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蜂蜜波美度即為蜂蜜的濃度。
而蜂蜜濃度的確切含義則是指蜂蜜中
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由於蜂蜜濃度越高,比重就越大,濃度與波美度兩者成正比,故在實際工作中就把蜂蜜的波美度稱為蜂蜜的濃度,成為了一種習慣性的叫法。實質上兩者是有區別的,不是一個概念。蜂蜜的波美度受溫度影響最大,當溫度升高時,波美度變小;而當溫度下降時,波美度變大。為了統一比較標準,國際上規定了以20℃作為標準測量溫度。因此,蜂蜜產品標籤上的波美度,都是在20℃時所測得的。在標準溫度下,蜂蜜的波美度/含水量之間的關係如下:40/23.1,41/21.2,41.5/20.2,42/19.2,43/17。有的蜂蜜產品標籤直接標註了波美度值,大部分產品標籤則只標註了蜂蜜的質量等級(一級品或二級品)。根據蜂蜜新國標,一級品的含水量一般不超過20%,二級品的含水量一般不超過24%。根據上面的對應關係,我們可知一級蜂蜜的波美度應該在41.6度以上。
波美度是蜂蜜濃度的三種表示方法之一,此外還有含水量和含糖量,它們之間也可以自由換算,只需知其一就可知道其它兩項的數值。國際通用單位是波美度。
標準
按照以前的標準,標準濃度是以氣溫20攝氏度為準。一級波美度:42度以上,含水量 19%;二級波美度:41度以上,含水量21%;三級波美度: 40度,含水量23%,四級波美度:39度,含水量25%
按照新的國家標準規定:根據蜂蜜理化品質的不同,分為一級品和二級品兩個等級。一級品蜂蜜水分含量≤20% ,二級品蜂蜜水分含量要求≤24%。此兩種等級中均要達到:果糖和葡萄糖含量≥60,蔗糖含量≤5% 。
一般來說,蜂蜜喜歡在冬天結晶(氣溫15度以下),狀態似豬油或細粒狀。蜂蜜90%都會結晶(除槐花、檸檬外),濃度越高,結晶越多越快(除椴樹蜜和油菜蜜之外)高濃度蜂蜜會整體結晶,濃縮蜜、調和蜜一般不會,
結晶蜂蜜到熱天會逐漸熔解。在冬天,可用6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隔水加熱半小時,不能用滾燙的開水,因為過熱的溫度會破壞蜂蜜的營養成分。
決定因素
1、溫度:蜂蜜的波美度受溫度影響最大,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溫度升高時,蜂蜜的波美度就變小;而當溫度下降時,蜂蜜的波美度就變大。為了統一比較標準,國際上規定了以20℃作為
標準溫度,凡不是在這個溫度下所測得的波美度,都要換算到20℃的波美度。因此,我們日常所說的蜂蜜波美度,都是指在20℃時所測得的蜂蜜波美度。波美度40度以上的原蜜品質已經是可以的了,能達到42度的很少!
2、地理區域:在北方和沿海的南方一帶,是我國蜜庫,由於氣候比較乾燥,蜜蜂採回的花蜜一般都在39度以上,蜜蜂釀造一天就可達到40度左右!而長江中下游,由於氣候比較濕潤,一般蜜蜂採回的花蜜只有34-35度(夏天為36度—37度左右),濃度都不高,需要釀造3天,才能達到40度以上。因此,我國原來蜂蜜收購的規章,也是以長江中下游為界!所以,如果是同樣的度數,由於蜂蜜在蜂巢中釀造的時間較長,長江中下游的蜂蜜要比其他位置的要好!!
3、蜜種區別:一般來講,北方深色蜜種容易打出高度,比如棗花,可到42度!淺色蜜種很難,比如槐花,正常可打到39度,能打到40度就很不錯了,而且槐花蜜易受氣候影響歉收,甚至絕收!
4、季節:夏天的蜂蜜的度數要比春天的高主要也是由於氣候的原因,春天較濕潤,夏天較乾燥!
5、
王漿生產:生產王漿的蜂場的蜂蜜濃度要比沒有生產王漿的蜂場高。蜂巢內只有蜂蜜比較充足時,蜜蜂才有造反的情緒,王漿的產量才高!如果在前一天,把蜂蜜取出來,王漿就很少了,其產量就不高!由於優質不優價,蜂農一般就在下午把蜂蜜取出來了!生產王漿的蜂場的蜂蜜濃度要比沒有生產王漿的蜂場高出1-2度!!!
6、波美比重計:多數養蜂者都有
波美計(俗稱“蜂蜜計”),玻璃儀器商店有銷售,價格不貴,幾元錢1隻。不過,受蜂蜜的溫度、蜂蜜中的泡沫、蜂蜜的
表面張力、空氣的浮力、數值的讀取等等的影響,養蜂者用波美計在野外蜂場所測得的數值,不夠準確,只能作以參考。
關係表
蜂蜜的波美度、比重、
含水量(%)和含糖量(%)對照關係(20℃)
波美度
| 比重
| 含水量(%)
| 含糖量(%)
|
38.0
| 1.3561
| 27.0
| 71.1
|
38.5
| 1.3625
| 26.0
| 72.2
|
39.0
| 1.3689
| 25.0
| 73.2
|
39.5
| 1.3755
| 24.2
| 74.2
|
40.0
| 1.3821
| 23.1
| 75.4
|
40.5
| 1.3887
| 22.3
| 76.2
|
41.0
| 1.3955
| 21.2
| 77.2
|
41.5
| 1.4022
| 20.2
| 78.1
|
42.0
| 1.4091
| 19.2
| 79.1
|
42.5
| 1.4160
| 18.1
| 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