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鼓子

蘭州鼓子

蘭州鼓子,又名蘭州鼓子詞、蘭州曲子,簡稱鼓子,是流行於蘭州地區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中國曲藝的古老曲種之一。蘭州鼓子是以坐唱為主的曲藝表現形式,曲牌豐富,唱腔優美,風格高雅,韻味悠長,嚴格按蘭州方言行腔,鄉土氣息濃厚。發源於蘭州,流布於蘭州周邊的皋蘭、榆中、白銀、定西、臨洮等地區。代表劇目有《楊子榮降虎》等。

現蘭州鼓子已經呈現後繼乏人的趨勢,急需採取有效措加以扶持和保護。2006年5月20日,蘭州鼓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Ⅴ-2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鼓子
  • 別名:蘭州鼓子詞、蘭州曲子
  • 始興年代:宋代(待考)
  • 流行地區:蘭州、白銀、定西等地區
  • 經典劇目:《楊子榮降虎》
  • 代表人物魏世發
  • 遺產類別:曲藝
  • 遺產編號:Ⅴ-24
歷史沿革,藝術特點,演唱形式,唱腔體裁,音樂器械,曲調特點,經典劇目,流行地區,傳承保護,流傳現狀,保護措施,入選非遺,代表人物,戲曲價值,

歷史沿革

蘭州鼓子的產生及其形成的歷史年代,尚無一致看法。據《四庫全書提要》記載:“宋趙德麟(令田寺)始創商調鼓子詞,用‘蝶戀花’譜西廂十二首”。據明代慶陽李羅陽(相傳他對鼓子有研究)著的《空同子集》記載:“如今里巷之詞曲,不學而能之,急徐高下皆板眼,所謂知音也。及問其出某呂某律,孰宮孰商?則不知也。”鎮原慕少堂在《甘寧青史略》中沿用此說,稱“鼓子詞的創始人,是宋安定郡王趙德麟(令田寺)”。現代曲藝專家陶鈍也說:“唐人元稹寫崔張故事的傳奇《崔鶯鶯傳》後,先有宋人趙德麟傳寫其事的鼓子詞說唱作品,繼有金人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另有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編撰的《說唱藝術簡史》明確提出:“蘭州鼓子源於宋代,流行甘肅蘭州地區。”
這樣鼓子的研究者們便提出了如下幾種說法:一種意見明確提出,蘭州鼓子可能始創於宋,曾繁榮於元、明之際,但也不排除受宋詞、元曲的影響;另一種看法認為,可能由宋詞、元曲的諸宮調演變而來,並與唐代的敦煌變文有著血肉關係;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北宋時廣泛流傳在北方的鼓子詞,首先傳入安定郡,經過趙德麟加以豐富,然後再傳入蘭州,又吸取了當時蘭州流行的“平調”、“勾調”、“當調”的優點,成為了蘭州流行的十大調之一。然而《蘭州鼓子研究》一書,卻提出一種新的見解:“蘭州鼓子的產生,應當在北京八角鼓、陝西眉戶的成型之後,而且應該說是由外地傳來,並非由當地某一人所始創……”,“由北京八角鼓繁衍而生的新型地方曲藝——蘭州鼓子,大約在清道鹹前後,便開始在當地娛樂場所慢慢傳唱了。”這裡明顯地存在著產生年代的差異,該書明確提出了清代的道光、鹹豐時期。不過,以上幾種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蘭州鼓子的產生,絕不是一個人所能成就的,而總是有一個歷史發展的形成過程。至於哪一種意見才是正確的結論,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幾十年間,蘭州鼓子進入了一個全盛的階段,湧現出了一大批鼓子名家和精英。1958年,蘭州市文化局還籌辦了市戲校,組建了蘭州鼓子訓練班。1961年5月,因國家處於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蘭州市戲校合併於甘肅省戲校。1961年夏,蘭州鼓子訓練班併入秦劇班。“文革”期間,蘭州鼓子遭到無情的衝擊,說是要破“四舊”,不讓傳唱,蘭州鼓子的正常演唱被取締了。期間,學者李海舟先生、鼓子藝人王雅祿等創作了大量歌頌時代英雄人物的蘭州鼓子新詞,如《江姐》、《雷鋒》、《黃繼光》、《赤衛隊奪搶》等,符合當時政治形勢的蘭州鼓子又可以演唱了,很快恢復了原有的生機和活力。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僅國內有關學者重視研究,而且還引起了許多外國學者的濃厚興趣。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美籍華人趙如蘭教授,專程來蘭錄製蘭州鼓子,她回到美國後翻譯成英文放映,影響極大,而且得到美國音樂家們的高度讚揚,視這門古老的藝術為“中國的瑰寶”。
蘭州鼓子表演蘭州鼓子表演

藝術特點

演唱形式

蘭州鼓子是以唱為主的傳統曲藝形式,其中有一人、兩人、三人演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說,有的段子光唱不說,有的段子又光說不唱,而有的段子則有唱有說,似唱似說。一般採用自彈自唱形式,演出時要求演員的手勢、面風等,都要能給聽眾以美的感受。

唱腔體裁

蘭州鼓子以蘭州方言為語音行腔,有較完整體系。蘭州鼓子的板式有整板和散板之分。不同於戲曲的梆子腔體,其節奏有單拍子、復拍子和混合拍子,銜接自然,過渡流暢。唱腔中還有幫腔的曲牌體例,如“太平年”、“依兒喲”、“三朵花”、“摔截子”、正反“離情”、“疊斷橋”等等,類似於隴劇中的“嘛簧”,一人唱,眾人和,經常運用在氣氛熱烈緊張、富有感染力的特殊場景。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鼓子前輩們還總結出了一套“五音”的演唱技法。這五音是:鼻音、喉音、齒音、唇音和舌音。“五音”的運用有特殊的講究,要用到適當的地方,恰到好處,不能亂用。比如帶氣帶恨的地方多用鼻音,叱責發怒的地方多用齒音等等。還有“噴口”、“剛口”、“柔口”等多種演唱技法。

音樂器械

演唱時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還輔以揚琴、月琴、琵琶、二胡、板胡、梆子、小鈴、簫、笛等;早年還有八角鼓、四葉瓦、瓷碟等擊節伴奏,後則用小月鼓擊節起頭。

曲調特點

所收集到的蘭州鼓子十大調所包含的曲牌總共有70個,分為四大類:牌調類34個,越悲調類18個,平調類15個,雜調類3個。這70個曲牌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個曲牌幾種唱法。以“悲調”為例,除正常的“悲調”外,還有“二起悲調”和“七句子悲調”。再如“鼓子頭”有四字頭起法,有五字頭起法,還有七字頭起法,還有散板節奏的八角起法和中間“賦調”的唱法等等,靈活多變,妙趣橫生。
蘭州鼓子的音樂包括十大調,這十大調是:鼓、詞、悲、胯、越、平、勾、盪、令、百,其中“詞”、“胯”、“句”三個調類已經失傳,無從考證。除此之外,還有三個調類沒有列入十大調之中,實際也屬於蘭州鼓子的範疇。這三個調類是:“海調”“賦腔”(也叫賦子語)和“奪子”,以“奪子”取代“詞調”、以“海調”取代“胯調”,以“賦腔”取代“勾調”。

經典劇目

蘭州鼓子的曲目,蒐集到的已超過一千種,內容極為廣泛,涉及歷史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詠贊景物、喜慶祝頌之類。主要有閨情曲、英雄曲兩類。前者如《別後心傷》、《拷紅》、《鶯鶯餞行》、《獨占花魁》等,曲詞重辭藻的雕飾。後者如《武松打虎》、《林沖夜奔》、《延慶打擂》等,曲詞通俗流暢,具有民間說唱文學風格。另外還有些反映消極出世思想的,如《紅塵參透》、《漁樵問答》等,當是出於封建文人之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演了一些新節目,具代表性的有《楊子榮降虎》、《奪取杉嵐站》、《劫刑車》等。

流行地區

發源於蘭州,流布於蘭州周邊的皋蘭、榆中、白銀、定西、臨洮等地區。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長期以來,蘭州鼓子的繼承發展處於自流狀態,隨著人們藝術觀賞的多元化,以及蘭州鼓子演唱活動的日益減少,蘭州鼓子已經呈現後繼乏人的趨勢,急需採取有效措加以扶持和保護。

保護措施

2009年,蘭州安寧區鼓子協會搬到了安寧區政府文化館內四樓,這是政府出資提供給老藝人的一個穩定的公開活動場所,演出費用也由安寧區政府文化館提供。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蘭州鼓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Ⅴ-24。

代表人物

魏世發,1940年出生於一個愛好蘭州鼓子的家庭,16歲時跟隨父親魏萬育、祖父魏孔吉學習蘭州鼓子,在李海舟、陸應魁、張立忠等眾多老藝人們的點撥中,通過刻苦認真的學習,精心揣摸研究,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了蘭州鼓子的曲牌曲調、調門調類,包括各類前奏、間奏、過門音樂等。代表作有《木樾劍》、《獻嬌娘》、《踏河》等。2009年6月魏世發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陳增三,1950年出生於皋蘭縣,16歲時正式拜師學藝,成為當時大名鼎鼎的“北山王”魏學君的徒弟。陳增三從藝50年間,遊走在蘭州鄉間,收集整理蘭州州鼓子資料20萬字,錄製音像資料60餘張,整理名家唱段150頁,為蘭州鼓子留下了寶貴的資料。代表作有《俞伯牙撫琴》、《南湖的燈光》等。2012年12月陳增三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戲曲價值

蘭州鼓子以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流傳在蘭州的各縣區,活躍在城鄉的家庭院落、茶館酒肆,深深地植根於這片古老的黃土地上。其音樂旋律古樸典雅,悠揚動聽,內含豐富,回味無窮。音樂系統完整不零散,形式不落俗套。其中蘊涵著歷代民間藝人的智慧和心血,凝聚著無數長期藝人積累的藝術結晶。研究蘭州鼓子的藝術特色與發展歷史對於保護和開發古絲綢之路音樂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蘭州鼓子唱詞內容質樸,表演氣氛熱烈,是蘭州地區家喻戶曉的曲藝形式,對於豐富當地民眾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