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渡遺址

蒲津渡遺址

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區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側,東與《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普救寺相依,西與全國四大名樓之首的鸛雀樓相望,處於旅遊黃金線上,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津渡遺址
  • 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區的蒲州古城
  • 時間:2001
  • 相望:鸛雀樓
簡介,古渡變遷,唐代鐵牛,古渡現狀,古渡價值,

簡介

1991年,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省、地、市文物部門組成了聯合考古發掘隊,對遺址進行了全面科學地清理髮掘,完整出土了唐開元12年鑄造的鐵牛四尊、鐵人四尊、鐵山兩座、鐵墩四個、七星鐵柱一組、明代防護石堤70餘米、明正德16年(1521年)記事碑一通。還發現一座四米見方的磚屋遺址,門坎向東,當是管理渡口之所在。發掘中還發現了唐開元通寶、宋天聖元寶元豐元寶、金正隆元寶等十餘枚銅錢。

古渡變遷

蒲津渡是古代黃河的一大渡口。蒲津渡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衝,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這兒修造過浮橋。據《春秋左傳》記載,昭公元年秦公子鹹奔晉,造舟於河。《初學記》:“公子鹹造舟處在蒲板夏陽津,今蒲津浮橋是也。”《史記·秦本紀》又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前 257年),初作河橋。”張守節史記正義》謂:“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以後東魏齊獻武王高歡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這兒建造過浮橋。
蒲津渡遺址
唐初,河東為京畿,蒲州是長安與河 東聯繫的樞紐。開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為中都,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齊名。開元十二年(724),為了加強對唐王朝的大後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張說主其事,改木樁為鐵牛,易笮索為鐵鏈,疏其船間,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通典》、《唐會要》、《蒲州府志》均記載此事。
蒲津渡遺址
有宋一代,蒲律渡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際,浮橋始毀於戰火,只剩下兩岸的鐵牛。後來因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河水西移,鐵牛被埋入河灘。
今蒲津渡遺址,西距黃河堤岸2.8公里,隔河遙望陝西省朝邑縣,東距古蒲州城西牆約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門(即蒲津門)近百米。1988年、1991年對蒲津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勘探和科學發掘。根據發掘結果,唐蒲津渡遺址最深處距今地表6.5米。在靠當時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豎釘的柏木樁,壘砌石條間貫注有鐵錠,又以米漿白灰泥粘合縫隙, 十分牢固。這道石堤明確地可以看出系分兩次砌築。

唐代鐵牛

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各四尊。鑄於唐開元十二年(724),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遺址上經勘查發掘,處於黃河古道東岸的四尊鐵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牆51米,距西城門 110米。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伏臥,高1.5米,長3.3米,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現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寬0.6米。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四尊鐵牛,是至今我國發現的歷史最早、體積最大、分量最重、數量最多、工藝最精的渡口鐵牛,是中華古代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發現。
蒲津渡遺址
蒲津渡遺址

古渡現狀

國家文物局於2010年9月25日對山西文物局進行了“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保護規劃的批覆”蒲津渡遺址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

古渡價值

蒲津渡遺址是一處具有豐富遺存的大型遺址,也是我國第一次發掘的大型渡口遺址,它展現了我國古代橋樑交通、黃河治理、冶鑄技術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觀地揭示出黃河泥沙淤積、河水升高、河岸後退的變遷過程,從而為歷史地理、水文地質、環境考古及黃河治理提供了許多有用資料。
蒲津渡遺址的發掘,尤其是開元鐵牛、鐵人等物的出土,對研究唐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我國橋樑史、冶煉鑄造工藝、黃河故道的變遷、水文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英國劍橋大學《二十世紀世界建築》特約作者唐寰澄先生見到氣勢磅礴的鐵牛後,十分激動,他在向國外宣傳報導鐵牛時指出:“這不同於揚軍陣,耀帝威的秦兵馬俑。亦不同於宣佛法、炫珍寶的釋伽舍利,也不同於講五行、為厭勝的鎮水石犀。這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建設,是中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橋樑、冶金、雕塑事業的貢獻,是世界橋樑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