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春雨

菩薩蠻·春雨

《菩薩蠻 春雨》是南宋詞人蕭漢傑在驚蟄這天所做的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薩蠻·春雨
  • 出處:《全宋詞》
  • 作者蕭漢傑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鑒,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菩薩蠻·春雨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煙雨濕闌乾。杏花驚蟄寒。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著人:讓人感覺到
唾壺:舊時一種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這裡引用了一個典故,南北朝時期,有位叫劉義慶的,寫了一本書《世說新語 豪爽》,其中記載了東晉大臣王敦,每次喝酒後都朗誦曹操的那首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自己一邊吟誦著,還一邊用玉如意敲打著唾壺給自己打拍子伴奏。時間長了,這個唾壺沿口上,被如意打出了很多缺口。這也是成語“唾壺擊缺”的由來。可惜王敦的“千古絕唱”,沒有人來應和。
闌乾:最早指一種竹子木頭或者其他東西編織的一種遮擋物。還可以引申為“眼眶,”宋 毛滂 《惜分飛》詞:“淚濕闌乾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元 熊忠 《古今韻會舉要·十四寒·乾》:“又眼眶謂之闌乾。”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譯:(驚蟄雨夜)(詩人)突然湧起一縷春愁,思念讓人覺得好像醉酒似的昏昏沉沉難以清醒。(春雨飄渺如煙,打濕了欄桿)淚水漸漸地潤濕了我的眼眶。杏花綻放的驚蟄時節,春寒仍在,長夜寂寞卻無人陪。也不知道我思念的那個人,知不知道天冷要添件衣服。

作品賞鑒

春愁一段來無影。春天是萬物復甦,百花爭艷的季節。潛伏一個冬天的小草,在春風春雨的召喚下,破土而出,長出嫩芽,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蟄伏一冬的小昆蟲們,在驚雷的喚醒下,紛紛爬出自己的小窩窩,來盡情地享受春天的空氣,沐浴春日暖陽。春天本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農民播下希望的種子,期盼秋季的豐收。然而,春天對於文人墨客們來講,卻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季節。“春愁一段來無影”,春愁就像一縷春風,來無影去無蹤。看不見,摸不著,剪不斷,理還亂。
著人似醉昏難醒。春天,思念親人的愁緒,就像人喝醉酒一樣,昏昏欲睡,難以叫醒。不是有這樣一句話:“你永遠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所以,不是自己睡得太沉,別人叫不醒,而是自己根本就不想醒,“醉翁之意不在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就想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借酒消愁,忘記煩憂。只可惜“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煙雨濕闌乾。春雨如絲,飄渺如煙,打濕了樓上的欄桿。這裡的“煙雨濕闌乾”是一個雙關語。表面意思是柔柔的春雨,在微風的吹拂下,淋濕了樓外陽台上的欄桿。而更深一層的含義則是,淚水濕潤了眼眶。在古詩中,很多地方都用“闌乾”比作眼眶。比如宋代 毛滂的詞《惜分飛》中,就有這樣一句:"淚濕闌乾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元代熊忠的《古今韻會舉要》中有過這樣的註解:又眼眶謂之闌乾。
杏花驚蟄寒。 古人在詩詞中,多用“杏花”來代指春天。“杏花雨”就是早春的小雨。南宋的詩僧志南曾經寫過一首《絕句》,裡面就有“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把春雨說成“杏花雨”,把春風說成“楊柳風”。還有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詩人眼中,有杏花的季節就是春天。“驚蟄”是春天了的第三個節氣,天氣乍暖還寒時候,所以詩人用了一句“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唾壺”,是古代富貴人家用來盛唾液的一種器具。口小肚大。這裡引用了一個典故,南北朝時期,有位叫劉義慶的,寫了一本書《世說新語 豪爽》,其中記載了東晉大臣王敦,每次喝酒後都朗誦曹操的那首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自己一邊吟誦著,還一邊用玉如意敲打著唾壺給自己打拍子伴奏。時間長了,這個唾壺沿口上,被如意打出了很多缺口。這也是成語“唾壺擊缺”的由來。可惜王敦的“千古絕唱”,沒有人來應和。這裡引申為,在這春雨瀟瀟的夜晚,沒有人來陪伴我。蕭漢傑在驚蟄日寫了這首詞,思念遠方的戀人,還引用了這個成語典故。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最後這句,是這首詞的主題所在。屋外春雨瀟瀟,雨打芭蕉。屋內孤燈獨坐,愁腸百轉。思緒又從眼前飛到了遙遠的戀人身旁。這樣的雨夜,那裡一定還很冷,出門應該添一件衣服,也不知道那個人,知道不知道。其實這又是一句雙關語。外面天涼,出門應添衣,你知道不知道?在這春雨如絲的夜晚,我在家裡思念你,輾轉發側,難以入睡,你知道不知道?

作者簡介

蕭漢傑,南宋末遺民詞人。號吟所,吉水(今江西吉水縣)人。淳祐十年(1250)進士。有青原樵唱,不傳,今存詞4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