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場山萬壽寺舊名雲峰,在湖州市城南5公里,面積約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0.7米,宋代曾被列為江南十大名剎之一,在國內外,特別是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佛教界有很大影響。系天目山余脈的組成部分,素為湖州城南風景旅遊區。
明弘治《湖州府志》載:其山“峰巒秀郁,水石森爽,殊為吳興佳絕,古今遊覽者皆萃焉。”萬曆《湖州府志》把“道場曉霽”列為“吳興八景”之首。宋蘇東坡作《游道場山何山》詩:“我從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及中外佛教界和文壇的高僧名等為道場山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道場山萬壽始建於唐中和年間(881——884),為江南著名的佛教聖地,素有“五山十剎”之一、浙北第一禪林之稱。從山腳到萬壽寺山門口的通道石板上,每隔一塊即雕有形態各異的荷花、荷葉、蓮、蓮子等圖案。山頂有多寶塔,下有伏虎岩,並有笑月、愛山、仰高、宜晚、望湖諸亭,以及瑤席池、放生池、祈年碑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萬壽寺
- 外文名稱:Temple of Longevity
- 地理位置:浙江湖州
- 占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
- 開放時間:9:00-16:30
- 著名景點:伏虎亭、瑤席池
發展歷史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或二十七年(1847),萬壽寺發生一次大火,“江南十剎”之一的萬壽寺毀於一旦。光緒三年(1877),慈禧太后下詔重建,命法磬和尚攜帶《龍藏寶經》南下至道場山任方丈。法磬在廢墟上籌建,費時30年,終於“益宏寺宇,敞歡結筵”,道場山再次成為佛教聖地。這段歷史,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萬壽寺主詩法磐上人所繪之《湖州道場山圖》及圖上下兩端附有的宣統元年(1909)沈毓麟的題記、烏程勛臣盧廷燮的詩及方鼎明書寫的上人七絕二首記載得頗為詳細。現圖及題記等尚存碑刻拓片。
萬壽寺原有水池三口,一曰瑤席池,一曰放生池,一曰八功德池。三池池水清亮、久旱不枯。其中瑤席池名聲最大,北宋著名文學蘇東坡《游道場山何山詩》有“屋底清池照瑤席”句,瑤席池即據此詩意命名。志載“有屋三楹,臨池水上”,即指萬壽寺。池邊竹柏交錯,濃蔭可整日覆蓋水面,前有人“泓波竹香花氣晚”詩句稱之。瑤席池尚存,並已作疏浚整理,但屋舍竹影已非當年景象。放生池水面寬闊,清澈見底,尚存,並已個葺。二池為道場山萬壽寺增色不少。
據明崇禎、清光緒《烏程縣誌》、清同治《湖州府志》及光緒末年萬壽寺主持法磬所繪《湖州道場山圖》題記,萬壽寺旁原有歸雲庵,唐代詩人閻士和曾隱居在道場山南麓,僧皎然有《懷閻士和詩》,有句云:“空見歸雲兩三片”,後建庵命名為“歸雲”。明代湖州推官謝綮猘《募修歸雲庵疏》云:“歸雲庵者,道場之別麓,遊覽之勝區,孫太初(一元)卜其旁而築室,鄭繼之題其堂曰‘掛瓢’”。孫一元歿後,庵漸頹圮,萬曆中募修,清道光中隨萬壽寺一起毀於火後無修復。
十年動亂中,寺院、佛像、石刻等均被破壞,劫餘之500餘卷藏經,轉入南潯嘉業藏書樓保存。1984年開始重建,劫餘的觀音殿,業已加以整飾,蘇州靈岩山寺贈送的三尊木雕佛像,於1985年3月入寺供奉,1997年,千手觀音塑成。大雄寶殿,也於1996年重建。五代吳越時錢王繆題額為“正真禪院”,宋元豐三年(1080)知州事陳侗奏改題“護聖萬壽禪寺”,宋嘉泰間(1201—1204)改“妙覺寺”,元末毀於兵火。僧正印勸募重建,於元至順元年(1330)建成。重建後的萬壽年,有法堂五間,僧堂七間,又有庫樓、香積廚、青山堂、榭梅櫚林、蒙堂、選僧堂等,後又增建觀音殿。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七年毀於火,光緒二年僧法磬春詔攜《龍藏寶經》於廢墟上重建,歷時30年,於光緒末年重光。“文化大革命”中,寺院、佛像、石刻等遭毀損,1975年由道場公社拆毀大雄寶殿、用天建造學校等,僅存觀音殿、千佛壁、放生池和瑤席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