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蘇阿關係
20世紀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圍繞著
普什圖尼斯坦問題發生了嚴重的爭執,兩國戰火一觸即發。蘇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表示堅決支持阿富汗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趁機打擊親近美國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蘇聯的懷抱。
20世紀70年代末,蘇阿關係鬧到了要兵戎相見的地步。在70年代,美蘇爭霸出現了蘇攻美守的棋局。蘇聯繼承老沙皇南下戰略的衣缽,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進而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脅中東產油區和迂迴包圍歐洲,並與其太平洋戰略互相呼應,最終實現其世界稱霸的目的。可見,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決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動,而是它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蘇聯推行
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戰略,加緊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為實現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亞樞紐地區的戰略企圖,從1973年起對阿富汗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滲透。1978年4月28日,一批親蘇的人民民主黨軍官在蘇聯的策動下發動了政變。人民民主黨總書記
塔拉基在
克格勃的支持下,成立了革命委員會,由他擔任主席兼總理,改國名為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這就是阿富汗歷史上所謂的1978年“四月革命”。1978年12月,蘇阿又簽署了重要的《友好睦鄰合作條約》,雙方開始在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全面合作”。
塔拉基在執政期間,國內矛盾錯綜複雜,政府重組不斷。1979年3月在阿富汗西部重鎮
赫拉特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兵變,政府軍一個師反戈一擊,成千上萬的市民也參加了戰鬥。同年6月,在阿富汗哈扎拉地區還爆發了人民起義。執政的人民民主黨有兩個派系,一個叫“人民派”,另一個叫“旗幟派”,兩派之間的爭鬥一直很激烈。後來“旗幟派”被清洗,但人民派內部矛盾又隨之爆發,兩個最高領導人塔拉基和阿明為爭奪權力明爭暗鬥。1979年3月,阿明被任命為政府總理,但他不受蘇聯所歡迎。蘇聯企圖聯合塔拉基搞掉阿明,但阿明卻捷足先登發動政變,處死了塔拉基,自己兼任總統。蘇聯只好硬著頭皮對阿明表示“祝賀”,還違心地稱阿明是“蘇聯的一個忠實朋友”。阿明不但不買蘇聯的賬,還堅持要蘇聯召回大使,因為蘇聯大使同塔拉基一道密謀策劃要搞掉他。
阿明還不許蘇聯操縱阿富汗的情報機關和秘密警察,不讓蘇聯控制其軍隊。這對蘇聯的刺激實在是太大了。蘇聯和阿明雖然表面上還維持著友好關係,實際上已是同床異夢,各懷鬼胎。蘇聯幾次“邀請”阿明訪問
莫斯科,阿明都不肯賞臉。凡此種種,蘇聯感到既惱怒又害怕,因為阿富汗是一塊重要的戰略要地,一旦駕馭不住阿明就悔之晚矣。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入侵活動就這樣開始悄悄地準備起來。1979年至1989年,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與阿抵抗力量之間展開的一場侵略與反侵略戰爭。亦稱阿富汗戰爭。
蘇聯狀況
阿明上台後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聲稱要與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阿明政府執政時期,國內政局動盪,而且人民黨內部也是互相傾軋。蘇聯認識到,阿明政權不能實現蘇聯在阿富汗的利益,決定實施南下戰略,除掉阿明。1979年8月至10月,蘇聯派遣陸軍總司令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進行實地勘察,並以援助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
馬扎里沙里夫、
巴格蘭、赫拉特等戰略要地;同時以檢查武器為名封存阿政府軍的輕武器,拆除重裝備,使其失去應付突變的能力。隨後,蘇軍在蘇阿邊境的
鐵爾梅茲建立前方指揮部。1979年12月中旬,蘇軍進入集結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領阿北部地區。阿富汗人民在國際社會支持和援助下,與侵阿蘇軍和蘇聯扶植的政府軍展開曠日持久的戰爭。
戰爭過程
蘇軍入侵
第一階段,蘇聯大舉出兵(1979.12~1980.1)
蘇軍憑藉優勢兵力和現代化武器,以突襲方式大舉出兵阿富汗。1979年12月24至26日,蘇軍出動大型運輸機280架次向
喀布爾國際機場和巴格蘭空軍基地空運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裝備。27日晚7時30分,蘇聯派遣8萬多人的現代化軍隊,進駐喀布爾的蘇軍占領阿首腦機關、國防部、電台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軍抵抗,在蘇境內播發阿富汗政府請求蘇聯援助的聲明,將人民民主黨旗幟派頭目
巴布拉克·卡爾邁勒扶植上台,由卡爾邁勒擔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阿富汗革命委員會主席和政府總理等職,並宣稱阿富汗發生政變,蘇軍系應邀進入阿境。28日起,蘇軍集結在邊境的6個師,分東、西兩路對阿富汗發動鉗形攻勢。東路3個師沿鐵爾梅茲-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個師沿庫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東西兩路在
坎大哈會師。一周內,蘇軍基本完成對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領,並控制了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阿富汗與
伊朗的邊境要地。在此階段,蘇軍共出動7個師8萬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軍(1個軍團、13個師,共10萬人)對蘇軍的入侵基本上未予抵抗,大部分繳械投降並歸順了蘇聯扶植的卡爾邁勒政權。
蘇軍掃蕩
第二階段,蘇軍發動全面打擊和重點清剿 (1980.2~1985.12)
蘇軍完成對阿富汗的占領後,將進攻矛頭指向以反政府武裝為主體的抵抗力量,先後於1980年2月、4月和6月發動三次大規模攻勢,對喀布爾、
昆都士、巴格蘭以及庫納爾哈、
楠格哈爾、
帕克蒂亞等省的反政府武裝展開全面打擊。反政府武裝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條件,開展山地游擊戰,使蘇軍摩托化部隊難以發揮其兵力兵器優勢,被迫停止全面"掃蕩"。
隨後蘇軍改變戰術,在確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線的同時,集中優勢兵力兵器對叛軍主要根據地發動重點清剿,力圖切斷叛軍的外援渠道,殲滅其有生力量。清剿的重點地區有
潘傑希爾谷地、庫納爾哈、
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對
潘傑希爾的大規模“清剿”達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蘇阿軍隊出動1個師2萬餘人,採取全面封鎖、飽和轟炸、分進合擊、機降突襲等戰術,在飛機、坦克、火炮掩護下,向
潘傑希爾叛軍據點發起猛烈進攻並占領該谷地。至1985年底,侵阿蘇軍兵力達12萬人,喀布爾政府軍兵力為7萬人,反政府武裝約有10萬人。1982年6月蘇聯同意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
日內瓦間接會談。至1985年底,喀布爾政權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後舉行六輪日內瓦間接會談,但未能在實質性問題上達成協定。
雙方相持
第三階段,雙方戰略相持(1986.1~1989.2)
1981年,數個阿富汗反政府武裝聯合成立了
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並開始接受美國、巴基斯坦、
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等國的軍事援助,在全國點燃新一輪戰爭硝煙。
1986年2月,蘇聯同意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5月,
穆罕默德·納吉布拉代替卡爾邁勒,擔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一職。12月,納吉布拉被任命為革命委員會主席。第二年,又擔任了總統。1988年,在
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蘇聯、美國、阿富汗喀布爾政權和巴基斯坦四國外長在日內瓦簽署了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協定。協定包括四項檔案和一項關於聯合國提供監督的備忘錄,要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喀布爾政權互不干涉內政、阿富汗難民自願返回家園,以及由美、蘇提供國際保護。協定還規定,蘇軍從1988年5月15日起,9個月內全部撤出阿富汗。1989年2月15日,蘇軍按照協定規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1991年5月,聯合國提出了阿富汗和平計畫,建議成立多黨政府。1992年4月16日,納吉布拉政權瓦解。28日,
西卜加圖拉·穆賈迪迪在喀布爾成立了
阿富汗伊斯蘭國臨時政府
曠日持久、邊打邊談的戰爭使蘇聯在政治、外交、經濟、軍事上承受巨大壓力。戰場上的屢屢失利,阿富汗游擊隊的不斷壯大,迫使蘇聯改變侵阿政策。1985年
戈巴契夫任蘇共總書記後,決定逐步從阿富汗脫身。為實現這一目標,蘇積極推進阿富汗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將戰爭規模保持在較低水平;同時加緊武裝阿富汗政府並將"清剿"任務移交給阿政府軍,蘇軍主要負責防守城市和交通線。阿游擊隊為了把蘇軍趕出國土,推翻喀布爾政權,對城市和交通線頻繁發動攻勢,先後對喀布爾、昆都士、坎大哈、
賈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發起多次進攻。其中對喀布爾的進攻曾出動兵力5萬人,時間長達幾個月,對蘇軍和阿富汗政府軍造成嚴重威脅。但由於游擊隊內部政見不一,缺乏統一指揮,加上武器裝備落後,進攻屢屢受挫。阿富汗戰場出現了蘇軍控制主要城市與交通線、游擊隊控制廣大農村、雙方均不可能取勝的僵持狀態。在此情況下,蘇聯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達成的日內瓦協定,並於同年5月15日至1989年2月15日分兩個階段撤出全部軍隊11.5萬人。至此,蘇聯侵阿戰爭結束。
阿富汗戰爭曠日持久,歷時九年多,給阿、蘇兩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阿富汗有130多萬人喪生,500多萬人流亡國外淪為難民;蘇聯先後有150多萬官兵在阿富汗作戰,累計傷亡5萬餘人,耗資450億
盧布,削弱了國力,從而被迫改變其全球戰略,對國際戰略格局影響深遠。戰爭中,蘇軍使用大量先進武器,採取多種戰略戰術,但由於進行的是
非正義戰爭,受到國際社會和蘇聯人民強烈反對。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雖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處於劣勢,但由於從事的是
正義戰爭,受到廣大人民擁護和國際社會支持,部隊士氣高昂,加上成功地開展游擊戰,使強敵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並最終迫使侵略軍撤離國土。
蘇聯撤離
在戰爭最後階段,蘇聯軍隊準備撤出阿富汗。1987年1月1日,阿富汗政府軍宣布單方面停火6個月,與聖戰者舉行談判。但因雙方分歧太大,雙方再度爆發激戰。蘇聯空軍多次越境轟炸巴基斯坦村莊。在1988年,蘇聯部隊和阿富汗政府軍成功奪取了從
加德茲至
霍斯特公路的主動權。同年第一批蘇聯部隊在5月15日開始撤離阿富汗。撤離工作基本上是和平的。為了確保全全通道,蘇聯與聖戰者達成停火協定。
反政府武裝
到80年代中期,對阿富汗反政府武裝提供援助的國家有: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美國等國。美國認為阿富汗的衝突是
冷戰時期中對抗蘇聯的重要鬥爭之一。
中央情報局在1979年執行旋風行動,透過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作為中介,向聖戰者提供武器彈藥及資金,其中包括了著名的
FIM-92毒刺飛彈。該飛彈給駐阿
蘇聯空軍的作戰飛機造成較大損失。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從1979年到1992年訓練了10萬名聖戰者反政府武裝。在一些穆斯林國家中,一些組織開始號召志願者到阿富汗參與打擊蘇聯部隊的作戰。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年輕沙烏地阿拉伯男子
奧薩瑪·賓·拉登的組織最後演變成臭名昭著的
基地組織。美國派出軍隊顧問到阿協助訓練聖戰者同時也在本國內開設訓練營。大批的美國產武器被轉交給聖戰組織(諷刺的是,大量援助的武器在2001年美軍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被用於打擊美軍及北約部隊)。
聖戰組織領導人高度重視破壞行動,常見的類型包括破壞電線、油管、廣播電台、政府辦公大樓、機場、酒店、戲院等等,給阿富汗民生造成嚴重破壞。從1985年至1987年,平均一年這類破壞行動發生超過600件。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地區,聖戰者每天發射800枚火箭彈。1985年4月到1987年1月,聖戰者發動了超過2.3萬起針對政府機關的攻擊事件。在1982年3月,一枚炸彈在教育部爆炸,同時波及到周圍數座建築物。1985年9月4日,聖戰者攻擊了正在
坎大哈機場起飛的巴赫塔航空公司客機,造成52人死亡,其令人髮指的恐怖手段震驚世界。1985年5月,七個主要的反叛組織成立了“同盟-7”以協調他們的軍事行動。該集團活躍於喀布爾周圍發動火箭襲擊,並進行軍事行動、進攻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政府。戰後,有相當一部分聖戰組織蛻變為恐怖主義組織。
戰爭結果
1979年底,蘇軍出兵阿富汗,使阿富汗原來各派力量的流血軍事政變,演變成阿富汗游擊隊與駐阿蘇軍之間的曠日持久的民族戰爭。在阿富汗戰爭中,蘇聯耗資200多億美元。1988年5月25日,蘇軍總政治部主任利濟切夫宣布:在阿富汗戰爭中,蘇軍死亡12210人,傷35478人,失蹤311人。阿富汗戰爭成了蘇聯日夜不停的“流血的傷口”。
由於出兵阿富汗,蘇聯與巴基斯坦交惡日甚。戈巴契夫當選蘇共中央總書記後,即開始尋求阿富汗問題的政治解決。
1988年4月14日,阿富汗納吉布拉政權與巴基斯坦簽訂了由蘇美兩國予以保證的解決阿富汗問題日內瓦協定。5月15日,蘇聯和阿富汗發表聯合聲明:根據日內瓦協定,蘇軍從今天開始撤離阿富汗,撤軍將在9個月內完成。1989年2月15日,蘇聯政府就從阿富汗撤軍結束髮表聲明: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已經結束,這一行動完全符合日內瓦協定。
阿富汗戰爭曠日持久,歷時九年多,給阿、蘇兩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阿富汗有130多萬人喪生,500多萬人流亡國外淪為難民;蘇聯先後有150多萬官兵在阿富汗作戰,累計傷亡5萬餘人,耗資450億盧布,削弱了國力,從而被迫改變其全球戰略,對國際戰略格局影響深遠。戰爭中,蘇軍使用大量先進武器,採取多種戰略戰術,但由於進行的是非正義戰爭,受到國際社會和蘇聯人民強烈反對。
使用武器
高炮卡車
西方軍界曾經預測蘇軍要想徹底消滅阿富汗游擊隊需要投入50萬兵力,這是根據美軍在
越南戰爭中的經驗得出的結論。雖然蘇軍高層中也不乏有決心一舉蕩平阿富汗抵抗力量的
鷹派人物,但是蘇軍在侵阿戰爭期間平均保持10萬左右的兵力,因為後勤保障能力始終是制約蘇軍投入更多兵力的“瓶頸”。七八十年代的蘇軍,一個參加作戰行動的
摩步師每天需要補給700~800噸的物資,一個戰鬥直升機團每天需要補給近400噸。而阿富汗是個內陸山國,全國4/5的面積是山地,即沒有鐵路,也沒有海港。空運只能解決每天200~300噸的補給量,對10萬之眾的侵阿蘇軍無異杯水車薪。蘇軍絕大部分的後勤補給任務都依靠卡車運輸。
從蘇阿邊境到阿富汗腹地只有2~3條戰略公路。例如,從捷爾梅茲出發的蘇軍補給車隊要開400千米才能到達喀布爾,途中還必須經過許多險要的山地。一般來說,一輛滿載的軍用卡車開到80千米/小時是沒問題的,但是編隊行駛時速度能到50千米/小時就很不錯了。一個大型的補給車隊只能以20~25千米/小時左右的速度行軍,車距50米左右。而且在阿富汗這樣的高原地區,車輛通常只能裝載平原地區1/2的物資。即使在沒有民用車輛阻塞和游擊隊襲擊的理想狀態下,每天最大運輸量只能達到3000噸,而實際上蘇軍補給每天能有1500噸就很不錯了。這些物資只夠蘇軍維持2~3個師規模的持續作戰行動。
對阿富汗游擊隊來說,這些滿載彈藥和燃料的卡車隊是最好的打擊目標。蘇軍除採取
武裝直升機、空降突擊部隊和
步兵戰車掩護之外,還直接在ЗЦЛ-135卡車上安裝了雙聯裝23毫米ЗУ-23型
高射炮。這是一種退役的老式武器,平時儲備在倉庫里,爆發大戰時用來裝備蘇軍後備軍。此炮仰角大,對山地目標斜射時最大射程為2500米,正好可以用來壓制高山上游擊隊的
大口徑機槍。當時的蘇軍使用ЗСУ-23-4型四聯裝23毫米
自行高炮(俗稱ZSU-23-4“
石勒喀河”自行高炮,
北約綽號“炮盤”)作為標準野戰防空武器。不過這種雷達和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武器對付游擊隊顯然成本太高(一輛“石勒喀河”的成本相當於兩輛
T-62主戰坦克)。
由於高炮卡車和其它運輸卡車底盤相同,所以在機動性、燃料、維修保養等方面非常方便,而且必要時也可以用來裝載物資。而其它為車隊護航的步兵戰車、
裝甲輸送車、自行高炮、坦克等動需要在車隊里安排幾名專門的技師(通常是
準尉)以備戰鬥中進行搶修。蘇軍一般規定10分鐘內修不好就放棄,由於這些戰車脫離了作戰部隊,臨時配屬給運輸隊,因此野戰維護十分困難。
對於侵阿蘇軍而言,卡車是最重要的,假如沒有坦克、戰車、火炮、直升機、戰鬥機等等任何一樣武器,他們都可以繼續戰鬥在阿富汗。但是離開卡車,一天都過不下去。
武裝直升機
著名的
米-24直升機是蘇軍手裡最有效的反游擊戰武器。米—24D是專門為蘇聯的空降突擊隊而研製的,所以除了其它武裝直升機所共有的裝甲防護、串列座艙、旋轉炮塔等特徵之外,
米-24D還有一個能搭載8~12名士兵的乘員艙,這個設計給米-24D帶來很大的作戰靈活性,不但可以運輸空降兵和重要物資,還可以用來營救被擊落的飛行員。後期的米-24D在乘員艙里安排了一名機槍手,在機身後面安裝了7.62毫米機槍,專門用來在拉起時壓制游擊隊的高射火力。為對抗游擊隊的
單兵防空飛彈(以美制“毒刺”單兵防空飛彈為主,採用紅外線熱感制導),米-24的發動機排氣口還安裝了發動機排氣冷卻系統,在戰鬥中可以短時間使用(最長不超過3分鐘)。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作戰時,滿載的米-24做劇烈機動時,仍有發動機功率不足的現象。米-24的
滑油箱、旋翼和座艙防護能力比較差,容易被擊傷,特別是飛行員不使用座艙防彈鋼板時最危險。
米-24直升機的武器種類很多,除一般武裝直升機常用的
反坦克飛彈、57毫米、80毫米、122毫米火箭,23、30毫米雙聯裝固定航炮和吊艙,12.7毫米4管
加特林機槍以及30毫米自動
榴彈發射器外,還經常使用250千克炸彈、
集束炸彈和空中撒布器,因為其它固定翼飛機在阿富汗險峻的山地使用這些武器時效果不佳。57毫米火箭彈最初是空對空武器,從擔負對地攻擊任務的要求看,採用爆破戰鬥部的57毫米火箭彈對付無防護目標效果較好(64枚齊射時對無防護目標殺傷面積為2900平方米),對付有土木工事掩護的目標效果則較差。阿富汗游擊隊在伏擊蘇軍車隊時,通常都在公路兩側的高山上預先構築陣地,以有效地保存自己。
於是蘇軍使用了裝有化學戰鬥部的57毫米火箭,實戰證明這種武器威力極大,被擊中的游擊隊陣地上不但無人生還,而且死者都如同被凍僵了一樣保持著戰鬥姿勢,說明是中毒後立即死亡,極有可能是蘇軍新式的“昏睡死亡”毒劑,這種毒劑致死速度要遠優於傳統的中等揮發性
有機磷神經毒劑(例如甲基氟磷酸異丙酯,俗稱“
沙林”,加壓貯存時為淡黃色油狀液體,常溫下有中等揮發性,無氣味,白鼠
LD50靜脈注射致死量為1.5毫克/千克,從接觸到致死大約為10~15分鐘,除此之外還有“
塔崩”、“梭曼”兩種同類毒劑)。
57毫米
化學火箭和
大口徑火炮及
轟炸機的化學彈相比,使用突然性強,精度好,對己方部隊影響小,是一種有效的反游擊戰武器。但是這種武器和其它化學武器一樣,對氣象條件要求較高,特別是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之間,風速和風向變化很大,不是總能找到合適的時機。80和122毫米火箭可攜帶燃燒空氣戰鬥部,特別適合殺傷洞穴和掩體裡的游擊隊。122毫米火箭彈還配有可穿透3米土層和1米混凝土的串聯戰鬥部。空中布雷用於封鎖阿富汗和伊朗、巴基斯坦的邊境,阻斷游擊隊的補給;在圍剿行動中,也用空中布雷來切斷游擊隊的退路。
蘇軍在阿富汗常年保持200架左右的米—24武裝直升機,但是機組人員定期輪換。使用範圍擴大到營級,作戰時空軍前進引導軍官(通常是直升機飛行員)攜帶通信工具隨摩步營或運輸車隊行動。米-24D最標準的戰術是“
車輪戰”,即由多架米-24D從高空輪流向目標俯衝攻擊,然後從低空轉彎脫離,再重新拉起,如此循環作戰,不給游擊隊以反擊或逃走的機會。另一個常用戰術是一架在高空吸引游擊隊開火。其它數架在周圍山峰後面隱蔽,一旦游擊隊陣地暴露,就予以打擊。戰爭後期的蘇軍經常採用米—2直升機從高空引導米-24D攻擊,這種打法分工明確、合理,隱蔽性更強,非常有效。
還有一種米-24和
迫擊炮協同戰術,即先用直升機把120毫米迫擊炮運到游擊隊營地附近的山頂,在夜間用迫擊炮轟擊游擊隊營地,黎明時再用米-24來打掃戰場,結束戰鬥。米—24D為補給車隊護航時經常使用“
蛙跳戰術”,即一半米-24在車隊上空掩護,另一半米-24事先搭載少量空降兵占領車隊前方的制高點,待車隊通過後再收攏空降兵向下一個制高點跳躍前進。
步兵戰車
蘇軍歷來是把坦克作為攻擊的主力,但是在阿富汗的經驗證明,步兵戰車比坦克更有效。侵阿初期,蘇軍主要使用
T-55、T-62型坦克(由於中亞不是蘇聯軍隊的主要作戰方向,所以蘇軍臨時動員了幾個三類摩步師參戰,這些部隊平時只有軍官和骨幹,裝備也很陳舊,這樣的部隊本來是為打大規模常規戰爭準備的)。實戰中,蘇軍大量的坦克對游擊隊作戰效果並不好,在山地,由於蘇軍坦克炮俯仰角太小(-4°~+10°),不能有效射擊。而且由於坦克在山地磨損大,故障率高,油耗大反而成了蘇軍的負擔。所以後來蘇軍逐步把大部分坦克部隊撤回國內,留下的坦克主要用於火力支援。輪式裝甲輸送車(主要是
BTR系列,以BTR—80為主)只有14.5毫米大口徑機槍,裝甲只能抵擋槍彈,火力和防護都很薄弱,其發動機在山地還有過熱問題。傘兵戰車(
BMD系列)火力較強,但車體較輕,防護薄弱,而且穿越山間激流時非常危險。這兩種戰車戰鬥艙在車體前部,利於乘車突擊,但乘員在敵火力威脅下下車非常危險。所以用於山地反游擊戰都不理想。
蘇軍的БМП(北約代號
BMP)系列步兵戰車火力強,特別是БМП-2型採用的30毫米自動炮仰角大,有效射程遠達4000米,改善了БМП-1步兵戰車的73毫米
滑膛炮射程不足的缺點。БМП系列步兵戰車的正面裝甲防護可抗23毫米
穿甲彈,足以抗擊游擊隊常用的大口徑機槍,後期還特別加強了炮塔前部和車體側面的裝甲。而且乘員艙在車後,步兵下車安全。由於上述優點,步兵戰車逐漸成為山地反游擊戰的主要突擊力量。侵阿戰爭後期БМП-2步兵戰車還取代了部分БМД傘兵戰車,用來裝備空降部隊。БМП系列步兵戰車的缺點是車內空間狹小,在阿富汗的蘇軍士兵大部分時間寧可坐在車頂上行軍,БМП系列步兵戰車對於士兵來說,更像一個流動的補給站和火力支援點。
在山地清剿作戰中,蘇軍改變了所謂“勇猛衝擊”慣用戰術,改為“交替躍進、相互掩護”,不再強調乘車突擊,而是越來越多的採取步兵下車作戰,戰車火力支援的戰法。在很多山間彎道上,步兵反倒要前出為戰車探路,因為每一個轉彎都可能隱藏著極大的危險。對於山間的溪流,蘇軍戰車也不敢輕易的涉入,因為游擊隊往往使用義大利製造的塑膠殼水雷和老式的英國鐵殼
反坦克地雷封鎖水道。
自動迫擊炮
“矢車菊”82毫米自動迫擊炮裝備到蘇軍摩步營的迫擊炮連(6門),用來替換120毫米迫擊炮。面對飄忽不定的游擊隊,蘇軍不得不改變以往集中使用炮兵的習慣,而更多採用小分隊甚至單炮作戰。二戰以來的作戰經驗證明,對暴露人員射擊時,由於目標來不及隱蔽,前15秒的火力效能最高。“矢車菊”可以在1.5秒內發射4發彈夾中的炮彈,每分鐘120發的射速是非常可怕的,一個彈藥基數300發。“矢車菊”82毫米自動迫擊炮本來是一種牽引炮,但是前線的蘇軍把它裝到多種裝甲車輛底盤(如БМД傘兵戰車和幾種裝甲輸送車)上作戰,這種臨時改裝的辦法不符合蘇軍的常規,但確實有效。
燃燒炸彈
蘇軍在阿富汗使用了幾種特種燃燒彈,用來對付游擊隊出沒的村莊。這種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使用,目的是消滅游擊隊的後勤補給基地,也說明蘇軍在阿富汗反游擊戰的升級,實際上是
焦土政策。
美軍在越南經常採用鋁熱燃燒彈來達到同樣的效果,而蘇軍的手段更先進。蘇軍使用了幾種新型燃燒彈,當時雖然有部分隨游擊隊行動的戰地記者報導了一些片段,但直到蘇聯解體後,這些炸彈的廬山真面目才被揭開。其中一種是
子母彈,彈體內裝有爆炸、燃燒等不同功能的子炸彈,從空中散布開後可以產生高溫,不但燒毀整個村莊,而且足以熔化石頭。還有一種被游擊隊稱為“火爆”的炸彈,採用2米長的棒狀固體彈芯,爆炸後可以消耗掉周圍的氧氣。
另一種是液體燃燒彈,但與
凝固汽油彈完全不同,其淺褐色液滴散布在地面上,並不馬上燃燒,一旦有車輛和行人壓上後才開始發火,產生高溫和毒煙,並且難以撲滅。很顯然這是一種為封鎖歐洲某些特定地區(如機場、高速公路等)而研製的武器,但是用於阿富汗也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