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瓔珞經》,二十卷,後秦釋竺佛念譯,清乾隆年王傑、曹文埴、彭元瑞、金士松、沈初泥金寫本。經折裝,黑光蠟箋紙,泥金楷書,每半開5行15字,上下雙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菩薩瓔珞經
- 卷數:5
- 又稱:菩薩瓔珞本業經
- 簡稱:瓔珞經
《菩薩瓔珞經》,二十卷,後秦釋竺佛念譯,清乾隆年王傑、曹文埴、彭元瑞、金士松、沈初泥金寫本。經折裝,黑光蠟箋紙,泥金楷書,每半開5行15字,上下雙邊。
《菩薩瓔珞經》,二十卷,後秦釋竺佛念譯,清乾隆年王傑、曹文埴、彭元瑞、金士松、沈初泥金寫本。經折裝,黑光蠟箋紙,泥金楷書,每半開5行15字,上下雙邊。...
又稱《菩薩瓔珞本業經》、《瓔珞本業經》,或簡稱《瓔珞經》、《本業經》。該經敘說了菩薩之階位及其三聚淨戒等因行。“瓔珞本業”是佛教華嚴宗系統的用語,...
《菩薩處胎經》是西魏大統十六年年間的國寶級別經書。現收藏於京都知恩院。竺佛念於姚秦弘始年間(399~416),譯出《菩薩瓔珞經》、《十住斷結經》、《出曜經...
菩薩五十二階次,根據《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述,菩薩從初發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經歷的五十二個等級: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
《菩薩瓔珞經》,二十卷,後秦釋竺佛念譯,清乾隆年王傑、曹文埴、彭元瑞、金士松、沈初泥金寫本。經折裝,黑光蠟箋紙,泥金楷書,每半開5行15字,上下雙邊。每五...
漢譯佛經中最初提到三聚淨戒的類別並說明其內容的是姚秦竺佛念譯的《瓔珞經》(具稱為《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瓔珞經·大眾受學品》第七說,一切戒的根本...
菩薩於初地所得之智慧門也。明者慧也,門者入也,又差別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明門,又百法之慧各有差別,故曰明門,其百法有二解,一菩薩瓔珞經所說...
《菩薩瓔珞經》:“或有菩薩得天耳通。遍聞眾聲分別善惡。輒往能度不令墮墜。” [9] 神通這個名詞出現在多部佛經中,主要有:無常神通、有常神通、天眼通、天...
(術語)判善惡之性經論諸師之說種種不一,菩薩瓔珞經以順理為善,違理為惡。善惡釋意 經下曰:‘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
據《菩薩瓔珞經》卷十四載,當佛陀在摩揭陀國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成道後,在法樂講堂舉行法會。十方諸菩薩均從各佛國世界來到佛陀身邊,勸請佛陀解救眾生之苦難,...
二法身菩薩瓔珞經 編輯 一果極法身,即法性法身也。二應化法身,即方便法身也。瓔珞經下曰:‘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其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
據梁《高僧傳》載,竺佛念於姚秦弘始年間(399~416),譯出《菩薩瓔珞經》《十住斷結經》《出曜經》《菩薩處胎經》《中陰經》等五部,被譽為苻姚時期之譯經...
此名出菩薩瓔珞經。是為觀道之最上至極,故名第一義。止觀三曰:“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昭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觀。”...
舊華嚴經卷三十九離世間品載十種授記,又同經卷三十七明示十種自知授記法。菩薩瓔珞經卷九無著品載如來大眾之中菩薩授決,就覺知、不覺知而分成八種;於法華...
即:(1)菩薩瓔珞經所說者,即如如智法身、功德法身、自法身、變化法身、虛空法身。(2)華嚴宗所立者,即法性生身、功德法身、變化法身、虛空法身、實相法身。(3...
據《菩薩瓔珞經》卷四十載,尊者曾於佛陀剛成佛時,在法樂講堂勸請佛陀講法傳道,以使眾生脫離苦厄,說:“五濁鼎沸世,不識真正法,慧日既以降,惟願除暗冥。”...
《菩薩瓔珞經》、《楞嚴經》 神通,即可令己心念如意而行,相互通達。若無神通,則無有方便。無有方便則不能攝受六道眾生,令眾歡喜修行正法。故言菩薩不依神通度...
顯加為可以眼見者,例如佛菩薩加被說法者,使其身、口、意三業能如法演說;冥加(又稱冥護、冥祐)為肉眼不可見者,惟冥冥中知有佛菩薩之加護。[菩薩瓔珞經卷...
佛名經有好幾部: 一、元魏菩提流支所譯的佛說佛名經,十二卷,舉一萬一千...尼經 南無法炬陀羅尼經 南無菩薩瓔珞經 南無菩薩見實三昧經 南無佛名經 南無...
菩薩瓔珞經自誓受菩薩五重戒法隨分自誓受菩薩戒文析疑菩薩戒受隨綱要表略誦四分戒菩薩戒法毗奈耶質疑編普勸發心印造經像文惜福習勞持戒自尊自恣法略例...
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解釋袈裟為混和青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然義寂於同疏卷三謂,小乘五部各用一色,而大乘菩薩於五無所偏執,通服不正之五色。...
《菩薩瓔珞經》卷十四曾載,佛陀成佛後在法樂講堂,尊者曾到法樂講堂勸請佛陀說法以度眾生,其言如下:“沉翳生死,流轉五道,唯願世尊開甘露門,久飢虛者得蒙濟度...
”8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卷第十四也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舍一切身,入滅盡三昧。分別行本,知所從來,出要無為,至於大道,是謂菩薩摩訶薩無我之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