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號,hào (繁體字:號)
1. 名稱:
國號,年號,字號。
2.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別稱:
別號(
如“李白,字太白,號
青蓮居士”)。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號,號碼。
5. 揚言,宣稱:
號稱(a.名義上是;b.以某名著稱)。
9. 一種金屬樂器。
號,háo
詳細字義
號,hào
〈動〉 形聲。字從口從丂,丂亦聲。“丂”意為“折磨”、“磨難”。“口”與“丂”聯合起來表示“遭受折磨時發出的慘叫”。
說明:號字亦可右邊加“虎”,成為“號”字,發音不變,義為“遭受老虎撕咬時發出的慘叫”。
1. 揚言有 [多少多少] [claim to be]
2. 又如:口喧佛號(大聲念佛)。
3. 命令,發令 [order]
4. 又如:號令
5. 召喚;呼喚 [call]。如:號召
6. 宣稱,稱號 [declare;name]
號為
張楚。——《史記·
陳涉世家》(一說這裡解釋為“宣稱要復興楚國”)
〈名〉
1. 名位;名稱;稱謂 [name]
號為張楚。——《史記·陳涉世家》(又一說這裡解釋為“國號為張楚”)
2. 又如:
號位(稱號和爵位,名號);號帶(軍旗。古代大將出征,旗上繡出主帥姓氏,叫號旗);號名(標誌,稱謂;位號);國號;年號。
3. 記號;
標幟[mark]。如:號記(標記,記號);號箭(用來傳達信號的響箭)。
4. 別號。名、字以外的稱謂 [alias]
自號剛峰。——《明史》
5. 又如:號謚(
諡號。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將葬,按其生前事跡給予寓意褒貶的稱號);
號簿(猶今登記簿);
號屏(
雨師的別名)。
6. 用以識別敵我的口令、
暗號 [word of command;signal;password]。如:號哨(表達信號的口哨);號炮(軍內用來傳達信息的火炮);號火(用作信號的火光;舊時軍內為傳信息而舉的火)
7. 指編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編列次序的事物 [number]。如:
號件(掛過號的函件、電報等)
8. 猶種,類。多為貶義 [sort]。如:那號人
9. 管樂器號角、號筒、軍號等的簡稱 [horn;brass instrument;bugle]。如:號筒;號頭(號角的別稱)
10. 用號吹出的表示一定意義的聲音 [bugle calls]。如:起床號,熄燈號
11. 商店的代稱 [shop]
12.型號,電池型號。如:5號電池,也叫AA電池。
〈量〉
1. 表示人數的單位。如:一百多號人。
2. 表示次序,常放在
數目字之後。如:三十五號檔案,車牌H-10098號。
3. 表示一個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號。
號,háo
〈動〉
1. 會意。從虎,從號。“號”亦兼表讀音。“號”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聲音,即號呼的意思。後繁化,變成“號”,簡化為“號”。本義:大聲喊叫。 案:本解釋不妥,號字不是號的
簡化字,本不從虎,亦不從虎聲,而是自古就有的一個獨立字。號字從口從丂,丂亦聲,義為遭受折磨發出的慘叫,引申為大叫。暫時保留本解釋,以供討論。
2. 同本義 [howl;yell]
誰之永號?——《詩·魏風·碩鼠》
因大號,一墟皆驚。——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號泣載道。——《明史》
3. 又如:
號噪(呼叫,喧嚷);號躑(號叫跳頓);號佛(高聲念佛)
4. 哭而有言 [cry]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莊子·養生主》
先號啕而後笑。——《易·同人》
6. 動物引聲長鳴,大風發出巨響 [roar]
7. 又如:寒號蟲;
號群(禽獸鳴號以求群類);號怒(怒號,指風聲疾厲);北風怒號。
常用詞組
號,hào
1. 號稱 hàochēng
(1) [be known as]∶以某名著稱。
(2) [claim to be]∶宣稱,揚言。
號稱五十萬大軍。
2. 號燈 hàodēng
[flash signal] 軍中夜間用以傳達命令或報告軍情的信號燈。
3. 號笛 hàodí
[hornpipe;siren] 人們認為起源於
凱爾特但流行於英國的單簧管樂器,由木質或骨質間有指孔的管身以及號角式號口和嘴子構成。
4. 號房 hàofáng
(1) [janitor;janitor's room]∶舊時守門者的俗稱。後稱門房,今稱傳達室。
(2) [mark out houses as billets,etc.]∶指軍隊到某地駐紮前派人安排住房的工作。
[livery] 從前有地位爵位或有資產的人賜給家臣、侍從穿戴的有特色的有鑑別性的衣服—尤其是在戰爭中服役時穿戴的。
6. 號角 hàojiǎo
(1) [bugle]∶指用獸角做的信號
(2) [horn]∶用動物角做的一種管樂器
(3) [bugle call]∶號角聲
戰鬥的號角響徹雲霄
[livery] 舊時車夫、轎夫、搬運工等穿的
坎肩兒,其上印有號碼
8. 號令 hàolìng
(1) [order]∶指揮部隊軍事行動的命令和指示的統稱
發布號令
(2) [verbal command]∶傳呼命令。古代以傳叫之法發布命令,故稱號令
號令三軍
[orders are as inviolable as a mountain] 發出軍令就堅決執行,不可更改。形容軍紀嚴明
岳節使號令如山,若與之敵。萬無生理。——《宋史·
岳飛傳》
10. 號碼 hàomǎ
在每個球上打上號碼
11. 號脈 hàomài
[feel the pulse] 摸脈;切脈
12. 號旗 hàoqí
[signal flag] 用作聯絡信號或艦船標誌的旗
(1) [trumpeter]∶小號的吹奏者,特指用小號發信號的人
(2) [bugler]∶吹號或吹軍號傳送信號的人
(3) [windjammer]∶軍隊中吹奏號或小號的人
14. 號數 hàoshù
15. 號筒 hàotǒng
[bugle] 早期軍隊號令用的管狀樂器,口粗管細,由最初的竹木材料發展為銅質
16. 號頭 hàotóu
(1) [number]∶號碼,編號
對於保管員說來,我只是一個新來號頭,再發一條髒毯子
(2) [horn]∶號角的別稱
17. 號外 hàowài
[extra of a newspaper] 報社在遇有重大突發事件,欲向大眾作迅速報導,所臨時印發的新聞紙。因不在每日新聞紙的出版編號之內,故稱號外
18. 號型 hàoxíng
[number] 指鞋帽服裝等的種類和規格
去年冬天,門市部的克羅丁圓頂帽賣得很多,號型不全
19. 號衣 hàoyī
(1) [livery uniform;livery]
(2) 舊時差役或兵丁所穿的統一服裝。
又有幾個穿著號衣,上寫著“
城武縣民壯”字樣。——《老殘遊記》
(3)獄中犯人的衣服。上有記號,故稱號衣。
20. 號召 hàozhào
[call;appeal] 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人們發出召喚,使其完成預完的任務。
回響某人的號召
21. 號誌燈 hàozhìdēng
[signal lamp] 手提的用於鐵道的信號燈、標誌燈
22. 號子 hàozi
(1) [work song sung to synchronize movement,with one person leading]∶勞動時大夥一起唱的歌,一人領唱,眾人應和,以統一步調減輕疲勞。
(2) [mark]∶標誌;記號
號,háo
1. 號叫 háojiào
[howl;yell] 大聲哭喊
女人同時尖聲號叫起來
2. 號喪 háosāng
(1) [keen;cry loudly as if sb is dead] a 〈方〉∶哭(罵人的話)
你又在號喪了
(2) 舊俗,家中有喪事,來弔唁的人和守靈的人大聲
乾哭,叫號喪
3. 號啕 háotáo
[cry loudly;wail] 放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號。詳虍部號字注。
(號)《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𠀤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又哭也。《易·同人》先號啕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於褒。
又雞鳴也。《晉書·律曆志》雞始三號。
又《廣韻》胡到切,音號。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注》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於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為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注》號謂尊其名,更為美稱。
又《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注》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又《冢人》詔其號。《注》謂諡號。
又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又號召也。《齊語》使週遊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又葉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 《集韻》本作號,又作唬。 毛氏曰:從口從丂,丂音考,俗從號,非。
又作號,𠀤俗字。號字從𧆞作。
漢英互譯
中文:號
英文:mark size business house date howl name number wail yell
方言集匯
◎ 粵語:hou6
◎ 潮州話:ho7 ha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