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大殿位於廣州增城荔城鎮鳳凰山南麓。是供奉如來佛為主,又供奉其他佛的殿堂。由僧人圓鑒始建於南宋嘉熙元年(1237),舊名“法空寺”。因該寺是 向皇帝祝壽之所,故改名“萬壽寺”。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十八年(1385)重建,清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均有重修,萬壽寺原有的建築現僅存大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壽寺大殿
- 位置:廣州增城荔城鎮鳳凰山南麓
- 始建時間:南宋嘉熙元年(1237)
- 大殿介紹:面寬三間11.8米進深三間11.8米
- 始建人:圓鑒
萬壽寺原有的建築現僅存此大殿。坐西朝東,平面呈正方形,大殿面寬三間11.8米,進深三間11.8米,大殿為歇山頂,灰塑龍船正脊,正脊頂施陶塑葫蘆和鰲魚,脊壁施灰塑龍鳳呈祥紋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大字。垂脊戧戟反翹,碌灰筒瓦,瓦當滴水,十三架梁前後雙梁用四柱,柱有卷殺,角柱有生起,柱頭施普柏枋,枋上施三跳斗拱托檁子;步梁、三架梁、五架梁和七架梁均為月梁,斗拱、雀替作法簡練。檐柱、金柱為梭形柱,方形花崗岩石柱礎。檐柱柱頭施平板枋,枋上施六托三跳斗栱承桁,斗栱做法簡練,粗壯結實。架梁、步梁均為月梁做法,上施駝峰斗栱。原明間、次間所設隔扇已毀,次間現開漏窗。四金柱、四角柱、每個面兩檐柱承重,有牆倒屋不倒之功能。歇山支柱保存元代建築“減柱”特色;屋 面舉架較“清式”平緩,出檐較“清式”深遠,整體緊湊穩重。
大殿正面明間、次間均闢為門,其中明間施六扇門板,寬4.65米,高3米,次間各施四扇門板,寬3.1米,高3米;背面明間開門,施六扇門板,寬4.65 米,高3米,每扇門的上部施直欞,下部陽刻“壽”字,其字型各不相同,共刻有20種字型。大殿左右兩面及背面次間的下部為磚砌檻牆,上部施直欞窗。封檐板 刻佛教“萬”字圖案,與門上所刻“壽”字相呼應。
該大殿雖經過多次維修,仍保存明顯的元末明初的建築遺風,又加入了清代特徵,柱子保留了卷殺、收分、側腳、生起等特徵;石柱礎矮小,石柱櫍粗笨,斗栱粗壯結實等都有明顯的元明建築風格。
該大殿雖經過多次維修,仍保存明顯的元末明初的建築遺風,又加入了清代特徵,柱子保留了卷殺、收分、側腳、生起等特徵;石柱礎矮小,石柱櫍粗笨,斗栱粗壯結實等都有明顯的元明建築風格。
大殿四周有曠地,門前曠 地上有一棵古榕樹,右側曠地上有一口傳說中唐代“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化身井”和一方清宣統二年重做的“敕賜霞帔何仙姑碑”。
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