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王小波著長篇小說)

萬壽寺(王小波著長篇小說)

《萬壽寺》是作家王小波創作的長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青銅時代》中,首次出版於1997年5月。

《萬壽寺》中有兩個主人公、兩條線索,各自在不同的時空中發展著自己的故事,有時候也交替發展。 《萬壽寺》中有一個生活在現代的人物王二,他在尋找自己因為車禍失去的記憶;與此參差進行的是他同時在閱讀並續寫著一個古代的故事——薛嵩和紅線等人在湘西鳳凰寨發生的故事。

王小波在這部小說里打破了傳統小說情節的線型敘事解構,使用了現代手法,時空錯亂和從幾種不同假設開頭的“並行敘事”,使得他的敘事完全脫離了敘事規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萬壽寺
  • 作品出處:《青銅時代》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王小波
  • 首版時間:1997年5月
  • 字數:約10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全書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至三章是第一部分,講述“我”失憶前寫成的手稿中薛篙和紅線經歷的事情。第二部分從第四章到第七章,這一階段,“我”回憶起自己的作者身份,並對原手稿進行更深層地挖掘和解構。第三部分是第八章,講述理想人物在理想的長安城中與現實人物在現實的北京城中的反差。這一部分是對前兩部分的總結和深化,“我”追求“詩意的世界”的理想和毫無詩意可言的現實使“我”苦悶、絕望,在眼看一切都無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後開始努力尋找出路。

創作背景

王小波作《萬壽寺》,底本是楊巨元的《紅線傳》,初見於袁郊《甘澤謠》(《太平廣記》一百九十五節),但無論思想主題還是人物核心,王小波對原作都進行了徹底更換。
據作者自述,他寫《萬壽寺》時全然不關注故事,敘事本身成了件抒情的事,小說從頭到尾迴旋不休,營造一種浪漫的旋律。

人物介紹

薛篙
晚唐時節,薛篙離開長安,帶了一些僱傭兵和一老一小兩個妓女來到湘西,建了一座鳳凰寨;後來,薛篙搶了苗女紅線做老婆,並遭到老妓女雇來的刺客的襲擊,薛篙射死了老妓女,還有可能射死小妓女,由於紅線搗亂,沒有射中。
王二
現代故事開始時,王二處於失憶的狀態,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和過去,憑藉一張沒有名字的工作證,他來到萬壽寺一間辦公室里,辦公桌上有一疊稿紙,寫的是薛篙的故事,第二天王二開始對薛篙的故事進行重寫。七、八天后,他找回了自己的名字、身份和失去的記憶。但尋回的記憶並不像《追憶似水年華》里那樣帶給普魯斯特至福的時刻,而是成為被王二拒絕的異化之物。因為失去的記憶正是王二無法逃脫的命運:王二是設在萬壽寺里一個文史機構的職員,被困在萬壽寺象徵的命運之圈裡,無法逃避地成為時間和庸俗的獵物。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王小波在小說《萬壽寺》中拒斥道德訓誡,向虛偽做作的禮教與平庸鄙俗的世風投去輕蔑的眼神。小說中動輒便以道德訓誡律己律人的人物均遭到他辛辣的諷刺,如最初的手稿中的薛篙、老妓女、塔中的老虔婆等人。若具體說來,王小波反道德論的唯關主義創作意識在小說中主要兩個方面:一是對裸體的崇尚,二是對性的高揚。
小說中的主人公王二和薛篙都追求個性、熱愛自由,都想按照自己的價值觀、生活觀進行生活,他們都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想在現實而前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獨立,在主人公的身上反映出作者對自由精神追求。

藝術特色

《萬壽寺》里有一個關於薛嵩和紅線的故事手稿,其中只講述了一個故事,但卻講述了二十二遍,每次敘述從方式到內容都迥然相異,又隱約相關,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關係設定、情節發展、邏輯因果一次又一次地被創造,而後被顛覆,再創造,再顛覆,薛嵩建寨,薛嵩成人.薛嵩搶親,刺客來犯,黃蜂退敵,寶塔救女……這些故事場景被一次又一次地描寫;薛嵩、紅線、僱傭兵、老妓女、小妓女、刺客(們)……這些人物幽靈般出沒於敘述的迷宮,性格隨著時間、地點、環境、關係的變化而變化,即令生死大事也隨著各種情節因素的編排組合而呈現出多種可能性。對於讀者而言,面對《萬壽寺》一切都撲朔迷離、無從捉摸,一切情感態度、道德判斷、價值理念都被懸置,甚至被拋入明暗之間的尷尬境地,瀆者也失去了自身的定位。這就是王小波試圖在小說《萬壽寺》中想要做的事:窮儘可能性。
《萬壽寺》的敘事結構紛繁複雜,但其情節線索可以概括為王二出院後試圖恢復記憶、找尋自我的過程。在這一周的時間裡,他藉助自己的手稿找尋精神自我,在真實生活中通過提示尋回現實記憶。很明顯,《萬壽寺》中講述的“我”出院後的生活為故事事件,生成於第一敘事中;“我”在手稿中講述的是元故事事件,生成於第二敘事中中。按照在手稿中出現的時問先後,這四個元故事事件分別為:A、失去記憶之前寫的關於薛松和紅線在湘西的故事;B、出院以後恢復記憶過程中改寫的薛松和紅線在湘西的故事;C、出院後恢復記憶過程中寫的薛松在長安里的故事;D、出院後恢復記憶過程中寫的長安城中“我”的故事。這四個元故事事件是文本的主要表現對象,每個元故事事件都有一個主要的線索,後從中蔓生出許多枝權:或是將情節開頭解構成多個“開始”,或是將一個功能解構為多種原因和多種可能性,或是取消敘事時問、只描述場景式的想像。
《萬壽寺》不以線性的時間為核心背景來填充情節,而是以敘述者的思維和意識為核心來定義和關照時間。時間被內化為若有若無的要素融入到“我”的意識流動中,以心理時間取代線性時間,整體上表現出空間化。
“我”的故事發生在當代,薛篙的故事發生在晚唐時期,作者並不是對這兩個敘述單元作邊界清晰的獨立呈現,而是在古今(薛篙的故事和“我”自己的故事)、外敘述層和內敘述層之間、想像和現實之間自由穿梭,時而是王二,時而是薛篙、紅線或妓女。除了暗示讀者第一敘事中故事的時問幅度為一周以及出院後第一天的時問可以再現之外,文本中其他地方的時間(如簡單的“早上”“中午”“傍晚”)都很難定位,仿佛只是不同時間矢向中的任意一點;而古今的自由對話則將歷史內化為一種共時性的結構因素,時間的線性矢量被打亂。

作品評價

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常立《從“實感經驗”出發》:王小波的小說想像力展示最豐富的我覺得還是《萬壽寺》,在《萬壽寺》里,他基本不考慮別的東西了,能用一個長篇的篇幅來展現這種想像力,我覺得還是比較罕見的。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劉志榮《從“實感經驗”出發》:《萬壽寺》其實蠻像萬花筒,就是那么一點基本的元素,但是你一轉,馬上就會出現一個奇妙的新世界。
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柯倩婷《身體、創傷與性別:中國新時期小說的身體書定》:《萬壽寺》的薛嵩在招募新兵時,給他們的臉上刺上“鳳凰軍”等字樣,自己則把這些字刺在屁股上。這是一種原始的記錄身份的方式,顯示著語言與命名對於肉身的控制作用。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年出生。中國作家。他的作品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壇最美的收穫”。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後,他的作品被人們廣泛閱讀、關注、討論,並引發了“王小波熱”的文化現象。
主要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家園》、《沉默的大多數》、《黑鐵時代》、《地久天長》:紀念、評論集有《浪漫騎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畫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