

天京的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革命的失敗。
太平門城牆太平門城牆
天京保衛戰歷時3年,調動使用兵力數十萬而終於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戰略上說,天京失陷是太平天國領導人奉行消極防禦戰略思想的必然結果。天京被圍時,洪 秀全雖然提出過西襲湖北計畫,但李秀成執行不力,沒能達到預期目的,最後還是困守孤城。等到湘軍完成合圍時,洪秀全仍然拒絕“讓城別走”的建議,致使錯過了撤出天京以圖再舉的最後機會。從作戰指揮上看,前敵諸將協同不夠,沒有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 仍然是各行其是。所有這些,都和太天國後期政治日趨保守和腐敗息息相關,最後的失敗是難以避免的。
有人說:“如果沒有天京變亂,我國就會在19世紀中期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如果沒有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太平軍就會改寫自古以來農民屢反屢敗的歷史。因此,太平天國運動留給我們太多的惋惜。”

雙方主將

李秀成

李秀成原名以文,生於清道光三年(1823),廣西梧州府藤縣寧鳳鄉五十七都長恭里新旺村人。金田起義之後,鹹豐元年八月(1851年9月),太平軍進軍永安州途中,蕭朝貴、韋昌輝率部在李秀成家鄉駐紮,李秀成被卷進革命的洪流。破江南大營之後,李秀成等奉命率兵東進,接連攻占句容、丹陽,迫使由天京敗退下來的向榮“自縊而死”。天京叛亂時,李秀成在句容一帶駐守。鹹豐七年(1857)初,李秀成聯合捻軍在安徽霍邱、潁上取得了勝利,又和陳玉成大捷於安徽桐城,占領六安。鹹豐八年二月(1858年4月),李秀成為克服天京的被動局面,決定親自出京到外圍擴大兵員,伺機回救天京。並建立蘇福省、天浙省,並且抗擊英法侵略者,中興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為忠王,稱“萬古忠義”。1864年6月,湘軍攻陷天京,李秀成被俘後在獄中寫下數萬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經歷和太平天國的歷史。8月7日被曾國藩殺害,年僅四十二歲。
李秀成連環畫形象李秀成連環畫形象

曾國藩

曾國藩(1811-187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從湖南雙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書生入京赴考,中進士留京師,
曾國藩曾國藩
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任禮部侍郎,官至二品。緊接著因母喪返鄉,恰逢太平天國起義巨瀾橫掃湘湖大地,他因勢在家鄉拉起了一支特別的民團湘軍,歷盡艱辛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死後被謚“文正”。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盪年代,由於曾國藩等人的力挽狂瀾,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產生了令人矚目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作用於當時,而且一直延至今日。從而使之成為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