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曇八犍度論》,共三十卷,前秦僧伽提婆與竺佛念共譯。《阿毗曇八犍度論》是說一切有部重要論書之一,古印度迦旃延子造,與《阿毗達磨發智論》屬於同本異譯(先出),又稱《阿毗曇經八犍度論》《阿毗曇犍度》《迦旃延阿毗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阿毗曇八犍度論
- 作品別名:《阿毗曇經八犍度論》《阿毗曇犍度》《迦旃延阿毗曇》
《阿毗曇八犍度論》,共三十卷,前秦僧伽提婆與竺佛念共譯。《阿毗曇八犍度論》是說一切有部重要論書之一,古印度迦旃延子造,與《阿毗達磨發智論》屬於同本異譯(先出),又稱《阿毗曇經八犍度論》《阿毗曇犍度》《迦旃延阿毗曇》。
《阿毗曇八犍度論》,共三十卷,前秦僧伽提婆與竺佛念共譯。《阿毗曇八犍度論》是說一切有部重要論書之一,古印度迦旃延子造,與《阿毗達磨發智論》屬於同本異...
東晉以來譯出阿毗達摩論書多種,主要有前秦僧伽提婆於建元十九年(383)譯出《阿毗曇八犍度論》即《發智論》30卷,於東晉太元十六年(391)譯出《阿毗曇心論》4卷;...
毗曇師是研習和傳播小乘說一切有部論書《阿毗曇》及其思想的佛學派別的毗曇學派的學者。...
《阿毗曇心論》,洞其纖旨 閱讀作品 《阿毗曇八犍度論》 提婆長尊者 尊者學通三藏,尤善《阿毗曇心論》,洞其纖旨。為人俊朗有深鑒,而儀止溫恭。前秦建元年...
始於僧伽提婆(Samghadeva)與竺佛念,譯出《阿毗曇八犍度論》、《阿毗曇心論》及《鞞婆沙論》後,開始有僧侶學習說一切有部的論典,在當時極為興盛,被稱為毗曇宗...
它的前身為毗曇宗。毗曇宗始於南北朝僧伽提婆(Samghadeva)與竺佛念,譯出《阿毗曇八犍度論》〈又稱《發智論》),《阿毗曇心》及《鞞婆沙阿毗曇論》,開始有僧侶...
僧伽提婆(華言眾天),佛教僧人,譯經師,本姓瞿曇氏,北印度罽賓人。他出家以後,遠訪明師,學通三藏,尤精於《阿毗曇心論》。又經常誦習《三法度論》,奉之為...
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二十七,亦載當來彌勒成佛之事。又據名僧傳抄法盛傳載,佛滅度後四八○年,呵利難陀羅漢上升兜率天繪彌勒之像,至憂長國(佛國記之陀歷國)...
學通三藏,尤擅長《阿毗曇心論》,常誦《三法度論》。前秦建元年中(公元365年—384年)來長安。十九年4月應比丘法和之請,與竺佛念共譯《阿毗曇八犍度論》20卷...
(六)《阿毗曇八犍度論序》(七)《弘明集》(八)《大乘贊》(九)《大乘義章》(一○)《摩訶止觀》(一一)《三論玄義》(一二)《仁王般若經疏》(一三)《廣...
同時僧伽提婆和竺佛念一同譯出《阿毗曇八犍度論》,道安也參與校定並作序。既而提婆南渡,慧遠請他到廬山,於東晉太元十六年(391)譯出《阿毗曇心》和《三法度》兩...
同時僧伽提婆和竺佛念一同譯出《阿毗曇八犍度論》,道安也參與校定並作序。既而提婆南渡,慧遠請他到廬山,於晉太元十六年(391)譯出《阿毗曇心》和《三法度》兩論...
[雜阿含經卷十二、中阿含經卷二十四、阿毗曇毗婆沙論卷十三、發智論卷一、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二、原始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1] ...
如曇摩難提翻譯《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三法度論》,僧伽提婆翻譯《阿毗曇八犍度論》,鳩摩羅跋提翻譯《毗曇心論》、《四阿鋡暮抄》,曇摩鞞翻譯《...
阿毗曇八犍度論序僧伽羅剎所集佛行經序尊婆須密菩薩所集論序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鈔序鞞婆沙序附1·習鑿齒與道安書附2·習鑿齒薦道安書...
如《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賢劫經》卷七,皆以彌勒為未來出現之第一佛;《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二十七亦載當來彌勒成佛之事;又據《名僧傳抄·法盛傳》載,...
釋尊稱號之原由,見於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觀諸異道品、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三十 等。 佛祖簡史 人物介紹 釋迦摩尼,又名釋迦牟尼(公元前...
.釋尊稱號之原由,見於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觀諸異道品、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三十 等。如來佛祖佛祖簡史 編輯 ...